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同步练习:4.2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4课时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同步练习:4.2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4课时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8-17 10:31:53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光合作用需要光和叶绿体
知识点 1 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
1.图中检验淀粉是否存在用的试剂是(  )
A.酒精 B.生理盐水 C.碘液 D.清水
完成下列2~4题。
2.在验证“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实验前应将天竺葵放在暗处一小时
B.脱色过程中应把叶片放到碘酒中隔水加热
C.遮光时应用不透光的黑纸或铝箔
D.滴加碘液后不用漂洗便直接观察
3.把叶片放入酒精隔水加热的目的是(  )
A.破坏细胞膜,溶解叶片中的淀粉,便于检验
B.破坏液泡,让淀粉出来,便于检验
C.溶解叶片中的叶绿体,以免在检验淀粉时产生干扰,隔水加热避免酒精过度挥发,产生危险
D.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以免在检验淀粉时产生干扰,隔水加热是为了避免酒精过度挥发
4.[2020·怀柔七上期末] 小明穿白裤子坐在草地上,不小心裤子沾上了绿色的汁液,下列最容易将绿色汁液洗去的是(  )
A.自来水 B.酒精 C.肥皂水 D.沸水
知识点 2 光合作用需要光和叶绿体
完成下列1~3题。
1.“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的实验证明了(  )
A.光合作用的条件之一是光,产物有淀粉
B.光合作用需要光才能进行,并释放氧气
C.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和氧气
D.光合作用有光无光都可进行
2.在“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的实验中,小彬将天竺葵的银边部分与绿色部分设计为一组对照实验,最后通过用碘液检验淀粉,发现银边部分未变成蓝色,而绿色部分脱色后变成蓝色,他可以得出结论:绿色植物的    在光下能进行光合作用(  )
A.叶绿体 B.线粒体 C.细胞质 D.细胞核
3.[2020·昌平七上期末] 用银边天竺葵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甲为银边部分,乙为黑纸片遮光部分,丙为绿色部分。甲、乙两处的实验结果依次说明光合作用需要(  )
A. 水、叶绿体 B. 光、二氧化碳 C. 二氧化碳、水 D. 叶绿体、光
1.对图中所示某植物上的绿叶,先暗处理一昼夜,再经光照射10小时后,脱色并用碘液处理,结果锡箔覆盖的部位不呈蓝色,而不被锡箔覆盖的部位呈蓝色,该实验可以证明(  )
①光合作用需要氧气 
②光合作用需要光 
③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 
④光合作用放出了能量
⑤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A.②⑤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⑤
2.下列哪个装置能有效地使叶片中的绿色褪去(  )
3.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设计了如所示的实验装置,若要探究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应该选择的实验装置组合是(  )
A.甲和乙 B.甲和丙 C.乙和丙 D.甲、乙、丙
4.为叶片的横切面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是图中的[ ]    ,该结构主要分布在叶片的    (填“上”或“下”)表皮。它的开闭受    细胞的控制。当植株缺水时,此“门户”部分   (填“开放”或“关闭”)。
(2)是“探究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部分实验步骤,依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前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1~2昼夜,目的是           ,脱色处理中小烧杯内的液体是    。
②用碘液染色后,发现见光部分的叶片呈现蓝色,这不仅说明光合作用产物是    ,还说明光合作用需要    。
5.理性思维  有一位同学,在夏季晴朗的一天中,分别于清晨、傍晚、深夜三个时间从同一株绿色植物上摘取极为相似的绿叶三片。再将这三片叶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脱去叶绿素,取出后用清水冲洗,加碘液染色。染色最深的应是哪个时间取得的叶片(  )
A.清晨时 B.傍晚时 C.深夜时 D.无法确定
6.科学探究  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部分实验步骤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如图①所示,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  。
(2)叶片的一部分遮光,一部分不遮光,这样处理可起到     作用。
(3)图③中,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脱去叶片中的     。
(4)图④所示,向漂洗后的叶片滴加碘液,稍等片刻后用清水冲洗,观察到叶片见光部分变成
   色。
(5)对照叶片遮光部分和见光部分的实验现象,说明     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7.
