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高中生物人教版新课标必修一 3.1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同步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高中生物人教版新课标必修一 3.1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同步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0.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8-12 16:11:53

文档简介

高中生物人教版新课标必修一 3.1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2020高一上·连云港期末)构成细胞生物膜系统的膜之间可以互相融合,原因是(  )
A.膜上都有识别信息的物质
B.磷脂分子和蛋白质组成完全相同
C.在组成成分和结构上相似
D.除载体蛋白不同,其它成分相同
2.(2019高一上·长春期中)关于“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A.选用新鲜的猪血细胞直接置于载玻片上,滴加清水后观察
B.选择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为材料,是因为其没有细胞核与众多的细胞器
C.如果实验在试管中进行,细胞破裂后,还需用离心法获得纯净的细胞膜
D.显微镜下可以看到部分红细胞发生的变化是:凹陷消失,体积增大,很快细胞破裂
3.(2019高一上·嘉兴期中)下列关于植物细胞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B.具有全透性
C.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D.不属于细胞的生命部分
4.(2019高二上·珠海期中)据最新研究发现,内皮素在皮肤中分布不均,是造成色斑的主要原因。内皮素拮抗剂进入皮肤,可以和黑色素细胞膜的受体结合,使内皮素失去作用,这为美容研究机构带来了福音。分析上述材料体现了细胞膜的哪项功能(  )
A.细胞膜中磷脂含量越高,功能越复杂
B.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
D.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主要为磷脂和蛋白质
5.(2019高一下·慈溪期末)细胞膜上载体的化学本质是(  )
A.多糖 B.核酸 C.脂质 D.蛋白质
6.(2019高一下·金华期中)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  )
①糖、②脂肪、③磷脂、④蛋白质、⑤水、⑥核酸
A.①④ B.③④ C.②⑥ D.①③
7.(2018高一上·四川期中)人体内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在细胞膜上的不同主要体现在(  )
A.糖类的含量及种类不同 B.脂质的含量及种类不同
C.蛋白质的含量及种类不同 D.空间结构不同
8.(2020高一上·天津期末)下列不属于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的有(  )
A.精子和卵细胞相互接触完成受精作用
B.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经运输并作用于组织细胞
C.细胞膜将细胞与环境分隔开
D.植物细胞间有胞间连丝,是植物细胞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
9.(2020高一上·天津期末)紫色茄子的表皮细胞中含有花青素。将茄子切成小块放在清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若对其进行加温,随着水温的升高,水的颜色逐渐变成紫红色。其原因是(  )
A.花青素在水等无机溶剂中难以溶
B.水温的升高使花青素的溶解度增大
C.加温使其细胞壁失去了选择透过性
D.加温使表皮细胞的生物膜被破坏
10.(2020高一上·连云港期末)细胞膜上与细胞的信息交流有着密切关系的物质是(  )
A.载体蛋白 B.磷脂分子 C.糖蛋白 D.激素
11.(2020高一上·西安期末)取两种不同的海绵动物,使其细胞分散成单个状态,然后掺在一起混合培养,发现只有同种的细胞才能相互结合。这体现了细胞膜哪一功能(  )
A.细胞识别 B.免疫
C.控制物质进出 D.排泄
12.(2019高一上·吴起期中)科学家常用哺乳动物红细胞作材料来研究细胞膜的组成,是因为(  )
A.哺乳动物红细胞容易得到
B.哺乳动物红细胞在水中容易涨破
C.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核膜、线粒体等膜结构
D.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细胞膜在光学显微镜下容易观察到
13.(2019高一上·延安期中)细胞膜对物质进出细胞的控制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  )
①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从外界进入细胞  ②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也要排出细胞 
③细胞内的核酸等重要成分不会流出细胞  ④环境中一切有害的物质都不能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2018高一上·南宁期中)下列关于制备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鸡的红细胞是制备纯净细胞膜的理想材料
B.制备原理是用盐酸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
C.取得的红细胞应该用生理盐水稀释,以使细胞涨破
D.选取的细胞材料最好没有细胞器膜和核膜
15.(2018高一上·洛阳期中)下图表示各种细胞膜组成成分的含量,图示能说明的是(  )
A.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糖类
B.不同细胞膜中的蛋白质的含量会有所不同
C.细胞膜的功能越简单,所含的蛋白质的数量就越多
D.细胞膜中脂质的含量总是高于蛋白质和糖类
二、综合题
16.科学家在进行细胞膜化学成分分析时,采用哺乳动物或人的成熟红细胞作为实验材料.将其特殊处理使细胞破裂发生溶血现象,一些物质流出,再将流出细胞外的物质洗掉,即可得到纯净的细胞膜(又称血影).有的科学家将“血影”中的脂质提取出来,使其在空气和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所形成的薄膜面积是原来细胞整个表面积的2倍.
