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同步练习:2.1 常用的生物学研究方法(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同步练习:2.1 常用的生物学研究方法(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8-17 08:57: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生物学的研究方

) (
第二章
)    
第一节 常用的生物学研究方法
知识点 1 观察法是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认识常用工具
1.中的观察工具从左到右依次是    、    和    。
 各种观察工具
完成下列2~3题。
2.是我国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编写的《本草纲目》,这其中主要应用的生物学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文献法
3.[2021·门头沟初一期末] 观察是科学探究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关于观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观察一般比较直接,所以都不需要很长时间
B.观察时要全面、仔细,并做好观察记录
C.观察首先要明确观察目的
D.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或者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
知识点 2 实验法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实验法
1.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首先发现了青霉素。在发现青霉素能抑制细菌生长的过程中,主要运用了(  )
 弗莱明及其实验室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分类法 D.实验法
完成下列2~4题。
2.科学探究活动,使同学们从科学探究中获得的知识与从其他方式获得的知识联系起来,奠定了扎实的科学基础,丰富和积累了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可以概括为(  )
A.作出假设→发现问题→实施计划→得出结论→提出问题→表达交流
B.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C.提出问题→实施计划→作出假设→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D.发现问题→作出假设→表达交流→实施计划→得出结论
3.在设计探究实验的过程中,关于对照组的要求是 (  )
A.为了简化实验,提高效率,可以不设置对照组
B.只有一个变量与实验组不同
C.与实验组的条件都相同
D.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可多设置几组无关变量
4.某校课外活动小组探究“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你认为下列实验方案需要修改的选项是(  )
鼠妇数量 光照情况 温度 湿度
50只 阴暗 30 ℃ 适宜
50只 阴暗 30 ℃ 适宜
A.鼠妇数量 B.光照情况 C.温度 D.湿度
知识点 3 生物学研究通常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
完成下列1~2题。
1.我国全面二孩政策已正式实施,为了解各年龄段市民对生二孩的看法,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
A.调查法 B.实验法 C.资料分析法 D.观察法
2.[2020·东城初一期末] 要了解全校学生视力变化的情况,应该采取的研究方法是(  )
A.实验法 B.文献法 C.调查法 D.观察法
1.科学探究的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收集和分析资料法等,下列是某个同学在解决有关蚯蚓的问题时采用的方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某农田土壤中平均每平方米有多少只蚯蚓——调查法
B.蚯蚓怎么爬行——观察法
C.为什么在雨后有许多蚯蚓会爬到地面上来——调查法
D.蚯蚓对人类有什么益处——收集和分析资料法
2.在动物实验中,正确设置对照组不容易。例如,要选择20个完全相似的动物,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就比较困难。那么,进行这种实验时,你认为下列哪种方法最合理(  )
A.从20个动物中,选出两个相似的动物,一个作为实验组,一个作为对照组
B.将这20个动物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个,一组作为实验组,一组作为对照组
C.将这20个动物分成10对,每对相似,一个放在实验组,一个放在对照组
D.将这20个动物放在一组,先进行实验处理,然后恢复原状观察
3.请你根据进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活动的体会,认真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鼠妇的数量不宜过少,而且最后要统计,取全部的平均值,这样做的原因是           。
(2)探究过程中,实验变量应该始终保持有一个不同,这个变量是       。
(3)若要探究“温度是否影响鼠妇的生活”,则应该设计出    和    的对照实验;若要探究“水分是否影响鼠妇的生活”,这时的实验变量则是    。
4.科学探究  小亮设计了一个绿豆种子萌发相关的实验。实验组的环境温度是25 ℃,而对照组的环境温度是18 ℃,他把实验所得的数据绘制成图(如所示)。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一共进行了    天。最后,对照组的发芽率接近100%,那么小亮在实验组中使用了     (填“40”“50”或“60”)粒绿豆种子。
(2)此实验所探究的问题是                   
(3)在本实验中控制的变量是      ,设置      和      形成一组对照。
(4)由图可知,本实验所得到的结果是随着时间的延长,实验组与对照组种子的萌发数目都逐渐增多,其中从第1天到第7天,     种子萌发数量都高于     。
(5)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5.
答案
第二章 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常用的生物学研究方法
【基础双练】
知识点 1
1.放大镜 显微镜 望远镜
2.A  李时珍在编著《本草纲目》的过程中,主要通过用眼、鼻子等感官对生物观察和闻、尝一些草药等方式对生物的特点进行区分并加以记录。
3.A  在观察中要注意从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来审视观察对象,不能以局部代替整体,不能以主观代替客观事实,还要注意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所以有些观察是需要很长时间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科学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观察。
知识点 2
1.D 
2.B  该题考查的是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探究的过程(基本方法):通过观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3.B  对照实验是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为了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设置对照实验。不能为了简化实验,提高效率,不设对照组。在对照实验中,除实验变量不同之外,其他因素都相同。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可以进行重复实验,或实验材料达到一定量;多设置几组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没有任何帮助。
4.D  从题目中我们可以知道本实验探究的问题为“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从研究问题中可以确定实验中的变量为湿度,所以在两组实验中,变量的状态应是不一样的,故实验方案需要修改的是湿度。
知识点 3
1.A 
2.C 
【能力双升】
1.C  科学探究有很多方法,最基本的方法是观察法,常用方法有调查法、实验法、收集和分析资料法等方法,其中实验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题目中针对蚯蚓这种生物的研究,用到了多种方法,对于其爬行特点,直接用观察的方法探究;对于其在农田土壤中的分布数量,可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于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可采用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而对于其雨后爬到地面的原因,则适合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来研究。
2.C
3.(1)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
(2)光照
(3)室温 低温 水分
(1)实验中,鼠妇的数量不宜过少,而且最后要统计,取全部的平均值,目的是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实验中应尽可能多选几只鼠妇,而且最后要统计,取全部的平均值,尽可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2)此实验制订实施探究的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薄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厚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这样在铁盘内就形成了明亮和阴暗两种环境,因此该实验的变量是光照。(3)如果要探究“温度是否影响鼠妇的生活”,就要以温度为变量设置室温和低温两种环境的对照实验。如果要探究“水分是否影响鼠妇的生活”,这时的实验变量则是水分。
4.(1)10 50
(2)温度会影响种子的萌发吗
(3)温度 25 ℃ 18 ℃
(4)实验组 对照组
(5)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1)据图可见:实验一共进行了10天,对照组选用了50粒种子,发芽率接近100%,由对照实验单一变量原则,故实验组也应选用了50粒种子。(2)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温度会影响种子的萌发吗 (3)该实验的变量是温度,题干中小亮同学的设计是实验组的环境温度是25 ℃,而对照组的环境温度是18 ℃。(4)据图可见:从第1天到第7天,实验组种子的萌发数量均高于对照组种子的萌发数量。(5)实验结论: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5.①观察法 ②实验法 ③控制单一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