答案
第2课时 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光合作用需要光和叶绿体
【基础双练】
知识点 1
1.C  淀粉具有遇碘变蓝的性质,因此可以用碘液来检验淀粉。
2.C  实验前暗处理,是为了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淀粉,避免原有淀粉与碘反应显示蓝色,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但暗处理一小时不足以消耗所有淀粉。酒精能够溶解色素,脱色应该采用酒精,而不是碘酒。遮光处理的目的是设置黑暗条件,因此应采用不透光的黑纸或铝箔。滴加碘液后应用清水洗去碘液,否则碘液的颜色会覆盖在叶片上,导致观察不清楚叶片是否变蓝。
3.D  叶绿素呈现绿色,将叶绿素溶解出来,可以去除检验淀粉时的颜色干扰。酒精能够破坏细胞膜,让叶绿素溶解出来。隔水加热是为了避免高浓度酒精过度挥发,造成实验的安全隐患。
4.B  从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淀粉)的实验中可知,酒精能够溶解叶绿素。
知识点 2
1.A  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的实验结果为:绿叶见光部分滴加碘液变蓝,遮光部分滴加碘液不变蓝。因为淀粉具有遇碘变蓝的性质,所以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包含淀粉。因为见光部分产生了淀粉而遮光部分没有产生淀粉,所以实验证明了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2.A  在实验中,银边天竺葵的绿色部分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滴加碘液变蓝色;银边部分是白色的,细胞内不含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淀粉生成,滴加碘液不变蓝,所以通过“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的实验,可以得出结论:绿色植物在光下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细胞内含有叶绿体。
3.D  通过题目可知,甲和丙对比,甲处没有叶绿体,丙处有叶绿体,故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乙、丙两处对比可知,光合作用需要光。
【能力双升】
1.A  淀粉具有遇碘变蓝的性质,因此不被锡箔覆盖的部位呈蓝色,可以证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同时见光区域变蓝,不见光区域不变蓝,二者结果的对比可以说明,光照下植物进行了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因此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因此②⑤符合题意。
2.B  叶片中的叶绿素是绿色的色素,它是有机物,只溶于酒精而不溶于水。加热能使酒精迅速溶解叶绿素,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的原因是,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发生危险。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目的是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叶片变成黄白色,便于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颜色反应。
3.A  “若要探究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唯一的变量是光,因此应该选择的实验装置组合是甲、乙;“若要探究氧气是由绿色植物在光照下产生的”,唯一的变量是绿色植物,应该选择的实验装置组合是甲、丙。
4. (1)⑤ 气孔 下 保卫 关闭
(2)①运走、耗尽叶片中原有的淀粉(有机物) 酒精 ②淀粉(有机物) 光(光照)
(1)从图中可知,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结构是气孔,而气孔是图D中的⑤,气孔主要分布在下表皮,由两个保卫细胞围成,当植物缺水时,气孔关闭。(2)①暗处理的目的是运走、消耗掉原有淀粉,防止在实验过程中原有的淀粉干扰实验结果,脱色处理中小烧杯中是酒精,酒精能够溶解叶绿素。②通过实验检测可知,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有机物),但需要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故也说明了光合作用需要光这个条件。
5.B
6.(1)使天竺葵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
(2)对照
(3)叶绿素
(4)蓝
(5)光
(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此实验要证明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因此要把天竺葵置于黑暗中,让其只进行呼吸作用,使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全部消耗或者转运,这样才能证明叶片内的淀粉是绿叶在光下制造的。(2)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此实验的变量是光,因此叶片的一部分遮光,一部分不遮光能够起到对照作用。(3)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能够让叶绿素溶解到酒精里,目的是脱去叶绿素,使叶片从绿色变成黄白色,便于观察。(4)叶片见光部分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淀粉遇碘变蓝,因此叶片见光部分变成蓝色。(5)叶片的遮光部分和见光部分是一组对照实验,其中光是变量。滴加碘液后,叶片的遮光部分没有变蓝,说明这部分叶片内不含淀粉,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叶片的见光部分变蓝,说明这部分叶片内有淀粉,进行了光合作用。根据此现象可以得出结论: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7.用碘液,淀粉遇碘液变蓝 光照 叶绿体第3课时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和水
