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认识生物圈
知识点 1 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生物普遍适应于它们的生活环境
1.甲图中的生物生存离不开环境中哪些非生物因素 请举一例: 。乙图中生物生存离不开哪些非生物因素 请举一例: 。
完成下列2~5题。
2. 生物与环境是密不可分的。任何生物的生存都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植物离不开阳光
B.鱼儿离不开水
C.人类离不开新鲜的空气、洁净的水和充足的食物
D.细菌的生活离不开高温
3.[2021·怀柔期中] 企鹅生活在寒冷的南极,表皮有厚厚的脂肪层;池塘中的睡莲,叶片扁平宽大,根和地下茎生长在淤泥里,体内有发达的通气组织。这种现象说明 ( )
A.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影响环境
D.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
4.沙漠中的仙人掌叶片特化为针状,这反映了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对仙人掌生活的影响( )
A.阳光 B.水 C.温度 D.空气
5.地衣是藻类与真菌的共生体,地衣既能从岩石中获取营养,又能分泌酸性物质腐蚀风化岩石,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C.生物依赖环境
D.相互影响
知识点 2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辨别不同的生态系统类型
1.请你判断中甲、乙分别属于哪种生态系统
甲: ,乙: 。
完成下列2~6题。
2.[2021·门头沟期中] 地球上的森林、草原、海洋、湖泊等不同的环境,生存着不同的生物。组成一个生态系统必须具有的成分是( )
A.周围的所有环境
B.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
C.空气、水、阳光、适宜的温度
D.所有的生物
3.生态系统的范围可大可小。下列描述中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草原中所有的牛羊马
B.草原上所有的草
C.一片草原
D.草原上所有的空气、水、阳光、土壤
4.生态系统类型众多,一般可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下列生态系统中,不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是( )
A.森林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湿地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
5.[2021·平谷期中] 下列生态系统中,属于水域生态系统的是( )
A.森林生态系统 B. 农田生态系统 C.池塘生态系统 D. 城市生态系统
6.[2020·东城七上期末]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环境共同组成的,可大可小,一片森林,一个池塘,一座城市都可以叫作生态系统。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大气圈 B.生物圈 C. 岩石圈 D. 水圈
知识点 3 生物圈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
完成1题。
1.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有生物存在的地方,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园
B.生物圈是指某一种生物的活动范围
C.生物在生物圈中生存、繁衍
D.在生物圈中,我们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关系密切
1.如是生活在北极的极地狐和生活在非洲的大耳狐。导致它们耳朵大小差别的环境因素主要是( )
A.阳光 B.水 C.温度 D.空气
2.[2021·东城期中] 环境的变化会影响生物,生物的生存也会影响到周围的环境。下列现象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 )
A.茂密的树林中空气清新,湿度大
B.干旱地区动植物种类和数量都很少
C.沙漠中仙人掌的根系非常发达
D.蚯蚓生活在潮湿的土壤中,使土壤疏松
3.西藏野牛休息时,体态与岩石相似;非洲有一种鸟,停息在树枝上,头酷似花蕊,翅像美丽的花瓣。这都有利捕食和防御,这体现了( )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依赖环境 C.环境改变生物 D.生物改变环境
4.[2021·密云期中] 生态系统各个成分的紧密联系,使生态系统成为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下列各项中,能看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一片森林中的所有树木
B.一条小河中的所有植物和动物
C.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及其中的无机环境
D.一块草地上的阳光、土壤、空气等无机环境
5.对一只生活在山上的野兔来说,影响它的生态因素是 ( )
A.阳光、温度和空气等非生物因素
B.山上的植物和动物
C.除野兔外的其他生物和非生物因素
D.除这只野兔外的其他野兔、其他生物和非生物因素
6.[2021·昌平期末] 研究表明:当鳄鱼巢穴在26~36 ℃时,受精卵会孵化为鳄鱼;一旦低于26 ℃或高于36 ℃时,受精卵不能孵化。由此可见影响鳄鱼受精卵孵化的环境因素是( )
A.湿度 B.温度 C.空气 D.阳光
7.[2021·昌平期末] 生活在沙漠中的梭梭树的种子只要遇到一点点水,在两三个小时内就会生根发芽。这一现象说明( )
A.环境能适应生物
B.环境不能影响生物
C.生物能适应环境
D.生物不能影响环境
8.[2021·昌平期末]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种现象体现了( )
A.生物能影响环境
B.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C.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
D.生物与环境可以相互影响
9.理性思维 下列实例中不是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鸟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适于飞行生活
B.鱼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适于水中生活
C.浮水植物的气孔大部分分布在叶片上表皮
D.缺少含硼的无机盐,油菜只开花不结果
10.生命观念 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也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下列描述中不能反映生物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的是( )
A.一些昆虫可以毁坏农作物
B.植树造林可以净化空气
C.很多植物是我们人类的食物来源
D.人类活动破坏江河,使水体生物死亡,使水质恶化
11.
