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声声慢》课件21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9.3《声声慢》课件21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17 11:16: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
声声慢
1.有感情的朗读,并能准确背诵
2.品味语言,把握意象,体味情感。
3.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积累鉴赏经验。
学习目标:
李清照
李清照的一生:
少历繁华
中经丧乱
晚景凄凉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整体感知
思考:
  这两首词的词眼是什么?

写作背景: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期的作品。这时的她不但经历了国家败亡,远离故乡,丧失丈夫的灾祸,并在在南方到处辗转逃亡避难中,她丢失了珍爱的文物、古籍,还遭到了政治上的诬陷。她晚年的处境极其凄惨,心境极其恶劣,心情也是极其恶劣。她用这一曲抒情长调,艺术地表现了自己晚年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
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直接抒情句子
1、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南宋文学批评家张端义评价说:“易安秋词《声声慢》此乃公孙大娘舞剑手。本朝非无能词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叠字者。后叠又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又使叠字,俱无斧凿痕。”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百花。
——朱自清《荷塘月色》
叠词的使用,使音节绵长舒缓,形成一种音韵美, 更突出了荷塘宁静柔和的美。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音乐美,音韵美,情感表达强
寻寻觅觅,她在找寻什么?
⑴找回昔日的快乐生活;
⑵找回那个年少时在藕花深处迷路的日暮,那里面藏着她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无忧无虑的笑声;
⑶找回那些与丈夫鸿雁传书的日日夜夜;
⑷找回一个家,有人能理解她,支持她的家;
⑸找回国家的前途;
⑹找到作为女子的尊严、人格,自身的价值。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动 作
心 情
感 受
茫然无着
寂寞冷清
凄凉惨淡
感情基调:哀婉、凄凉、愁苦
环 境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
——晏殊《浣溪沙》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思念之情
黄花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结论: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
梧桐,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温庭筠《更漏子》
结论:梧桐和雨是悲凉、孤寂、凄苦的象征。
凄婉
愁苦
哀怨

以上这些意象,营造出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直接抒情
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2、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间接抒情
(词眼)
(意象)
淡酒
急风
过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意境)
请同学们带着理解再一次自由朗读这首词
有多少个“愁”呢?
夫死
国破
家亡

人老
身孤
总结:
回顾全词,一个“愁”字不能了,所以有了十四个叠字,十四个叠字不能了,所以有了全篇,行文自然、真切。这也正是易安词作最可读最可贵之处。
她的词不同于其他唐宋闺怨词,是男性作者为女性代言,也绝非无此生活而凭空想象,她的词完全是个人生活的真实写照,是自我情感的自然流露。
最后,让我们在齐诵声中来共同缅怀这位“婉约词宗”“乱世美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