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喜看稻菽千重浪》课件(共27张PPT)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1《喜看稻菽千重浪》课件(共27张PPT)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17 07:42: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喜 看 菽 千 重 浪
首届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1、进一步学习并掌握通讯的写法。
2、学习课文选材和立小标题的特点。
3、了解并学习英雄模范人物的责任心、使命感和为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学习目标
人物通讯
1、定义:
人物通讯是以写人物的思想和事迹为主的通讯。一般有一个或几个中心人物。如果是报道群体形象的,也往往突出几个比较典型的人物。人物通讯有系统报道某个人物先进事迹的长篇通讯,也有表现人物的片断事迹的人物素描、人物特写、通讯小故事
2、人物通讯中的人物当然要具有新闻性。从实际报道的情况看,这些能够进入通讯中充当主角的人,大致上有这样几种类型:
第一种,各行各业的英雄模范人物。 如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张海迪、孔繁森、徐虎、李素丽等,都是由人物通讯向全社会推出的楷模。
第二种,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名流。 如著名科学家、社会活动家、爱国人士、运动员、演员等。
第三种,在平凡的生活和工作中体现了某种人生价值,或者为人民做出贡献的普通人。
第四种,某些对社会有警示作用的反面人物,提示人们某种道理。
根据基本结构形态的不同,人物通讯有这样三种类型:
1)传记式其特征是较完整地写出人物一生的主要事迹,篇幅较长,内容丰富。
2)特写式侧重于写人物的一时一事,或某一侧面。虽然比一般的特写涉及范围大得多,但属于集中于一事、一个侧面的写法。真正写一时一事的人物通讯,也很常见。
3)群像式特点是报道对象不止一个,而是一个集体中的若干人,或是同一时空范围内的几个同类人
3、选择人物的标准:
1)能体现时代精神,反映社会面貌;
2)有能构成新闻的较充分的事迹;
3)生命形态和生活轨迹有一定的独特之处;
4)人物有鲜明的个性,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反映某道理,事实的人物。
4、写作要求:
1.吸引人的故事——故事必须是真是的
2.打动人的细节——细节使人物更鲜活
3.个性化的语言——语言使人物更生动
2004年感动中国人物
——袁隆平
颁奖辞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2019年9月29日上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分别授予“共和国勋章”“友谊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奖章。其中,袁隆平院士等8人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背景资料
联合国粮农组织日前公布的一份报告称,世界上 36 个国家
和地区由于内战或气候恶劣等原因,面临粮食严重短缺的问题。
在发展中国家,有 1/5 的人无法获得足够的粮食,全世界每年有
600 万学龄前儿童因饥饿而夭折。在解决粮食紧缺问题的过程中
科技进步无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我国率先培育成功的增产
20%的超级水稻必将造福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也因此
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和尊敬。
走近袁隆平:毕生梦想消除饥饿
事迹介绍:2004 年,世界粮食奖、以色列沃夫奖、泰国金
镰刀奖先后授予了中国著名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如今,袁隆平
培育的杂交产品在中国的水稻种植面积,达到一半以上。有人算
过一笔帐,每年生产的稻谷可以多养活 6 000 多万人。袁隆平研
究的三系法杂交水稻成为世界上首例成功的杂交水稻品种,据统
计,从 1976 到 1987 年十年间,中国的杂交水稻增产稻谷 1 000
亿公斤,这对于七八十年代还在为温饱努力的中国农民来说,简
直就是救命粮。
层次结构
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袁隆平的工作态度和方法。
第二部分:介绍袁隆平的学术成就,体现袁隆平的学术品质。
第三部分:介绍袁隆平的道德操守。
第四部分:介绍袁隆平的理想志向及其研制杂交水稻成功的巨大影响。
人物通讯需要记录人物的典型事件才能让人感动,给人激励,给人启迪。
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袁隆平的典型事件并概括其变现出的精神品质。
课文写了哪几件事,分别体现了作为一名科学家的袁隆平哪些方面的品质?
