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1.白鹭 第二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目标】1.白鹭 第二课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17 09:02: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白鹭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会写“精巧、配合、身段、适宜”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够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的内涵。
3.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产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了解中国水墨画风格,理解白鹭之美。
语言应用:了解文中优美如诗,朴实流畅的语言,体会字里行间饱含的那份浓浓的诗意。
思维能力:了解文章严谨,语言凝练,句句含情。
审美创造:体会“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的内涵,从而感受白鹭的美,感受文章描绘的意境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联系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个句子的理解。
难点: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感受白鹭外形和在不同场景中的美,品味关键句,体会作者如何把这种情感融入对白鹭的描写中的。
2.背诵课文,积累喜欢的段落。
3.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初步了解写一种事物表达自己情感的写作方法。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品味关键语句,了解作者对于白鹭的独特的爱。
语言应用:背诵课文,积累优美语句。
思维能力:学习表达自己情感的写作方法。
审美创造: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欣赏白鹭的美态。
教学重难点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初步了解写一种事物表达自己情感的写作方法。
一、上节课我们感受到了白鹭的美,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一课。
1.自由朗读第6-8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并给头脑中的每一幅画起个名字吧!
1)第六自然段(水田独钓图)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①为什么用“钓鱼”而不用“叼鱼”呢?(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了白鹭闲适的状态)
②词语解释
清水田:筑有田埂(坎),可以经常蓄水,用于种植水稻等水生作物的土地。
镜匣:盛妇女梳妆用品的匣子,里面装有可以支起来的镜子。
③说一说:“清水田”“玻璃框”“镜匣”是什么关系?这幅画的主角是谁?根据这些词语,你能想象出怎样的画面?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这周围的风景,就好像是为白鹭精心设计的一样。这田地因为白鹭的身影好像变成了一幅名画。体会出作者对白鹭的深爱之情。
2)第7自然段(清晨望哨图)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 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①孤独和悠然这两个词可以看出白鹭安闲、闲适的样子,这是别的鸟少有的。
②嗜好这个词作者是想强调,枝头独立是白鹭独特的嗜好,凸现了它高雅脱俗之美。
③人们说它在望哨”,它也许在干什么呢?(学生发挥想象畅所欲言)
它也许在领略清新美好的晨光呢。
它也许在选择理想的活动场所呢。
它也许在深情地凝视着远方,正等待远出未归的同伴。它在心里呼唤:亲爱的朋友,你回来吧!……
3)第八自然段(黄昏低飞图)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①清澄:清明;清澈
②黄昏柔和的晚照下,青山绿水间,一两只白鹭悠然飞过,时而掠过头顶,时而滑过水面,令人倍感心旷神怡。
朗读指导:同学们,让我们和着音乐,用优美舒缓的语调再次朗读这一部分,读出心中美的感受。
齐读最后三个自然段,说说在别人和作者眼中,白鹭有什么不同。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 (否定别人认为白鹭“美中不足”的观点。)
不,歌未免太铿锵了(又否定自己的观点,“歌”还不足以说明白鹭的美。)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表达作者的挚爱之情)
课文开头和结尾相互照应,表现白鹭美的同时,突出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
开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结尾: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五、背诵指导。一边看白鹭精美的图片,一边背诵本文。
附板书设计
喜爱
赞美
白 鹭
色素的配合
身段的大小
水田独钓图
清晨望哨图
黄昏低飞图
精巧的诗
韵在骨子里的诗
总起
适宜
外形之美
不同场景中的美
首尾呼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