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古诗三首(1)课件(共8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 古诗三首(1)课件(共8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17 21:17: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89张PPT)
古诗三首
第1课时
秋天到了,
同学们喜欢金黄的秋天吗?
秋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请同学们说一说。
人文主题
解读:“树叶、阳光”代表秋天的自然之景,“也洒在我们的心上”,是告诉我们要走进秋天,用心去感受秋天的美。本单元以“金秋时节”为主题,编排了三首古诗和三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秋天别样的风景。
语文要素
解读: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这一要素旨在引导我们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选择合适的方法,并逐步做到迁移运用。
第二单元
金秋的阳光,
洒在树叶上,
洒在花瓣上,
也洒在我们的心上。
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
学习写日记。


金秋的太阳,洒在树叶上,洒在花瓣上,也洒在我们的心上。
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
《古诗三首》
2课时
《秋天的雨》
2课时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2课时
《听听,秋的声音》
1课时
01
朗读古诗,
走进秋天
秋雨
不堪红叶青苔地,
又是凉风暮雨天。
——[唐]白居易
《秋雨中赠元九》(节选)
长满青苔的地上落满红叶,秋天的悲
凉气氛令人不堪忍受,何况又是凉风劲吹、晚间落雨的天气。
秋叶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唐]杜甫
《登高》(节选)
无穷无尽的秋叶纷纷落下,望不到头
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古诗三首
4
同学们课前查阅关于秋天的资料了吗?你观察过在秋天时菊花、橙子、枫叶等景物都是什么样子的吗?你知道“促织”是什么吗?
02
  品读古诗,
感受秋天
一、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读一读这三首诗,你能找到这三首古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吗?你都是从哪里发现的?
相同点:这三首诗都描写的是秋天,可以从“霜叶”“菊残”“秋风”等词语看出来这三首诗描写的是秋季。
不同点:《山行》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可以从“停车坐爱枫林晚”这句话中看出来;《赠刘景文》描写了秋天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可以从“橙黄橘绿”中看出来;《夜书所见》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可以从“动客情”中看出来。
读一读这三首诗,你能找到这三首古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吗?你都是从哪里发现的?
会认字








ào
zèng
liú
cán
yóu
jūn
chéng

会写字

gài





cán
zèng

jūn
chéng

liú
瓶盖 膝盖
gài
易错字形点拨
“盖”字上半部分一竖不出头,几个横长短相近,距离匀称,第三横在横中线上。下半部分最后一横要写长,托起整个字。
书写指导


易错字形点拨

菊花 赏菊
书写指导
“菊”字下半部分的“米”,左边有一部分要写在“ ”的外面,使整个字重心更稳。
cán
易错字形点拨

残缺 凶残
“残”字左边的“歹”不要多一点,起笔横的长度不要超过竖中线。右边的斜钩要写得舒展,不要忘写右上角的点。
书写指导
擎:
君:
难理解的字
难理解的字
擎:举,向上托。
君: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
二、学习《赠刘景文》
赠刘景文
“赠”的意思
诗题的意思
诗人与刘景文的关系
1.借助课本注释或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赠”是什么意
思,诗题是什么意思。借助注释,思考诗人与刘景文是
什么关系。
“赠”的意思 送
诗题的意思 送给刘景文的诗
诗人与刘景文的关系 好友
1.借助课本注释或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赠”是什么意
思,诗题是什么意思。借助注释,思考诗人与刘景文是
什么关系。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2.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赠刘景文
﹝宋﹞苏轼
2.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
/
/
/
/
/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3.找一找诗中写到了哪些秋天的景物,把相关词语圈出来。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3.找一找诗中写到了哪些秋天的景物,把相关词语圈出来。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1)你知道“擎雨盖”是什么意思吗?
4.
(1)你知道“擎雨盖”是什么意思吗?
借助图片和“擎”在书中的注释,我知道“擎雨盖”是指荷叶。
4.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2)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菊残”和“傲霜枝”分别是
什么意思,再说一说你从后一句诗中体会到了诗人怎
样的情感。
4.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菊残”指的是菊花凋落,“傲霜枝”指的是菊花不为严寒所屈。诗人并没有因为这幅景象而悲伤。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在“已无”与“犹有”的强烈对比中生动地呈现了出来,表现出诗人对菊花傲立寒霜的精神的称赞。
(2)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菊残”和“傲霜枝”分别是
什么意思,再说一说你从后一句诗中体会到了诗人怎
样的情感。
4.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3)试着翻译一下这两句诗,想一想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
怎样的画面。
4.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翻译:荷花凋谢,连托雨的荷叶也都枯萎了,只有那残菊的花枝还在傲寒斗霜。
画面:水面上的荷花已经凋谢了,荷叶也枯萎了,到处都是枯败的样子。菊花虽然也已经凋落,但它的枝干却还不畏严寒地在寒风中傲然挺立。
4.
(3)试着翻译一下这两句诗,想一想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
怎样的画面。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小结
  我们可以通过借助注释和图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朗读古诗时要读出感情,并边读边想象画面。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1)尝试运用刚刚提到的方法理解这两句诗中“君”和 “橙黄橘绿”的意思。
5.
古诗中的字词 字词的意思 理解的方法

