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章人体的呼吸 章末检测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章人体的呼吸 章末检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4.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1-29 13:16:45

文档简介

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章人体的呼吸 章末检测
生物考试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评分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阅卷人 一、单选题
得分
1.(2020八上·虎林月考)呼吸系统中,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
A.鼻 B.咽 C.肺 D.喉
2.(2020·福建)人体吸气时,气体经过气管、支气管进入(  )
A.鼻 B.咽 C.喉 D.肺
3.(2020八上·莱西期中)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的原因是(  )
A.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B.血红蛋白能与氧气结合
C.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
D.肺泡内氧气的浓度大于血液中氧气的浓度
4.(2020·自贡)人体吸气和呼气时,膈肌会收缩或舒张。当膈肌收缩时不会发生的是(  )
A.胸廓上下径增大 B.肺扩张
C.肋骨向上向外运动 D.膈顶部上升
5.(2020·黑龙江)某学校举行庆祝活动,晓丽同学帮忙吹气球,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吹气球时肺内气压小于气球内气压
B.吹一段时间后感觉头晕,是因为膈肌频繁运动神经疲劳
C.吹气球时胸腔容积缩小,肺便收缩,肺内气压增大
D.吹气球时肺泡和组织细胞均停止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6.(2020·鸡西)在你进入考场时不免会感到紧张,你可以通过深呼吸来缓解紧张的情绪,当你吸气时(  )
A.膈肌收缩,肋骨间肌肉舒张
B.肺随着胸廓的扩张而收缩
C.肺泡内氧气含量会大幅度增加,氧气也会穿过肺泡进入毛细血管
D.为了更好的运输氧气,此时血液会暂停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7.(2020·临沂)呼吸道不仅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下列对呼吸道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呼吸道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保证了气流通畅
B.鼻腔内的鼻毛和黏液在阻挡灰尘、细菌时形成痰
C.吞咽食物时,会厌软骨会遮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
D.鼻腔粘膜中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温暖
8.(2020七下·顺德期末)人体从外界吸入的气体通过呼吸道的顺序依次是(  )
A.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B.鼻→咽→气管→支气管→肺
C.鼻→咽→喉→支气管→气管
D.鼻→咽→喉→支气管→气管→肺
9.(2020七下·兰陵期末)饭后漫步在梅江两岸,“珍爱生命,预防溺水”警示标语随处可见。溺水是造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每年夏季都有学生溺亡,生命之花未开先衰,令人痛心,溺水而亡的原因是(  )
A.阻断了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影响了肺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C.使氧气无法在血液中运输
D.影响了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
10.(2020七下·郑州期末)与吸入的气体相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量增多的是(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氮气 D.水蒸气
11.(2020七下·郑州期末)下面是人在吸气或呼气时肺和膈肌的活动情况横拟图。能正确表示吸气情况的是(  )
A. B.
C. D.
12.(2020七下·新罗期末)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有(  )
①肺泡数量多
②肺泡由C形软骨构成
③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④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③④
13.(2020七下·北京期末)如图为肺泡和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代表二氧化碳,由组织细胞的呼吸作用产生
B.②代表氧气,可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C.经过肺泡处气体交换后,血液变为含氧少的静脉血
D.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单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利于气体交换
14.右图曲线表示的是人体吸气和呼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其中表示呼气过程的是(  )
A.AB B.BC C.AC D.BD
15.图中甲、乙表示人体呼吸运动中的膈肌(用a表示)所处的两种状态。据图判断甲、乙所处的呼吸状态是(  )。
A.甲吸气、乙呼气 B.甲呼气、乙吸气
C.甲、乙都吸气 D.甲、乙都呼气
第Ⅱ卷 主观题
第Ⅱ卷的注释
阅卷人 二、实验探究题
得分
16.(2017七下·枣阳期中)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和如图实验,回答问题.
操作说明:先捏紧甲管,松开乙管,向乙内呼气,再捏紧乙管,松开甲管,吸气,重复3﹣4次.
气体成分 大气中的含量(%) 呼出气体中的含量(%)
氮气 78 78
氧气 21 16
二氧化碳 0.03 4
水 0.07 1.1
其他气体 0.9 0.9
(1)从表中数据可知:呼出气体中的氧气比吸入气体中的   .
(2)按如图装置及操作说明进行实验,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比吸入气体中的多”实验者向乙瓶呼气的过程中,膈肌处于   状态.
(3)实验中通入甲瓶的是空气,通入乙瓶的是   .
实验分析:呼出气体中较多的二氧化碳最终来自细胞中的   (填结构).
阅卷人 三、综合题
得分
17.(2017七下·滦南期中)如图是呼吸系统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对吸入气体有过滤,湿润和温暖作用的结构是[   ]   .
(2)痰是由[   ]   和[   ]   内表面的粘膜所分泌的粘液,以及被粘液粘着的灰尘和细菌等组成.