知识点 1 光合作用能够产生氧气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1.将快熄灭的细木条插进玻璃管内,观察到细木条复燃,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了(  )
A.水蒸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 D.氮气
完成下列2~4题。
2.氧气的性质是(  )
A.可燃性 B.助燃性 C.易燃性 D.使火熄灭
3.普利斯特里发现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实验是(  )
A.把植物幼苗放在木桶里,五年后称重
B.把金鱼藻放在封闭的玻璃器皿里收集气体验证是氧气
C.把两支蜡烛分别放在无植物的玻璃罩和有植物的玻璃罩里
D.在天竺葵叶片上遮光处理后检验
4.养金鱼时,常在鱼缸中放一些水草的主要作用是 (  )
A.增加养料 B.提供能量 C.增加二氧化碳 D.增加水中的氧气
知识点 2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和水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1.图中实验说明属于光合作用必需原料的是 (  )
A.氧气 B.淀粉 C.氢氧化钠 D.二氧化碳
完成下列2~3题。
2.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
A.二氧化碳和水 B.有机物和水 C.氧气和有机物 D.氧气和水
3.有人将90千克土壤盛在木桶里,将重2.3千克的柳树苗种在桶中,只浇灌纯净的水,5年后再次称量,发现土壤质量减少0.057千克,柳树质量增加74.5千克。柳树增加的质量主要来自(  )
A.土壤中的无机盐
B.土壤中的有机物
C.空气中的氧气和土壤中的有机物
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
1.在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获得蔬菜的丰收,有些菜农在大棚里增施“气肥”。这种“气肥”实质上就是(  )
A.氧气 B.氮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2.[2020·怀柔七上期末] 把等量小麦的不同器官分别放在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并用不同颜色的光照射,8小时后,对容器中的氧气进行测定,得到下表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容 器 植物器官 光的颜色 温度(℃) 氧气产生量(mL)
1 叶 绿 22 15
2 叶 红 22 120
3 根 红 22 0
A.在本实验中,植物器官、光的颜色、温度都是变量
B.1、2组进行对照,可探究光的颜色对叶产生氧气量的影响
C.1、3组进行对照,可探究不同植物器官产生氧气量的情况
D.第3组氧气产生量是0,最可能的原因是光照强度不够
3.如所示是测定金鱼藻光合作用的装置,对一定时间内金鱼藻产生的气泡数没有影响的因素是(  )
A.金鱼藻数量
B.试管的体积
C.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D.光源与金鱼藻的距离
4.[2021·东城二模] 花叶薄荷的叶片上有白绿相间的花纹(如)。用花叶薄荷作为实验材料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便于染色,应提前将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B.在阳光下照射几个小时后,进行脱色处理
C.为使叶片脱色,可将其剪下浸于沸水中加热
D.使用碘液染色后,图中②处所示部位不变蓝
5.现有四个实验装置,如,若要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则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6.[2021·海淀二模] 在我国东北某林地,研究者测定了六月份某一天中,土壤二氧化碳释放速率与林内大气二氧化碳含量,结果如。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土壤释放的二氧化碳可来自植物根系和土壤生物的呼吸作用
B.9~15点大气二氧化碳含量较低的原因是土壤释放二氧化碳减少
C.植物吸收林内二氧化碳,对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起重要作用
D.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机物,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
7.理性思维  如为在夏季晴朗的白天某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曲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曲线AB段表明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增强而增强
B.曲线CD段表明植物光合作用逐渐减弱
C.曲线DE段表明光合作用随光照强度减弱而逐渐减弱
D.C点较B点低是由于正午的温度过高、太阳光过强,叶片的气孔关闭,使二氧化碳减少,叶片光合作用强度减弱
8.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是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为了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设计了所示的装置。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提示:氢氧化钠溶液有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
(1)为了确保实验的科学性,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图中的叶片先进行了暗处理,这样做的目的是                     。
(2)图中所示的实验设计能探究       等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3)一段时间后,抽取B装置中的气体注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出现的现象是 。
(4)D装置弯玻璃管中红墨水的移动方向是    (填“向左”“向右”或“不动”)。
9.
