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题(卷)
高二 物理
班级: 姓名: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10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1-14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列所示的图片、示意图大都来源于课本,关于这些图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是圆盘衍射的图样,图2为“泊松亮斑”
B.图1为“泊松亮斑”,图2是小孔衍射的图样
C.图3是双缝干涉图样,图4是单缝衍射图样
D.图3是单缝衍射图样,图4是双缝干涉图样
2、如图所示的演示装置,一根张紧的水平绳上挂着五个单摆,其中A、E摆长相同,先使A摆动,其余各摆也摆动起来,可以发现振动稳定后( )
A.各摆的固有周期均相同 B.各摆振动的周期均与A摆相同
C.C摆振幅最大 D.B摆振动周期最小
3.如图所示,在均匀介质中,是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两个波源,其简谐运动表达式均为,形成的机械波的波速都是10 m/s。介质中P点与两波源间的距离分别为4 m和5 m。则( )
A.波的波长为2 m B.波的周期为10 s C.P点是振动加强点 D.P点是振动减弱点
4、如图所示为一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已知此时质点A正向上运动,如图中箭头所示,由此可判断此横波 ( )
A.向右传播,且此时质点B正减速运动
B.向右传播,且此时质点C位移正减小
C.向左传播,且此时质点D速度正增大
D.向左传播,且此时质点E正向平衡位置运动
5、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原子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时静电力做正功
B.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有4种频率的辐射光子能使逸出功为2.65 eV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C.一个氢原子从n=3能级向基态跃迁时,可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D.处于n=1能级的氢原子可以吸收能量为14 eV的光子
6.中国运动健儿于2021年7月21日至8月8日在日本东京参加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积极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爱国拼搏,挑战自我,展现了中国青年一代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精神风貌。关于运动赛场上的精彩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中,研究管晨辰在空中的优美动作时,可以把她看作质点
B.图2中,巩立姣在东京奥运会女子铅球决赛中以20.58米夺冠,其中“20.58米”是指铅球的位移
C.图3中,2021年东京奥运会苏炳添以9.83秒的成绩打破亚洲100米短跑纪录,据此我们可以估算苏炳添在比赛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D.在赛道起点观看苏炳添比赛的观众看到苏炳添飞速离开起点时,感叹道:“真快呀!”这里的“快”是指速度大
7、2019年4月10日人类第一次发布了世界上首张黑洞图像,利用了射电望远镜对电磁波的捕捉。下列关于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学镜头上的增透膜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减弱反射光的强度
B.用透明的标准平面样板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色散现象
C.只有障碍物或孔的尺寸与波长比较相差不多或小得多,波才能发生衍射
D.当波源远离接收者时,接收者接收到的波的频率不变
8.对天然放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α射线穿透力最强
B.β粒子带负电,所以β粒子有可能是核外电子
C.γ射线是光子,所以γ射线有可能是原子发光产生的
D.β衰变的实质是原子核的一个中子转化了成一个质子并放出一个电子
9.井口大小和深度相同的两口井,一口是枯井,一口是水井(如图所示,水面在井口之下),两井底部各有一只青蛙,则 ( )
A.水井中的青蛙觉得井口大些;晴天的夜晚,水井中的青蛙能看到更多的星星
B.枯井中的青蛙觉得井口大些;晴天的夜晚,水井中的青蛙能看到更多的星星
C.水井中的青蛙觉得井口小些;晴天的夜晚,枯井中的青蛙能看到更多的星星
D.两只青蛙觉得井口一样大;晴天的夜晚,水井中的青蛙能看到更多的星星
10原子核的比结合能曲线如图所示。根据该曲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U核的结合能比Kr核的大 BU核比Kr核稳定
C两个H核结合成He释放28 MeV能量
D.Li核的结合能约为15 MeV
11.(多选)一列简谐横波在x轴上传播,t=0时刻的波形如图甲所示,x=2 m的质点P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由此可以判断 ( )
A.该波的传播方向是沿x轴正方向
B.4s末质点P的位移为5 cm
C.在t=5 s时质点P的速度为零 D.在0到5 s时间内质点P通过的路程是25 cm
12、(多选)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发现险情紧急刹车,汽车立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车,已知汽车刹车时第1 s内的位移为13 m,在最后1 s内的位移为2 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在第1 s末的速度为11 m/s B.汽车开始刹车时的速度大小为13 m/s
C.汽车的刹车距离为21.125 m D.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4 m/s2
13、(多选)图1是光电效应的实验装置图,图2是通过改变电源极性得到的光电流与加在阴极K和阳极A上的电压的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由图1可知,增大照射光的强度,电流计的示数增大
B.由图1可知,光照一定时,闭合开关,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电压表的示数增大到某一值后,电流表的示数将不再增大
C.由图2可知,光线③光子的频率小于光线①光子的频率
D.由图2可知,①②是同种颜色的光,①的光强比②的大
14、(多选)如图,半圆形玻璃砖置于光屏PQ的左下方.一束白光沿半径方向从A点射入玻璃砖,在O点发生反射和折射,折射光在光屏上呈现七色光带,a、b是其中的两单色光.若入射点由A向B缓慢移动,并保持白光沿半径方向入射到O点,观察到各色光在光屏上陆续消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紫光最先消失 B.红光最先消失
C.a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小于b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
D.通过同一双缝发生干涉,a光相邻条纹间距大于b光条纹间距
二、填空(每空2分,共10分)
15.完成下列核反应方程。
(1)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箔,首次产生了人工放射性同位素X,反应方程为HeAl→ n
(2)已知钍的半衰期是24天,4g钍经过 天后剩了1g
16、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已知双缝与屏的距离L2=60 cm,双缝间距d=0.20 mm。用测量头来测量亮条纹中心的距离。测量头由分划板、目镜、手轮等构成,转动手轮,使分划板左右移动,让分划板的中心刻度线对准亮条纹的中心(如图2所示),记下此时手轮上的读数,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度线对准另一条亮条纹的中心,记下此时手轮上的读数。
(1)分划板的中心刻度线分别对准第1条和第4条亮条纹的中心时,手轮上的读数如图3所示,则对准第1条时读数x1=2.190 mm、对准第4条时读数x2= mm。
(2)根据以上条件,可算出这种光的波长λ= nm(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3)若改用频率较高的单色光照射,得到的干涉条纹间距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三、计算(共34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
17、(10分)横波如图所示,时刻波形为图中实线所示;时刻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已知,问:
(1)如果波向右传播,波速多大?
(2)如果波向左传播,波速多大?
18、(12分)如图所示,一玻璃球体的半径为R,O为球心,AB为直径.来自B点的光线BM在M点射出,出射光线平行于AB,另一光线BN恰好在N点发生全反射.已知∠ABM=30°,求:
(1)玻璃的折射率;
(2)球心O到BN的距离.
(3)求光线BM在该棱镜中传播的时间。(已知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c)
19、(12分)某一课外活动小组自制一枚火箭,设火箭从水平地面由静止发射后,始终在垂直于地面的方向上运动。火箭在燃料用完之前可认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4 s到达离地面40 m高处时燃料恰好用完,若不计空气阻力,取g=10 m/s2,求:
(1)燃料恰好用完时火箭的速度大小。
(2)火箭上升过程中离地面的最大高度。
(3)火箭从发射到残骸落回地面过程的总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