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第9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单元综合测试(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第9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单元综合测试(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8-17 08:2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九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下列动物结构特点与其运动方式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蝗虫:胸部着生有翅,适于飞行 B.鹰:有锋利爪,适于飞行
C.袋鼠:后肢肌肉发达,利于跳跃 D.鸭:趾间有蹼,善于游泳
2.下列有关动物运动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有利于获取食物 B.有利于逃避敌害
C.有利于物种的进化 D.有利于适应变化的环境
3.下列关于人体运动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运动系统由骨骼、关节、骨骼肌组成
B.关节由关节头、关节腔和关节软骨组成
C.骨骼肌既可以牵拉骨,又能推开骨
D.人体的运动主要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完成的
4.下列有关运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动物的运动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群繁衍
B.动物的形态结构与其运动方式是相适应的
C.饭后常运动,能使消化系统得到充分锻炼,增强消化系统的功能
D.人体完成一个动作,不仅依靠运动系统,还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
5.骨的硬度和弹性主要取决于 (  )
A.骨密质的厚度 B.骨松质的排列状况
C.骨髓腔的大小 D.骨中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含量
6.骨折后保存骨膜的完整性对骨的愈合起重要作用,是因为 (  )
A.骨膜有丰富的血管 B.骨膜对骨的营养和再生有重要作用
C.骨的所有细胞都有分裂能力 D.骨膜有丰富的神经
7.青少年的骨中,有机物多于,骨的弹性大,容易变形,所以青少年要 (  )
A.睡较柔软的弹簧床 B.背单肩书包
C.注意坐、立、行的姿势 D.少参加体育运动
8.老年人不适宜进行登山等剧烈运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骨中有机物减少,摔倒后易骨折
B.韧带及关节囊松弛,关节易错位
C.骨骼肌耗氧量减少,收缩力增加
D.关节中滑液减少,润滑作用减弱
9.下列叙述中,与关节的牢固性相适应的特点是 (  )
①关节囊的内外有韧带 ②坚韧的关节囊包绕着整个关节 ③关节腔内有少量的滑液 ④关节面上有光滑的关节软骨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0.有人狂笑时用力过猛,使上下颚不能合拢,这是由于 (  )
A.关节头从关节窝中脱出(脱臼) B.关节腔内可能有积液
C.关节囊发生病变 D.关节软骨发生病变
11.当你做任何一个动作时,都会包括以下步骤: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关节活动,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骼肌收缩。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  )
A.②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12.课间跑操时,同学们伴随着音乐迈着整齐的步伐绕着操场进行慢跑。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跑操过程中所需的能量由消化系统吸收后直接提供
B.跑操过程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和其他系统的配合
C.参与跑操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骼、骨头和骨骼肌组成的
D.跑操过程中,同学们的肘关节的牢固性使手臂摆动自如
13.在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的快速进攻总能引起观众们的兴奋和欢呼。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完成快攻的动作需要关节囊收缩,牵动附着的骨绕着关节完成动作
B.运动员快攻时仅有运动系统参与,而观众们的兴奋和欢呼则由肾上腺素参与完成
C.参与完成快攻这一动作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骨连结、骨骼肌组成的
D.运动员快攻屈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14.2021年9月1日,在央视播出的《开学第一课》中介绍了中国首只无壳孵化小鸡“小茶缸”的成长全记录。“小茶缸”是一只在杯子中孵化出的小鸡,关于“小茶缸”出生后的行为叙述错误的是 (  )
A.刚出生时就会行走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B.“小茶缸”先天性行为不会受孵化方式的影响,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
C.听到实验员播放“咕咕”声后取食的行为是学习行为,永远不会忘
D.“小茶缸”的学习行为能帮助它更好地适应复杂的环境
15.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行为大致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
A.马戏团里的猴子做数学题 B.老鼠生来就会打洞
C.刚出生的小狗吃奶 D.蜘蛛织网
16.社群行为有利于动物群体的生存。下列动物具有社群行为的是(  )
A.花盆下的一群鼠妇 B.花丛中的一群蜜蜂
C.池塘中的一群青蛙 D.桑叶上的一群蚕
