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保密★启用前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同步课时练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不动生色 千篇一律 一如既往 B.囫囵吞枣 倾盆大雨 万马齐喑
C.别出心栽 呕心沥血 与众不同 D.天长日久 浮想连翩 心安理得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B.按照传统习俗,建造竹楼要先选好地方、打好地基、再立柱架梁。
C.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们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
D.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3.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A.要做一个能挣钱的人。
B.要做一个会做事的人。
C.人要做讲体面的人。
D.做人不能炫耀自己,要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别人有用的人。
4.《落花生》一文围绕落花生写了下列四部分内容,其中详写的是( )
A.种花生 B.收花生 C.吃花生 D.议花生
5.《落花生》这篇课文的写作方法是( )。
A.借景抒情 B.借物喻人
二、书写
6.读拼音,写词语。
花生说:“今年主人bō zhònɡ了yì mǔ dì的花生,都丰收了。”高粱说:“是呀,他栽种的shí liú也已是笑逐颜开。”花生说:“唉,我们长得ǎi xiǎo ,不像它们,会让人生出ài mù之心。”高粱说:“你们是zhà yóu 的主要原料,我听主人fēn fù说,要在máo tínɡ里过丰收节让孩子们品尝花生美食。”21·cn·jy·com
三、判断题
理解句意,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7.《落花生》一文中父亲说的话的意思是人不能讲外在的体面,只能追求内在美。( )
8.做人不能做只讲体面,却没有实际用处的人。而有没有实际用处,主要是看他对他人和社会有没有好处及贡献。( )www.21-cn-jy.com
四、填空题
9.在括号里填写恰当的词语。
神采( ) 忐忑( ) 全神( )
开辟( ) 开展( ) 舍己( )
10.查字典填空。
“亩”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_______,再查_______画。我们可以说“一亩_______”。21*cnjy*com
11.课文回忆录。
散文《落花生》是中国作家____________的作品。这是一篇叙事散文,全文是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来写的,其中__________是详写,_________是略写。
1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
可贵——( ) 立刻——( ) 吩咐——( )
反义词
便宜——( ) 收获——( ) 孤独——( )
13.课文理解
1.《落花生》围绕花生写了几件事,按顺序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尝花生 ②收花生
③议花生 ④种花生
2.对于花生的好处,孩子们是这么说的:姐姐说花生______________,哥哥说花生可以_______________,“我”说花生_________________。
14.课文《落花生》综合回顾。
课文按________的顺序,围绕花生写了种花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并以花生来赞美像花生一样________的人,这种写法叫________。
五、语言表达
15.按要求写句子。
(1)字典难道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花生味道很美。 花生可以榨油。(用合适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借助一种事物抒发感情我也会。
我爱_______,它的好处有很多。它虽然没有______,但可贵的是_______。我们的______不正像________一样吗?他们__________。我赞美______,更赞美____________。
17.[综合实践]有同学说:“读书不要当班干部,否则会影响学习成绩,还会得罪同学。”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信息匹配
18.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
居然 固然 既然
①________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一起种花生吧。
②我们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________收获了。
③花生的好处________很多,但有一样最可贵。
19.选词填空。
分辨 分辩
(1)经过调查,真相已经大白,我无须再( )。
(2)许多动物根据对方身上的气味( )其是不是自己的同类。
必然 突然
(3)我正在看电视,( )停电了。
(4)生活的道路不可能永远平坦,( )会遇到令人无奈的困境。
七、现代文阅读
阅读理解。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 所以你们要像花生 它虽然不好看 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20.给画“ ”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21.父亲对“我”的希望是什么?请用“﹏﹏﹏”画出来。
22.选文第一自然段用______的手法,把花生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比,突出花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2-1-c-n-j-y
23.作者在父亲的启发下,由落花生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要做____________,不要做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我爱昙花
①我爱昙花。
②三年前的春天,朋友亲自给我送来一株昙花,种在白瓷壶里,枝叶铁青如剑,精心系上的红丝带临风飘拂。我高兴极了!
