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水浒传》同步练习
1.阅读下面从名著中摘录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挥将下来。 A 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 A 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 A 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仪的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 A 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捉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 A 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抡起哨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慌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
(1)文段描写的是《水浒传》中的精彩故事:________(填故事名)。文段中加点的“扑”“掀”“剪”三字对刻画 A 人物形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歌颂___________的长篇小说。这是一部英雄传奇小说,讲述了一系列英雄故事,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________________浔阳楼题反诗等。
2.阅读《水浒传》节选,回答后面的问题。
宋江道:“哥哥不知。兄弟是心腹兄弟,我舍着条性命来救你。如今黄泥冈事发!白胜已自拿在济州大牢里了,供出你等七人。济州府差一个何缉捕,带着若干人,奉着太师府钧帖并本州文书来捉你等七人,道你为首。天幸撞在我手里!我只推说知县睡着,且教何观察在县对门茶坊里等我,以此飞马而来,报道哥哥。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若不快走,更待甚么?我回去引他当厅下了公文,知县不移时便差人连夜下来。你们不可耽搁。倘有些疏失,如之奈何?休怨小弟不来救你。”
(1)上述文字出自《水浒传》,选段中的“哥哥”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与选段相关的情节。
3.阅读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他读了印信榜文,方知端的有虎。欲待转身再回酒店里来,寻思道:“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存想了一回,说道:“怕甚么!且只顾上去看怎地!”他正走,看看酒涌上来,便把毡笠儿背在脊梁上,将哨棒绾在肋下,一步步上那冈子来。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此时正是十月间天气,日短夜长,容易得晚。他自言自说道:“那得甚么大虫?人自怕了,不敢上山。”
(1)上面这段文字选自_______写的______,选文中的“他”指的是_____(小说中人物)。
(2)请简要说说上面所选文字中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4.阅读下面的片段,完成下面的小题。
说时迟,那时快;武松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身便走。蒋门神大怒,抢将来,被武松一飞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双手按了,便蹲下去。武松一踅,踅将过来,那只右脚早踢起,直飞在蒋门神额角上,踢着正中,望后便倒。武松追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这醋钵儿大小拳头,望蒋门神头上便打。原来说过的打蒋门神扑手,先把拳头虚影一影便转身,却先飞起左脚;踢中了便转过身来,再飞起右脚;这一扑有名,唤做“玉环步,鸳鸯脚”。——这是武松平生的真才实学,非同小可!打得蒋门神在地下叫饶。
(1)这段文字出自《水浒传》,这段文字叙述的故事情节是(人物加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整部名著,再说一个与武松相关的故事情节,并概括其性格特点。
故事情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文段一 A心疑,探头入帘看时,只见檐前额上有四个青字,写着:“白虎节堂。”A猛省道:“这节堂是商议军机大事处,如何敢无故辄入!不是礼!”急待回身,只听得靴履响,脚步鸣,一个人从外面入来。
A看时,不是别人,却是本管高太尉,A见了,执刀向前声喏。
太尉喝道:“A!你又无呼唤,安敢辄入白虎节堂!你知法度否?你手里拿着刀,莫非来刺杀下官!有人对我说,你两三日前拿刀在府前伺候,必有歹心!”
文段二 却说牛二抢到B面前,就手里把那口宝刀扯将出来,问道:“汉子,你这刀要卖几钱?”
B道:“祖上留下宝刀,要卖三千贯。”牛二喝道:“甚么鸟刀!要卖许多钱!我三十文买一把,也切得肉,切得豆腐!你的鸟刀有甚好处,叫做宝刀?”
B道:“洒家的须不是店上卖的白铁刀。这是宝刀。”
牛二道:“怎地唤做宝刀?”
B道:“第一件,砍铜剁铁,刀口不卷;第二件,吹毛得过;第三件,杀人刀上没血。”
文段一中的“A”是______________,文段二中的“B”是______________。读了这两个人物投奔梁山的遭遇,谁更值得同情?为什么?