17.在不同动物和食物之间设置一道屏障,动物需要先远离食物绕过屏障后才能接近食物进行取食。经实验发现,章鱼不能解决这个问题,鱼类和鸟类经过多次尝试才能获得成功,而狗、大鼠和浣熊能很快获得成功。这个实验不能说明 (  )
A.不同的动物学习能力不同 B.动物自身行为发生了适应性变化
C.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 D.此种行为属于一种非条件反射
18.下列各组动物的行为,都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 (  )
A.昆虫的趋光性,蚯蚓走“T”形迷宫,大山雀偷饮牛奶
B.蜘蛛织网,蚂蚁做巢,企鹅孵卵
C.蜜蜂采蜜,鱼类洄游,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
D.鸟类迁徙,黑猩猩从蚁穴中钓取白蚁,蝉的鸣叫
1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动物群体内信息传递方式的是 (  )
A.蜜蜂通过舞蹈告知同伴蜜源的方向
B.发现不同的危险情况时,放哨的黑长尾猴会发出不同的叫声
C.警犬通过嗅觉寻找藏匿的毒品
D.雌性美国白蛾通过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前来交尾
20.英国科学家珍妮·古道尔在野外研究黑猩猩时发现,黑猩猩群体中有首领,群体内分工合作,有等级现象。黑猩猩的这种行为类型和珍妮的研究方法分别是 (  )
A.繁殖行为 实验法 B.社群行为 实验法
C.防御行为 观察法 D.社群行为 观察法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6分)为更好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北京市教育行政部门将中长跑、引体向上等作为中考测试项目。测试中我们需要依赖一定的身体结构才能完成一系列运动,据回答:
(1)图甲为关节结构模式图。关节外面有[b]    的包绕,所以关节很牢固不易脱出;关节面表面覆盖着光滑的[e]    ,可缓冲运动时两骨之间的撞击,此外[ ]    内含有滑液,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让关节变得很灵活。
(2)图乙表示人体骨中某物质在各年龄阶段的含量变化。据此可推断该类物质是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骨柔韧、弹性大的阶段是    (填序号)。
22.(8分)如是长骨的结构模式图。
(1)用解剖刀从新鲜长骨的表面局部分离出一层膜,这就是图中的[ ]    。仔细观察,有许多红色的    ,对骨有提供    的作用。
(2)长骨的管状结构既轻便又    ,有利于完成运动。
(3)图中[4]为骨髓腔,内有    。幼年时呈红色,称为    ,成年后被脂肪取代,称为黄骨髓。终生具有造血功能的骨髓在    (填“骨松质”或“骨密质”)内。
23.(10分)仔细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随着随州市“南水北调”和积极推进“国家旅游城市”的建设,生态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每到冬季来临之前,封江湿地公园又见野鸭归来。湿地公园内的村庄鹊巢星罗棋布,鹊声悦耳动听,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材料二 封江蚱蚕蚕农发现,雌雄蛾从茧中钻出来,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爬到一起交配,否则,因寿命短暂会失去传种接代的机会。雌雄蛾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爬到一起,完全是靠它们之间释放的“气味”和闻到“气味”实现的。
材料三 随着人类对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对动物行为研究工作的深入,人们发现很多野生动物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一些重要行为的丢失,如野鹿只会在水槽中饮水。为了恢复野鹿在野生条件下的饮水能力,把原先导水入槽的橡胶管拉向水坑,一步步诱导野鹿去水坑饮水,从而恢复野鹿的野外生存能力。
(1)材料一中列举了两种生物的不同行为,即野鸭的    行为和喜鹊的繁殖行为。从动物行为形成的过程看,它们应属于    行为,这种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
(2)材料二中的雌雄蛾依靠“气味”爬到一起,这种“气味”在生物学上叫作性外激素,这一实例表明了动物个体之间能够进行       。
(3)材料三中的人类对野鹿进行野外饮水训练,野鹿所形成的水坑饮水行为属于     ,这种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    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
24.(16分)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为了宣传烟草对健康的危害,不做“校服烟民”,科学家利用鼠进行了“孕鼠被动吸烟对其所产仔鼠学习与记忆能力的影响”的相关实验。选择经过不同处理的两组孕鼠分别产的雄性仔鼠各15只,待两组仔鼠体重约为20克时,进行走迷宫实验。统计仔鼠走迷宫“尝试与错误”次数,结果如下表所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孕鼠处理 仔鼠走迷宫“尝试与错误” 次数平均值(次)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A 正常饲养 6 5 2 1
B 正常饲养的同时,每天将孕鼠置于弥漫着香烟烟雾的染毒柜中6个小时,直到待产时 7 6 3 2
(1)实验中每组选取15只仔鼠,统计好“尝试与错误”次数平均值的目的是 。
(2)实验中,A、B两组孕鼠除了是否接受香烟烟雾处理外,其余饲养条件应相同,目的是          。
(3)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
①随着时间的推移,A、B两组仔鼠“尝试与错误”次数均     ,说明仔鼠具有学习与记忆能力,根据行为形成的过程,这属于     行为。
②B组仔鼠每天“尝试与错误”次数平均值都高于A组,说明孕鼠被动吸烟可引起所产仔鼠学习与记忆能力     。
(4)为了进一步探究“补充维生素E对被动吸烟孕鼠所产仔鼠的学习与记忆能力是否有改善作用”,实验应增设C组。在正常饲料中适量添加维生素E饲喂C组孕鼠,其余饲养条件应与    组相同。