③不久,我便依照朋友的嘱咐,把这株昙花移植到花盆里,天天浇水,日日松土,不时除草,但由于阳光不足,长得很慢。我有点儿心急了,但急有何用?一天一天过去,一年一年到来,一直未见她结蕾开花。这株昙花长势还算正常,从原来的一枝发成三枝,叶子变得厚实起来,三年时间差不多长高三倍。时间久了,心情也就淡然了,花开不开任由她去吧。我心想,她终是一株昙花在生长着,只要她能延续生命,也就可以了。
④今年中秋佳节将临的前几天,我突然发现最长的那枝已冒出小蕾来,每隔一天就大了许多。农历八月十三日,我来到花架边观察,只见嫩绿的花苞低首含羞,微启小口。我立即预感到,今夜昙花终于要怒放了。大约到晚上九时,她便开始悄然开放。原先柔软下垂的筒状萼部,徐徐向上翘升,作白天鹅抬头状。随之花瓣缓缓展开,如玉女提裙起舞,清香阵阵,优美绝伦。啊,她就是“月下美人”啊!
⑤过去未见昙花开放,感到非常神秘,真想一睹其仙姿芳颜。以前看到的都只是画家笔下的清影和摄影家镜头下的清艳,见不到她的动态美姿,也闻不出她的清香。今夜如愿以偿,真正见到鲜活美丽的昙花怒放,真是欢喜欲狂!
⑥这朵昙花,花冠硕大,高雅洁丽,雍容华贵,香气清新诱人。皓月当空,一家人在花架边,尽情欣赏“月下美人”,乃是今秋最美好的享受。
⑦种昙花三年,不开属自然,开了亦属自然,何必计较时间的迟早?里尔克说:“有何胜利可言,挺立就意味着一切。”此乃真理名言。她一年不开,两年不开,第三年终于怒放了。世上一切美好的事物,只要能坚持,锲而不舍,就能开花结果。
⑧昙花的品性令人感佩:她不急功近利,不争宠于群芳,只求一瞬的辉煌就已满足。昙花的生命力可谓强矣!她随处能够生存,叶可青万年,花可放万年!
⑨我爱昙花。
24.在横线上填写表明作者心情随昙花的生长而变化的词语。
_________—有点儿心急—_______—_________
25.“时间久了,心情也就淡然了,花开不开任由她去吧。”这句话中,“心情也就淡然了”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
26.“种昙花三年,不开属自然,开了亦属自然”,这里的“自然”是指:_________。
27.请谈谈你对文中画“____”的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
28.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写了“我爱昙花”。这种写法叫______,作用是_______。
29.结合“我”从昙花三年才怒放中悟出的道理,谈谈你对成功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书面表达
30.小练笔。
生活中的事物常因为自身具有的特点,让人们想到与之相似的人。下面的事物具有什么特点?这让你想到了身边的什么人?选择一种事物来写一段话。
石头 梅花 蜜蜂 蜡烛 粉笔
参考答案:
1.B
【详解】A 不动声色
C别出心裁
D浮想联翩
2.C
【详解】A.播种的过程都要用顿号:买种、翻地、播种、浇水
B.顿号改逗号。
D.排比句,句与句之间用分号: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21cnjy.com
3.D
【详解】考查围绕主要内容的关键词句的掌握。
根据题干中“要做有用的人”关键信息可以排除ABC选项,它们都是此句中“不要做”的人。
4.D
【详解】考查课内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掌握。
《落花生》的中心思想是赞颂像落花生那样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所以一定就是文章的详写部分。其他部分都是略写。
5.B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写作方法的理解。
《落花生》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对花生好处的谈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扎扎实实做人的思想感情。课文描述了一家人收获花生的情景,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故为借物喻人的写法。
6.播种 一亩地 石榴 矮小 爱慕 榨油 吩咐 茅亭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词语拼写能力。
解答此题时,要认真拼读给出的字音,结合语境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本题“慕、慕、榨”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7.×
8.√
【解析】7.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此句错在“只能”过于绝对。【来源:21·世纪·教育·网】
8.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题目叙述正确。
9. 奕奕 不安 贯注 道路 活动 为人
【详解】考查补写词语和词语的搭配,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www-2-1-cnjy-com
神采奕奕,意思是形容精力旺盛,容光焕发。
忐忑不安,意为心神不定,心神极为不安。
全神贯注,意思是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舍己为人,意思是舍弃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别人。
10. M mǔ 5 地
【详解】此题考查汉语拼音、音序、汉字结构、偏旁部首、笔画笔顺、字义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11. 许地山 种花生 收花生 吃花生 议花生 议花生 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许地山;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议花生;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