6.请你从《水浒传》的人物中任选其一,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作品中有关于该人物的相关情节及性格特点。
人物名字:
相关情节:
7.《水浒传》采取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第四十回以前先讲单个英雄被“逼”上梁山,百川汇海,逐步发展到水泊梁山大聚义。武松、林冲等人因不同原因被“逼”上梁山,请结合原著从武松、林冲二人性格、社会原因等角度谈谈你的发现和认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时林冲扳将过来,却认得是本管高衙内,先自手软了。高衙内说道:“林冲,干你甚事,你来多管?”原来高衙内不认得他是林冲的娘子……见林冲不动手,他发这话。林冲怒气未消,一双眼睁着瞅那高衙内。众闲汉劝了林冲,和哄高衙内出庙上马去了。
林冲将引妻小并使女锦儿,也转出廊下来,只见鲁智深提着铁禅杖,大踏步抢入庙来。林冲见了,叫道:“师兄,那里去?”智深道:“我来帮你厮打!”
林冲道:“……林冲本待要痛打那厮一顿,太尉面上须不好看。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权且让他这一次。”智深道:“你却怕他本官太尉,洒家怕他甚鸟!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了去。”
8.选文中林冲与高衙内冲突之后,因___________(情节)被捕入狱。后来,___________(人名)又设计陷害林冲,林冲被逼雪夜上梁山。
9.选文反映出林冲怎样的性格特点?结合整本书概括这种性格形成的原因。
10.“渭州” “五台山”“二龙山”“六和寺”对鲁达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请根据示例,简要概括人物在相关地点发生的主要事件。
①渭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五台山:剃度出家,改名鲁智深,因不守清规戒律,大闹五台山,被长老撵走。
③二龙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六和寺:大彻大悟,安然圆寂。
阅读《水浒传》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兄弟,你休怪我!前日朝廷差天使,赐药酒与我服了,死在旦夕。我为人一世,只主张“忠义”二字,不肯半点欺心。今日朝廷赐死无辜,中可朝廷负我,我忠心不负朝廷。我死之后,恐怕你造反,坏了我梁山泊替天行道忠义之名。因此,请将你来,相见一面。昨日酒中,已与了你慢药服了,回至润州必死。你死之后,可来此处楚州南门外,有个蓼儿洼,风景尽与梁山泊无异,和你阴魂相聚。我死之后,尸首定葬于此处,我已看定了也!
11.根据对文段的阅读,文段中“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水浒传》中的英雄好汉大多有绝活。金大坚的治印、戴宗的神行术都堪称一绝。下面两位都是有绝活的好汉,请任选一位,结合他们的精彩故事,写出他们的拿手本领。
①小李广花荣 ②鼓上蚤时迁
13.“兄弟”是《水浒传》中最令人动情的两个字,走进名著,回答问题。
A亦垂泪道:“罢,罢,罢!生时服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言讫泪下,便觉道身体有些沉重。当时洒泪,拜别了宋江下船。回到润州,果然药发身死。A临死之时,嘱咐从人:“我死了,可千万将我灵柩去楚州南门外蓼儿洼和哥哥一处埋葬。”嘱罢而死。
(1)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歌颂__________________的长篇小说。
