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课件(共20张PPT)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古诗词诵读《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课件(共20张PPT)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17 11:2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城子

苏 轼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踌躇满志的苏轼
豪放不羁的苏轼
旷达自信的苏轼
豁达乐观的苏轼
了解不一样的苏轼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李志敏评价:“苏轼是全才式的艺术巨匠。”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枯木怪石图》等。
作者简介




1.了解苏词艺术风格的多样性,感受豪放派代表苏轼不一样的一面。
2.真情出质文,体会文章表达的艺术。
3.体会作者深婉缠绵的思想感情。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短松冈。
悼亡诗:中国文学史上,从《诗经》开始,就已经出现“悼亡诗”。从悼亡诗出现一直到北宋的苏轼这期间,悼亡诗写得最有名的有西晋的潘岳和中唐的元稹。他们的作品悲切感人。或写爱侣去后,处孤室而凄怆,睹遗物而伤神;或写作者既富且贵,追忆往昔,慨叹世事无常;或将自己深沉博大的思念和追忆之情,用恍惚迷离的文字和色彩抒发出来,读之令人心痛。而用词写悼亡,是苏轼的首创。
知识补充
公元1055年,一对新人结婚了。新郎是19岁的四川才子苏东坡,新娘是16岁的王弗。新郎羽扇纶巾,雄姿英发,新娘也是年轻美貌,天资聪颖,一对新人可谓才子佳人。王弗贤淑端庄,曾对苏轼的事业、为人处事进行过多次有识见的告诫、嘱咐。王弗生前,不但是苏轼生活上的伴侣,而且是文学上的知音,事业上的贤内助。可惜天妒良缘,红颜薄命,王弗27岁时就去世了,这对诗人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公元1075年,这一年正月二十日夜,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的悼亡词。此时诗人四十岁,其妻王弗去世整十年。题目上“乙卯”,指的就是这一年。
背景解读
分小组疏通词意。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短松冈。
全词以梦为线索展开:
上片:梦前相思
下片前五句:梦中相逢
结尾三句:梦醒悲凉
①全词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②上阕写词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写实;下阕记述梦境,抒写了词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写虚。
③虚实结合,衬托出对亡妻的思念,加深全词的悲伤基调。表现了词人绵绵不尽的哀伤之情。
表现手法
请说说哪一句最能表现词人的悲痛。
思考:梦中相聚,应该有千言万语要倾诉,可是却“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为什么
①夫妻相见,自有万端感慨,万语千言,但不知道从何说起!②此时语言又是那么得笨拙和苍白啊,还是让他们流泪吧,就让那又惊又喜又忧又痛的泪水痛痛快快地流淌吧。③泪眼凝望,自会读出对方的关切、爱抚,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就让他们“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
明月是象征团圆与祝福的。可以把“明月夜”改成“残月夜”吗?
(1)不可以。月残人残同病相怜,月圆人更残,利用反衬手法,强化了词人内心孤寂。(2)“明月夜,短松冈”营造了悲凉肠断的环境氛围。诗人的思绪又回到了上阕的“千里孤坟”处。短松岗,即指王弗的墓地。诗人推想妻子的亡灵在年年的明月之夜,在遍植松树的坟地上,该是何等伤心断肠!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短松冈。
1.《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一词中,表现词人梦里归乡,与妻子相见时,“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情形的两句: , 。
【答案】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2.《江城子》中的“ , 、 ”把现实与梦幻混同起来,把死别后的个人的种种忧愤,包含在容颜的苍老形体的衰败之中。
【答案】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这首词以“梦前——梦中——梦后”为时间线索,将“现实——梦境——现实”交织起来。题虽为记梦,实际是通过记梦来抒写对亡妻真挚的爱情和深沉的思念。
妻已逝, 夫独留,万般凄情蚀九肠。
人归去, 情依旧,千载缘分绵且稠。
课堂小结
感谢各位的耐心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