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分支结构程序设计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分支结构程序设计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82.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2-08-30 11:25: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学内容 第5课 分支结构程序设计 课时 2
教学目标 1.了解分支结构,掌握if语句的一般格式和执行流程。 2.理解冒号和缩进的功能,能灵活运用关系运算和逻辑运算表达分支结构。 3.掌握使用if语句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教学重点 if语句的一般格式和执行流程,关系运算和逻辑运算。 教学难点 分支结构的程序实现。
教学准备 标准计算机房、Pyhton3.7、示例程序
教学过程
教学版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1.展示微信登录窗口并提问: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点击登录会出现哪两种情况? 2.教师小结:登录成功,用户名或密码错误。 3.提问:两种情况是如何实现的?本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分支结构程序设计》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听讲 学生听讲 以学生熟悉的软件为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if条件 语句 问题1:什么是分支结构 问题2:如何正确使用if语句 1.了解分支结构(图示、讲授) (

) (

) (
条件
语句块1
语句块2
下一语句
) 2.介绍if条件语句一般格式(PPt) (1)格式 if <条件>: <语句块1> [else: <语句块2>] (2)实例1:比较两个数a,b,输出其中较大的数 if a>=b: print("两个数中较大为:",a) else: print("两个数中较大为:",b) (3)实例2: if a==0: print(a == 0) (4)观察两个实例和格式,发现其中差别。 (5)教师小结 a.“< >”中内容及冒号是必须的 b.“[ ]”中内容是可选的 c.程序设计中,“< >” ,“[ ]”不要输入到语句中 3.介绍if语句的执行流程 (1)实例1运行演示,让学生分析运行过程 a = input("a = ") b = input("b = ") if a>=b: print("两个数中较大为:",a) else: print("两个数中较大为:",b) (2)教师小结 a.条件是表达式,值为True、Flase b.为True,执行语句块1;为Flase,执行语句块2 c.一个进口,一个出口 (3)实例2运行演示,让学生分析运行错误的原因 a = input("a = ") b = input("b = ") if a>=b: print("两个数中较大为:",a) else: print("两个数中较大为:",b) (4)教师小结 a.代码的缩进 b.4个空格作为一个缩进单位 c.方法:空格键4下;“Tab”键1下 学生观看、听讲 学生观看、听讲 学生观看实例,思考if语句的实际应用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 学生观看、思考、回答 学生观看、思考、回答 让学生了解分支结构的流程架构 让学生了解分支结构应用编程中,需要使用if条件语句并掌握其一般格式 格式与实例的对比中,初步了解if语句的应用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在探究和老师讲解下掌握if语句的格式及应用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if语句的执行流程 通过实例对比,让学生深入体会if语句中代码缩进的重要性
关系运算符和逻辑运算符 问题:理解关系运算和逻辑运算 1.介绍关系运算符、逻辑运算符及相应表达式。(PPt) 2.具体实例验证运算表达 (1)关系运算 >>> age = 16 >>> age > 16 >>> age < 16 >>> age >= 16 >>> age <= 16 >>> age == 16 >>> age != 16 >>> char = "Python" >>> "p" in char >>> "P" in char (2)逻辑运算 >>> "p" in char and "P" in char >>> "p" in char or "P" in char >>> not "p" in char 学生听讲 学生尝试 初步了解关系运算和逻辑运算 通过自主探究和老师的补充讲解学会关系运算符和逻辑运算符的运用
分支结构程序设计实例 问题1:算法设计准确 问题2:if语句的正确使用 问题提出:编写一个“登录程序”,实现:输入账号和密码,检验是否正确。 1.问题分析 (1)原理:检验输入的账号和密码内容是否正确,显示是否登录成功 (2)假设检验的账号为“admin”,密码为“Python16”,分别保存在变量user、pwd中判断能否登录的条件为: user == “admin” pwd == “Python@16” 2.算法设计 输入数据:账号和密码 输出数据:“登录成功!”或“账号或密码有误!” 自然语言描述: (1)输入账号和密码。 (2)判断输入的账号和密码是否正确。 (3)若账号和密码均正确,输出“登录成功!”,否则输出“账号或密码有误!” (
输出“账号或密码有误!”
输出“登录成功!”
开始
结束
输入账号和密码
是否正确?
Y
N
)流程图: 3.编写程序 If条件语句实现,代码如下: #输入账号和密码 user = input(“请输入账号:”) pwd = input(“请输入密码:”) #判断输入的账号和密码是否正确 if user == “admin” and pwd == “Python@16”: print(“登录成功!”) else: print(“账号或密码有误!”) 4.调试运行 按“F5”键,输入账号和密码,观察程序运行结果。 5.随堂练习1、2 学生思考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编写程序 学生调试程序 学生思考、回答 具体问题,让学生学会思考 让学生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让学生学会算法设计,绘制流程图 让学生熟练创建和保存程序文件,习惯程序的输入 让学生在调试程序过程中慢慢认识程序出错的原因,并学会修正 巩固练习,让学生掌握if语句的一般格式和执行流程,使用if语句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课堂小结 本课我们通过学习,了解了分支结构,学会了if语句的一般格式和执行流程,使用if语句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及关系运算和逻辑运算表达分支结构。 学生听讲 回顾小结
板书设计 分支结构程序设计 if条件语句 关系运算符和逻辑运算符 分支结构程序设计实例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