(3)体内进行气体交换的功能单位是[   ]   ,它的壁由   上皮细胞构成,外面有   围绕着,适于   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4)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需要穿过   层细胞膜.
18.(2017七下·繁昌期中)依图回答下列问题
(1)呼吸系统由   和   组成.
(2)[6]   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的作用是   的场所.
(3)[3]   既是空气通道又是食物通道.
(4)[5]是   ,它进入肺后反复分支,在末端形成了许多   ,其外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构成,外面缠绕着许多   ,有利于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5)毛细血管经过肺泡后血液含   多,含二氧化碳少.
19.(2017七下·蚌埠期中)如图是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肺泡数量很多,外面包绕着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很薄   ,都是一层,这些特点都有利于   和   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2)图中A表示的是   的过程,物质A进行气体交换时,要透过   层扁平上皮细胞.
(3)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后,血液中含量减少的气体是   .
20.(2017七下·西城期中)回答下列问题
(1)图A表示呼吸过程中   时的状态,1号玻璃管模拟   ,2号气球模拟   ,3号玻璃罩模拟   ,4号橡皮模拟   .此时,膈肌   ,膈顶   ,此时肺内气压   (填大于或小于)外界气压.
(2)图B表示呼吸过程中   时的状态,此时膈肌   ,膈顶   ,此时肺内气压   外界气压.
(3)此过程中胸廓纵向的扩张和收缩是   收缩和舒张的结果.
(4)呼吸获得的氧气最终在细胞的   结构中被利用.
21.在治疗H7N9禽流感患者的过程中,有一种俗称“人工肺”的仪器功不可没.人工肺的主体部分由中空纤维膜制成,可在病人自身肺功能出现衰竭时使用.图甲为人工肺的工作原理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与人工肺不同,正常人体肺富有弹性,当膈肌   时,肺收缩,导致   运动,此过程中肺内气压的变化可用图乙中   阶段表达.
(2)制造人工肺的膜材料要求较高,如:所用膜材料应该只允许   通过,所以人工肺的研究与使用进展缓慢.
(3)分析图甲,若血泵为心脏,则血管B最有可能为   血管.
(4)图甲中的气体流经人工肺后,成分显著增多的是   ,如何科学地证明?请写出你的做法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还能对进入肺的气体做一定的处理,气管和支气管的表面的黏膜上有腺细胞和纤毛,腺细胞分泌黏液,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完成气体交换。
故答案为:C。
【分析】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完成气体交换。
2.【答案】D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外界的空气进入肺依次经过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最后进入肺,在肺里完成气体交换。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故答案为:D。
【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
3.【答案】D
【知识点】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人体经过吸气,肺泡内充满了新鲜的空气,肺泡内氧气浓度大于血液中氧气的浓度,而二氧化碳的浓度比血液中的浓度小。因此,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就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因此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的原因是肺泡内氧气浓度大于血液中氧气的浓度。
故答案为:D。
【分析】肺泡与气体交换相适应的结构特点:①肺泡数目多、总面积大;②肺泡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紧贴在一起,有利气体通过。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共两层),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4.【答案】D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吸气时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上下径增大、胸腔容积增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因此,D选项“隔顶部上升”不符,故答案为:D。
【分析】呼气时膈肌舒张,膈顶上升,肺内气体排出;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下降,外界气体进入肺内。据此回答。
5.【答案】C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A吹气球是呼气过程,呼气时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所以吹气球时肺内气压大于气球内气压,A错误。
B连续性的吹气球必然改变正常的呼吸节奏,导致呼气时间过长,吸气短促,吸入的新鲜空气少,使脑部供氧不足,就会头晕,B错误。
C吹气球是呼气过程,呼气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增大,C正确。
D肺泡和组织细胞与血液的气体交换时时刻刻都在进行,不会在吹气球时停止,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2)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6.【答案】C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AB.人在平静状态呼气时,肋间肌舒张,肋骨因重力作用而下降,胸骨向下、向内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缩小:同时,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这时,胸廓缩小,肺跟着回缩,肺的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升高,迫使肺泡内的部分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到体外,完成呼气动作。AB错误。
C.气体在肺泡的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当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肺泡时,肺泡内的氧气比血液中的多,氧气由穿过肺泡壁、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C正确。
D.呼吸运动包括四个过程: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细胞内的气体交换。这四个过程是同时进行的。所以当吸气的同时,血液会与组织细胞进行气体交换。D错误。
【分析】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1)吸气时: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胸腔容积增大→肺扩张→外界大气压力大于肺内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2)呼气时: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肋骨下降,膈肌顶部回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借弹性回缩→导致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体排出肺。
7.【答案】B
【知识点】呼吸道的作用
【解析】【解答】A.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使呼吸道有了一定的强度,可以使气流通畅通过,A正确。
B. 鼻腔内的鼻毛和黏液阻挡灰尘、细菌,可以使气体变得清洁;而产生痰是因为在气管和支气管分泌粘液,内表面上的纤毛向着咽喉方向不停地摆动,把外来的尘粒和细菌等与粘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B错误。
C.吞咽食物时会厌软骨会像盖子一样遮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C正确。
D. 鼻腔内表面的粘膜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温暖,D正确。