12. 珍贵 马上 嘱咐 昂贵 付出 温暖
【详解】本题考查近义词和反义词。
可贵:值得珍视,值得看重,值得倡导。近义词为可喜,可贺,珍贵,难得。
立刻:表示紧接着某个时候;马上。某事发生后下一瞬间。近义词为立即、马上。
吩咐:指口头指派或嘱咐。近义词为叮咛、交托、嘱咐、叮嘱。
便宜:指东西价钱低廉或不应得的利益。反义词为高昂、昂贵、珍贵、费钱。
收获:指取得成熟的农作物,比喻心得、成绩、战果。反义词为付出、损失。
孤独:独自一个人;孤单 。反义词为热闹、众多、温暖。
13. ④②①③ 味道很美 榨油 价格便宜
【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落华生》散文是中国现代作家许地山的作品。这是一篇叙事散文,全文围绕“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来写,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所受到的教育。散文描述了一家人收获花生的情景,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根据原文“谁能把花生的好处说出来?”姐姐说:“花生的味儿美。”哥哥说:“花生可以榨油。”我说:“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这就是它的好处。”进行填空即可。
14. 事情发展 收花生 尝花生 议花生 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计较名利 借物喻人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详解】考查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这要求我们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课文的写作方法,主要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等,所以我们上课要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
《落花生》为一篇借物喻人的叙事散文,全文围绕“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来写,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所受到的教育。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我们要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15. 字典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父亲的话怎能不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花生不但味道很美,而且可以榨油。
【详解】(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反问句转为陈述句。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因此这句改为:字典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2)本题考查陈述句改为反问句。陈述句变为反问句,首先注意反问成分的变换,有否定词改时去掉,没有否定词改时加上,然后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因此这句改为:父亲的话怎能不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3)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运用。
要明确关联词的正确用法。在解答时只要弄清楚句与句之间存在的关系,然后选用正确的关联词语就可以了。原句是分句之间是递进关系,递进的关联词有:不但……而且……;不仅……还……等,因此句子可改为:花生不但味道很美,而且可以榨油。
16. 仙人掌 玫瑰芬芳 它在干旱的沙漠里,仍能开出艳丽的花朵 边防战士 仙人掌 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一直默默地守卫着我们的国家 仙人掌 可爱的边防战士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题目的提示语来看,是要借赞美一种事物来赞美像这类事物一样的人,也就是课文所用的“借物喻人”的手法。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事物,我们把它们和我们身边一些具有优良品质的人联系起来,想想其有什么值得赞美的,再补充到句子里即可。
17.我不同意这种说法,当班干部不仅能提高我们的组织能力,还能培养我们的自信心、责任心。只要平衡得好,就不会耽误学习,做事公平公正,和同学好好沟通就不会得罪同学。
【详解】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内容具体,语言表达要准确,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
答案为:我不同意这种说法,当班干部不仅能提高我们的组织能力,还能培养我们的自信心、责任心。只要平衡得好,就不会耽误学习,做事公平公正,和同学好好沟通就不会得罪同学。
18. 既然 居然 固然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词语并选择填空的能力。
完成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所给词语的意思及它们之间的区别,然后结合具体语境填空。