答案
第3课时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和水
【基础双练】
知识点 1
1.C  氧气具有使木条复燃的性质,因此,木条复燃可以证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
2.B  氧气是助燃性气体。诸多可燃物例如有机物、氢气等可以在有氧气的环境下获得更充分的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体现的就是氧气的助燃性。
3.C
4.D  金鱼的存活离不开氧气,养金鱼时在鱼缸中放一些水草的目的是通过水草的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氧气,满足了金鱼对氧的需求。
知识点 2
1.D  25%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装置中没有二氧化碳,而有清水的装置中有二氧化碳,以便形成以二氧化碳为变量的对照实验。
2.A  光合作用可以由下式表示: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由上式可以看出,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为二氧化碳和水,产物为有机物和氧气。
3.D  柳树增加的质量是光合作用制造并积累在植物体中的有机物的质量,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
【能力双升】
1.D  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绿色植物在光下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有机物和氧气,并将光能转变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的过程。“气肥”指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提高二氧化碳浓度能够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2.B  本实验中温度都是22 ℃,故温度不是变量;1、3组除器官不同外,光的颜色也不同,故不能探究不同植物器官产生氧气量的情况;根不能够产生氧气的主要原因是根中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1、2组的变量是光的颜色,可探究光的颜色对叶产生氧气量的影响。
3.B  金鱼藻含有叶绿体的细胞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金鱼藻的数量越多,参与光合作用的细胞也就越多,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气泡也会越多。试管的体积是植物所处的环境空间,环境空间的大小与金鱼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关系不大,因此试管体积对一定时间内金鱼藻产生的气泡数没有影响。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一定范围内,原料越多光合作用强度越大,因此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对一定时间内金鱼藻产生的气泡数有影响。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光照强度越强,光合作用越旺盛。而光源与金鱼藻间的距离与光照强度有关,因此光源与金鱼藻间的距离与一定时间内金鱼藻产生的气泡数是有关的。
4.B  暗处理的目的是运走、耗尽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而非便于染色;叶绿素是脂溶性的物质,溶于酒精,不溶于水;图中结构②含有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并制造淀粉等有机物,遇碘液变蓝;阳光下照射几小时后,进行脱色,以减轻绿色对染色结果的干扰。
5.C  验证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则二氧化碳是唯一变量,其次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是光,所以排除装置②和④。
6.B  9~15点,光照强度逐渐增加,温度逐渐升高,光合作用逐渐加强,吸收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且土壤二氧化碳释放速率越来越慢。因此,9~15点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较低。
7.B  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的外界因素包括: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图中AB段表示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在上午时刻逐渐增加,原因是在夏季晴朗的白天上午光照是逐渐增强的,因此可以说AB段表明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增强而增强。曲线图纵坐标为光合作用强度,横坐标为时间,显然CD段曲线上升表示光合作用逐渐增强。与AB段原理相同,DE段曲线下降是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体现,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减弱而减弱。夏天的中午,气孔的关闭影响了二氧化碳的进入,原料的缺乏导致了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因而中午光照最强的时候,并不是光合作用最强的时候。
8.(1)把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2)水、光、二氧化碳