(1)如何处理红细胞才能使其发生溶血现象?   
(2)红细胞溶血后,流出细胞外的主要物质应该是   ,这种物质的特性是   ,因而使红细胞具有   的功能.
(3)“血影”的化学组成是脂质、   和   ,其中的脂质主要是指   .
(4)选取鸡的红细胞验证细胞膜具有磷脂双分子层结构可以吗?若选用鸡的红细胞会得到什么结论?为什么?   .
17.(2019高一上·吴起期中)如图中X、Y、Z表示构成细胞膜的三种主要有机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物质X、Z分别表示   、   。不同细胞细胞膜的功能不同,主要与   (填“X”“Y”或“Z”)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2)实验室一般选用     放置在清水中来获取细胞膜。将不同物种的植物混合种植,柱头只能识别同种植物的花粉,而不同物种的花粉不能被识别,无法进入子房中受精,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的功能。
18.(2019高一上·黑龙江月考)如图是细胞间的3种信息交流方式,请据图回答:
(1)图A表示通过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随①   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表面的②   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2)图B表示通过相邻两细胞的   ,使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中③表示   .
(3)图C表示相邻两植物细胞之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中④表示   .
(4)图B中⑤表示靶细胞膜上的受体,其化学本质是   .
(5)由以上分析可知:细胞膜具有   的功能.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细胞膜的成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解析】【解答】解:生物膜之间可以相互转换,互相融合,原因是生物膜具有相似的物质成分和空间结构,C正确,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是对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和生物膜系统在成分上、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的考查,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组成,生物膜系统在组成成分和结构上相似,在结构与功能上联系。
2.【答案】A
【知识点】细胞膜的制备方法
【解析】【解答】解:A、选用新鲜的猪血细胞稀释液(滴加了适量生理盐水)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后观察,A错误;
B、选择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为材料,是因为其没有细胞核与众多的细胞器,B正确;
C、如果实验在试管中进行,细胞破裂后,还需用差速离心法使细胞膜与细胞内容物分层,C正确;
D、在低渗溶液中,细胞会发生渗透吸水,因此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部分红细胞发生的变化是:凹陷消失,体积增大,很快细胞破裂,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其它具膜的结构,是制备细胞膜的材料;在低渗溶液中,细胞由于发生渗透吸水,细胞体积会增大,由于没有细胞壁的支持和保护,细胞会因吸水过多而胀破。
3.【答案】A
【知识点】细胞壁
【解析】【解答】解:A、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A错误;
B、细胞壁是全透性的,B正确;
C、细胞壁具有机械支持和保护作用,C正确;
D、植物细胞壁不属于细胞的生命部分,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植物细胞膜外面有一层细胞壁,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具有全透性,对植物细胞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4.【答案】C
【知识点】细胞膜的成分;细胞膜的功能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干信息“内皮素拮抗剂进入皮肤,可以和黑色素细胞膜的受体结构,使内皮素失去作用”,可知内皮素只有与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细胞膜上的受体识别并与相应的信号分子结合来完成信息传递的过程,属于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故答案为:C。
【分析】1、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2、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一般分为三种:细胞间直接接触(如精卵结合)、化学物质的传递(如激素的调节)和高等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
5.【答案】D
【知识点】细胞膜的成分
【解析】【解答】A、细胞膜上的多糖参与糖蛋白的组成,糖蛋白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A错误;
B、核酸位于细胞内,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B错误;
C、细胞膜上的脂质包括磷脂、胆固醇等,与细胞膜的形态有关,C错误;
D、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可参与细胞内外的物质运输,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其中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蛋白质分子镶嵌或贯穿磷脂双分子层,细胞膜的功能主要是由蛋白质来体现的。
6.【答案】B
【知识点】细胞膜的成分
