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综合测试
[范围:第一章 ~第三章 时间:60分钟 分值:70分]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
1.金秋十月,某学校组织全体师生前往北京展览馆参观“砥砺奋进的中国”大型成就展,同学们在参观时看到下列展出,属于生物的是 ( )
图QZ-1
A.“东方红”400马力拖拉机前的几株干的玉米植株
B.用于作战巡逻侦察中的机器犬
C.和观众互动说话的智能交互机器人
D.展馆门前姹紫嫣红、竞相绽放的鲜花
2.生物一般不会由于个体的死亡而导致物种的灭绝,这是由于生物具有什么样的生物特性( )
A. 新陈代谢 B. 生殖 C. 遗传变异 D. 进化
3.在载玻片上滴三滴不同的液体,甲为清水,乙为草履虫的培养液,丙为浓盐水。用玻璃棒先将甲和乙两液滴连通,用放大镜观察;然后使乙和丙两液滴连通,再观察。你预测两次连通后,所观察到草履虫的反应应该是( )
图QZ-2
A. 大多先向甲移动,而后陆续向乙移动
B. 大多先留在乙中,而后陆续向甲移动
C. 大多留在乙中
D. 大多先留在乙中,而后陆续向丙移动
4.下列环境中,细菌和真菌分布较多的是( )
A. 腌制食品的盐水中
B. 抽真空的罐头食品中
C. 刚煮熟的食品中
D. 流通的货币上
5.生物圈是指( )
A.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和
B.大气圈和水圈的总称
C.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D.土壤岩石圈的总称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喇叭沟门的原始森林
B.野鸭湖的湿地
C.颐和园的昆明湖
D.动物园的猴群
7.在设计对照实验时,实验组与对照组除了研究因素之外,其他实验条件是( )
A.相同的 B.相对的 C.相似的 D.不同的
8.如果在做实验时得到的结果与假设不一样,你不应该做的是( )
A. 修改假设,让它与结果一致
B. 检查过程是否有问题,重新把实验做一次
C. 修改实验数据,让它与假设相符
D. 检查过程都没有问题,相信结论是正确的
9.在 Ⅰ、Ⅱ 、Ⅲ 三个培养皿中,加入不同成分的培养基,分别接种等量的大肠杆菌,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各培养皿中的菌落数(如下表):实验结果能说明大肠杆菌生长需要糖类的是( )
培养皿 培养基成分 培养皿中的菌落数
Ⅰ 琼脂、糖类 35
Ⅱ 琼脂、糖类和维生素 250
Ⅲ 琼脂和维生素 0
A. 培养皿Ⅰ和Ⅲ B. 培养皿Ⅱ C. 培养皿Ⅰ和Ⅱ D. 培养皿Ⅱ和Ⅲ
10.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当转动物镜和移动装片时,视野中的污点均未动,那么可以断定污点是在( )
A.目镜上 B.物镜上 C.装片上 D.反光镜上
11.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时,将低倍物镜转换到高倍物镜进行观察,如图QZ-3。视野内的变化是( )
图QZ-3
A.视野变亮 B.视野范围变小 C.细胞变小 D.细胞数量增加
12.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有一草履虫正在向视野右下方游动,请问应向什么方向移动玻片才能追踪到它( )
A.左下方 B.右上方 C.左上方 D.右下方
13.用高倍镜观察变形虫细胞时,看到的细胞结构包括( )
A. 细胞壁、细胞核、叶绿体
B. 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
C. 细胞核、DNA、线粒体
D. 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
14.小宇同学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中,最终看到了视野C。在此之前他依次看到的视野是( )
图QZ-4
A.A→B→D→C B.B→A→D→C C.B→D→A→C D.D→A→B→C
15.图QZ-5为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过程示意图,其中细胞分化的结果是 ( )
图QZ-5
A. 细胞体积增大 B. 细胞数目增多 C. 形成各种组织 D. 遗传物质改变
16.比较番茄果肉细胞与人口腔上皮细胞,发现人口腔上皮细胞不具有( )
A.细胞核 B.细胞壁 C.细胞膜 D.细胞质
17.喷洒在蔬菜上的农药一般很难渗入蔬菜的细胞内,从细胞结构看,起主要控制作用的是( )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细胞质 D. 细胞核
18.在蚕豆根和叶的细胞中,分别含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
A. 线粒体;叶绿体和线粒体
B. 叶绿体;线粒体和叶绿体
C. 线粒体和叶绿体;线粒体
D. 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
19.“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荔枝是岭南佳果中的极品,荔枝果实属于( )
A. 细胞 B. 组织 C. 营养器官 D. 生殖器官
20.图QZ-6中各图分别代表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按照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排序,正确的是( )
图QZ-6
A.⑤①③④② B.①②③④⑤ C.④②①③⑤ D.④②⑤①③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4分)图QZ-7是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及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三个视野。请据图回答问题。
图QZ-7
(1)根据你的经验判断,图 所示视野是观察到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2)产生图甲所示现象的原因是在制作临时装片时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没有 。