【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呼吸道可以保证气体舒畅通过,可以使气体变得温暖、湿润、清洁。
8.【答案】A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如图:
从图中看出,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按顺序应当是鼻、咽、喉、气管 支气管、肺。人体呼吸道的组成按顺序应当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故答案为:A。
【分析】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从上到下依次由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组成。
9.【答案】A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呼吸的全过程包括: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里的气体交换、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和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四个环节。人体呼吸需要空气中的氧气,溺水阻断了呼吸全过程中的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环节,导致了人体与外界气体交换不能正常进行,因而会影响肺的通气,进而影响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造成人体缺氧,严重的会危及生命。
故答案为:A。
【分析】人体呼吸的全过程包括: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间气体交换,据此解答。
10.【答案】A
【知识点】大气与呼出的气体成分比较
【解析】【解答】从表格中看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是16%,二氧化碳的含量是4%.氮气、氢气等含量不变。因此,与吸入的气体相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量增加的成分是二氧化碳。
【分析】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外界环境中的气体)主要成分如表:
气体成分 环境中的气体(%) 呼出的气体(%)
氮气 78 78
氧气 21 16
二氧化碳 0.03 4
水 0.07 1.1
其他气体 0.9 0.9
11.【答案】A
【知识点】模拟肺部呼吸运动实验
【解析】【解答】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即选项A的图。
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即选项C的图。
故答案为:A。
【分析】吸气时: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胸腔容积增大→肺扩张→外界大气压力大于肺内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
呼气时: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肋骨下降,膈肌顶部回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借弹性回缩→导致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体排出肺。
12.【答案】C
【知识点】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支气管入肺后反复分支,愈分愈细,形成许多树枝状的分支,这些分支的结构与气管相似,但随其管径变小,管壁变薄,软骨环逐渐变小,平滑肌则相对地逐渐增加。分支到细支气管时,管壁的软骨环消失,管壁几乎全部由平滑肌构成,它的收缩和舒张影响着细支气管口径的大小,从而控制进出肺内的气体量。细支气管再分支到呼吸性细支气管时,其管壁的某些部分向外突出形成肺泡,肺泡是肺的功能单位,肺泡的数量很多,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都佷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这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因此①③④符合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
故答案为:C。
【分析】在左、右支气管进入左右两肺形成的树枝状分支的末端,形成了许多肺泡。肺泡外面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适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13.【答案】C
【知识点】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图示①表示二氧化碳,在组织细胞中的线粒体内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又经过一系列的途径被运输到肺,由人体呼出,A正确;
②代表氧气,氧气在血液中以氧合血红蛋白的形式进行运输,B正确;
当血液流经肺泡外的毛细血管网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由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成了鲜红的动脉血,C错误;
乙是肺泡外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的特点是毛细血管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进行物质交换,D正确。
【分析】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是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肺与外界空气间的气体交换也叫肺的通气,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叫做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①表示二氧化碳,②表示氧气。
14.【答案】A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图示中:纵坐标表示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横坐标表示呼吸时间,AB段和CD段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正值,表示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是呼气过程,呼气时膈肌舒张,隔顶上升,肋间肌舒张,曲线BC段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负值,表示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是吸气过程。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呼吸运动的过程的理解,考查学生识图读图的能力,难度中等,关键是理解呼吸过程中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的关系以及读懂图示中曲线的含义。
15.【答案】A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呼吸运动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有关,人在平静状态下,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相反呼气与之过程大致相反,甲图表示膈肌收缩,吸气,乙图表示膈肌舒张,呼气,综上所述B、C、D选项错误,只有A选项正确。
【点评】此题考查了呼气过程中膈肌的变化,有一定的难度,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呼吸运动的过程,可结合模拟实验图进行记忆。
16.【答案】(1)少
(2)舒张
(3)呼出的气体;线粒体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解:(1)从表中可以看出,在呼出的气体中,人体呼出的气体和环境中的气体是有差别的: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由于组织细胞的利用,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多了,同时水分增加了.(2)呼气时膈肌处于舒张状态;按如图装置及操作说明进行实验,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比吸入气体中的多”实验者向乙瓶呼气的过程中,膈肌处于舒张状态.(3)在吸入气体时,左手捏紧橡皮管,右手松开.在呼出气体时,右手捏紧橡皮管,左手松开;这样,人呼出的气体通过橡皮管进入乙瓶内;一段时间后,乙瓶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因此实验中呼出气体中较多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最终来自细胞中的线粒体.
故答案为:(1)少;(2)舒张;(3)呼出的气体;线粒体.