【解析】【解答】解:细胞膜成分中含有40%的脂质,50%的蛋白质,2%~10%的糖类,因此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为脂质(磷脂)和蛋白质。综上分析,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细胞膜的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还有少量的糖类。其中脂质约占细胞膜总量的50%,蛋白质约占40%,糖类占2%~10%。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流动性,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细胞膜将细胞内结构与外界分隔开,起保护作用,保证细胞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过程起决定作用。据此答题。
7.【答案】C
【知识点】细胞膜的成分
【解析】【解答】解:细胞膜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的糖类,细胞膜的功能复杂程度主要与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胞膜是由蛋白质、糖类和脂质组成的,膜蛋白质是膜功能的主要体现者, 不同的膜结构,其功能不同,蛋白质和脂质的含量也不同,膜的复杂程度与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8.【答案】C
【知识点】细胞膜的功能
【解析】【解答】解:A、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依靠细胞膜的接触,传递信息,A正确;
B、细胞分泌的激素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B正确;
C、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割开,保证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属于细胞膜的功能,但不属于细胞间的交流,C错误;
D、相邻两个细胞之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通过通道进入另一个细胞,如高等植物的胞间连丝相互连接,形成通道,交流信息,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一般分为三种:细胞间直接接触(如精卵结合)、化学物质的传递(如激素的调节)和高等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
9.【答案】D
【知识点】生物膜的功能特性
【解析】【解答】解:紫色茄子的表皮细胞中含有花青素,存在于液泡中,而高温使表皮细胞的生物膜(细胞膜、液泡膜等)被破坏,失去选择透过性,花青素进入水中,水的颜色逐渐变成紫红色.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膜结构特点有一定流动性,生物膜功能特性有一定的选择透过性。
10.【答案】C
【知识点】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细胞膜的功能
【解析】【解答】解:细胞膜表面上的蛋白质和糖类结合形成的糖蛋白与细胞的识别、免疫、保护、润滑等有关,故细胞膜上与细胞的信息交流有着密切关系的物质是糖蛋白,C正确,故答案为:C。
【分析】细胞膜上糖蛋白在细胞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功能。例如,消化道和呼吸道上表皮细胞表面的糖蛋白有保护和润滑作用,糖被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密切关系。经研究发现,动物细胞表面糖蛋白的识别作用,好比是细胞与细胞之间,或者细胞与其他大分子之间,互相联络用的语言和文字。
11.【答案】A
【知识点】细胞膜的功能
【解析】【解答】只有同种的细胞才能相互结合,说明细胞膜具有细胞识别的功能,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细胞膜的功能
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2.【答案】C
【知识点】细胞膜的制备方法
【解析】【解答】解: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核膜和各种细胞器膜,在没有内膜系统的干扰下,在制备细胞膜时,能获得较纯净的细胞膜,故答案为:C。
【分析】选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作实验材料的原因:(1)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不但省去了去除细胞壁的麻烦,而且无细胞壁的支持、保护,细胞易吸水涨破;(2)哺乳动物和人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易用离心分离法得到纯净的细胞膜。
13.【答案】A
【知识点】细胞膜的功能;生物膜的功能特性
【解析】【解答】解:①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从外界进入细胞,①正确;
②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也要排出细胞,②正确;
③细胞内的核酸等重要成分不会流出细胞,③正确;
④细胞膜控制有害的物质不能进入细胞的能力是有限的,④错误。
综上①②③正确,④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此外还有少量的糖类。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磷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因此,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膜有三大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隔开;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4.【答案】D
【知识点】细胞膜的制备方法
【解析】【解答】鸡的红细胞有核膜和细胞器膜,不易制得纯净的细胞膜,因此不是制备纯净细胞膜的理想材料,A不符合题意;制备原理是将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放入蒸馏水中,使其吸水胀破, B不符合题意;取得的红细胞应该用生理盐水稀释,以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并在观察时作为对照,C不符合题意;选取的细胞材料最好没有细胞器膜和核膜,以排除对制备纯净细胞膜时产生的干扰,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进行获取细胞膜的实验,选材遵循以下原则:(1)无细胞壁 (2)无细胞核 (3)无众多的细胞器。这样才能获取比较纯的细胞膜,从而避免其他杂质的干扰。
