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诗经》二首 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诗经》二首 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18 15:23: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这里的“诗”指什么,又何出此言呢?
诗经
诗经
在我国几千年的古典文学长廊中,《诗经》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是诗歌文学的鼻祖,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
古人认为经过《诗经》教化,可以使人“温柔敦厚”。
《诗经》简介
《诗经》六义
关雎·诗经
《关雎》
诗歌欣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听朗读,掌握字音,感受节奏
2.自由朗读,感受形式之美
《诗经》在节奏上多是四字一句,两字一顿。重章叠句是《诗经》形式上的
重要特点,上下句或上下章基本相同,知识更换其中的几个字。
整体感知
本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写一个男子对一位女子的相思和追求
细读感悟
所听
所见
所思
所愿
以立在河洲上鸣叫的雎鸠起兴,引出君子对淑女的殷切盼望,以此奠定全篇的抒情主题。
细读感悟
这位采荇菜的姑娘在水边劳动时的窈窕身影,使他日夜相思,已到了长夜不眠的程度。
寤寐求之——追慕之心
辗转反侧——相思之苦
君子兴奋地弹奏琴瑟,敲击钟鼓来亲近她,友爱她,并使她快乐。
琴瑟友之——亲密相爱
钟鼓乐之——欢快热闹
细读感悟
细读感悟
理一理君子对淑女的相思之路?
所听:关关雎鸠
所见:在河之洲
所思:窈窕淑女
所愿:君子好逑


寤寐求之
(追慕之心)
辗转反侧
(相思之苦)


琴瑟友之
(亲密相爱)
钟鼓乐之
(欢快热闹)


诗人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变化?
渴望与追求
忧思与烦恼
欢聚和成亲
受挫
梦幻
诗歌主旨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写作特色
在语言运用上:反复咏唱,朴素优美、韵律和谐。
在追求的方式上:弹琴鼓瑟,敲锣打鼓。
在追求的对象上:是劳动中的女子。
写作特色
何为“托物起兴”?
关关
从听觉上触动了诗人的情怀
在河之洲
从视觉上引起诗人的遐思
窈窕淑女
真是自己理想的伴侣呀
“兴”,对于诗歌中渲染气氛、创造意境起着极大的作用。开头以雎鸠和鸣的情景起兴,是为了渲染一种情意绵绵、痴心相恋的情调。
写作特色
韵律和谐
运用重言(关关)
运用双声(参差)
运用叠韵(窈窕)
运用重章复唱的手法
诗歌小结
这是一首青年男子的恋歌,描绘他对一位姑娘一往情深的追求和对美满婚姻的渴望。
蒹葭·诗经
《蒹葭》
诗歌欣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听朗读,掌握字音,感受节奏
2.自由朗读,感受形式之美
全诗共三章,每章八句,重章叠句,只是有几个字不同,回环往复,反复咏唱。
细节感知
诗歌写的是哪个季节的什么时间的内容?
秋季(深秋)的清晨(拂晓),从白露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可以看出。
这首诗有怎样的艺术形象(景物)和特点?
芦苇
丛生茂密,秋来变黄,霜袭后发白,秋风摇曳中更添凄凉。
白露秋霜
洁白、晶莹、凉凉的。
河畔道路
崎岖难行,险阻重重。
秋水
柔和、沉静、澄明、清冷。
清冷、孤寂、凄迷、迷离的氛围
从内容来看,每章前两句写景,点明节令,烘托气氛;后六句写寻求“伊人”的情况。全诗回旋三叠,反复歌咏。
诗人热烈地追求,虽可望而不可即,仍然神魂颠倒执着专一。
这首诗是怎样表现诗人执着的爱情追求的?
诗人是怎样的一个形象?
“伊人”是怎样的形象?指何人?
朦胧 美丽高洁
可望而不可即
“伊人”也许是诗人心中倾慕、努力追求的一名女子,也可以泛指一切美好的事物,具有象征意义。
诗人对“伊人”的上下求索象征人生中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寻。
诗人是一个为自己的理想目标而上下求索,不怕艰难险阻,矢志不渝的青年。
这首诗各章的基本内容是相同的,仅仅是换了几个词语,你认为这样写是否重复?为什么?请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注意景与情的结合
全诗情调凄婉动人,意境朦胧深邃。苍苍的芦苇,露结的白霜,茫茫的秋水,曲折的河流,水中的小洲宛然在目和见之无踪的伊人……这一切都与诗人的彷徨失望和执着追求融为一体。
全诗小结
用岸边的秋景起兴,抒发主人公与心上人相会艰难之情。
用反复咏叹方法,更深一层把主人公企求和失望的情绪推向高潮。
反复咏叹,表现了依然是可望而不可会晤的深沉的相思之情。
课堂小结
《关雎》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追求的过程,写求之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爱情的追求。
《蒹葭》通过对实际情景的描写和对想象、幻想的描述,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主人公对意中人的强烈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