【分析】图示的装置是验证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实验过程中利用了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原理.
17.【答案】(1)1;鼻腔
(2)6;气管;3;支气管
(3)4;肺泡;一层;毛细血管;肺泡
(4)5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解:如图是人的呼吸系统的模式图,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1鼻腔、2咽、喉、6气管、3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清洁、湿润和畅通;A鼻腔是呼吸系统的起始部位;4肺由许多3肺泡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其中咽也是消化系统的结构之一,咽是人体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1)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因此对吸入气体有过滤,湿润和温暖作用的结构是1鼻腔.(2)6气管和3支气管的表面的黏膜上有腺细胞和纤毛,腺细胞分泌黏液,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纤毛的摆动可将外来的灰尘、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因此不要随地吐痰,以免传播病菌.(3)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肺由大量的肺泡组成,因此体内进行气体交换的功能单位是4肺泡;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肺泡气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4)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需要穿过肺泡壁的细胞膜、毛细血管壁的细胞膜、红细胞的细胞膜,因此共需穿过5层细胞膜.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分析图形解答.
18.【答案】(1)呼吸道;肺
(2)肺;气体交换
(3)咽
(4)支气管;肺泡;毛细血管
(5)氧气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解:(1)组成呼吸系统的器官如图所示:
因此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2)6肺由许多肺泡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3)3咽,既是气体的通道,又是食物的通道,是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共有的器官.(4)5支气管,它进入肺后反复分支,在末端形成了许多肺泡,6肺由许多肺泡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5)气体的扩散作用的原理是,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由于肺泡内的气体中氧气的浓度高于其周围毛细血管血液中氧气的浓度,而二氧化碳的浓度低于其周围毛细血管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肺泡中的氧气会扩散到血液中,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会扩散到肺泡中被排出体外.因此,毛细血管经过肺泡后血液含氧气多,二氧化碳少.
【分析】如图是人的呼吸系统的模式图,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1鼻腔、3咽、2喉、4气管、5支气管,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清洁、湿润、温暖和畅通;6肺由许多肺泡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19.【答案】(1)毛细血管;上皮细胞;肺泡;血液
(2)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二
(3)二氧化碳
【知识点】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解:(1)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①肺泡数量很多,气体交换的效率高;②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利于进行气体交换;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血液与肺泡之间的气体交换.(2)图中A表示的是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因此物质A进行气体交换时,要透过二层扁平上皮细胞.(3)由图示可知: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后,血液中氧气的含量增多,二氧化碳的含量减少,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肺泡.图中的①是肺泡,②是肺泡内和毛细血管壁,③是毛细血管.
20.【答案】(1)吸气;气管;肺;胸廓;膈肌;收缩;下降;小于
(2)呼气;舒张;升高;大于
(3)膈肌
(4)线粒体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模拟肺部呼吸运动实验
【解析】【解答】解:(1)图A表示呼吸过程中吸气状态,此时肋间外肌收缩,膈顶下降,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1模拟的器官是气管;2模拟的器官是肺;3模拟的是胸廓;4模拟的是膈肌.(2)图B表示呼吸过程中的呼气状态,此时肋间外肌舒张,膈肌舒张,膈肌顶部升高,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3)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运动的基本意义是实现了肺的通气,即肺内气体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呼吸肌主要有肋间肌和膈肌,肋间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胸廓前后经、左右径的扩张和收缩,膈肌的收缩引起胸廓上下径(纵向)的扩张和收缩.(4)在肺泡内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肺泡中的氧气会扩散到血液中,经过血液循环将氧气输送到全身的各个组织细胞,在组织细胞的线粒体内将有机物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并释放能量,产生的二氧化碳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肺,然后通过呼吸道排出.
故答案为:(1)吸气;气管;肺;胸廓;膈肌;收缩;下降;小于(2)呼气;舒张;升高;大于(3)膈肌(4)线粒体
【分析】(1)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2)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减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3)图中,1表示气管、2表示肺、3表示胸廓、4表示膈肌,A表示吸气、B表示呼气.
21.【答案】(1)舒张;呼气;I
(2)气体
(3)主动脉
(4)二氧化碳;向澄清的石灰水内吹气,石灰水会变得浑浊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1)图乙Ⅱ阶段代表的相对气压逐渐减少,因此代表吸气过程中肺内气压变化,此时膈肌舒张,肺收缩。(2)制造人工肺的膜材料要求较高,使血液渗不出去,但可以排出二氧化碳、吸进氧气,进行气体交换,所以人工肺的研究与使用进展缓慢.(3)若血泵为心脏,据分析可见:血管B是主动脉.(4)当血液通过肺动脉流经人工肺时,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成分减少,氧气的成分增多.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的特性.所以向澄清的石灰水内吹气,石灰水会变得浑浊,这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所以答案为:(1)舒张;呼气;I(2)气体(3)主动脉(4)二氧化碳;向澄清的石灰水内吹气,石灰水会变得浑浊
【分析】呼吸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呼吸运动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有关.人在平静状态下,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呼气与此过程大致相反.