15.【答案】B
【知识点】细胞膜的成分
【解析】【解答】细胞膜的成分有脂质、蛋白质和糖类,但脂质和蛋白质在膜成分中占的比例很大,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A不符合题意;图中显示不同的细胞膜中蛋白质的含量不同,B符合题意;细胞膜的功能越复杂,所含的蛋白质的数量就越多,C不符合题意;人的红细胞膜和变形虫的细胞膜中,脂质都没有蛋白质含量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组成膜的成分与膜的功能,分析试题可知,不同生物膜的成分都有脂质和蛋白质,不同生物膜脂质和蛋白质的比例不同,细胞膜中含有少量糖类,细胞器膜中无糖类物质。
16.【答案】(1)将红细胞放在低渗溶液中,使其吸水胀破
(2)血红蛋白;能与氧气结合;运输氧气
(3)蛋白质;糖类;磷脂
(4)不可以若选用鸡的红细胞,则磷脂形成的单分子层面积大大超过细胞膜面积的2倍因为鸡的红细胞内含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细胞核膜各种细胞器的膜与细胞膜在成分上基本一致
【知识点】细胞膜的制备方法
【解析】【解答】解:(1)动物细胞因为没有细胞壁的保护和支持作用,直接将把红细胞放到清水里,细胞吸水涨破,这样处理红细胞能使其发生溶血现象.(2)红细胞溶血后,溶出细胞外的主要物质是血红蛋白.这种物质的特性是在氧浓度高的地方易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易与氧分离,因而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3)细胞膜的化学组成是脂质、蛋白质和糖类.磷脂双分子层是生物膜的基本支架.故其中的脂质主要是指磷脂.(4)鸡的红细胞具有核膜、细胞器膜和细胞膜,因为鸡的红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膜与细胞膜在成分上基本一致,故不可以选取鸡的红细胞验证细胞膜具有磷脂双分子层结构,若选用鸡的红细胞,则磷脂形成的单分子层面积大大超过细胞膜面积的2倍.
故答案为:(1)将红细胞放在低渗溶液中,使其吸水胀破(2)血红蛋白能与氧气结合运输氧气(3)蛋白质糖类磷脂(4)不可以若选用鸡的红细胞,则磷脂形成的单分子层面积大大超过细胞膜面积的2倍因为鸡的红细胞内含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细胞核膜各种细胞器的膜与细胞膜在成分上基本一致
【分析】1、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流动性;细胞膜的功能特点:具有选择透过性.2、选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作实验材料的原因(1)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不但省去了去除细胞壁的麻烦,而且无细胞壁的支持、保护,细胞易吸水涨破.(2)哺乳动物和人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具膜结构的细胞器,易用离心分离法得到不掺杂细胞内膜系统的纯净的细胞膜.(3)红细胞数量大,材料易得.
17.【答案】(1)糖类;脂质(或磷脂);Y
(2)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知识点】细胞膜的成分;细胞膜的制备方法;细胞膜的功能
【解析】【解答】解:(1)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此外还含有少量的糖类,根据解X为糖类(C、H、O)、Y为蛋白质(C、H、O、N)、Z为磷脂(C、H、O、N、P)。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不同细胞细胞膜的功能不同的原因主要是:细胞膜上蛋白质(Y)的种类和数量不同。(2)实验室一般选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放置在清水中涨破,来获取细胞膜,选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主要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柱头只能识别同种植物的花粉,而不同物种的花粉不能被识别,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功能。
【分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还含有少量的糖类;图中X为糖类、Y为蛋白质、Z为磷脂,X、Y、Z共同构成细胞膜。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可归纳为三种主要方式:(1)相邻细胞间直接接触,通过与细胞膜结合的信号分子影响其他细胞,即细胞—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2)相邻细胞间形成通道使细胞相互沟通,通过携带信息的物质来交流信息。即细胞←通道→细胞。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3)通过体液的作用来完成的间接交流。
18.【答案】(1)血液;受体
(2)细胞膜接触;与膜结合的信号分子
(3)胞间连丝
(4)蛋白质
(5)信息交流
【知识点】细胞膜的功能
【解析】【解答】细胞膜的功能之一是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细胞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主要有3种信息,①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靶细胞;②直接接触;③形成专门的通道。
(1)图A表示的细胞通过分泌激素并通过体液运输到靶细胞发挥功能,图中①代表体液中的血浆,②代表靶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
故答案为:血浆;受体。
(2)图B表示相邻的两个细胞通过直接接触传递信息,图中③代表信号分子,⑤代表受体分子。
故答案为:细胞膜接触;与膜结合的信号分子。
(3)图C表示相邻两植物细胞之间形成通道,胞间连丝进行细胞交流,④代表胞间连丝。
故答案为:胞间连丝。
(4)细胞膜上的受体,其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故答案为:蛋白质。
(5)3图表示为细胞交流的三种形式。
故答案为信息交流。
