第四节 生物的变异
知识点 1 生物的变异在自然界普遍存在
生物性状的变异
1.观察图,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上有 性,这些都是 。动植物物种存在大量变异现象,变异是 。
完成下列2~3题。
2.一只雌猫一次产了3只小猫,这三只小猫在毛色上不完全相同,这说明生物体具有 ( )
A.遗传性 B.变异性
C.进化性 D.适应性
3.在一棵树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这说明 ( )
A.遗传是普遍存在的 B.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C.进化是普遍存在的 D.选择是普遍存在的
知识点 2 遗传物质改变导致的变异可以遗传给后代
完成下列1~5题。
1.图为某种桃的外观图,观察并回答问题。
(1)该种桃的外果皮与普通桃 (填“相同”或“不同”),这种性状差异是一种 。
(2)图中果皮的性状是因贴膜光照不均导致色素分布不均,那么这种性状是 (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的。因为该性状的变化是由 引起的,这种性状的改变称为 变异, 遗传给后代。
(3)更多的农户选择种植该种桃,主要因为该种桃香甜脆爽,广受欢迎,香甜脆爽的性状是 (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的。因为该性状主要是由 控制的。这种性状的改变称为 变异, 遗传给后代。
2.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变异是 ( )
A.小明的爸爸染成黄头发 B.小明到夏天皮肤变黑了
C.小明的孪生兄弟比小明矮 D.小明的妈妈动手术变成的双眼皮
3.下列生物变异的实例中,不会遗传给后代的是 ( )
A.袁隆平的超级杂交水稻
B.卫星搭载后的种子培育成的太空辣椒
C.施肥较多长成的大粒玉米
D.杂交后形成的高产抗倒伏小麦
4.北京培育出的优质甘蓝品种,叶球最大的有3.5千克,当引种到拉萨后,叶球可重达7千克,但再种回北京,叶球又只有3.5千克。从该过程可以看出( )
①环境因素能引起变异 ②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能产生可遗传变异 ③仅由环境引起的变异不能遗传 ④遗传是普遍存在的,而变异不是普遍存在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下列实例中,能够遗传的变异是 ( )
A.一对孪生兄弟,老大长期在野外工作,老二在室内工作,结果老大肤色黑,老二肤色白
B.身材高大的父母,其子女由于营养不良而个头长得矮小
C.高原地区生活的人比平原地区生活的人皮肤粗糙
D.有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儿子
知识点 3 生物育种
图 太空椒
太空育种
1.如图,载人航天飞船通常都会携带植物的种子接受宇宙射线,诱发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发生 ,导致生物的某些性状产生新的 ,然后再在其中选择具有人们想要性状的个体,进行育种。
完成2题。
2.“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利用下列哪项技术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新品种 ( )
A.转基因 B.组织培养 C.杂交育种 D.克隆
1.在种满白色棉花的大田里,偶尔出现了一两株彩色棉花,这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 ( )
A.生殖现象 B.遗传现象
C.变异现象 D.生长现象
2.下列的几种变异中,属于不遗传的变异的是 ( )
A.路边的车前草长得瘦小,而同种车前草在田边生长得却很肥大
B.红花紫茉莉被白花紫茉莉传粉后,生出粉花紫茉莉
C.透明金鱼与不透明金鱼杂交,生出了五花鱼(既有透明部分,也有不透明部分)的后代
D.父亲的血型为A型,母亲为B型,却生下了血型为O型的子女
3.属于有利变异的是 ( )
A.绵羊中的矮脚变异 B.野猪被驯化成家猪的变异
C.鲫鱼中金色的变异 D.小麦中矮秆的变异
4.下列关于遗传育种原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育种是对生物变异进行人工选择的过程 B.育种的选择方向与自然选择相同
C.诱变育种能够培育出新品种或者新类型 D.育种是进行定向选择的过程
5.下列几项中对变异在生物学和实践上有重要意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能够使生物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B.所有的变异对生物的生存都是有利的
C.变异会产生新的生物类型,使生物不断进化
D.人们可以利用对人类有益的变异选育新品种
6.杂交水稻比常规水稻产量高,土地肥沃的杂交稻比土地贫瘠的杂交稻产量高。引起上述变异的原因是 ( )
A.都是遗传物质的变化
B.都是环境条件的变化
C.前者是遗传物质的变化,后者是环境条件的变化
D.前者是环境条件的变化,后者是遗传物质的变化
7.生命观念 20世纪以来,卫星、飞船、航天飞机、宇宙空间站相继问世,我国是目前世界上能发射返回式卫星的三个国家之一。科学家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普通甜椒种子,返回地面后进行选育,培育出果实大、肉厚、口感好、产量高的太空椒。根据上述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1)“南橘北枳”的变异同太空椒的变异相比,“南橘北枳”属于 的变异,其根本原因是未涉及 的改变。这个事实也说明,生物表现出的性状是 和 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不同的生活环境条件下,基因组成相同,性状表现可能 。
(2)若太空椒与普通甜椒进行杂交,后代全为太空椒,则太空椒属于 性状。
8.