1 / 1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章人体的呼吸 章末检测
生物考试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评分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阅卷人 一、单选题
得分
1.(2020八上·虎林月考)呼吸系统中,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
A.鼻 B.咽 C.肺 D.喉
【答案】C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还能对进入肺的气体做一定的处理,气管和支气管的表面的黏膜上有腺细胞和纤毛,腺细胞分泌黏液,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完成气体交换。
故答案为:C。
【分析】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完成气体交换。
2.(2020·福建)人体吸气时,气体经过气管、支气管进入(  )
A.鼻 B.咽 C.喉 D.肺
【答案】D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外界的空气进入肺依次经过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最后进入肺,在肺里完成气体交换。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故答案为:D。
【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
3.(2020八上·莱西期中)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的原因是(  )
A.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B.血红蛋白能与氧气结合
C.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
D.肺泡内氧气的浓度大于血液中氧气的浓度
【答案】D
【知识点】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人体经过吸气,肺泡内充满了新鲜的空气,肺泡内氧气浓度大于血液中氧气的浓度,而二氧化碳的浓度比血液中的浓度小。因此,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就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因此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的原因是肺泡内氧气浓度大于血液中氧气的浓度。
故答案为:D。
【分析】肺泡与气体交换相适应的结构特点:①肺泡数目多、总面积大;②肺泡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紧贴在一起,有利气体通过。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共两层),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4.(2020·自贡)人体吸气和呼气时,膈肌会收缩或舒张。当膈肌收缩时不会发生的是(  )
A.胸廓上下径增大 B.肺扩张
C.肋骨向上向外运动 D.膈顶部上升
【答案】D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吸气时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上下径增大、胸腔容积增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因此,D选项“隔顶部上升”不符,故答案为:D。
【分析】呼气时膈肌舒张,膈顶上升,肺内气体排出;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下降,外界气体进入肺内。据此回答。
5.(2020·黑龙江)某学校举行庆祝活动,晓丽同学帮忙吹气球,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吹气球时肺内气压小于气球内气压
B.吹一段时间后感觉头晕,是因为膈肌频繁运动神经疲劳
C.吹气球时胸腔容积缩小,肺便收缩,肺内气压增大
D.吹气球时肺泡和组织细胞均停止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答案】C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A吹气球是呼气过程,呼气时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所以吹气球时肺内气压大于气球内气压,A错误。
B连续性的吹气球必然改变正常的呼吸节奏,导致呼气时间过长,吸气短促,吸入的新鲜空气少,使脑部供氧不足,就会头晕,B错误。
C吹气球是呼气过程,呼气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增大,C正确。
D肺泡和组织细胞与血液的气体交换时时刻刻都在进行,不会在吹气球时停止,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2)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6.(2020·鸡西)在你进入考场时不免会感到紧张,你可以通过深呼吸来缓解紧张的情绪,当你吸气时(  )
A.膈肌收缩,肋骨间肌肉舒张
B.肺随着胸廓的扩张而收缩
C.肺泡内氧气含量会大幅度增加,氧气也会穿过肺泡进入毛细血管
D.为了更好的运输氧气,此时血液会暂停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答案】C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AB.人在平静状态呼气时,肋间肌舒张,肋骨因重力作用而下降,胸骨向下、向内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缩小:同时,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这时,胸廓缩小,肺跟着回缩,肺的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升高,迫使肺泡内的部分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到体外,完成呼气动作。AB错误。
C.气体在肺泡的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当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肺泡时,肺泡内的氧气比血液中的多,氧气由穿过肺泡壁、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C正确。
D.呼吸运动包括四个过程: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细胞内的气体交换。这四个过程是同时进行的。所以当吸气的同时,血液会与组织细胞进行气体交换。D错误。
【分析】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1)吸气时: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胸腔容积增大→肺扩张→外界大气压力大于肺内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2)呼气时: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肋骨下降,膈肌顶部回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借弹性回缩→导致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体排出肺。
7.(2020·临沂)呼吸道不仅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下列对呼吸道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呼吸道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保证了气流通畅
B.鼻腔内的鼻毛和黏液在阻挡灰尘、细菌时形成痰
C.吞咽食物时,会厌软骨会遮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
D.鼻腔粘膜中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温暖
【答案】B
【知识点】呼吸道的作用
【解析】【解答】A.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使呼吸道有了一定的强度,可以使气流通畅通过,A正确。
B. 鼻腔内的鼻毛和黏液阻挡灰尘、细菌,可以使气体变得清洁;而产生痰是因为在气管和支气管分泌粘液,内表面上的纤毛向着咽喉方向不停地摆动,把外来的尘粒和细菌等与粘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B错误。
C.吞咽食物时会厌软骨会像盖子一样遮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C正确。
D. 鼻腔内表面的粘膜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温暖,D正确。
【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呼吸道可以保证气体舒畅通过,可以使气体变得温暖、湿润、清洁。
8.(2020七下·顺德期末)人体从外界吸入的气体通过呼吸道的顺序依次是(  )
A.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B.鼻→咽→气管→支气管→肺
C.鼻→咽→喉→支气管→气管
D.鼻→咽→喉→支气管→气管→肺
【答案】A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如图:
从图中看出,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按顺序应当是鼻、咽、喉、气管 支气管、肺。人体呼吸道的组成按顺序应当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故答案为:A。