橙黄橘绿
古诗中的字词 字词的意思 理解的方法
君 “您”,诗中指刘景文 借助课文注释
橙黄橘绿 橙子变黄成熟,橘子将黄犹绿的时刻 联系生活实际
5.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1)尝试运用刚刚提到的方法理解这两句诗中“君”和 “橙黄橘绿”的意思。
(2)结合诗句意思和生活实际,想象一下“橙黄橘绿”描
绘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5.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画面:深秋时节,橙子变成了金黄色,橘子将黄犹绿,人们的脸上都洋溢着丰收带来的喜悦和快乐。
5.
(2)结合诗句意思和生活实际,想象一下“橙黄橘绿”描
绘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6.(1)你能说一说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吗?春夏应该是一年之中最生机勃勃的时节了,为什么作者说一年中最好的景致在秋天呢?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荷花凋谢,连托雨的荷叶也都枯萎了,只有那残菊的花枝还在傲寒斗霜。朋友,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啊!那就是橙黄橘绿的秋景。
虽然秋天“菊残”“荷尽”,但是秋天仍然有“橙黄橘绿”的丰收景象,这给人们带来了喜悦和快乐,所以作者说秋天有一年中最好的景致。
诗句的意思:
6.朗读并理解《赠刘景文》。
(1)你能说一说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吗?春夏应该是一年之
中最生机勃勃的时节了,为什么作者说一年中最好的
景致在秋天呢?
原因:
6.朗读并理解《赠刘景文》。
(2)假如你是苏轼,你想借这首诗对刘景文说些什么呢?
同桌两人一组,一人饰演苏轼,一人饰演刘景文,演一演,和同学交流一下。
6.朗读并理解《赠刘景文》。
(3)表演之后,你体会到诗人的情感了吗?你觉得苏轼
想告诉好友刘景文什么呢?
诗人的情感:
苏轼想告诉刘景文:
6.朗读并理解《赠刘景文》。
(3)表演之后,你体会到诗人的情感了吗?你觉得苏轼
想告诉好友刘景文什么呢?
表达了诗人的坚强意志,同时诗人也在借助诗歌勉励朋友要珍惜时光,不懈努力。
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轻言放弃,要像残菊傲霜一样,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勇于面对困难,乐观面对生活,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诗人的情感:
苏轼想告诉刘景文: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7.一边想象诗句描写的画面,一边朗读,体会诗人对好友的感情。
朗读指导:诗的前两句可以一边想象画面,一边朗读,语调宜 平直舒缓,声音稍低,并适当强调“犹有”“傲霜枝”,表现菊花的残枝傲霜凌寒的精神。后两句试着体会诗人对好友的感情,朗读语调宜高亢,读出诗人殷切嘱咐的感觉。
7.一边想象诗句描写的画面,一边朗读,体会诗人对好友的感情。
8.借助关键词、插图等,尝试背诵《赠刘景文》。
背诵指导:借助“荷尽”“擎雨盖”“菊残”“傲霜枝”“橙黄橘绿”这几个关键词,结合插图想象画面,背诵起来就会容易一些。
课堂小结
在学习古诗的时候,可以根据课本给出的注释来理解诗句的大意,再联系自身生活实际,思考作者抒发了什么情感。
第2课时
方法回顾:
上节课中,我们学习了运用多种方法理解古诗中的词语和诗句的意思,如借助注释和图片、结合生活实际等。
01
  迁移运用,
体会情感
一、朗读古诗,学习生字
会认字



jìng
xié
tiǎo
会写字






hán
jìng
sòng
xié
tiǎo
shuāng
寒冷 寒山
h1n
“寒”字是上下结构,各部分之间要写得紧凑一些。
书写指导
易错字形点拨

易错字形点拨
斜线 歪斜
xi9

“斜”字的左半部分第二笔是点,右半部分写得稍长一些。
书写指导
挑灯 挑拨
tiǎo
多音字
ti`o ①用肩膀担:~水|~土|~重担。②担(d3n)子:空~子|货~儿。③拣出;选择:~选|~拣|百里~一。④过分严格地指摘细微差错:~剔|~刺儿。
易错字音点拨

自主探究,巧辨字音
重点识记典型例词
挑拨 挑灯
ti2o
易错字音点拨
“挑”在课文中的注释是“用细长的东西拨弄”,顺势可以理解“挑促织”就是“拨弄蟋蟀”,当“挑”做“拨弄”的意思的时候,读“ti2o”。
在 “一挑菜”“挑选”“挑水”等词语中,“挑”做量词或表示选择、用肩扛等意思,读“ti`o”。