答案
【基础双练】
知识点 1
1.差异 变异 普遍存在的
2.B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同一只雌猫生下的3只小猫的毛色不完全相同,指子代个体间的差异,说明生物具有变异性。
3.B
知识点 2
1.(1)不同 变异
(2)不可遗传 环境因素 不可遗传 不能
(3)可遗传 遗传物质 可遗传 能
2.C 生物的变异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环境因素造成的。小明的孪生兄弟比小明矮是遗传物质变化引起的变异,可以遗传给后代。小明的爸爸染成黄头发、小明到夏天皮肤变黑了、小明的妈妈动手术成双眼皮都是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不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3.C 施肥较多长成的大粒玉米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不会遗传给后代。杂交水稻、太空辣椒、高产抗倒伏小麦均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可以遗传给后代。
4.B 题目中说,在北京培育出的优质甘蓝品种引种到拉萨后,叶球质量由3.5千克变成7千克,当再种回北京时,叶球质量又变回3.5千克,环境的变化引起甘蓝叶球质量的变化,因此可以看出环境因素能引起变异,故①正确。题目中叙述的甘蓝变异的过程,并没有发生遗传物质的改变,故②错误。能够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仅由环境改变而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故③正确。遗传和变异均普遍存在,故④错误。
5.D
知识点 3
1.改变 变异
2.C
【能力双升】
1.C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白色棉花的大田里,偶尔出现了一两株彩色棉花,指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变异现象。
2.A 生物的变异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不遗传的变异是环境因素造成的。田边和路边的同种车前草生长状况的变异完全是环境因素的影响,是不可遗传的变异。红花紫茉莉与白花紫茉莉生出粉花紫茉莉、透明金鱼与不透明金鱼杂交生出五花鱼、A型血父亲与B型血母亲生下O型血子女,都是遗传物质变化而引起的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3.D 对生物自身而言,有利于它的生存的变异是有利变异;不利于它的生存的变异是不利变异。绵羊中的矮脚变异使得绵羊在争夺食物中处于劣势,对自身的生存不利,属于不利变异。野猪被驯化成家猪的变异使得野猪适应野生环境的基因退化,更受制于人类,属于不利变异。鲫鱼中金色的变异使得鲫鱼在水中更加显眼,容易成为捕食对象,对自身生存不利,属于不利变异。小麦中矮秆的变异使得小麦提高抗倒伏能力,对自身的生存有利,属于有利变异。
4.B 育种是指通过创造遗传变异、改良遗传特性,以培育优良动植物新品种的技术,是对生物变异进行人工选择的过程;选择的方向为人类的需求与爱好,因此与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诱变育种是指在人为的条件下,利用物理、化学等因素,诱发生物体产生突变,从中选择,培育成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新品种。育种是人工选择,是定向选择的过程。
5.B 对生物自身来说,有的变异是有利于它的生存的,是有利变异;有的变异是不利于它的生存的,是不利变异,如玉米的白化苗。
6.C 杂交水稻比常规水稻产量高,是遗传物质变化引起的变异,可以遗传给后代;试验田的肥沃和贫瘠影响了杂交稻的产量,这种变异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是不可遗传的变异。
7.(1)不可遗传 遗传物质 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 不同
(2)显性
8.①子代与子代 ②变异 ③可遗传变异 ④果蝇的白眼 ⑤不可遗传的变异 ⑥水肥引起的农作物的增产 ⑦杂交育种 ⑧诱变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