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传统节日(课件)(30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传统节日(课件)(30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17 23:09: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传统节日
自读
课文三遍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1 /
数一数文章有几句话。
2 /
边读边圈一圈文中提到了哪些传统节日。
3 /
读认生字
汉字归类
独体字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读认生词
chuán tǒng
传 统
tiē
xiàng
小 巷
táng
满 堂
qǐ qiǎo
乞 巧
láng
牛 郎
bǐng
月 饼
shǎng jú
赏 菊

祭 扫
zhōu
龙 舟
艾 香
ài
传 统
贴 窗 花
传 统
1
2
3
4
5
6
7
8
做一做
你知道这些传统节日的具体时间吗?
四月五日
七月初七
正月初一
五月初五
八月十五
正月十五
九月初九
春节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
中秋节
重阳节
春节到,人欢笑,
贴窗花,放鞭炮。
01
①画出句子中春节的活动。
贴窗花 放鞭炮
②春节里还会有哪些活动?
守岁、贴对联、拜年……
理解表达
春节到,人欢笑,
, 。
说一说:
元宵节,看花灯,
大街小巷人如潮。
02
理解表达
①元宵节的风俗有哪些?
吃汤圆、看花灯、猜灯谜
②“人如潮”是什么意思?
03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
在仲春与暮春之交,
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4天。
是中国传统节日,
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
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理解表达
清明节,雨纷纷,
先人墓前去祭扫。


左边是牲肉,右边是“又”(手),中间像祭桌。“祭”本义是杀牲以礼拜鬼神。
过端午,赛龙舟,
粽子艾香满堂飘。
04
理解表达
①你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
②“粽子艾香满堂飘”,从这句话你看出了什么?
端午的习俗有:
赛龙舟、吃咸鸭蛋、粽子,
插艾草、喝雄黄酒……
七月七,来乞巧,
牛郎织女会鹊桥。
05
理解表达
①你知道七夕的来历吗?
②理解“会鹊桥”的意思。
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
故称为“乞巧”。其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及妇女穿针乞巧,
后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
乞巧节,又称七夕节,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七夕节始于中国汉朝。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天上织女与牛郎都会在鹊桥相会。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在庭院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故称为“乞巧”。
过中秋,吃月饼,
十五圆月当空照。
06
理解表达
①为什么中秋节的时候我们要回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家?
②中秋节的时候月亮为什么是圆的?
重阳节,要敬老,
踏秋赏菊去登高。
07
理解表达
①为什么叫作“重阳”节?
②重阳节习俗有哪些?
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曰重阳,也叫重九。
踏秋、赏菊、登高
③“要敬老”这句话该怎么理解?

tiē
书写指导:左右等宽,整体笔画紧凑。
部首:贝
组词:贴窗花 贴纸
造句:春节要贴窗花。
音序:T
结构:左右

jiē
书写指导:左中右三个部分的比例匀称,笔画较多要注意书写紧凑。
部首:行
组词:大街 街道
造句:大街上人来人往热闹极了。
音序:J
结构:左中右
写一写









“行”字中间加两个“土”,
注意不要写成四横一竖,
下面的“土”最后一笔改为提。
最后三笔的
顺序是
点、横、点。
“专”字的笔顺是横、横、竖折折、点
拓展延伸
讲讲你是怎样过节的?(任选一个节日来讲)
1、节日故事分享会
2.找一找
中国有56个民族,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
课后同学去搜集资料,
看看每个民族自己的
传统节日都有哪些特色吧。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