【分析】图A表示通过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表面的②受体结合, 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图B表示通过相邻两细胞的细胞膜接触,使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中③表示与膜结合的信号分子,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图C中的④表示胞间连丝。
1 / 1高中生物人教版新课标必修一 3.1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2020高一上·连云港期末)构成细胞生物膜系统的膜之间可以互相融合,原因是(  )
A.膜上都有识别信息的物质
B.磷脂分子和蛋白质组成完全相同
C.在组成成分和结构上相似
D.除载体蛋白不同,其它成分相同
【答案】C
【知识点】细胞膜的成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解析】【解答】解:生物膜之间可以相互转换,互相融合,原因是生物膜具有相似的物质成分和空间结构,C正确,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是对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和生物膜系统在成分上、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的考查,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组成,生物膜系统在组成成分和结构上相似,在结构与功能上联系。
2.(2019高一上·长春期中)关于“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A.选用新鲜的猪血细胞直接置于载玻片上,滴加清水后观察
B.选择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为材料,是因为其没有细胞核与众多的细胞器
C.如果实验在试管中进行,细胞破裂后,还需用离心法获得纯净的细胞膜
D.显微镜下可以看到部分红细胞发生的变化是:凹陷消失,体积增大,很快细胞破裂
【答案】A
【知识点】细胞膜的制备方法
【解析】【解答】解:A、选用新鲜的猪血细胞稀释液(滴加了适量生理盐水)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后观察,A错误;
B、选择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为材料,是因为其没有细胞核与众多的细胞器,B正确;
C、如果实验在试管中进行,细胞破裂后,还需用差速离心法使细胞膜与细胞内容物分层,C正确;
D、在低渗溶液中,细胞会发生渗透吸水,因此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部分红细胞发生的变化是:凹陷消失,体积增大,很快细胞破裂,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其它具膜的结构,是制备细胞膜的材料;在低渗溶液中,细胞由于发生渗透吸水,细胞体积会增大,由于没有细胞壁的支持和保护,细胞会因吸水过多而胀破。
3.(2019高一上·嘉兴期中)下列关于植物细胞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B.具有全透性
C.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D.不属于细胞的生命部分
【答案】A
【知识点】细胞壁
【解析】【解答】解:A、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A错误;
B、细胞壁是全透性的,B正确;
C、细胞壁具有机械支持和保护作用,C正确;
D、植物细胞壁不属于细胞的生命部分,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植物细胞膜外面有一层细胞壁,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具有全透性,对植物细胞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4.(2019高二上·珠海期中)据最新研究发现,内皮素在皮肤中分布不均,是造成色斑的主要原因。内皮素拮抗剂进入皮肤,可以和黑色素细胞膜的受体结合,使内皮素失去作用,这为美容研究机构带来了福音。分析上述材料体现了细胞膜的哪项功能(  )
A.细胞膜中磷脂含量越高,功能越复杂
B.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
D.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主要为磷脂和蛋白质
【答案】C
【知识点】细胞膜的成分;细胞膜的功能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干信息“内皮素拮抗剂进入皮肤,可以和黑色素细胞膜的受体结构,使内皮素失去作用”,可知内皮素只有与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细胞膜上的受体识别并与相应的信号分子结合来完成信息传递的过程,属于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故答案为:C。
【分析】1、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2、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一般分为三种:细胞间直接接触(如精卵结合)、化学物质的传递(如激素的调节)和高等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
5.(2019高一下·慈溪期末)细胞膜上载体的化学本质是(  )
A.多糖 B.核酸 C.脂质 D.蛋白质
【答案】D
【知识点】细胞膜的成分
【解析】【解答】A、细胞膜上的多糖参与糖蛋白的组成,糖蛋白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A错误;
B、核酸位于细胞内,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B错误;
C、细胞膜上的脂质包括磷脂、胆固醇等,与细胞膜的形态有关,C错误;
D、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可参与细胞内外的物质运输,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其中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蛋白质分子镶嵌或贯穿磷脂双分子层,细胞膜的功能主要是由蛋白质来体现的。
6.(2019高一下·金华期中)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  )
