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 科学 六年级上册 4.3 电和磁 同步练习(含答案 )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 科学 六年级上册 4.3 电和磁 同步练习(含答案 )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8-17 12:19: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3电和磁 同步练习六年级上册(教科版)含答案
一、填空题
1.丹麦科学家________首先发现通电导线能产生________。
2.在静止的磁针上方拉一根与磁针平行的导线,给导线通电时,磁针立即偏转,说明_________。
3.通电导线的磁性强弱与到导线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远,磁性越________,距离越近,磁性越________。
4.电路短路时,电流会变得很_______,电池会_______甚至可能会发生爆炸的危险。所以实验过程中,我们尽量不要让电池发生短路。
二、选择题
5.改变下图中电磁铁南北极最简单的方法是( )。
A.改变线圈缠绕圈数
B.改变电池的接线方式
C.改变电池的数量
6.下图中,通电后观察到指南针的变化最大的是( )。
A. B. C.
7.在研究“电和磁”关系实验中,为了让小磁针偏转角度更大,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
A.多串联一节电池 B.把小灯泡去掉变成短路 C.多连接一个灯泡 D.把导线做成线圈
8.停车场收费杆的抬升原理与电铃相同(原理如下图),当识别到车牌后,开关闭合,杆子就会自动抬起。下列关于收费杆抬升原理的描述说法错误的是( )。
A.收费杆运用了电磁铁的原理
B.如果改变电流方向,杆子就会往相反方向抬升
C.电路通电后,电磁铁产生磁性,吸引铁柱,杆子抬起
D.如果栏杆不能抬起,可能的原因之一是电流强度不够
9.在奥斯特实验中,判断通电导线可以产生磁性的依据是( )。
A.通电导线内有铜丝 B.小磁针静止时指向南北方向
C.电路中的灯泡发光
D.导线在通电和断电的瞬间磁针发生偏转
10.如图,在模仿奥斯特实验时,闭合开关后灯泡发光,但小磁针没有发生偏转,同学们对原因进行了猜测。其中不可能的是( )。
A.电能没有转化为磁
B.电流太弱,产生的磁力太小
C.导线没有与小磁针平行
D.导线离小磁针距离太远
11.如图,小明小组在通电电磁铁两极摆放了4个小磁针,并记录如下,其中最可能记录错误的是( )。
A.①号
B.②号
C.③号
D.④号
12.如果要让小磁针偏转的现象更加明显,下列方法不合理的是( )。
A.将导线与小磁针垂直 B.增加电池,并串联
C.采用短路连接法 D.将小磁针放入线圈中,并与导线平行
13.信鸽有着高超的认路本领,人们对此原因提出了如下猜想:
A.信鸽对地形地貌有极强的记忆力 B.信鸽能发射并接收某种超声波
C.信鸽能发射并接收某种次声波
D.信鸽体内有某种磁性物质,它能借助地球磁场辨认方向
那么,信鸽究竟如何辨认方向呢?科学家曾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几百只训练有素的信鸽分成两组,在一组信鸽的翅膀下绑上一块小磁铁,在另一组信鸽翅膀下绑上一块大小相同的铜块,结果,绝大部分绑着铜块的信鸽能飞回鸽舍,而绑着磁铁的信鸽却全部飞散了,科学家的实验结果更符合上述哪种猜想?( )。
A.A B.B C.C D.D
14.科学课上,我们重演了奥斯特实验,发现通电直导线能使小磁针发生偏转但现象不太明显。下面做法不能使小磁针偏转更明显的是( )。
A.把直导线绕成线圈 B.使电路短路
C.改变电池连接方向 D.增加一节电池
15.下面现象说明通电导线产生的是与磁相似的物质,而不是与铁相似的物质的是( )。
A.通电导线让小磁针发生偏转 B.通电线圈让小磁针偏转现象更明显
C.通电线圈可以检测废电池
D.通电导线改变方向,小磁针偏转方向改变
三、判断题
16.做奥斯特实验时,要注意把电路中的导线拉直,接近磁针上方,与磁针指的方向一致。( )
17.将导线拉直在自由旋转后静止的指南针的上方并沿着指南针指示的方向放置,当导线突然通电时,指南针会偏转。如果将导线换成铜芯的,指南针不再偏转。( )