(3)图乙所示视野出现 ,这是在制作临时装片时 操作不规范引起的。
(4)由图乙→图丙的操作,先要向 方移动载玻片,然后转动 让高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22.(14分)如图QZ-8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作答:
图QZ-8
(1)甲、乙两图中,属于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的是图 ,你的判断依据是该细胞有[ ] 、[ ] 、[ ] 。
(2)甲、乙两图所示的结构中,相同点是都有 、 和 。
(3)图甲中的①对细胞起 和 作用。
(4)“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是生物的遗传特征。图中的[ ] 中含有遗传物质。
(5)作为呼吸作用的场所,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结构是 。
(6)若没有图甲中的[ ]叶绿体,植物就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7)切辣椒时会闻到辣味,辣味物质存在于甲图的 中。
23.(8分)图QZ-9表示植物体(油菜)的结构层次及形成过程,请分析回答:
图QZ-9
(1)①过程为 ,该过程发生的变化是,首先 分成两个,然后 分成两等份,最后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在此过程中,由于细胞核内的 能经过复制后形成完全相同的两等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使新细胞内的 与亲代细胞保持一致,因而能保证新细胞与原来的细胞是一样的。
(2)②过程为 ,在这一过程中,细胞逐渐在形态、结构和 上产生了差异。
(3)根据各种细胞的形态可以推测,B属于 组织;C是 组织,具有 的功能。B、C、D在结构层次上统称为 。
(4)E是 ,F是 ,E、F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中统称为 。
24.(14分)根据生活经验我们知道鼠妇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小明做了“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的实验后,他想再做一个“探究水分对鼠妇分布的影响”的实验。根据学习的经验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鼠妇的生活环境,小明提出的问题是
(2)作出假设: 。
(3)设计方案:①材料用具:20只鼠妇,潮湿的土壤,干燥的土壤,纸盒一个,玻璃板一块。②实验装置:在纸盒里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放上潮湿的土壤,一侧放上等量干燥的土壤。控制这个实验的变量是 ,在盒里形成了 和 两种环境。
(4)方法步骤:①将鼠妇放入纸盒中,两侧的中央放入数量 的鼠妇,静置2 min。②每分钟统计一次干土和湿土中的鼠妇数量,统计10次,必须统计多次的原因是 。
实验记录: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鼠妇数目,如下表所示。
环境 2 min 3 min 4 min 5 min 6 min 7 min 8 min 9 min 10 min 11 min
干土 3 2 2 2 2 3 2 2 1 2
湿土 17 18 18 18 18 17 18 18 19 18
(5)得出结论: 。
(6)当实验的结果与假设不符合时,应该怎么做( )
A.放弃实验,不再探讨此问题
B.修正实验结果,以符合假设
C.重新提出假设,再进行实验
D.不再做此实验,直接得出结论
(7)实验结束后,应如何处理鼠妇 。
答案
期中综合测试
1.D “东方红”400马力拖拉机前的几株“干的玉米植株”,已经失去生命,不属于生物。用于作战巡逻侦察中的机器犬,和观众互动说话的智能交互机器人都是机械设备,不具有生命特征,不属于生物。展馆门前姹紫嫣红、竞相绽放的鲜花属于生物。
2.B 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续和发展,最基本的环节是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世代相续、生生不息。一个个体死亡,该物种的其他个体可以通过生殖产生后代,延续该物种。
3.B 甲为清水,乙为草履虫培养液,丙为浓盐水,甲乙连通后由于甲内无营养物质,故草履虫大多留在乙中,当乙丙连通后,由于浓盐水的环境不适宜草履虫生存,草履虫会远离丙,故原来留在乙中的草履虫陆续向甲移动。
4.D 由于接触的人多,流通的货币上细菌、真菌较多,又因货币上沾有汗液,有机物较多,有利于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因此细菌、真菌较多。由于腌制食品的盐水中盐的浓度大,不利于细菌、真菌吸收水分,甚至会导致菌体失水无法存活,因此细菌、真菌较少。抽真空的罐头食品中没有空气(氧气)。因此好氧型细菌、真菌无法生长繁殖,又因罐头食品制作时经过高温灭菌,里面的细菌、真菌很少。刚煮熟的食品中由于温度较高,不适于细菌、真菌生长,因此细菌、真菌较少。
5.C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6.D
7.A
8.C 可能提出错误的假设,可以根据结果来提出新的假设。可能是实验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可以把实验重新做一次。实验数据是实验探究重要的成果,如果有问题,应该分析其原因,不能人为地修改数据,来满足假设。过程都没有问题,应该以结论为主,否定原来的假设。
9.D 根据题意可知,要验证大肠杆菌生长需要糖类,根据实验法中的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可知,实验中除了“糖类”这一唯一变量外,不应有其他的变量,实验的其他条件应均相同,因此培养皿中的糖类是该实验的变量。结合表格分析,培养皿Ⅰ和Ⅱ的变量是维生素,不符合题意;培养皿Ⅰ和Ⅲ的变量是糖类和维生素,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培养皿Ⅱ和Ⅲ的变量是糖类,符合题意。
10.A 当转动物镜和移动装片时,视野中的污点均未动,说明污点不在物镜和装片上,可以断定污点在目镜上。反光镜的作用是调节光线强弱。