(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向左
(1)探究植物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物的第一步——暗处理,目的是运走、耗尽叶片内原有的淀粉,以便检验是否有新的淀粉生成。(2)C组是对照组,可以正常进行光合作用。A中主叶脉被割断可认为是切断水的运输通路,所以A和C可以构成对照,探究水对光合作用的影响;B中没有光,所以B和C可以构成一组对照,探究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D中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和D可以构成一组对照,探究二氧化碳对光合作用的影响。(3)B中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所以装置中的气体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4)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放出气体,所以瓶内气压下降,红墨水左移。
9.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若木条复燃,则为氧气 25%的氢氧化钠溶液 叶片不变蓝第二节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第1课时 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
知识点 1 叶在植物茎上的着生方式
 植物茎上相邻叶片的位置关系
三种着生方式
1.中植物叶的着生方式分别是(  )
A.互生叶、对生叶、轮生叶
B.对生叶、互生叶、轮生叶
C.对生叶、轮生叶、互生叶
D.互生叶、轮生叶、对生叶
完成下列2~3题。
2.对于叶的组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托叶有保护叶片的功能
B.托叶一般先于叶片长出,有的植物的叶没有托叶
C.叶柄是叶片与茎的连接部分,有的植物没有叶柄
D.植物的叶都有叶片、叶柄和托叶
3.攀缘在棚架上的一些蔓生植物的叶片一般朝向阳光的方向而且互不遮挡,这一现象说明(  )
A.攀缘植物的叶子都是对生的
B.叶的生长具有向光性
C.叶会均匀分布生长
D.蔓生植物的叶都是互生的
知识点 2 叶片的结构
叶片的结构
1.叶片主要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叶肉细胞内有(  )
A.细胞核 B.液泡 C.叶绿体 D.线粒体
完成下列2~6题。
2.[2020·密云七上期末] 如是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叶表皮结构,其中对a、b所示的结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为气孔,是气体交换和水分散失的门户
B.b细胞内有叶绿体
C.植物的上、下表皮上a的数量都相同
D.b中水分的吸收和散失控制了a的开闭
3.小明在做观察叶片结构的实验,下列有关叶片结构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A.叶片的表皮属于上皮组织
B.叶片的叶脉属于输导组织
C.叶片的叶肉部分属于营养组织
D.整个叶属于器官
4.[2020·怀柔七上期末] 控制气孔开闭,调节植物体内水分的是(  )
A.表皮细胞 B.叶肉细胞 C.导管 D.保卫细胞
5.叶片是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多为薄的绿色扁平体。使叶片呈现绿色的结构主要是(  )
A.上表皮 B.下表皮 C.叶肉 D.叶脉
6.每种植物叶片的形态特征可作为识别植物的依据之一。下面关于叶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
B.叶脉中有导管和筛管,属于机械组织
C.叶片表皮属于保护组织
D.叶是由不同组织构成的器官
1.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
A.根 B.茎 C.叶 D.果实
2.下列物质出入植物体不需要通过气孔的是(  )
A.水蒸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无机盐
3.[2021·海淀一模] 如图为显微镜下蚕豆叶下表皮气孔的开闭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数量多,不利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
B.①数量多,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C.②数量多,有利于植物进行蒸腾作用
D.②数量多,有利于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4.叶片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是(  )
A.只有表皮细胞
B.只有叶肉细胞
C.只有保卫细胞
D.所有含有叶绿体的细胞
5.足球场上的草坪颜色一道深绿一道浅绿,这是通过工人用割草机从不同方向碾轧所形成的结果。请你根据叶片结构的相关知识选出正确的解释(  )
A.叶片上表皮细胞中叶绿体含量比下表皮细胞中多
B.叶片上表皮气孔数量少于下表皮
C.叶肉中栅栏组织靠近上表皮,其上含有的叶绿体多
D.叶肉中分布叶脉多于上下表皮
6.生命观念  在夏季空气湿度大的条件下植物会出现“吐水”现象:从叶片表皮的气孔吐出来的水滴挂在叶片边缘。以下对植物体内水分吸收和运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构成气孔的两个保卫细胞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
B.保卫细胞内含有叶绿体
C.水是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来的
D.若此植物生活在陆地,则它的叶片气孔可能主要分布在上表皮
7.