①糖、②脂肪、③磷脂、④蛋白质、⑤水、⑥核酸
A.①④ B.③④ C.②⑥ D.①③
【答案】B
【知识点】细胞膜的成分
【解析】【解答】解:细胞膜成分中含有40%的脂质,50%的蛋白质,2%~10%的糖类,因此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为脂质(磷脂)和蛋白质。综上分析,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细胞膜的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还有少量的糖类。其中脂质约占细胞膜总量的50%,蛋白质约占40%,糖类占2%~10%。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流动性,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细胞膜将细胞内结构与外界分隔开,起保护作用,保证细胞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过程起决定作用。据此答题。
7.(2018高一上·四川期中)人体内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在细胞膜上的不同主要体现在(  )
A.糖类的含量及种类不同 B.脂质的含量及种类不同
C.蛋白质的含量及种类不同 D.空间结构不同
【答案】C
【知识点】细胞膜的成分
【解析】【解答】解:细胞膜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的糖类,细胞膜的功能复杂程度主要与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胞膜是由蛋白质、糖类和脂质组成的,膜蛋白质是膜功能的主要体现者, 不同的膜结构,其功能不同,蛋白质和脂质的含量也不同,膜的复杂程度与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8.(2020高一上·天津期末)下列不属于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的有(  )
A.精子和卵细胞相互接触完成受精作用
B.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经运输并作用于组织细胞
C.细胞膜将细胞与环境分隔开
D.植物细胞间有胞间连丝,是植物细胞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
【答案】C
【知识点】细胞膜的功能
【解析】【解答】解:A、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依靠细胞膜的接触,传递信息,A正确;
B、细胞分泌的激素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B正确;
C、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割开,保证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属于细胞膜的功能,但不属于细胞间的交流,C错误;
D、相邻两个细胞之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通过通道进入另一个细胞,如高等植物的胞间连丝相互连接,形成通道,交流信息,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一般分为三种:细胞间直接接触(如精卵结合)、化学物质的传递(如激素的调节)和高等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
9.(2020高一上·天津期末)紫色茄子的表皮细胞中含有花青素。将茄子切成小块放在清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若对其进行加温,随着水温的升高,水的颜色逐渐变成紫红色。其原因是(  )
A.花青素在水等无机溶剂中难以溶
B.水温的升高使花青素的溶解度增大
C.加温使其细胞壁失去了选择透过性
D.加温使表皮细胞的生物膜被破坏
【答案】D
【知识点】生物膜的功能特性
【解析】【解答】解:紫色茄子的表皮细胞中含有花青素,存在于液泡中,而高温使表皮细胞的生物膜(细胞膜、液泡膜等)被破坏,失去选择透过性,花青素进入水中,水的颜色逐渐变成紫红色.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膜结构特点有一定流动性,生物膜功能特性有一定的选择透过性。
10.(2020高一上·连云港期末)细胞膜上与细胞的信息交流有着密切关系的物质是(  )
A.载体蛋白 B.磷脂分子 C.糖蛋白 D.激素
【答案】C
【知识点】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细胞膜的功能
【解析】【解答】解:细胞膜表面上的蛋白质和糖类结合形成的糖蛋白与细胞的识别、免疫、保护、润滑等有关,故细胞膜上与细胞的信息交流有着密切关系的物质是糖蛋白,C正确,故答案为:C。
【分析】细胞膜上糖蛋白在细胞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功能。例如,消化道和呼吸道上表皮细胞表面的糖蛋白有保护和润滑作用,糖被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密切关系。经研究发现,动物细胞表面糖蛋白的识别作用,好比是细胞与细胞之间,或者细胞与其他大分子之间,互相联络用的语言和文字。
11.(2020高一上·西安期末)取两种不同的海绵动物,使其细胞分散成单个状态,然后掺在一起混合培养,发现只有同种的细胞才能相互结合。这体现了细胞膜哪一功能(  )
A.细胞识别 B.免疫
C.控制物质进出 D.排泄
【答案】A
【知识点】细胞膜的功能
【解析】【解答】只有同种的细胞才能相互结合,说明细胞膜具有细胞识别的功能,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细胞膜的功能
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2.(2019高一上·吴起期中)科学家常用哺乳动物红细胞作材料来研究细胞膜的组成,是因为(  )
A.哺乳动物红细胞容易得到
B.哺乳动物红细胞在水中容易涨破
C.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核膜、线粒体等膜结构
D.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细胞膜在光学显微镜下容易观察到
【答案】C
【知识点】细胞膜的制备方法
【解析】【解答】解: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核膜和各种细胞器膜,在没有内膜系统的干扰下,在制备细胞膜时,能获得较纯净的细胞膜,故答案为:C。
