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繁星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 繁星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18 14:25: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保密★启用前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同步课时练
第一单元 4 繁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错别门诊。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廷院 纳凉 菜园 密密麻麻
B.微小 静寂 篮天 半明半昧
C.船舱 摸糊 飞舞 无处不在
D.仿佛 沉睡 柔和 摇摇欲坠
2.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义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半明半昧(wèi)(糊涂,不明白) B.无处不在(chù)(地方,处所)
C.摇摇欲坠(duì)(落,掉下) D.星群密布(bù)(做出安排)
3.《繁星》中,下列不是写作者想象之景的一项( )
A.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
B.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C.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D.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课文通过对星空、繁星的细致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B.“船在动,星也在动”是因为“我”在海上看星星,海上有风浪,所以船在动,星也在动。
C.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
D.“星的怀抱”喻指“母亲的怀抱”,既写出了星天的美妙亲切,又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思念。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经过昨夜的一场大雨,使空气清新多了。
B.各种读书声汇成一支动听的歌声。
C.在党的阳光雨露照耀下,孩子们在茁壮成长。
D.到吃晚饭的时候,母亲终于发现了我的秘密。
二、书写
6.请在田字格内正确、工整地抄写下面的生字。


怀
三、连线题
7.把作者观星的时间、地点和看到的景象用线连起来。
从前 海上 半明半昧的星
三年前 家乡的庭院 星群密布的蓝天
如今 南京住所的菜园 密密麻麻的星星
四、判断题
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8.本文作者写了“从前”“三年前”“如今”看繁星时的三次不同的情景和感受。( )
9.本文写作者看星星的地点分别是“家乡—南京—菜园—舱面”。( )
10.课文按照空间顺序,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写了“我”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 )21cnjy.com
11.虽然作者在不同时间看星星的感受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都表达了作者对繁星的热爱及对光明的追求的感情。( )21·世纪*教育网
五、填空题
12.辨字组词。
幻( ) 颗( ) 沈( ) 伦( ) 昧( ) 萤( )
幼( ) 棵( ) 沉( ) 轮( ) 味( ) 荧( )
13.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星星 ( )的夜晚 ( )的理想 【出处:21教育名师】
( )地离开 ( )的秋天 ( )的祝福
14.按要求写词语。
1.密密麻麻(AABB式):________、________。
2.半明半昧(ABAC式):_____、______。
3.摇摇欲坠(AABC式):_______、______。
15.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微小_________ 柔和_________ 模糊___________21*cnjy*com
静寂_________ 梦幻_________ 沉睡___________
16.根据文意《繁星》填空。
(1)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作者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文中出现的关于时间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它们所对应的地点是_____、_____、_____。
(2)在每个时期,作者对繁星都倾注了情感,在他的心目中,繁星就像他的_____。
17.初知内容。(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巴金原名________,现代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他的主要作品有《爱情三部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激流三部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繁星》选自________________。www-2-1-cnjy-com
六、语言表达
18.用加点的字词写句子。
1.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信息匹配
19.选择题:
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排比21*cnjy*com
(1)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 )
(2)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
(3)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他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 )
八、现代文阅读
繁星
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星星。
三年前,在南京我住的地方有一道后门,每晚我打开后门,便看见一个静寂的夜。下面是一片菜园,上面是星群密布的蓝天。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
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wèi mèi)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zuì zhuì)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huái huán)里了。
20.这篇文章是( )写的《繁星》,表达了对星空的( )的感情。
21.用“√”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2.选文以时间为线索,讲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不同时段在三个不同地方观赏繁星的情景和感受。
23.选文展示了三幅繁星满天的画面,分别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等地方看到的。
24.第3自然段不仅写了星空,还写了作者的想象与感受,用“ ”画出一个表现作者想象或感受的句子。
25.针对这篇短文,你能提出什么有价值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童年(节选)
我的童年有着特别美好而温暖的记忆。
我有一位慈祥的老祖母。她有一头漂亮的银发,常拄着拐棍,倚在门口向人们极善良地微笑着。她称呼我为“大孙子”。后来我远行上大学了,她便日夜将我思念。她一辈子未走出三里方圆的地方,所以根本不知道三里外还有一个宽广无垠的大世界。她认为,这个世界除了她看见的那块地方外,大概还有一处,凡出门的人都一律是到那一处去的。因此,她守在大路口,等待从那地方归来的人。一日,她终于等到一位军人,于是便向人家打听:“你见到我大孙子了吗?”