11.B 当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换到高倍物镜时,视野内的变化是视野变暗,细胞变大,细胞数量减少,视野范围变小。
12.D 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实际物体的倒像,当观察到显微镜下有一草履虫正在向右下方游动,实际上它是在向左上方游动,所以应该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才能追踪到它。
13.D 变形虫属于单细胞动物,没有细胞壁和叶绿体。线粒体和DNA需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清楚。所以在高倍显微镜下看不到细胞壁、叶绿体、线粒体、DNA,能清楚看到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14.C 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先把要观察的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再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换到高倍物镜,这时视野中的细胞数量减少,视野范围变小,细胞体积增大,物像不够清晰,应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15.C 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各种组织。细胞体积增大是细胞生长的结果,细胞数目增多是细胞分裂的结果。
16.B 细胞壁是植物细胞具有的结构,人口腔上皮细胞不具有。
17.B 细胞膜上有适于运输物质的结构,能够让细胞生活需要的物质进入细胞,而把有些物质挡在细胞外面;细胞生活过程中会产生一些不需要或有害的物质,这些物质要通过细胞膜排出。可见,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因此喷洒在蔬菜上的农药被细胞膜挡在了外面。
18.A 蚕豆根细胞是蚕豆非绿色部分的细胞,因此其细胞质内无叶绿体,所以对于蚕豆根细胞来说,只有线粒体这一种能量转换器。蚕豆的叶细胞是蚕豆绿色部分的细胞,因此其细胞质内有叶绿体,所以对于蚕豆的叶细胞来说,含有叶绿体和线粒体两种能量转换器。
19.D 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组成,其中根、茎和叶是营养器官;花、果实和种子属于生殖器官。因此荔枝果实属于生殖器官。
20.C
21.(1)甲 (2)展平 (3)气泡 盖盖玻片 (4)左下 转换器
(1)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属于植物细胞,含有细胞壁,由图可知,甲中有细胞壁,因此图甲为观察到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2)由图可知,图甲中细胞重叠,是因为制作临时装片时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没有完全展开。(3)由图可知,图乙细胞中出现气泡,是盖盖玻片操作不规范引起的。规范操作: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再缓缓斜放下。(4)由图可知,由图乙变成图丙,要将载玻片向左下方移动,使物像在视野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正对通光孔,使物像放大。
22.(1)甲 ① 细胞壁 ③ 叶绿体 ⑤ 液泡
(2)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3)支持 保护
(4)④ 细胞核
(5)线粒体
(6)③
(7)液泡
23.(1)细胞分裂 细胞核 细胞质 遗传物质 遗传物质
(2)细胞分化 生理功能
(3)分生 输导 运输营养物质 组织
(4)花 种子 器官
(1)细胞分裂是一个细胞分裂产生两个新的细胞的过程;新形成的细胞与母细胞相比,只是形态上变小了,数目变多了;图中①只是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的形态结构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图中①表示细胞分裂的过程,其结果是使细胞的数目增多;在此过程中,由于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能经过复制后形成完全相同的两等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使新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与亲代细胞保持一致,因而能保证新细胞与原来的细胞是一样的。(2)这些细胞起初在形态、结构方面是相似的,在生长过程中,形态结构发生了改变,继而功能上也出现了较大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这个过程就是细胞分化;我们把每一群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群称之为组织;所以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了不同的组织。(3)分生组织的细胞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核大,有旺盛的分裂增生能力。输导组织有运输物质的作用,植物体内的导管能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运送有机物,属于输导组织。因此题图中C具有输送物质的功能,属于输导组织;B属于分生组织。(4)由图可知E是花,F是种子,花、种子、果实属于植物体的生殖器官。
24.(1)水分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吗
(2)水分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鼠妇喜欢潮湿的环境
(3)水分 潮湿 干燥
(4)相等 减少实验误差,避免偶然性
(5)水分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鼠妇喜欢潮湿的环境
(6) C
(7)将鼠妇放回阴暗潮湿的土壤里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