【分析】选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作实验材料的原因:(1)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不但省去了去除细胞壁的麻烦,而且无细胞壁的支持、保护,细胞易吸水涨破;(2)哺乳动物和人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易用离心分离法得到纯净的细胞膜。
13.(2019高一上·延安期中)细胞膜对物质进出细胞的控制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  )
①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从外界进入细胞  ②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也要排出细胞 
③细胞内的核酸等重要成分不会流出细胞  ④环境中一切有害的物质都不能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A
【知识点】细胞膜的功能;生物膜的功能特性
【解析】【解答】解:①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从外界进入细胞,①正确;
②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也要排出细胞,②正确;
③细胞内的核酸等重要成分不会流出细胞,③正确;
④细胞膜控制有害的物质不能进入细胞的能力是有限的,④错误。
综上①②③正确,④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此外还有少量的糖类。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磷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因此,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膜有三大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隔开;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4.(2018高一上·南宁期中)下列关于制备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鸡的红细胞是制备纯净细胞膜的理想材料
B.制备原理是用盐酸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
C.取得的红细胞应该用生理盐水稀释,以使细胞涨破
D.选取的细胞材料最好没有细胞器膜和核膜
【答案】D
【知识点】细胞膜的制备方法
【解析】【解答】鸡的红细胞有核膜和细胞器膜,不易制得纯净的细胞膜,因此不是制备纯净细胞膜的理想材料,A不符合题意;制备原理是将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放入蒸馏水中,使其吸水胀破, B不符合题意;取得的红细胞应该用生理盐水稀释,以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并在观察时作为对照,C不符合题意;选取的细胞材料最好没有细胞器膜和核膜,以排除对制备纯净细胞膜时产生的干扰,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进行获取细胞膜的实验,选材遵循以下原则:(1)无细胞壁 (2)无细胞核 (3)无众多的细胞器。这样才能获取比较纯的细胞膜,从而避免其他杂质的干扰。
15.(2018高一上·洛阳期中)下图表示各种细胞膜组成成分的含量,图示能说明的是(  )
A.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糖类
B.不同细胞膜中的蛋白质的含量会有所不同
C.细胞膜的功能越简单,所含的蛋白质的数量就越多
D.细胞膜中脂质的含量总是高于蛋白质和糖类
【答案】B
【知识点】细胞膜的成分
【解析】【解答】细胞膜的成分有脂质、蛋白质和糖类,但脂质和蛋白质在膜成分中占的比例很大,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A不符合题意;图中显示不同的细胞膜中蛋白质的含量不同,B符合题意;细胞膜的功能越复杂,所含的蛋白质的数量就越多,C不符合题意;人的红细胞膜和变形虫的细胞膜中,脂质都没有蛋白质含量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组成膜的成分与膜的功能,分析试题可知,不同生物膜的成分都有脂质和蛋白质,不同生物膜脂质和蛋白质的比例不同,细胞膜中含有少量糖类,细胞器膜中无糖类物质。
二、综合题
16.科学家在进行细胞膜化学成分分析时,采用哺乳动物或人的成熟红细胞作为实验材料.将其特殊处理使细胞破裂发生溶血现象,一些物质流出,再将流出细胞外的物质洗掉,即可得到纯净的细胞膜(又称血影).有的科学家将“血影”中的脂质提取出来,使其在空气和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所形成的薄膜面积是原来细胞整个表面积的2倍.
(1)如何处理红细胞才能使其发生溶血现象?   
(2)红细胞溶血后,流出细胞外的主要物质应该是   ,这种物质的特性是   ,因而使红细胞具有   的功能.
(3)“血影”的化学组成是脂质、   和   ,其中的脂质主要是指   .
(4)选取鸡的红细胞验证细胞膜具有磷脂双分子层结构可以吗?若选用鸡的红细胞会得到什么结论?为什么?   .
【答案】(1)将红细胞放在低渗溶液中,使其吸水胀破
(2)血红蛋白;能与氧气结合;运输氧气
(3)蛋白质;糖类;磷脂
(4)不可以若选用鸡的红细胞,则磷脂形成的单分子层面积大大超过细胞膜面积的2倍因为鸡的红细胞内含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细胞核膜各种细胞器的膜与细胞膜在成分上基本一致
【知识点】细胞膜的制备方法
【解析】【解答】解:(1)动物细胞因为没有细胞壁的保护和支持作用,直接将把红细胞放到清水里,细胞吸水涨破,这样处理红细胞能使其发生溶血现象.(2)红细胞溶血后,溶出细胞外的主要物质是血红蛋白.这种物质的特性是在氧浓度高的地方易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易与氧分离,因而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3)细胞膜的化学组成是脂质、蛋白质和糖类.磷脂双分子层是生物膜的基本支架.故其中的脂质主要是指磷脂.(4)鸡的红细胞具有核膜、细胞器膜和细胞膜,因为鸡的红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膜与细胞膜在成分上基本一致,故不可以选取鸡的红细胞验证细胞膜具有磷脂双分子层结构,若选用鸡的红细胞,则磷脂形成的单分子层面积大大超过细胞膜面积的2倍.