母亲对我的爱是本能的,绝对的。她似乎没有任何食欲,我从来也没有见过她对哪一种食品有特别的欲望,她总是默默地先尽孩子们享用,剩下的她随便吃点。父亲的文化纯粹是自学的,谈不上系统,但他又几乎是一个哲人。一次,我跑到八里外的一个地方看电影,深夜归来,已饿得不成样子了,但又懒得生火烧饭去。父亲便坐起身,披件衣服对我说:“如果想吃,就生火去做,哪怕柴草在三里外堆着,也应去抱回来。”就在那天晚上,他奠定了我一生积极的生活态度。
还有那片独一无二的土地,也给了我无限的情趣和恩泽。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水乡。我是在“吱吱呀呀”的摇橹声中,在渔人“噼噼啪啪”的跺板(催促鱼鹰入水)声中,在老式水车“泼剌泼剌”的水声中长大的。我的灵魂永远不会干燥,因为当我一睁开眼睛时,一眼瞧见的就是一大片水。在我的脑海里所留存着的故事,其中一大半与水相关。水对我的价值不仅仅是生物意义上的,它还参与了我的性格、脾气的养成,更是构建了我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
26.在选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友善( ) 举世无双( )
反义词:湿润( ) 消极( )
27.请你分别用一个词语来归纳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老祖母( ) 母亲( ) 父亲( )
28.选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是一个__________句,文中表示声音的词语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c-n-j-y
29.理解“母亲对我的爱是本能的,绝对的”这句话,说说自己该如何回报母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书面表达
30.书面表达
想一想。     
请你展开适当的联想和想象,运用合适的修辞手法,将“月夜”、“小路”、“光明”组成一段话,描绘出一幅画面来。
参考答案:
1.D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字形辨析识记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
A廷院——庭院
B篮天——蓝天
C摸糊——模糊
2.B
【详解】考查对字音和字义的辨析能力。
A项,有误。
半明半昧:bàn míng bàn mèi
昧指:昏暗。
意思是:形容有时明亮,有时昏暗。
C项,有误。
摇摇欲坠:yáo yáo yù zhuì
形容极不稳固,就要落下来,或就要垮台。
D项,有误。
星群密布:xīng qún mì bù
象天空的星星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分布着。形容数量很多,分布很广。
布指:分布。
3.C
【详解】考查对想象和感受的辨别能力。
想象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想象能起到对机体的调节作用,还能起到预见未来的作用。有意想象是指事先有预定目的的想象。有意想象中,根据观察内容的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程度,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幻想。【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项,“忘记了一切,回到母亲的怀里”可见是对母亲的思念,突破时间,想象回到母亲温暖的怀抱。
B项,看宾语“它”可知描述的是小动物们,听见他们的谈话就是作者想象的内容了。
C项,作者身处海上柔和的夜色里,感受着身边的寂静和岸边霓虹闪烁的梦幻,这里就是真实场景触发作者的情绪感受了。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D项,一个“觉得”就知道作者已不是一个小孩子了,只能想象在母亲的怀里香甜地睡着了。
4.C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首先需要对课文内容进行回忆,再结合题目进行具体的分析。《繁星》创作是作者巴金国外游历学习,在邮船航行期间,巴金撰写了《海行杂记》38则。《繁星》是其中的一篇游记,写于1927年1月。
作品中三次写繁星,由于主观条件(年龄、阅历、心情)和客观条件(时间、地点、氛围)的不同,表现出的意境和感受也就不同。第一次是少年时代,在自家院子,卧看时,所见的天空有限,显得深而且远,因此有回到母亲怀里的感觉。第二次是三年前(1924年),是在南京的菜园地。那时,风华正茂的巴金和三哥毅然冲破封建家庭到了南京。来到广阔的天地中,接受了自然科学的知识,再看星星,巴金感觉很亲切,更希望光明无所不在。第三次是在海上,巴金当时23岁。1927年1月,他离沪赴法,目的是“向西方找真理”,进一步研究无政府主义理论,考查欧洲的社会活动。去国之际,对未来有种种设想,又有淡淡的乡愁,他不由又回忆起童年来了。三个场景中,是根据时间顺序来写的。所以C选项错误。
5.D
【详解】略
6.昧昧昧昧昧昧
坠坠坠坠坠坠
怀怀怀怀怀怀
【解析】略
7.