(2)选段中的A是______________,他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选段中能石出A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阅读下面的名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甲】沧州牢城营内收管林冲,发在单身房里,听候点视。却有那一般的罪人,都来看觑他,对林冲说道:“此间管营、差拨十分害人,只是要诈人钱物。若有人情钱物送与他时,便觑的你好。若是无钱,将你撇在土牢里,求生不生,求死不死。若得了人情,入门便不打你一百杀威棒,只说有病把来寄下。若不得人情时,这一百棒打得七死八活。”林冲道:“众兄长如此指教,且如要使钱,把多少与他?”众人道:“若要使得好时,管营把五两银子与他,差拨也得五两银子送他,十分好了。”正说之间,只见差拨过来,问道:“那个是新来配军?”林冲见问,向前答应道:“小人便是。”那差拨不见他把钱出来,变了面皮,指着林冲骂道:“你这个贼配军,见我如何不下拜,却来唱喏?你这厮可知在东京做出事来,见我还是大剌剌的。我看这贼配军满脸都是饿文,一世也不发迹。打不死、拷不杀的顽囚,你这贼骨头好歹落在我手里,教你粉骨碎身,少间叫你便见功效。”林冲只骂的一佛出世,那里敢抬头应答。众人见骂,各自散了。
【乙】李逵看着宋江问戴宗道:“哥哥,这黑汉子是谁?”戴宗对宋江笑道:“押司,你看这厮恁么粗卤,全不识些体面。”李逵便道:“我问大哥,怎地是粗卤?”戴宗道:“兄弟,你便请问这位官人是谁便好,你倒却说‘这黑汉子是谁’,这不是粗卤,却是甚么?我且与你说知,这位仁兄,便是闲常你要去投奔他的义士哥哥。”李逵道:“莫不是山东及时雨黑宋江?”戴宗喝道:“咄!你这厮敢如此犯上,直言叫唤,全不识些高低,兀自不快下拜等几时?”李逵道:“若真个是宋公明,我便下拜;若是闲人,我却拜甚鸟!节级哥哥,不要瞒我拜了,你却笑我。”宋江便道:“我正是山东黑宋江。”李逵拍手叫道:“我那爷,你何不早说些个,也教铁牛欢喜。”扑翻身躯便拜。
14.请完成下面有关《水浒传》“人物发配之路”的读书卡片
人物 绰号 发配地点 罪名 综合探究
林冲 豹子头 (1) (2) 虽然都是发配,但待遇天壤之别。从这些差别我发现水浒英雄上梁山的一个重要原因: 宋朝司法的黑暗,官府的腐败,英雄被逼上(6)
宋江 (3) 江州 (4)
武松 (5)_________ 孟州 杀人
15.宋江与李逵兄弟情谊深厚,但是,宋江最后却毒死了李逵。请你结合小说主题,从“忠”与“义”的角度谈谈对宋江这一行为的看法。
16.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认为《水浒传》的情节有“史诗般的广阔”,并认为其与西班牙17世纪的“流浪汉小说”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三打祝家庄”的篇章,简要概括其精彩的故事情节。150字左右。
17.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A乘着酒兴,磨得墨浓,蘸得笔饱,去那白粉壁上便写道: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邱,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仇,血染浔阳江口!A写罢,自看了大喜大笑;一面又饮了数杯酒,不觉欢喜,自狂荡起来,手舞足蹈,又起笔来,去那西江月后再写下四句诗,道是: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漫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文中人物A是谁?这一文段体现了人物的什么性格特点?
18.《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梁山好汉就有一百零八个,再加上其他人物,有数百人之多。作者在塑造这些粗豪、侠义的人物时,非常注意表现他们的共性和个性,请列举相关的两个人物说说他们的共性和个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1) 武松打虎(景阳冈打虎) 衬托出A(武松)的机智和勇武
(2) 农民起义 宋江
2.(1)晁盖
(2)示例:宋公明私放晁天王
3.(1) 施耐庵 《水浒传》 武松
(2)既点出了老虎出来觅食的时间,又写出了人物惶恐不安的心境,渲染出恐怖的气氛,给人以毛骨悚然的感觉。