【分析】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从上到下依次由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组成。
9.(2020七下·兰陵期末)饭后漫步在梅江两岸,“珍爱生命,预防溺水”警示标语随处可见。溺水是造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每年夏季都有学生溺亡,生命之花未开先衰,令人痛心,溺水而亡的原因是(  )
A.阻断了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影响了肺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C.使氧气无法在血液中运输
D.影响了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
【答案】A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呼吸的全过程包括: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里的气体交换、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和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四个环节。人体呼吸需要空气中的氧气,溺水阻断了呼吸全过程中的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环节,导致了人体与外界气体交换不能正常进行,因而会影响肺的通气,进而影响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造成人体缺氧,严重的会危及生命。
故答案为:A。
【分析】人体呼吸的全过程包括: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间气体交换,据此解答。
10.(2020七下·郑州期末)与吸入的气体相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量增多的是(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氮气 D.水蒸气
【答案】A
【知识点】大气与呼出的气体成分比较
【解析】【解答】从表格中看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是16%,二氧化碳的含量是4%.氮气、氢气等含量不变。因此,与吸入的气体相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量增加的成分是二氧化碳。
【分析】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外界环境中的气体)主要成分如表:
气体成分 环境中的气体(%) 呼出的气体(%)
氮气 78 78
氧气 21 16
二氧化碳 0.03 4
水 0.07 1.1
其他气体 0.9 0.9
11.(2020七下·郑州期末)下面是人在吸气或呼气时肺和膈肌的活动情况横拟图。能正确表示吸气情况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模拟肺部呼吸运动实验
【解析】【解答】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即选项A的图。
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即选项C的图。
故答案为:A。
【分析】吸气时: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胸腔容积增大→肺扩张→外界大气压力大于肺内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
呼气时: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肋骨下降,膈肌顶部回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借弹性回缩→导致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体排出肺。
12.(2020七下·新罗期末)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有(  )
①肺泡数量多
②肺泡由C形软骨构成
③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④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③④
【答案】C
【知识点】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支气管入肺后反复分支,愈分愈细,形成许多树枝状的分支,这些分支的结构与气管相似,但随其管径变小,管壁变薄,软骨环逐渐变小,平滑肌则相对地逐渐增加。分支到细支气管时,管壁的软骨环消失,管壁几乎全部由平滑肌构成,它的收缩和舒张影响着细支气管口径的大小,从而控制进出肺内的气体量。细支气管再分支到呼吸性细支气管时,其管壁的某些部分向外突出形成肺泡,肺泡是肺的功能单位,肺泡的数量很多,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都佷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这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因此①③④符合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
故答案为:C。
【分析】在左、右支气管进入左右两肺形成的树枝状分支的末端,形成了许多肺泡。肺泡外面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适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13.(2020七下·北京期末)如图为肺泡和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代表二氧化碳,由组织细胞的呼吸作用产生
B.②代表氧气,可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C.经过肺泡处气体交换后,血液变为含氧少的静脉血
D.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单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利于气体交换
【答案】C
【知识点】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图示①表示二氧化碳,在组织细胞中的线粒体内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又经过一系列的途径被运输到肺,由人体呼出,A正确;
②代表氧气,氧气在血液中以氧合血红蛋白的形式进行运输,B正确;
当血液流经肺泡外的毛细血管网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由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成了鲜红的动脉血,C错误;
乙是肺泡外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的特点是毛细血管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进行物质交换,D正确。
【分析】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是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肺与外界空气间的气体交换也叫肺的通气,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叫做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①表示二氧化碳,②表示氧气。
14.右图曲线表示的是人体吸气和呼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其中表示呼气过程的是(  )
A.AB B.BC C.AC D.BD
【答案】A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图示中:纵坐标表示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横坐标表示呼吸时间,AB段和CD段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正值,表示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是呼气过程,呼气时膈肌舒张,隔顶上升,肋间肌舒张,曲线BC段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负值,表示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是吸气过程。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呼吸运动的过程的理解,考查学生识图读图的能力,难度中等,关键是理解呼吸过程中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的关系以及读懂图示中曲线的含义。
15.图中甲、乙表示人体呼吸运动中的膈肌(用a表示)所处的两种状态。据图判断甲、乙所处的呼吸状态是(  )。
A.甲吸气、乙呼气 B.甲呼气、乙吸气
C.甲、乙都吸气 D.甲、乙都呼气
【答案】A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呼吸运动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有关,人在平静状态下,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相反呼气与之过程大致相反,甲图表示膈肌收缩,吸气,乙图表示膈肌舒张,呼气,综上所述B、C、D选项错误,只有A选项正确。
【点评】此题考查了呼气过程中膈肌的变化,有一定的难度,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呼吸运动的过程,可结合模拟实验图进行记忆。
第Ⅱ卷 主观题
第Ⅱ卷的注释
阅卷人 二、实验探究题
得分
16.(2017七下·枣阳期中)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和如图实验,回答问题.