居然 :表示出乎意料。
固然:的确、确实。
既然:表示先提出前提,而后加以推论,常用就、也、还等配搭。
①根据句子中的“就”可知应选“既然”;
②根据语义应选“居然”。
③根据语义应选“固然”
19. 分辩 分辨 突然 必然
【详解】考查词语辨析和填空。
分辨:区分辨别。
分辩:指辩白;解释。
(1)指不需要解释,用“分辩”。
(2)指区分辨别气味是不是同类,用“分辩”。
必然:表示事情一定是这样。
突然:表示发生得很急促。
(3)停电这件事发生的很仓促,用“突然”。
(4)遇到困难这件事是一定的,用“必然”。
20.:“ , , 。”
21.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22. 对比 桃子 石榴 苹果 埋在地下、朴实无华、默默奉献
23. 有用的人 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分析】20.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
从“父亲接下去说”可知后面的句子需要用冒号和黄引号,结尾处用句号,代表一个句子的完结,其他地方代表正常的断句,用逗号。2·1·c·n·j·y
21.本题考查寻找关键句子。
结合结合文章第五自然段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可知文章第四自然段中“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就是父亲对“我”的希望。
22.本题考查赏析修辞手法。
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
结合文章第一自然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可知作者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较,突出了花生朴实无华的特点。21·世纪*教育网
2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通读全文,联系上下文进行分析。
结合文章第四自然段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可知答案。
24. 高兴极了 淡然 欢喜欲狂
25.因为“我”认为昙花只要是生长着就可以了。
26.昙花开与不开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27.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不仅写出了昙花花瓣展开时的动态美,而且交代了昙花的香气袭人。
28. 首尾呼应 使文章结构严谨
29.要想成功,就要像昙花一样,坚持不懈,锲而不舍。
【解析】24.第2自然段“我”初得昙花时:高兴极了。第3自然段,昙花三年不开,时间久了,“我”就淡然了。第5自然段,“我”如愿以偿,昙花开放,“我”欢喜欲狂。
25.从本句话后文写“我心想,她终是一株昙花在生长着,只要她能延续生命,也就可以了。”可知“心情也就淡然了”的原因是“我”认为昙花只要是生长着就可以了。
26.自然一词的意思为理所当然,在这句话中指:昙花开与不开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27.比喻,是一种常用修辞手法,意思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这句话为比喻句,将花瓣展开比作玉女提裙起舞。不仅写出了昙花花瓣展开时的动态美,而且交代了昙花的香气袭人。21教育网
28.首尾呼应,又叫首尾照应、首尾圆合,即文章开头提到的内容,在结尾要作出解释、说明、交代、回应等。其作用是:1.使文脉相通,内容更加完整。2.使文章含义深刻,进一步强调主题。3.使文章结构更加紧密、严谨、自然明确。4.加深读者印象,引起读者共鸣。
29.本题为开放性题型,围绕昙花三年才成功开放来说。故答案为:要想成功,就要像昙花一样,坚持不懈,锲而不舍。21*cnjy*com
30.例文:
蜡烛
我敬佩生命力的仙人掌;我敬佩有用的花生;但让我最敬佩的是无私奉献的蜡烛。
有一次晚上,家里停电,我找来几支蜡烛,把它点燃。我看着火苗开始溶化蜡烛的身体,滴滴蜡烛犹如一串串泪珠。古人常常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形容蜡烛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啊!蜡烛这种精神不仅是古人赞美的对象,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蜡烛的一生都是辉煌的,它始终为人们奉献着光明。我们在微微烛光下读书,感到温暖;我们在微微烛光下行走,感到安适。【来源:21cnj*y.co*m】
在赞颂蜡烛的同时,想起了在生活中默默奉献的人。那就是我们的老师,他们是辛勤的园丁,他们每天早起晚睡,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浇灌着我们这些“小树苗”直到两鬓花白,他们还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用自己的热,温暖我们的心,用自己的光,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向蜡烛一样,无私奉献!【出处:21教育名师】
我喜爱蜡烛,喜爱它的光明。我赞美蜡烛,赞美它无私奉献的精神!
【详解】材料作文,从给出的物体中选出一样,由此物联想身边的人写作文。石头,坚忍不拔,具有坚持、有毅力的精神;梅花,傲骨,具有倔强、坚忍不拔的精神;蜜蜂,具有舍己为人、乐于奉献的精神;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具有奉献精神;粉笔,具有奉献精神。由此选一物,写身边的具有此精神的人即可。【版权所有:21教育】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