答案
第二节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第1课时 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
【基础双练】
知识点 1
1.A  每一个节上只长一片叶子,且各节交互长出,这种排列方式称为互生,所以甲为互生叶。在茎枝的每个节上相对地着生两片叶,称为对生,所以乙为对生叶。轮生叶序是每节上生3叶或3叶以上,作辐射排列,这种排列称为轮生,所以丙是轮生叶。
2.D  只有完全叶才具有叶的三个组成部分(叶片、叶柄和托叶),不是所有植物的叶都是完全叶。
3.B  攀缘在棚架上的一些蔓生植物的叶片一般朝向阳光的方向而且互不遮挡,这是叶镶嵌现象,这种现象有利于叶片接受阳光的照射,说明叶的生长具有向光性。
知识点 2
1.C  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够捕获太阳光,利用光能,在叶片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2.C
3.A  叶片的表皮属于保护组织,上皮组织是动物体的组织。叶片的叶脉属于输导组织。叶片的叶肉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属于营养组织。叶片包括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表皮属于保护组织,叶肉属于营养物质,叶脉中含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因此整个叶片属于器官。
4.D  叶片中水分主要从气孔中散失,控制气孔开闭的细胞为叶片表面的保卫细胞。
5.C  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叶片的上下表皮都有一层排列紧密的细胞,分别称为上表皮、下表皮。叶肉是位于叶上、下表皮之间的绿色组织,是叶内最发达和最重要的组织。叶肉细胞内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分,而植物叶片呈现绿色是因为叶片中存在叶绿体,叶绿体含有绿色的叶绿素。叶脉主要由机械组织和输导组织构成,对叶片起支持作用,运输营养物质。
6.B  叶脉中有导管和筛管,属于输导组织,不属于机械组织。
【能力双升】
1.C
2.D  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根适于吸收水和无机盐的特点是根尖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大大增加了根与土壤中水接触的面积,有利于吸收水和无机盐。气孔是植物气体交换的门户,通过气孔进出的气体有水蒸气、氧气、二氧化碳。
3.B  气孔是气体和水分进出的通道,①表示气孔张开,②表示气孔关闭。气孔张开,有利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的进行,而水和无机盐运输的主要动力是蒸腾作用。
4.D  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表皮细胞排列紧密,起保护作用,一般不含叶绿体,因此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叶肉细胞含有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保卫细胞的叶绿体少且体积小,但仍然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是叶绿体,有些植物(如仙人掌)的茎中也含有叶绿体,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5.C  叶片上表皮含有叶绿体的细胞是保卫细胞,下表皮含有叶绿体的细胞也为保卫细胞,而一般情况下上表皮保卫细胞比下表皮保卫细胞要少。叶片的上表皮气孔数量少于下表皮气孔数量,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叶肉中栅栏组织排列紧密整齐,靠近上表皮,能够接受到更多的阳光,其中的叶绿体含量也多,能够更充分地进行光合作用。在上下表皮中不含有叶脉,叶脉主要存在于叶肉细胞中,运输各种营养物质给叶片的细胞。
6.D  气孔主要由两个保卫细胞构成,其结构特点适应气孔的开闭。在叶片表皮中,保卫细胞具有叶绿体,而其他表皮细胞为无色透明的,不含叶绿体。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陆生植物,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下表皮。
7.保卫 气体交换和水分散失 栅栏 海绵 输导 水分和无机盐 有机物第4课时 光合作用的实质和应用
知识点 1 光合作用是生物圈中生物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基础
 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光合作用的实质
1.下列对光合作用实质的描述,最合理的是(  )
A.分解淀粉,释放能量,释放氧气
B.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C.制造淀粉,贮存能量,释放二氧化碳
D.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释放氧气
完成下列2~4题。
2.光合作用贮存的能量来自(  )
A.物质分解释放出的能量
B.植物细胞产生的热能
C.光能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3.自然界大量的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  )
A.作为食物来源
B.稳定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C.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D.A、B、C都是
4.[2021·东城一模] 北京延庆区在修建2022年冬奥会雪道等运动设施过程中,对区域内珍贵的树种资源进行迁地保护和移栽利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移栽时根部需保留部分土壤,以减少根毛的损伤
B.移栽时可去除部分叶片,目的是降低蒸腾作用
C.移栽后的植物需要及时浇水,目的是降低呼吸作用
D.对珍贵树木进行迁地保护,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知识点 2 合理密植、间作套种等措施可有效利用光能
完成下列1~2题。
1.欲提高蔬菜的产量,下列措施中最有效的是 (  )
A.尽量减少光照强度