答案
第三节 认识生物圈
【基础双练】
知识点 1
1.水(或空气等) 阳光(或空气等)
2.D 细菌的分布广泛,有些生活在极低温度环境,并不是都需要高温环境。
3.B 南极温度低,企鹅皮下脂肪具有保温作用,这样的结构特点有利于企鹅生活在寒冷环境中;池塘中的睡莲,叶片扁平宽大,根和地下茎生长在淤泥里,体内有发达的通气组织,适应水中生活。二者都是生物适应环境的一种表现。
4.B 沙漠地区的环境典型特点是降水少,叶是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结构,叶特化为针状使其表面积大大减少,同时大大减少了蒸腾作用,使更多的水分留在体内用于生命活动。
5.B 岩石中缺少水分,且无机盐组成紧密,使很多生物无法生存在岩石上,地衣能够在岩石中生长并能够吸收其中的营养,说明地衣适应了这种环境。同时地衣分泌的酸性物质使岩石腐蚀风化,让环境更适合其他生物的生存,改变了这种环境,这是地衣影响环境的表现。
知识点 2
1.草原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2.B 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共同生存的所有生物和它们所在的环境相互作用组成生态系统。
3.C 草原中所有的牛羊马,缺少非生物部分,以及生物部分的微生物、植物;草原上所有的草,缺少动物、微生物及非生物部分;一片草原,包括生长的草,以及牛羊马,草原上的微生物,空气、阳光、水分和土壤等,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草原上所有的空气、水、阳光、土壤,缺少生物部分。
4.D 自然生态系统是在较长时间,主要是自然因素(光照、水分、温度等)作用而形成的生态系统,人类的干预较少;人工生态系统主要是人为因素干扰而形成的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的形成主要受人为因素的干扰,农田中的农作物是按照人的意愿种植的,其他生物种类相对较少。
5.C 生态系统根据分布,可以分为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其中陆地生态系统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水域生态系统有海洋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池塘生态系统等。
6.B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所有生物和它们所在的环境相互作用组成的统一整体。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指地球上有生物存在的地方,它包括大气圈的下层,岩石圈的上层,整个水圈和土壤圈。
知识点 3
1.B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的统一体,适合生物的生存、繁衍;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生活的唯一家园,我们要好好保护它。
【能力双升】
1.C 从图中可以看出大耳狐耳朵面积大,极地狐耳朵面积小,耳朵面积的大小与身体内散热有关。耳的面积大,血流量大,散热量大;耳的面积小,血流量小,散热量也小,故大耳狐适合生活在温度高的地区,极地狐适合生活在寒冷的地区。故影响它们耳朵大小差别的环境因素主要是温度。
2.B 茂密的树林中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使空气中氧气含量增加,空气清新,同时植物还能将水分散失到大气中,增加周围环境中的湿度,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沙漠中水分少,白天光照强,地表是沙粒,不利于存水,而且容易蒸发,发达的根系有助于吸收深处的水分,是生物适应缺水环境;蚯蚓生活在潮湿的土壤中,以土壤中的枯枝落叶为食,同时能够使土壤疏松,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干旱地区动植物种类和数量都很少,是环境因素水分对生物的生存及生命活动的影响。
3.A
4.C
5.D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所以,对一只生活在山上的野兔来说,影响它的生态因素是除这只野兔外的其他野兔、其他生物和非生物因素。
6.B 根据题目所给信息,受精卵能不能孵化为鳄鱼与温度的高低有关,因此影响鳄鱼受精卵孵化的环境因素是温度。
7.C 环境影响生物,生物能适应并影响环境。沙漠中的梭梭树的种子遇到少量的水,在短时间内就会生根发芽,而其他大多数植物不具有这样的特点,这一现象说明梭梭树能适应干旱环境。
8.A 生物与环境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环境可以影响生物,生物也能适应并影响环境。“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的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9.D 无机盐是植物生长发育的营养物质,缺少无机盐,导致油菜生长过程受影响,这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0.D
11.①生物圈 ②自然生态系统 ③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