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8张PPT。概述三位伟人在革命理论方面的重大贡献及其特点?思维拓展: 课后继续探究:
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与俄国十月革命
的道路有何不同?为什么?两者有何相同?思考:试比较俄国革命和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方式有何不同?对我们有何启示? 中国: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俄国: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启示:我们在学习及处理事情中也要注意知识和方法的灵活运用,而不能生搬硬套。材料: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联系中国近代史,有哪些事情可以证明呢?课后思索:中国当年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五四运动的爆发、中共的成立等重大历史事件,都受惠于十月革命的鼓舞和推动。 想一想:哪些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1.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2. 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执行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
3. 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采取了正确的方针 政策;
4. 俄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比较集中等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三年国内战争时期,在经济上采用了什么政策?
苏维埃政权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这一政策的实施结果如何?
⑴在极端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中,有效地集中全国人力物力没,最终战胜了敌人。
它是战争时期采取的非常政策
3 那么,当国内战争结束时,还要不要继续实行这一政策呢? 1920年战争结束时苏俄的国民经济状况思考:以上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由此可见当时苏俄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什么?.列宁曾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请你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A.“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指的是什么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列宁说这话时,苏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⑴国内战争已经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集中全国人力物力战胜敌人的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
⑵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诸多限制,日益引起不满。一、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列宁C.目前首要任务是什么?
发展经济
D 针对这种形势,列宁做出了怎样的探索?
1921年 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1.新经济政策(1921年)
(1)背景
(2)主要内容:
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3)作用:
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具体措施:
农业 工商业 流通 分配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实行配给制分配流通农业工业允许商品买卖取消自由贸易粮食税余粮收集制大型企业归国家所有,中小企业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大中小工业一律收归国有内容新经济政策战士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帝国主义干涉和
国内反革命叛乱3/4国土被占,工厂
停工,人民挨饿苏维埃政权面临危机战争的破坏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不适应需要苏俄经济濒临崩溃工人、农民不满敌人乘机叛乱苏俄面临严重经济政治危机
1921年,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1918年,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启迪判断政策是否正确的依据在于1.是否符合实际情况;2.是否有利于政权的巩固;3.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4.是否有利于广大人民长远的根本的利益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
各个经济部门一定要协调发展
要保护农民利益,重视农业发展
节约资源,构建节约型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启示2 苏联的成立 (全称 ) 1922——1991年
A苏联是哪一年成立的?
1922年
B 那时的4个加盟共和国在地图上什么位置?
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外高加索联邦
C 后来共有几个加盟共和国?
15
D怎样从年代上区分“沙俄”、“苏俄”、“苏联”?
沙俄(1547年—1917年)
苏俄(1917年—1922年)
苏联(1922年—1991年) 苏联的成立俄 罗 斯 联 邦乌克兰白俄罗斯(1922~1991)???? “钢人”斯大林站在金字塔之巅数十年,对世界和苏联历史都曾发挥过极其重大的影响。他的错误众所周知,他的功绩无可争辩!
在他领导下,苏联从一个落后国家变成了世界强国;取得了二战的伟大胜利,改写了欧洲和全人类的历史。他曾是一代国际共产党人公认的领袖,支援过许多国家的革命运动,在传播马列主义方面也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在苏联和世界都享有崇高的威望。他创造了一个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斯大林时代”,在举手投足间令世界为之震撼。他和列宁的关系真正如何?列宁的政治遗嘱对斯大林说了些什么?斯大林是如何在同别人平起平坐中崭露头角登上权力高位的……
英国首相丘吉尔,在一次议会演讲中讲过这样的话:“斯大林接手俄罗斯的时候,还只有木犁,当他撒手人寰而去时苏联已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二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
1928-1937年,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放弃新经济政策,转而进行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设,集中力量重点发展重工业,迅速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1、苏联怎样从落后的农业国迅速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思考:苏联的工业化与英国的工业化相比,有哪些显著的不同点? 18C60年代-19c中期1928-1937轻工业重工业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社会主义殖民掠夺,举借外债运用行政手段,高积累多投资2、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说:“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A、“苏联的办法”指什么?农业集体化运动中的强迫性措施B、这些办法在客观上产生了哪些弊端?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导致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自主探究3、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A、“列宁的思路”好在哪里?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俄国国情决定的。这一创新精神直到今天仍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B、“后来苏联的模式”也被称为什么?C、这个模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斯大林模式能回答吗?评价?第八次苏维埃代表大会1936年 通过了苏联新宪法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在苏联确立,标志着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
政治体制的形成。① 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也要兼顾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
② 发展经济要尊重市场规律,既抓产值和产量,也抓产品品
种创新和产品质量提高;
③ 要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必须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
④ 大力保护环境和资源,提倡可持续发展,注重经济效益等;
⑤在政治上要防止个人专断,切实加强民主与法制。D、这个模式形成的背景如何? 当时苏联外有帝国主义的包围,领导国家的权力需要集中起来,才能有效对付外部的挑战。同时由于当时苏联的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 E、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给了我们什么教训?二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工业化建设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式 本课小结: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经历了两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列宁时期斯大林时期经济方面新经济政策政治方面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成立苏联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增强了社会主义力量经济方面政治方面推行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重工业)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颁布了1936年宪法苏联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标志着苏联社会主义的建成斯大林模式(1921年,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怎样的特点? 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总的特点是道路曲折。先后出现过两次重大转折。第一次发生在列宁时期,即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为新经济政策;第二次发生在斯大林时期,即放弃新经济政策,实行工业化、农业集体化。两次转折的结果和影响是不同的。 最初加入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不包括( )
A、俄罗斯联邦 B、外高加索联邦
C、乌克兰 D、爱沙尼亚
D列出与1、2两课内容有关的大事年表练习1、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苏俄、苏联社会主义
建设具有怎样的特点?
道路曲折
2、两大重大转折
列宁时期: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
新经济政策-实现工业化,农业集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