B.适当增加光照强度
C.尽量减少二氧化碳
D.适当增加氧气
2.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中,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是 (  )
A.常松土,勤施肥
B.温室大棚中夜间适当降低温度
C.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照
D.移栽树苗时,剪去树苗的部分叶片
1.[2021·房山一模] “3·12”植树节,旨在动员人们参加植树造林活动,其生物学意义是(  )
①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 
②净化空气,改善生态环境
③导致温室效应增强 
④增加大气湿度和降雨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叶绿体是质体的一种, 是高等植物和一些藻类所特有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能够把(  )
A.热能转变成化学能 B.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C.化学能释放出来 D.光能释放出来
3.“低碳生活”已成为时髦的话题,保护植被和大面积绿化是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有效方法,对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有重大意义,其原因之一是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  )
A.吸收二氧化碳 B.吸收水和无机盐
C.生产有机物 D.释放二氧化碳
4.[2021·西城一模] 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光合作用展开了如所示的探究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前需要将实验材料放置在黑暗处一昼夜
B.实验中所选用的塑料袋应该是透明的
C.甲装置叶片脱色后,再用碘液染色会变为蓝色
D.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5.[2021·东城二模] 很多同学家里都种植了色彩丰富的“多肉”植物,因与其原产地生活环境相适应,有些景天科“多肉”植物的气孔白天关闭,夜间开放。推测这类“多肉”植物(  )
A.不进行蒸腾作用
B.只在夜间进行呼吸作用
C.生长不需要水和无机盐
D.夜晚吸收的二氧化碳可用于白天光合作用
6.[2020·密云七上期末] 做好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的调控,是提高大棚作物产量的关键。下列关于大棚日常管理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白天适当提高棚内二氧化碳浓度,促进光合作用
B.大棚中没有雨水冲淋,需要合理施肥和灌溉优化土壤
C.菜农为了增加塑料大棚内蔬菜的产量,一般选用无色透明的塑料薄膜
D.大棚种植可以人工控制环境条件,无须考虑种植密度
7.为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单位:lx)对某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曲线,通过对曲线的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
A.曲线甲和乙都可以说明二氧化碳浓度是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B.A点和B点的光合作用强度差异是受光照强度影响
C.该植物的叶肉细胞中含叶绿体,可进行光合作用
D.B点和C点的光合作用强度差异是受二氧化碳浓度影响
8.八步区贺街淮山块茎圆直,口感好,淀粉含量高,深受消费者喜爱。淮山种植宜搭架,植株攀缘在架上,块茎生长在地下;株距和行距要合理,种植过稀或过密,都会影响产量。
请联系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种植过稀,会因作物没有充分利用单位面积上的    而造成浪费;如果种植过密,植株叶片相互遮挡,会影响植株的      这一生理过程。
(2)合理密植(如)能使叶片充分利用外界有利条件制造大量的    ,并运送、贮存到淮山块茎,提高作物的产量。
(3)说说合理密植怎样充分利用外界的有利条件 说出一点即可:  。
9.有一种溶液BTB(溴麝香草酚蓝)呈蓝色,它遇到二氧化碳后先变绿再变成黄色。在A、B两支试管中加入同样多的金鱼藻,再分别加入等量黄色的BTB溶液,并在试管口加塞。把A试管放在适宜的光照下,B试管用黑纸包住放在暗处,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已知阳光不会使BTB溶液变色。一段时间后,观察两支试管内溶液的颜色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试管内的溶液呈黄色
B.B试管内的溶液呈蓝色
C.这一实验说明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会释放出氧气
D.这一实验说明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需要吸收二氧化碳作原料
10.科学探究 [2020·大兴一模] 为了探究生长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某品种植物的盆栽苗分成甲、乙两组,置于人工气候室中,甲组模拟自然光照,乙组提供低光照,其他培养条件相同。培养较长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植株叶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单位时间、面积吸收二氧化碳的量),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如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判断,光照强度低于a时,影响甲组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是     。该实验中通过单位时间、面积        可以反映光合作用的强度。
(2)二氧化碳是通过植物叶片上的     进入植物细胞的。b点光照强度下,要使甲组的光合作用强度升高,可以考虑的措施是适当提高     (填“二氧化碳浓度”或“氧气浓度”)。
(3)在实际生产中发现,b光照强度时,植物对二氧化碳的吸收速率反而下降,原因是
 。
11.