【详解】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仔细阅读原文,深刻理解短文内容,学会从文中提取信息。通过阅读短文我们知道,从前,作者在家乡的庭院看到过密密麻麻的星星;三年前,作者在南京住所的菜园看到过星群密布的蓝天;如今,作者在海上看到了半明半昧的星。
8.√
9.×
10.×
11.√
【分析】8.本句话的说法是正确的。
9.本句话的说法是错误的。本题考查的是课文《繁星》,此文是作者赴法留学途中所作。一个年轻的学生离开了祖国和家乡,对海行所见,旅途风光,多么急切地希望告诉他的亲人。文中描写了海轮上看星空的情形,并联系到过去看星空的状况,表达了作者对星空、繁星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看星星的地点分别是:1、从前 家乡密密麻麻的繁星,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2、三年前 南京静寂的夜,一片菜园。星群密布的蓝天。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它们常常在和我谈话一样。3、如今 海上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霎······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10.本句话的说法是错误的。本题考查的是课文《繁星》,文章并不是按照空间的顺序来描写的。
11.本句话的说法是正确的。
12. 幻想 颗粒 沈阳 伦理 拾金不昧 萤火虫 幼稚 一棵树 沉默 货轮 味道 荧光屏21教育网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形近字的特点: ①笔画相同,位置不同。②字形相近,笔形不同。③字形相近,偏旁不同。④字形相近,笔画不同。⑤字形相近,读音相同。⑥字形相近,读音不同。⑦部首相同,位置不同。
幻:1.没有现实根据的;不真实的。 2.奇异地变化。
幼:1.(年纪)小;未长成(跟“老”相对)。 2.小孩儿。 3.姓。
颗:多用于颗粒状的东西。
棵:量词。用于植物。
沈:[shěn]:姓。 [chén]:同“沉”。现在通常写作沉。
沉:1.(在水里)往下落(跟“浮”相对):石~大海。星~月落,旭日东升。2.物体往下陷:地基下~。3.使降落;向下放(多用于抽象事物):~下心来。~得住气。把脸一~。4.(程度)深:~醉。~痛。睡得很~。5.分量重:箱子里装满了书,很~。6.感觉沉重(不舒服):胳膊~。头~。“沈”www.21-cn-jy.com
伦:1.人伦。 2.条理;次序。 3.同类;同等。 4.姓。
轮:1.轮子。 2.形状像轮子的东西。 3.轮船。 4.依照次序一个接替一个(做事)。
昧:1.糊涂;不明白。 2.隐藏。 3.昏暗。 4.冒犯;冒昧。
味:1.物质所具有的能使舌头得到某种味觉的特性:~道。滋~。甜~儿。津津有~。2.物质所具有的能使鼻子得到某种嗅觉的特性:气~。香~儿。这种~儿很好闻。3.意味;趣味:文笔艰涩无~。这本书越读越有~儿。4.指某类菜肴、食品:腊~。美~。野~。山珍海~。5.辨别味道:体~。6.用于中药:这个方子共有七~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萤:指一种昆虫,也有矿物的意思。
荧:1.光亮微弱的样子。 2.眼光迷乱;疑惑。
13. 无数 静寂 远大 匆匆 凉爽 真心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解答本题,首先要认真分析空缺部分,所填内容必须符合语境,前后搭配要恰当。注意不要写错别字,答案不唯一。2·1·c·n·j·y
“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 “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的”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词语,如: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等。
“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前面是副词或形容词(词组),前面的词描述后面的动作。如:高声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疯狂地咒骂、严密地注视等。
14. 明明白白 清清楚楚 百发百中 无忧无虑 头头是道 源源不断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词语仿写,注意平时对词语的积累和识记。根据题干的要求进行描写即可。
1. 本题考查的词语格式是AABB式,类似的词语有:星星点点、明明白白、轰轰烈烈、吞吞吐吐、蹦蹦跳跳、隐隐约约、偷偷摸摸、勤勤恳恳、慌慌张张、浩浩荡荡、断断续续、世世代代、恍恍惚惚、歪歪斜斜
2. 本题考查的词语格式是ABAC式,类似的词语有:自由自在、一五一十、十全十美、再三再四、人来人往、冷言冷语、非亲非故、百发百中、毛手毛脚、一心一意、一年一度、无边无际、实话实说、探头探脑
3. 本题考查的词语格式是AABC式,类似的词语有:头头是道、念念不忘、斤斤计较、欣欣向荣、代代相传、亭亭玉立、窃窃私语、遥遥相对、面面相觑、步步登高、多多益善、滔滔不绝、息息相关、跃跃欲试
15. 渺小 温和 朦胧 安静 虚幻 熟睡
【详解】本题考查了写近义词的能力。
近义词是指意思相近的词,确定近义词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从有共同词素的词语中去找,许多近义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中间往往有一个相同的词素。因此,找一个词的近义词时,可以抓住这个词中表示基本意义的词素,并用它来组词,然后找出近义词。第二种是根据词语的意思去找,想想和所给词语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
微小:指极小。近义词是“渺小”。
柔和:指温和而不强烈。近义词是“温和”。
模糊:指不分明;不清楚。近义词是“朦胧”。
静寂:指沉寂无声;寂静。近义词是“安静。
梦幻:指如梦的幻境;梦境。近义词是“虚幻”。
沉睡:指睡得很熟。近义词是“熟睡”。
16. 从前 三年前 如今 家乡 南京 海上 母亲【版权所有:21教育】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