寒山:
坐:
萧萧:
挑:
篱落:
难理解的字词
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坐:因为。
萧萧:风吹梧桐叶发出的声音。
挑:用细长的东西拨弄。
篱落:篱笆。
难理解的字词
二、学习《夜书所见》
夜书所见
1.尝试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书”的意思,并试着说一说
诗题的意思。
需要理解的字 书
运用的理解方法
“书”的意思
“夜书所见”的意思
1.尝试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书”的意思,并试着说一说
诗题的意思。
需要理解的字 书
运用的理解方法 联系生活实际
“书”的意思 书写
“夜书所见”的意思 在夜晚写下自己看到的景物
2.跟着配乐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停顿。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
/
/
/
小提示:上节课中学到,可以通过借助关键词、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课本中给出的注释、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
3.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是怎样理解词语和诗句意思的吗?
请你用相同的方法,自学这首诗,尝试借助注释和课本
插图,理解“萧萧梧叶”“客”“篱落”“一灯明”的
意思,再理解整首诗的意思,说一说通过诗句想象到了
怎样的画面。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词语 释义
萧萧梧叶

篱落
一灯明
想象到的画面:
词语 释义
萧萧梧叶 秋风吹过,梧桐树叶发出簌簌的声响
客 客居他乡的人
篱落 篱笆
一灯明 孩子们在夜晚挑灯逗蟋蟀
想象到的画面:远处的篱笆下有灯火闪烁,梧桐树叶被秋风吹得簌簌作响。
4.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这首诗是什么意思,思考作者面对
这一幕景色,心里会想些什么。
诗句的意思:
作者的感受:
4.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这首诗是什么意思,思考作者面对
这一幕景色,心里会想些什么。
萧萧秋风吹动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吹起旅客的思乡之情。客游在外的诗人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有小孩在逗蟋蟀。
在深秋时节的夜晚,诗人客居他乡,带着凉意的秋风唤起了他对家乡的思念,而不远处篱笆下或许也有像自己小时候一样挑着灯逗蟋蟀的小孩。
诗句的意思:
作者的感受:
5.全班同学跟着配乐齐声进行朗读,并背诵古诗。
朗读指导:朗读前两句时,把握住诗人的苦闷心情,可以读得舒缓、低沉一些。后两句,诗人从抓蟋蟀的小孩子身上联想到自己的童年,朗读语气可以适当明快一些,最后一句甚至可以略微上扬。
背诵指导:可以结合课本插图,借助“萧萧梧叶”“挑促织”“篱落”“一灯明”等词语,想象画面,背诵古诗。
三、小组学习《山行》
山行
山行
﹝唐﹞杜牧
1.跟着配乐朗读古诗,自己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好停顿。
/
/
/
/
/
/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圈画出古诗中关于秋天的景物,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山行
﹝唐﹞杜牧
2.圈画出古诗中关于秋天的景物,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自主学习,小组同学交流讨论,完成下面的表格。
字词 释义
远上
石径斜
白云生处
霜叶
红于
3.自主学习,小组同学交流讨论,完成下面的表格。
字词 释义
远上 (山)高而远
石径斜 石径绵长,直通山林
白云生处 白云缭绕的地方
霜叶 深秋经霜的枫叶
红于 比……还要红
4.小组同学交流讨论自己想象到的画面,想一想:置身于
这样的美景之中,诗人会产生怎样的情感呢?每组确定
一位成员准备发言。
想象的画面:深秋时节的山也泛着一丝凉意,远处白云缭绕的地方有人家居住,那里飘起袅袅炊烟,一阵阵鸡鸣犬吠的声音不时从远处传来,给清冷的石阶增加了些温度。因为喜欢这枫林晚景,我停下车来细细观赏,这满山的红叶比二月绽放的花还要艳丽。
情感:对秋天美景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4.小组同学交流讨论自己想象到的画面,想一想:置身于
这样的美景之中,诗人会产生怎样的情感呢?每组确定
一位成员准备发言。
5.小组展示朗读。每个小组推荐一名代表跟着配乐进行朗
读,或者小组齐读,请其他小组学生对展示的小组进行
评价。
停顿 字音 感情
自评 ☆☆☆ ☆☆☆ ☆☆☆
同学互评 ☆☆☆ ☆☆☆ ☆☆☆
教师评价 ☆☆☆ ☆☆☆ ☆☆☆
6.背诵《山行》并默写。
背诵指导:背诵时可以借助“寒山”“石径”“白云”“枫林”“霜叶”“二月花”等景物,在脑海中描绘出一幅秋景图,根据画面记忆背诵。
默写指导:默写时要注意格式,每句居中写,标点不要遗漏。
四、交流方法,整体感知
结合下图,和同学交流理解古诗含义的方法。
读古诗的时候,如果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或诗句,我会……
查字典
读古诗的时候,如果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或诗句,我会……
查字典
结合下图,和同学交流理解古诗含义的方法。
联系古诗上下句
联系生活实际
参考课本给出的注释
……
02
积累古诗,拓展延伸
课下阅读一些描写秋天的古诗词,尝试通过多种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根据诗句描写的景物想象画面,填写诗词积累单进行汇报。
关于秋天的诗词积累单
古诗诗题:
读书日期:
作者:
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情感
内容评价: A B C
积累评价: A B C
积累的古诗佳句
你通过古诗想到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