4.(1)武松醉打蒋门神(错字不可)
(2) 故事情节:景阳冈打虎;斗杀西门庆;血溅鸳鸯楼 性格特点:武艺高强、侠肝义胆、有勇有谋(写出一个故事情节,一点性格特征即可,错字不可)
5.林冲 杨志 示例:林冲更值得同情,因为他是多次被陷害,在对方步步紧逼的情况下,逼上梁山,坚定地和命运抗争。
6.答案不唯一 例: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拳打镇关西、大闹野猪林等,表现了其嫉恶如仇、粗中有细、侠肝义胆、豁达明理的性格特点。
7.答案示例:武松帮助施恩夺回了“快活林”酒店。武松因此遭到蒋门神勾结官府进行的暗算,被迫打开杀戒,血溅鸳鸯楼后,投奔二龙山落草。
林冲遭高俅设计陷害,忍无可忍,杀死陆谦、富安,走投无路,上了梁山。
他们性格各异,但都遇到了权贵的迫害。这突出了小说的“官逼民反”的主题,突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歌颂了英雄的反抗精神。
8. 误闯白虎堂 陆虞候
9.选文反映了林冲委曲求全的隐忍性格。林冲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在他身上有着鲜明的统治阶级的思想烙印,他一心想保持住那种富贵安逸的幸福生活,因此遇事一贯逆来顺受、安分守己。
10. 为救金氏父女,三拳打死镇关西,抛却提辖身份,成为逃犯。 与杨志一起攻下宝珠寺,正式落草为寇。
11. 李逵 宋江
12.示例一:花荣,箭法高超,百发百中,百步穿杨。花荣多次用箭法建立奇功。宋江一众打祝家庄时,花荣射落祝家庄的指挥灯,使祝家庄兵马自乱。
示例二:时迁,飞檐走壁,身手矫健,神出鬼没,有“神偷”的绰号。为了骗取金枪手徐宁上山破呼延灼铁甲连环马,时迁前去盗徐宁祖传雁翎甲,在汤隆的配合下,终于偷到了雁翎甲,徐宁也被骗上了梁山,大破了连环马。
13.(1)农民起义
(2) 李逵 宋江怕他闹事,让他喝毒酒。
(3)忠诚(忠心),重情重义。
14.(1)沧州(2)腰悬利刃,误入节堂(3)及时雨(4)怒杀阎婆惜(5)行者
15.宋江讲究忠义,但是“忠”在前“义”在后,他自己已经被赐了毒酒,他知道李逵生性鲁莽,肯定会聚众为他报仇,势必造成更多损失,这样就违背了他忠义的初衷了,所以他让李逵喝下了毒酒。
15.本题考查人物理解。要求结合小说主题看宋江的“忠”与“义”根据主题“官逼民反”分析出宋江的虚伪的一面即可。《水浒传》主题思想: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统治阶级的罪恶,写出了“官逼民反”“乱由上作”的历史真实,揭示出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在于残酷的封建压迫和剥削,肯定和歌颂了农民革命斗争的正义性。示例:《水浒传》的主题是“官逼民反”,宋江讲究忠义,他的“忠”是忠于朝廷,而不是忠于弟兄、忠于梁山,更不是忠于人民。正如他自己所言“宁可朝廷负我,我忠心不负朝廷”。宋江的行为,暴露出他是混进梁山队伍的伪君子,与梁山众好汉的行为格格不入。他的“义”是建立在对朝廷的“忠”的基础上的。因担心李逵为“义”而造反,宋江便痛下杀手,一点“义”字不讲,还打着“坏了我梁山泊替天行道忠义之名”的借口,欺骗李逵,可见其多么自私,又是多么虚伪呀。
16.示例:宋江带兵攻打祝家庄,首战失利,乃约李应不助祝家庄。二次进兵,遇扈家庄阻拦,幸得林冲活捉了扈三娘,剪去了祝家一翼。第三次攻打,得知新投寨入伙的孙立与祝家庄教师栾廷玉是师兄弟关系,遂派孙立及其家人混入祝家庄作内应,梁山人马里应外合,攻破祝家庄,得胜回山。三次交战,场面壮观,打斗激烈。
17.宋江 志向远大,富有反抗精神。
18.例如:林冲和武松,同是小说浓墨重彩的人物,都是武艺高强,有勇有谋。但林冲曾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一直安分守己,循规蹈矩,最后是在万般无奈、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才被逼上梁山的,是上层人物被迫造反的典型;武松则是个下层侠义之士,崇尚的是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