故答案为:(1)将红细胞放在低渗溶液中,使其吸水胀破(2)血红蛋白能与氧气结合运输氧气(3)蛋白质糖类磷脂(4)不可以若选用鸡的红细胞,则磷脂形成的单分子层面积大大超过细胞膜面积的2倍因为鸡的红细胞内含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细胞核膜各种细胞器的膜与细胞膜在成分上基本一致
【分析】1、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流动性;细胞膜的功能特点:具有选择透过性.2、选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作实验材料的原因(1)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不但省去了去除细胞壁的麻烦,而且无细胞壁的支持、保护,细胞易吸水涨破.(2)哺乳动物和人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具膜结构的细胞器,易用离心分离法得到不掺杂细胞内膜系统的纯净的细胞膜.(3)红细胞数量大,材料易得.
17.(2019高一上·吴起期中)如图中X、Y、Z表示构成细胞膜的三种主要有机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物质X、Z分别表示   、   。不同细胞细胞膜的功能不同,主要与   (填“X”“Y”或“Z”)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2)实验室一般选用     放置在清水中来获取细胞膜。将不同物种的植物混合种植,柱头只能识别同种植物的花粉,而不同物种的花粉不能被识别,无法进入子房中受精,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的功能。
【答案】(1)糖类;脂质(或磷脂);Y
(2)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知识点】细胞膜的成分;细胞膜的制备方法;细胞膜的功能
【解析】【解答】解:(1)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此外还含有少量的糖类,根据解X为糖类(C、H、O)、Y为蛋白质(C、H、O、N)、Z为磷脂(C、H、O、N、P)。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不同细胞细胞膜的功能不同的原因主要是:细胞膜上蛋白质(Y)的种类和数量不同。(2)实验室一般选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放置在清水中涨破,来获取细胞膜,选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主要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柱头只能识别同种植物的花粉,而不同物种的花粉不能被识别,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功能。
【分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还含有少量的糖类;图中X为糖类、Y为蛋白质、Z为磷脂,X、Y、Z共同构成细胞膜。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可归纳为三种主要方式:(1)相邻细胞间直接接触,通过与细胞膜结合的信号分子影响其他细胞,即细胞—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2)相邻细胞间形成通道使细胞相互沟通,通过携带信息的物质来交流信息。即细胞←通道→细胞。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3)通过体液的作用来完成的间接交流。
18.(2019高一上·黑龙江月考)如图是细胞间的3种信息交流方式,请据图回答:
(1)图A表示通过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随①   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表面的②   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2)图B表示通过相邻两细胞的   ,使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中③表示   .
(3)图C表示相邻两植物细胞之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中④表示   .
(4)图B中⑤表示靶细胞膜上的受体,其化学本质是   .
(5)由以上分析可知:细胞膜具有   的功能.
【答案】(1)血液;受体
(2)细胞膜接触;与膜结合的信号分子
(3)胞间连丝
(4)蛋白质
(5)信息交流
【知识点】细胞膜的功能
【解析】【解答】细胞膜的功能之一是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细胞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主要有3种信息,①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靶细胞;②直接接触;③形成专门的通道。
(1)图A表示的细胞通过分泌激素并通过体液运输到靶细胞发挥功能,图中①代表体液中的血浆,②代表靶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
故答案为:血浆;受体。
(2)图B表示相邻的两个细胞通过直接接触传递信息,图中③代表信号分子,⑤代表受体分子。
故答案为:细胞膜接触;与膜结合的信号分子。
(3)图C表示相邻两植物细胞之间形成通道,胞间连丝进行细胞交流,④代表胞间连丝。
故答案为:胞间连丝。
(4)细胞膜上的受体,其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故答案为:蛋白质。
(5)3图表示为细胞交流的三种形式。
故答案为信息交流。
【分析】图A表示通过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表面的②受体结合, 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图B表示通过相邻两细胞的细胞膜接触,使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中③表示与膜结合的信号分子,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图C中的④表示胞间连丝。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