(5)烟草燃烧时,烟雾中含有            等多种有害物质,进入人体能诱发多种      疾病,还有可能诱发肺癌。
答案
1.B  鹰有锋利爪,适于捕食,与飞行无关。
2.C 3.D 
4.C  饭后立即剧烈运动,会使肌肉内的血流量增大,流经消化器官的血液减少,导致胃、肠蠕动减弱,消化腺的分泌功能降低,分泌的消化液减少,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5.D 6.B 7.C
8.C  骨中有机物小于,无机物超过,这样的骨硬、脆,弹性小,摔倒后易骨折;老年人的韧带及关节囊松弛,关节易错位;骨骼肌耗氧量减少,线粒体释放的能量就会减少,骨骼肌的收缩力应该下降;老年人的关节中滑液分泌量减少,润滑作用减弱。
9.A  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关节囊及囊内外的韧带使关节具有牢固性。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关节囊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进入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关节腔,滑液、关节软骨,减少了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
10.A 
11.C  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骼肌收缩,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因此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③④①②。
12.B  食物被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成分就会进入细胞,这些营养物质可提供能量。有机物通过细胞中线粒体的呼吸作用分解,将能量释放出来。跑操过程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和其他系统的配合。人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构成。跑操过程中,同学们的肘关节的灵活性使手臂摆动自如。
13.C  骨骼肌一般要跨越一个或几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骨和关节本身没有运动能力,必须依靠骨骼肌的牵引来运动,不是关节囊收缩牵动;运动不仅要依靠运动系统来完成,还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以及其他系统的配合;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14.C  听到实验员播放“咕咕”声后取食的行为是后天学习行为,后天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是由环境决定的,而不是一种本能,可能会消失。
15.A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往往是一些简单的、出生时就必不可少的行为,如老鼠生来就会打洞,刚出生的小狗吃奶,蜘蛛织网均属于先天性行为。
16.B
17.D  解决本题的关键点是要正确理解题意,充分获取信息。选取不同动物实验,结果不同,说明不同的动物学习能力不同;而且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此种行为是动物自身行为发生了适应性变化后的一种学习行为,属于条件反射。
18.B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是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蚯蚓走“T”形迷宫、大山雀偷饮牛奶、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黑猩猩从蚁穴中钓取白蚁都是学习行为。
19.C 20.D
21.(1)关节囊 关节软骨 c 关节腔
(2)有机物 A
22.(1)3 骨膜 血管 营养 (2)牢固
(3)骨髓 红骨髓 骨松质
(1)骨膜是一层结缔组织膜,内含丰富的血管、神经和成骨细胞。血管中流动着血液,对骨的营养有重要作用,成骨细胞对骨的生长和再生有重要作用。骨折后骨的愈合就是骨膜内成骨细胞的作用。因此用解剖刀从新鲜长骨的表面局部分离出一层膜,这就是图中的[3]骨膜,仔细观察,有许多红色的细管,那是血管,对骨有营养作用。(2)长骨的管状结构,就像是人骑的自行车大梁一样,轻便而又牢固,其结构与人的运动功能是相适应的。(3)[4]是骨髓腔,在骨髓腔中填充的是骨髓。幼年时,呈红色,称为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成年后被脂肪取代,称为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骨松质内的红骨髓终生具有造血功能。
23.(1)节律 先天性
(2)信息交流(或通讯)
(3)学习行为 环境
(1)根据动物行为形成的过程,动物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野鸭的节律行为和喜鹊的繁殖行为,都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2)动物通讯是动物间的信息交流,常表现为个体通过释放一种或是几种刺激性信号,引起接受个体产生行为反应。信号本身并无意义,但它能被快速识别,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属性,如性别、年龄、大小、敌对性或友好性等等。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进行信息交流。因此把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叫作“动物语言”。“动物语言”是同种动物之间相互交流信息而产生的。材料二中的雌雄蛾依靠“气味”爬到一起,是利用性外激素等进行信息交流。(3)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材料三中人们对野鹿进行了野外饮水训练,野鹿所形成的水坑饮水属于学习行为。
24.(1)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
(2)保持单一变量,形成对照实验
(3)①减少 学习 ②下降
(4)B (5)尼古丁、焦油 呼吸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