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五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17七下·楚雄月考)唐末农民起义的领导人是( )
A.陈胜 B.张角 C.黄巢 D.朱温
2.(2017七下·永定期中)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五个政权(即“五代”),按先后顺序排列这五个政权正确的是( )
A.后梁、后汉、后唐、后周、后晋
B.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C.后晋、后梁、后周、后汉、后唐
D.后周、后汉、后晋、后唐、后梁
3.(2017七下·仁寿月考)唐玄宗后期爆发的“安史之乱”从性质上看是一场( )
A.农民战争 B.统一战争 C.兼并战争 D.叛乱战争
4.唐朝后期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这里的“藩镇”是指( )
A.人口集中的地方城镇 B.京畿附近负责守卫的城镇
C.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D.边境重要地区设置的军镇
5.(2017七下·东台月考)唐朝灭亡的标志是( )
A.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 B.朱温兼并了北方割据势力
C.朱温建立后梁 D.安史之乱的发生
6.(2017七下·顺德月考)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哪项不是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 )
A.唐玄宗统治后期,宠爱杨贵妃,不理政事
B.天灾人祸,战火连绵
C.唐玄宗任用奸臣,朝政腐败
D.唐朝内地兵力空虚
7.(2016七下·麦积期中)唐朝由强盛转向衰落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 )
A.“七国之乱” B.“安史之乱”
C.“太子之乱” D.“平城之乱”
8.(2017七上·江门月考)通过秦末和隋末农民战争可以看出农民起义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 )
A.实现了改朝换代 B.改变了封建社会阶级力量对比
C.迫使统治阶级调整统治政策 D.消灭了大批地主阶级
二、综合题
9.下图:这是一个充满争议与色彩的人物,他一手引导了唐朝的盛世,同时又是导致一个王朝衰落的人物。白居易的《长恨歌》描述了他的多姿世界与无奈。
(1)图中这位人物是谁?
(2)为什么说“他一手引导了唐朝的盛世,同时又是导致一个王朝衰落的人物”?
(3)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一下这位人物的一生。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开元盛世”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唐朝灭亡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末年,藩镇割据严重,农民无法生活,黄巢领导的起义爆发。A发生在秦末,B发生在东汉末年,D是建立后梁的地方节度使。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唐朝灭亡的有关知识。
2.【答案】B
【知识点】“开元盛世”
【解析】【分析】从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到960年北宋建立,短短的五十四年间,中原相继出现了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史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合成五代。由此可知,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五代的相关知识。
3.【答案】D
【知识点】安史之乱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后期,朝政腐败,各地的节度使权利不断扩大,755——763年,安禄山和史思明先后发动叛乱,是地方势力同中央政权争夺统治权的战争,“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发生的一场政治叛乱,也是唐朝由强盛转向衰落的转折点,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安史之乱的知识,属于知识层面的识记,难度不大。本题是常考题目,学生需熟练掌握安史之乱是唐朝由强盛转向衰落的转折点。
4.【答案】D
【知识点】“开元盛世”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在安史之乱后添了许多节度使,而节度使管辖的地区称为"藩镇",都是边境重要的地区,唐朝中央政府本以为可以通过藩镇来平定一些叛乱,不料藩镇就是导致唐朝混乱乃至灭亡的总根源,ABC都不符合藩镇割据的特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5.【答案】C
【知识点】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解析】【分析】唐朝(618年—907年 ),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隋末天下群雄并起,617年唐国公李渊发动晋阳兵变,次年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 因皇室姓李,故又称为李唐。878年爆发黄巢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907年朱温篡唐,唐朝覆亡,中国进入五代十国。故选C
6.【答案】B
【知识点】“开元盛世”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安史之乱是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发动的叛乱,安史之乱发动的原因是唐玄宗统治后期,追求享乐,不理朝政,任用奸臣李林甫和杨国忠为相,朝政腐败 ,唐朝在边防普遍设立节度使制度,他们的权力越来越大,与中央政权矛盾日深,到天宝末年,终于爆发成为安史之乱。ACD是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B不是,故答案是B。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的是安史之乱爆发原因的知识。
7.【答案】B