答案
第4课时 光合作用的实质和应用
【基础双练】
知识点 1
1.D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产生淀粉(即贮存能量)、释放氧气,但是实质上淀粉只是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中的一种。
2.C
3.D  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将水分散失到大气中,又通过根对水分的吸收作用将地下水汲取到植物体内,参与和稳定了生物圈的水循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了大气中的碳-氧平衡;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还为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养育了其他动物。
4.C  移栽后的植物需要及时浇水,目的是提供足够的水分,满足植物蒸腾作用和其他生理活动所需。
知识点 2
1.B  光是光合作用所必需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的强度会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适当增加光照强度会加快植物的光合速率,加快有机物的生成,进而提高蔬菜的产量。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减少二氧化碳的供应会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使蔬菜的产量降低。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适当增加氧气对蔬菜产量的影响不大。
2.C  常松土能促进根的呼吸,使根生长;勤施肥促进作物的发育。大棚夜间降低室温能够降低呼吸作用带来的有机物的消耗。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照,提高了光合作用的效率,使作物产量提高。剪去树苗的部分叶片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提高树苗的成活率。
【能力双升】
1.B  植物的根能够固着土壤,防止水土流失;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因此可以净化空气,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改善温室效应;植物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增加降雨量。
2.B  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由此可知光合作用发生场所为叶绿体,叶绿体既是生产有机物的“车间”,又是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光合作用的转化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物质转化:将简单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能量转化:将光能转变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因此可以说叶绿体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3.A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且将氧气释放到大气中,从而降低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因此保护植被和大面积绿化是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有效方法。
4.C  暗处理可消耗掉植物叶片中原有的有机物,防止对后续实验造成干扰;透明塑料袋可满足光合作用光照条件;对比甲乙两株植物的不同现象,可知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原料;甲装置中无二氧化碳,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叶片不变蓝。
5.D  气孔是蒸腾作用中水分散失的通道;呼吸作用不受光影响,植物每时每刻都进行呼吸作用;水分和无机盐是植体所需的无机营养;由题意知,白天气孔关闭的“多肉”无法在白天从外界吸收二氧化碳,但其能正常生长,而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故推测其夜晚吸收的二氧化碳可用于白天光合作用。
6.D  在大棚种植中,需要考虑种植的密度,密度过大,植物不能合理得到光照,影响光合作用,密度过小,对光的利用率低。
7.C  曲线甲和曲线乙都体现出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大,光合作用强度也在逐渐增大,可以说明二氧化碳浓度是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A、B两点的二氧化碳浓度相同,但光照强度不同,因此光合作用强度差异是受光照强度的影响。图中体现的是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在图中并不能看出该植物的叶肉细胞内含叶绿体。B、C两点是都处于相同的光照强度下观测的光合作用强度,两点的不同条件是二氧化碳浓度不同,因此光合作用强度差异是受二氧化碳浓度影响。
8.(1)光能 光合作用 
(2)有机物 
(3)促进通风;充分利用光照;充分利用土地,提高单位面积农作物的产量和效益等
本题考查的是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1)合理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上栽种作物时,密度要适当,植株之间的距离要合理。合理密植可有效利用光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如果种植过疏会造成光能的浪费,过密又会使植株得不到充分的阳光,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单位面积的产量不会提高。(2)合理密植能使叶片有效利用光能,并将产生的有机物运送、贮存到淮山块茎,从而提高作物产量。(3)合理密植主要是有效利用光能,其他与光合作用有关的条件都可以利用。因此,充分利用外界的有利条件如:促进通风;充分利用光照;充分利用土地,提高单位面积农作物的产量和效益等。
9.D  由光合作用反应式:二氧化碳 + 水有机物 + 氧气可以看出,若试管中发生了光合作用,液体中二氧化碳会被消耗掉,BTB溶液将由黄色变为蓝色,若二氧化碳未被消耗掉,则液体中BTB溶液为黄色。通过题干可知,A试管放在光照下,金鱼藻可发生光合作用,二氧化碳被消耗掉,BTB溶液变为蓝色。B试管用黑纸包住放在暗处,金鱼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二氧化碳仍然存在,所以BTB溶液为黄色。故可以得出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需要吸收二氧化碳。
10.(1)光照强度 吸收二氧化碳的量
(2)气孔  二氧化碳浓度
(3)气温升高,导致部分气孔关闭,二氧化碳吸收量下降
(1)通过题图可以看出:光照强度低于a时,甲组和乙组光合作用的强度都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是光照强度。根据题干可知:将单位时间、面积吸收二氧化碳的量作为检测光合作用强度的指标,可以反映光合作用的强度。(2)气孔是气体进出植物体的通道。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提高二氧化碳浓度,可以增加光合作用强度。(3)气温升高,导致部分气孔关闭,二氧化碳吸收量下降,光合作用的原料缺乏,光合作用受到抑制。
11.二氧化碳+水淀粉(贮存能量)+氧气 有机物 能量 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