①实践是他发现真理的途径
②创新是他的灵魂和本质
③实事求是是他的立场和态度
④引领“绿色革命”是他的心愿
工作方法
学术品格
道德操守
理想志向
选取具体、典型的事例。
①2001年春节刚过,袁隆平领奖前仍在稻田里工作。( )
②1960年袁隆平敏锐地发现了“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 )
③1964年袁隆平终于找到了水稻雄性不育植株。( )
④1992年袁隆平发表文章批判贬斥杂交稻的文章。( )
⑥1986年以来,袁隆平提出并实现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思想,为我国粮食大幅度增产作出了突出贡献。( )
⑦袁隆平的两个心愿,要引导一场新的“绿色革命”。( )
选取具体、典型的事例。
①2001年春节刚过,袁隆平领奖前仍在稻田里工作。(热爱并献身于农科研事业)
②1960年袁隆平敏锐地发现了“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勇于实践,敢于探索)
③1964年袁隆平终于找到了水稻雄性不育植株。(解放思想,破除迷信,敢于创新)
④1992年袁隆平发表文章批判贬斥杂交稻的文章。(坚持真理,实事求是)

⑥1986年以来,袁隆平提出并实现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思想,为我国粮食大幅度增产作出了突出贡献。(矢志为中国和世界人民作贡献)
⑦袁隆平的两个心愿,要引导一场新的“绿色革命”。(矢志为中国和世界人民作贡献)
找出贯穿全文的中心线索。并说说作者是运用什么样的结构将袁隆平的一些具体、典型事例贯穿起来的。
贯穿全文的中心线索是:“袁隆平与水稻研究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列小标题组织材料,围绕人物的精神品质层层展开,运用了多种叙述方法。
作者如何写作这篇人物通讯?
人物个性的事例,选材精,不庞杂。作者是用什么样的结构和手法将这些具体、典型事例贯穿起来的?
明确:(1)、使用小标题(布局谋篇精细、巧妙)
贯穿全文的中心线索是袁隆平对水稻的研究,对人类的贡献。作者按照人物的品质和事迹分类,使用小标题组织材料。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工作态度、方法
创新是科学家的灵魂和本质——学术精神、品格
事实是科学家的空气——道德操守、准则
饥饿的威胁在退却——个人理想、志向
特点:这样组织文章,条理清晰明白,重点突出;语句精妙,结构工整;内容深刻,形式灵活。
明确:(2)、记叙为主,夹以描写、议论、说明 。
多种灵活的表达方式: 如说明袁隆平是怎样发现真理时采用了倒叙的手法,追述了袁隆平科学实践的过程(那是1960年7月的一天——发起了挑战):发现特异稻(欣喜)→护理特异稻(满怀希望)→试种特异稻(失望)→分析研究(自信)→发现真理(收获)。
总结:在当今高速、快捷的生活节奏下,网络媒体、电视媒体以其高效的发射速度、广阔的传播面积、新颖的视觉艺术、多级的听觉传导将新闻市场把持,作为处于略势的纸质媒体,如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那就要发扬自己的优点,如通讯,生动性、完整性、深刻性以及尽量的时效性等特点,处于竞争的不败之地。
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写作技法总结
1、围绕主题选取典型事件
2、小标题清晰明白,结构统一。
——凸显重点:新闻性。
3、细节描写使人物栩栩如生。
——丰富而生动的细节:文学性。
总结全文
本篇通讯全面地记叙了杰出的世界级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的优秀事迹和重大成果,他志向高远,开拓奉献,品格高尚,富有创新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牛刀小试
1.选择填入横线处恰当的词语。
(1)随着“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托着“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腾空而起,中国___太空的旅程迈出了里程碑式的一大步。(探索/摸索)
(2)越是弥漫着怀疑、焦虑、矮化的时候,越需要理想让我们挺直腰杆。带着理想才能让我们走得更远,更______。带着理想,人才能越来越优秀。(鹤立鸡群/出类拔萃)
(1)探索;(2)出类拔萃
2.议论文举例论证中有一种“列举法”,即用简短的语句连续举出几个事例来证明同一个观点。这样的论证,气势和力度兼而有之。请以“有梦想才会有奇迹”为论点,补写两个事例。
袁隆平梦见水稻大到可以让人在稻穗下乘凉,怀揣这份梦想他孜孜以求,成为了“杂交水稻之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印象派大师雷诺阿坚信“美会留下”,他带着这份梦想坚持绘画,最终得到了世人的肯定和褒奖;巴尔扎克说过“拿破仑用剑没有完成的事业,我要用笔来完成”,执着于这份梦想,他数十年如一日完成了辉煌巨著《人间喜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