【知识点】“开元盛世”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唐玄宗末年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历史8年之久的叛乱。玄宗后期,朝政腐败,各地节度使权利不断扩大。安禄山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史思明也官至范 阳的兵马使。唐朝天宝十四年(755),安禄山发动叛乱,相继攻下了洛阳、长安等城,玄宗被迫出逃至四川。然而叛军内部矛盾重重。唐政府任命郭子仪和李光 弼为将,借回纥兵平叛,终于在广德二年(763年)平定了叛乱。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战乱使中原地区经济遭到了严重破坏,藩镇割据的局面形 成,边疆不断告急,唐朝国力大为削弱。所以答案选B。
8.【答案】C
【知识点】秦的暴政和秦末农民起义;隋朝的灭亡
【解析】【分析】秦二世统治秦朝时残暴昏庸。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了秦末农民起义。这次起义不到半年就被镇压了,但是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使统治者开始重视人民的利益,调整统治政策。隋炀帝统治后期,隋炀帝后期,暴虐无道,导致隋末农民大起义。隋王朝陷于瓦解。根据以上分析秦末农民起义没有改朝换代。A不对。没有消灭大批地主阶级,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仍然是地主阶级。
因此A项实现了改朝换代不符合题意。
秦末和隋末农民战争没有改变封建社会阶级力量对比,因此B项改变了封建社会阶级力量对比不符合题意。
C项迫使统治阶级调整统治政策符合题意。
秦末和隋末农民战争没有没有消灭大批地主阶级,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仍然是地主阶级,D项消灭了大批地主阶级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农民起义的作用及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9.【答案】(1)唐玄宗。
(2)唐玄宗统治时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由于他的励精图治开创了开元盛世时代,但在其后期统治中由于用人不贤、贪图享受,导致了安史之乱,国家由此衰落。
(3)前半生会做皇帝,后半生不会做皇帝。
【知识点】“开元盛世”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他一手引导了唐朝的盛世,同时又是导致一个王朝衰落的人物。白居易的《长恨歌》描述了他的多姿世界与无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的人物为唐玄宗李隆基。(2)本题需要结合唐玄宗统治前后期的政策全面评述。唐玄宗统治前期重用人才,励精图治,发展生产,开创了开元盛世时代,但在其后期统治中由于用人不贤、贪图享受,导致了安史之乱的发生,国家由此衰落,所以说唐玄宗是一个“一手引导了唐朝的盛世,同时又是导致一个王朝衰落的人物”。(3)本题属运用层面的要求,有一定开放性,紧扣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有针对性回答即可,如唐玄宗前半生励精图治,成就伟业,后半身耽于享乐,毁了江山。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唐玄宗的相关知识。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五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17七下·楚雄月考)唐末农民起义的领导人是( )
A.陈胜 B.张角 C.黄巢 D.朱温
【答案】C
【知识点】“开元盛世”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唐朝灭亡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末年,藩镇割据严重,农民无法生活,黄巢领导的起义爆发。A发生在秦末,B发生在东汉末年,D是建立后梁的地方节度使。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唐朝灭亡的有关知识。
2.(2017七下·永定期中)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五个政权(即“五代”),按先后顺序排列这五个政权正确的是( )
A.后梁、后汉、后唐、后周、后晋
B.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C.后晋、后梁、后周、后汉、后唐
D.后周、后汉、后晋、后唐、后梁
【答案】B
【知识点】“开元盛世”
【解析】【分析】从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到960年北宋建立,短短的五十四年间,中原相继出现了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史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合成五代。由此可知,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五代的相关知识。
3.(2017七下·仁寿月考)唐玄宗后期爆发的“安史之乱”从性质上看是一场( )
A.农民战争 B.统一战争 C.兼并战争 D.叛乱战争
【答案】D
【知识点】安史之乱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后期,朝政腐败,各地的节度使权利不断扩大,755——763年,安禄山和史思明先后发动叛乱,是地方势力同中央政权争夺统治权的战争,“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发生的一场政治叛乱,也是唐朝由强盛转向衰落的转折点,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安史之乱的知识,属于知识层面的识记,难度不大。本题是常考题目,学生需熟练掌握安史之乱是唐朝由强盛转向衰落的转折点。
4.唐朝后期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这里的“藩镇”是指( )
A.人口集中的地方城镇 B.京畿附近负责守卫的城镇
C.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D.边境重要地区设置的军镇
【答案】D
【知识点】“开元盛世”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在安史之乱后添了许多节度使,而节度使管辖的地区称为"藩镇",都是边境重要的地区,唐朝中央政府本以为可以通过藩镇来平定一些叛乱,不料藩镇就是导致唐朝混乱乃至灭亡的总根源,ABC都不符合藩镇割据的特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5.(2017七下·东台月考)唐朝灭亡的标志是( )