(1)课文《繁星》按照时间顺序,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状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
第一次时间:从前七八月的夜晚,地点:家乡庭院,感受:密密麻麻。
第二次时间:三年前,地点:南京住处的菜园,感受: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
第三次时间:如今,地点:海上,感受:这时候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2)由“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可知,在每个时期,作者对繁星都倾注了情感,在他的心目中,繁星就像他的母亲。
17. 李尧棠 作家 翻译家 雾 雨 电 家 春 秋 《海行杂记》
【详解】本题考查了文化与文学常识。
要注重学生的课外知识积累与收集,培养学生课外阅读,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读物内容非常熟悉。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现代著名的翻译家。他从小生活在一个官僚地主家庭,目睹了种种丑恶的社会现象。“五四”运动使他打开眼界,树立起反对封建制度,追求新的社会理想的信念。1927年赴法国学习,第二年写成第一部长篇小说《灭亡》。他的代表作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表现巴金是有革命精神的人 《爱情三部曲》表现巴金是感情丰富的人 《抗战三部曲》又名《火》, 因书分三册,又被称为《抗战三部曲》。《爱情三部曲》有:《雾》、《雨》、《电》。《繁星》选自《海行杂记》。
18. 天上的星星是繁多的,是明亮的,是闪烁的。 读着好朋友的来信,我仿佛看到他在对我微笑,仿佛听到他在为我加油。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
作答仿写类题目时,一定要看清题目的具体要求,分析透彻例句的特征,所仿写的句子定要与例句主题相关,格式相同,修辞一样。
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排比句:排比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常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句子语气。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19. C B A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修辞手法的判断,结合每句话的语境,选择合适的修辞手法即可。
(1)本句话使用修辞手法是排比,相同的句式有连续三句及以上的修辞手法是排比。
(2)本句话使用修辞手法是比喻,把看到的实物比喻成了萤火虫“好象”强调了语境中的实物而导致 “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
(3)本句话使用修辞手法是拟人,把星星当成人来写。
20. 巴金 喜爱
21.mèi zhuì huái
22. 从前 三年前 如今
23. 家乡庭院 南京菜园 海上
24.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25.“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分析】20.考查作家作品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选自巴金的《繁星》,作者在课文里写的是三次看繁星的感受,是为了表达他对星天的酷爱,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1.本题考查根据词语选择正确拼音的能力。
根据词语选择拼音这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最基本的能力,要求学生克服方言困扰,读音正确标准即可。
22.考查概括文章的内容。
结合“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三年前,”“如今在海上,”可知作者分别在从从前、三年前和如今三个不同时段观赏繁星的情景和感受。
23.考查概括文章的内容。
结合“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星星。”“三年前,在南京我住的地方有一道后门,每晚我打开后门,便看见一个静寂的夜。”“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可知作者分别在家乡庭院、南京菜园和海上不同地方看繁星满天的画面。
24.考查寻找关键句子。
结合“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可知这是作者的想象,是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的遐想。这句话将“我”眼睛模糊时所见的无数星星摇摇欲坠的情态,比作“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十分生动形象,富有情趣,有一种朦胧的美、梦幻的美。
25.考查开放性题。
可以从文章内容,写作方法和文章启示等角度提出问题。
比如:为什么三次看星空情况和感受会不同?
看着满天的繁星,“我”获得了怎样的乐趣?
26. 善良 独一无二 干燥 积极
27. 慈祥善良 无私奉献 智慧无穷
28. 排比 吱吱呀呀 噼噼啪啪 泼剌泼剌
29.好好学习,长大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解析】略
30.这是个宁静的夜晚,月光像一层薄薄的纱笼罩着小镇,小路上来往的人很稀少,借着这微弱的月光,我似乎看到了明日的光明。21·cn·jy·com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进行想象写话的能力。
要求将“月夜”、“小路”、“光明”组成一段话,描绘出一幅画面来。结合题目要求,进行合理的想象进行写话。注意结合题目所给词语的特点进行合理的想象后写话,运用合适的修辞手法,比如比喻等。示例:【来源:21cnj*y.co*m】
月上树梢,清冷的月色铺满树林,沿着小路走去,一阵夜风抚过,树影婆娑。远处悠扬的笛声,穿过夜空,穿过树林,看到远处的光明。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