操作说明:先捏紧甲管,松开乙管,向乙内呼气,再捏紧乙管,松开甲管,吸气,重复3﹣4次.
气体成分 大气中的含量(%) 呼出气体中的含量(%)
氮气 78 78
氧气 21 16
二氧化碳 0.03 4
水 0.07 1.1
其他气体 0.9 0.9
(1)从表中数据可知:呼出气体中的氧气比吸入气体中的   .
(2)按如图装置及操作说明进行实验,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比吸入气体中的多”实验者向乙瓶呼气的过程中,膈肌处于   状态.
(3)实验中通入甲瓶的是空气,通入乙瓶的是   .
实验分析:呼出气体中较多的二氧化碳最终来自细胞中的   (填结构).
【答案】(1)少
(2)舒张
(3)呼出的气体;线粒体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解:(1)从表中可以看出,在呼出的气体中,人体呼出的气体和环境中的气体是有差别的: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由于组织细胞的利用,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多了,同时水分增加了.(2)呼气时膈肌处于舒张状态;按如图装置及操作说明进行实验,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比吸入气体中的多”实验者向乙瓶呼气的过程中,膈肌处于舒张状态.(3)在吸入气体时,左手捏紧橡皮管,右手松开.在呼出气体时,右手捏紧橡皮管,左手松开;这样,人呼出的气体通过橡皮管进入乙瓶内;一段时间后,乙瓶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因此实验中呼出气体中较多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最终来自细胞中的线粒体.
故答案为:(1)少;(2)舒张;(3)呼出的气体;线粒体.
【分析】图示的装置是验证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实验过程中利用了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原理.
阅卷人 三、综合题
得分
17.(2017七下·滦南期中)如图是呼吸系统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对吸入气体有过滤,湿润和温暖作用的结构是[   ]   .
(2)痰是由[   ]   和[   ]   内表面的粘膜所分泌的粘液,以及被粘液粘着的灰尘和细菌等组成.
(3)体内进行气体交换的功能单位是[   ]   ,它的壁由   上皮细胞构成,外面有   围绕着,适于   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4)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需要穿过   层细胞膜.
【答案】(1)1;鼻腔
(2)6;气管;3;支气管
(3)4;肺泡;一层;毛细血管;肺泡
(4)5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解:如图是人的呼吸系统的模式图,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1鼻腔、2咽、喉、6气管、3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清洁、湿润和畅通;A鼻腔是呼吸系统的起始部位;4肺由许多3肺泡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其中咽也是消化系统的结构之一,咽是人体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1)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因此对吸入气体有过滤,湿润和温暖作用的结构是1鼻腔.(2)6气管和3支气管的表面的黏膜上有腺细胞和纤毛,腺细胞分泌黏液,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纤毛的摆动可将外来的灰尘、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因此不要随地吐痰,以免传播病菌.(3)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肺由大量的肺泡组成,因此体内进行气体交换的功能单位是4肺泡;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肺泡气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4)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需要穿过肺泡壁的细胞膜、毛细血管壁的细胞膜、红细胞的细胞膜,因此共需穿过5层细胞膜.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分析图形解答.
18.(2017七下·繁昌期中)依图回答下列问题
(1)呼吸系统由   和   组成.
(2)[6]   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的作用是   的场所.
(3)[3]   既是空气通道又是食物通道.
(4)[5]是   ,它进入肺后反复分支,在末端形成了许多   ,其外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构成,外面缠绕着许多   ,有利于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5)毛细血管经过肺泡后血液含   多,含二氧化碳少.
【答案】(1)呼吸道;肺
(2)肺;气体交换
(3)咽
(4)支气管;肺泡;毛细血管
(5)氧气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解:(1)组成呼吸系统的器官如图所示:
因此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2)6肺由许多肺泡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3)3咽,既是气体的通道,又是食物的通道,是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共有的器官.(4)5支气管,它进入肺后反复分支,在末端形成了许多肺泡,6肺由许多肺泡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5)气体的扩散作用的原理是,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由于肺泡内的气体中氧气的浓度高于其周围毛细血管血液中氧气的浓度,而二氧化碳的浓度低于其周围毛细血管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肺泡中的氧气会扩散到血液中,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会扩散到肺泡中被排出体外.因此,毛细血管经过肺泡后血液含氧气多,二氧化碳少.