A.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 B.朱温兼并了北方割据势力
C.朱温建立后梁 D.安史之乱的发生
【答案】C
【知识点】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解析】【分析】唐朝(618年—907年 ),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隋末天下群雄并起,617年唐国公李渊发动晋阳兵变,次年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 因皇室姓李,故又称为李唐。878年爆发黄巢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907年朱温篡唐,唐朝覆亡,中国进入五代十国。故选C
6.(2017七下·顺德月考)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哪项不是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 )
A.唐玄宗统治后期,宠爱杨贵妃,不理政事
B.天灾人祸,战火连绵
C.唐玄宗任用奸臣,朝政腐败
D.唐朝内地兵力空虚
【答案】B
【知识点】“开元盛世”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安史之乱是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发动的叛乱,安史之乱发动的原因是唐玄宗统治后期,追求享乐,不理朝政,任用奸臣李林甫和杨国忠为相,朝政腐败 ,唐朝在边防普遍设立节度使制度,他们的权力越来越大,与中央政权矛盾日深,到天宝末年,终于爆发成为安史之乱。ACD是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B不是,故答案是B。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的是安史之乱爆发原因的知识。
7.(2016七下·麦积期中)唐朝由强盛转向衰落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 )
A.“七国之乱” B.“安史之乱”
C.“太子之乱” D.“平城之乱”
【答案】B
【知识点】“开元盛世”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唐玄宗末年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历史8年之久的叛乱。玄宗后期,朝政腐败,各地节度使权利不断扩大。安禄山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史思明也官至范 阳的兵马使。唐朝天宝十四年(755),安禄山发动叛乱,相继攻下了洛阳、长安等城,玄宗被迫出逃至四川。然而叛军内部矛盾重重。唐政府任命郭子仪和李光 弼为将,借回纥兵平叛,终于在广德二年(763年)平定了叛乱。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战乱使中原地区经济遭到了严重破坏,藩镇割据的局面形 成,边疆不断告急,唐朝国力大为削弱。所以答案选B。
8.(2017七上·江门月考)通过秦末和隋末农民战争可以看出农民起义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 )
A.实现了改朝换代 B.改变了封建社会阶级力量对比
C.迫使统治阶级调整统治政策 D.消灭了大批地主阶级
【答案】C
【知识点】秦的暴政和秦末农民起义;隋朝的灭亡
【解析】【分析】秦二世统治秦朝时残暴昏庸。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了秦末农民起义。这次起义不到半年就被镇压了,但是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使统治者开始重视人民的利益,调整统治政策。隋炀帝统治后期,隋炀帝后期,暴虐无道,导致隋末农民大起义。隋王朝陷于瓦解。根据以上分析秦末农民起义没有改朝换代。A不对。没有消灭大批地主阶级,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仍然是地主阶级。
因此A项实现了改朝换代不符合题意。
秦末和隋末农民战争没有改变封建社会阶级力量对比,因此B项改变了封建社会阶级力量对比不符合题意。
C项迫使统治阶级调整统治政策符合题意。
秦末和隋末农民战争没有没有消灭大批地主阶级,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仍然是地主阶级,D项消灭了大批地主阶级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农民起义的作用及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二、综合题
9.下图:这是一个充满争议与色彩的人物,他一手引导了唐朝的盛世,同时又是导致一个王朝衰落的人物。白居易的《长恨歌》描述了他的多姿世界与无奈。
(1)图中这位人物是谁?
(2)为什么说“他一手引导了唐朝的盛世,同时又是导致一个王朝衰落的人物”?
(3)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一下这位人物的一生。
【答案】(1)唐玄宗。
(2)唐玄宗统治时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由于他的励精图治开创了开元盛世时代,但在其后期统治中由于用人不贤、贪图享受,导致了安史之乱,国家由此衰落。
(3)前半生会做皇帝,后半生不会做皇帝。
【知识点】“开元盛世”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他一手引导了唐朝的盛世,同时又是导致一个王朝衰落的人物。白居易的《长恨歌》描述了他的多姿世界与无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的人物为唐玄宗李隆基。(2)本题需要结合唐玄宗统治前后期的政策全面评述。唐玄宗统治前期重用人才,励精图治,发展生产,开创了开元盛世时代,但在其后期统治中由于用人不贤、贪图享受,导致了安史之乱的发生,国家由此衰落,所以说唐玄宗是一个“一手引导了唐朝的盛世,同时又是导致一个王朝衰落的人物”。(3)本题属运用层面的要求,有一定开放性,紧扣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有针对性回答即可,如唐玄宗前半生励精图治,成就伟业,后半身耽于享乐,毁了江山。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唐玄宗的相关知识。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