18.电路短路,电流很强,电池和导线会很快发热,电池中的电能也会很快用完,所以只能短暂接通一下,尽快断开。( )
19.当电路短路时,电流会很强,电池会很快发热,所以不能长时间接通。( )
20.电磁铁吸过的铁钉有时不通电也能吸引大头针,这是因为铁钉已经被磁化。( )
21.我们在研究“电和磁”实验时,只能短暂接通电路,因为电流很强,电池会很快发热。( )
22.瑞典科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能产生磁性。( )
23.在电磁铁时,导线必须按同一方向缠绕在铁钉上。 ( )
四、简答题
24.小科将简单电路连接好以后,闭合开关,小灯泡发光了。他把导线接近一堆碎铁屑时,发现有些铁屑附着在导线外皮上。当开关断开时,这些铁屑掉落。重复几次,观察到同样的现象。我们如何解释这种现象?
五、实验题
25.综合题
(1)下图是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________关系的实验。
A. B.
(2)该实验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
(3)需要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要保持不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图________的电磁铁磁力强。
(5)通过实验,我们发现:________ 。
六、综合题
小科学习了“神奇的小电动机”一课后,老师给他布置了一个很有挑战性的素养作业:设计与制作“百变也动机”。以下是老师提供给小科的研究方案记录表,小科按要求高效完成了任务。
(说明:此表格为“素养作业”样本,表格内的问题无需作答)
“百变电动机”研究方案记录表
一、任务要求:制作一个持续转动20秒的“百变电动机”。
二、实验材料: 5号电池一节 (裁剪出)30厘米的铜丝一根 强力磁铁(可导电)四块 老虎钳1把
三、初试设计制作“百变电动机”: 1.我的设计图(图文结合,尽量详细标注) 2.说一说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
四、再试造型各异的“百变电动机”:(先画出我的设计图,再尝试进行制作)
五、思考与小结:铜丝转动的原因是什么?它和课堂上研究的小电动机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
仔细阅读研究方案记录表,请根据“能量”单元学到的科学知识解答问题。
26.由于超强磁铁具有导电性,小科通过改变铜丝的形状制作出一号作品造型为:中间可以架在电池的正极上,另外两端接触到吸在电池__________极的超强磁铁上,从而使电流通过铜丝产生了磁性。
27.铜丝转动起来的原因和小电动机转动的原理是一样的,利用超强磁铁具有的__________性和通电铜丝产生的磁性相互作用而转动(同名磁极相互__________、异名磁极相互__________)。
28.课堂上我们观察过的小电动机有三部分组成:①后盖上有电刷;②外壳上有一对__________;③转子上有换向器、线圈和铁芯,转子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
29.铜丝在通电转动过程中,先把电能转换为 能,最后转换为 能。A.机械能 热能 B.磁能 机械能 C.热能 机械能 D.光能 热能
30.我们可以通过改变( )来改变铜丝转动的方向。
A.电池的正负极接法 B.超强磁铁的南北极放法 C.A、B方法都可以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奥斯特 磁性
2.通电导线能够产生磁性
3.弱 强
4.大 发热
5.B
6.C
7.C
8.B
9.D
10.A
11.A
12.A
13.D
14.C
15.D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导线的周围会产生磁场。
25. 线圈圈数 分别用两个电磁铁去吸大头针 线圈圈数 电池节数 缠绕方向 电磁铁大小 B 线圈圈数越多,电磁铁磁性越强
26.负
27.磁 排斥 吸引
28.磁铁 电磁铁
29.B
30.C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