【分析】如图是人的呼吸系统的模式图,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1鼻腔、3咽、2喉、4气管、5支气管,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清洁、湿润、温暖和畅通;6肺由许多肺泡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19.(2017七下·蚌埠期中)如图是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肺泡数量很多,外面包绕着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很薄   ,都是一层,这些特点都有利于   和   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2)图中A表示的是   的过程,物质A进行气体交换时,要透过   层扁平上皮细胞.
(3)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后,血液中含量减少的气体是   .
【答案】(1)毛细血管;上皮细胞;肺泡;血液
(2)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二
(3)二氧化碳
【知识点】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解:(1)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①肺泡数量很多,气体交换的效率高;②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利于进行气体交换;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血液与肺泡之间的气体交换.(2)图中A表示的是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因此物质A进行气体交换时,要透过二层扁平上皮细胞.(3)由图示可知: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后,血液中氧气的含量增多,二氧化碳的含量减少,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肺泡.图中的①是肺泡,②是肺泡内和毛细血管壁,③是毛细血管.
20.(2017七下·西城期中)回答下列问题
(1)图A表示呼吸过程中   时的状态,1号玻璃管模拟   ,2号气球模拟   ,3号玻璃罩模拟   ,4号橡皮模拟   .此时,膈肌   ,膈顶   ,此时肺内气压   (填大于或小于)外界气压.
(2)图B表示呼吸过程中   时的状态,此时膈肌   ,膈顶   ,此时肺内气压   外界气压.
(3)此过程中胸廓纵向的扩张和收缩是   收缩和舒张的结果.
(4)呼吸获得的氧气最终在细胞的   结构中被利用.
【答案】(1)吸气;气管;肺;胸廓;膈肌;收缩;下降;小于
(2)呼气;舒张;升高;大于
(3)膈肌
(4)线粒体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模拟肺部呼吸运动实验
【解析】【解答】解:(1)图A表示呼吸过程中吸气状态,此时肋间外肌收缩,膈顶下降,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1模拟的器官是气管;2模拟的器官是肺;3模拟的是胸廓;4模拟的是膈肌.(2)图B表示呼吸过程中的呼气状态,此时肋间外肌舒张,膈肌舒张,膈肌顶部升高,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3)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运动的基本意义是实现了肺的通气,即肺内气体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呼吸肌主要有肋间肌和膈肌,肋间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胸廓前后经、左右径的扩张和收缩,膈肌的收缩引起胸廓上下径(纵向)的扩张和收缩.(4)在肺泡内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肺泡中的氧气会扩散到血液中,经过血液循环将氧气输送到全身的各个组织细胞,在组织细胞的线粒体内将有机物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并释放能量,产生的二氧化碳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肺,然后通过呼吸道排出.
故答案为:(1)吸气;气管;肺;胸廓;膈肌;收缩;下降;小于(2)呼气;舒张;升高;大于(3)膈肌(4)线粒体
【分析】(1)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2)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减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3)图中,1表示气管、2表示肺、3表示胸廓、4表示膈肌,A表示吸气、B表示呼气.
21.在治疗H7N9禽流感患者的过程中,有一种俗称“人工肺”的仪器功不可没.人工肺的主体部分由中空纤维膜制成,可在病人自身肺功能出现衰竭时使用.图甲为人工肺的工作原理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与人工肺不同,正常人体肺富有弹性,当膈肌   时,肺收缩,导致   运动,此过程中肺内气压的变化可用图乙中   阶段表达.
(2)制造人工肺的膜材料要求较高,如:所用膜材料应该只允许   通过,所以人工肺的研究与使用进展缓慢.
(3)分析图甲,若血泵为心脏,则血管B最有可能为   血管.
(4)图甲中的气体流经人工肺后,成分显著增多的是   ,如何科学地证明?请写出你的做法   .
【答案】(1)舒张;呼气;I
(2)气体
(3)主动脉
(4)二氧化碳;向澄清的石灰水内吹气,石灰水会变得浑浊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1)图乙Ⅱ阶段代表的相对气压逐渐减少,因此代表吸气过程中肺内气压变化,此时膈肌舒张,肺收缩。(2)制造人工肺的膜材料要求较高,使血液渗不出去,但可以排出二氧化碳、吸进氧气,进行气体交换,所以人工肺的研究与使用进展缓慢.(3)若血泵为心脏,据分析可见:血管B是主动脉.(4)当血液通过肺动脉流经人工肺时,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成分减少,氧气的成分增多.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的特性.所以向澄清的石灰水内吹气,石灰水会变得浑浊,这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所以答案为:(1)舒张;呼气;I(2)气体(3)主动脉(4)二氧化碳;向澄清的石灰水内吹气,石灰水会变得浑浊
【分析】呼吸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呼吸运动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有关.人在平静状态下,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呼气与此过程大致相反.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