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章 地球的公转分层训练解析版
【基础过关】
1.关于地球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方向与自转方向相反 B.轨道是一个正圆
C.公转速度,1月初较慢,7月初较快 D.周期为1个恒星年
【解析】
地球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A错误;地球公转轨道是一个近似圆形的椭圆,不是正圆,B错误;1月初地球公转至近日点,公转速度较快,7月初地球公转至远日点,公转速度较慢,C错误;以恒星为参照物,地球公转一周为360°,其周期为1个恒星年,D正确。故选D。
读北半球“二分二至日”时地球公转位置示意图,回答问题。
2.图中表示北半球秋分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置的是( )
A.A B.B C.C D.D
3.地球公转到________位置时离太阳最近 ( )
A.A与B之间,靠近B B.B与C之间,靠近B
C.C与D之间,靠近D D.D与A之间,靠近D
【解析】
2.读图,根据图中地轴北极的倾斜方向,地轴北极靠近太阳是夏至日,在北极上空看地球公转是逆时针方向,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判断图中四个位置节气A为春分,B为夏至,C为秋分,D为冬至。故选C。
3.当地球大约公转到近日点时,离太阳最近。近日点为1月初,位于冬至日附近,在冬至日与春分日之间,对应图中的D与A之间,靠近D点,D正确。故选D。
下图甲、乙表示地球公转轨道上一分点和一至点。完成下列各题。
4.当地球公转到甲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为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将向北移B.此时为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将向南移动
C.此时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为 D.此时黄赤交角变为
5.地球由甲处公转到乙处过程中,廊坊的昼夜长短变化为
A.昼夜等长,昼变长 B.昼小于夜,昼变长
C.昼大于夜,昼变短 D.昼小于夜,昼变短
【解析】
4.由图可知,甲位置应为北半球秋分日,乙位置为北半球冬至日。因此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向南移动,B选项正确。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是,
5.地球由甲处公转到乙处过程中,也就是从北半球秋分到冬至日的过程,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南回归线移动,期间北半球白昼逐渐变短,黑夜逐渐变长。根据廊坊的位置分析,选择D。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用于指导人们生产生活。读二十四节气图,完成下列小题。
6.在我们地理期末考试(1月8日)的这一天,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接近的节气是( )
A.霜降 B.立冬 C.小雪 D.大雪
7.“惊蛰”节气古解为“二月节……万物出乎爬,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从惊蛰到夏至期间长沙市( )
A.昼渐长,正午杆影渐长 B.正午太阳高度降低,日地距离渐远
C.昼渐长,正午杆影渐短 D.降水量逐渐增加,太阳辐射强度逐渐减弱
8.夏至这天北京(40°N,116°E)的昼长达到了一年中最大值,为14小时51分。推测冬至某地(40°S,64°W)的昼长为( )
A.9小时09分 B.12小时 C.14小时51分 D.13小时13分
【解析】
6.结合题意可知,期末考试(1月8日),与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大约相差15天,在冬至日后,结合二十四节气图,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接近的节气是小寒。但是选项没有小寒,对比四个选项,只有大雪最接近,故选D.
7.根据材料,惊蛰节气在春分前,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靠近赤道。从惊蛰到夏至,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北移动,长沙市昼渐长,正午杆影渐短,A错误、C正确;从惊蛰到夏至,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北移动,长沙市正午太阳高度增大,日地距离渐远,B错误;长沙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主要在夏秋季节,从惊垫到夏至,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北移动,长沙市降水量逐渐增加,太阳辐射强度逐渐增强,D错误。
8.当太阳直射点位于相同纬度,不同南北半球的两天,南北半球相同纬度的两个地区的昼长正好相同,如夏至日与冬至日这两天太阳直射点刚好位于相同纬度的不同南北半球,这两天40°N与40°S的昼长刚好相同,故夏至日北京昼长为14小时51分,冬至日40°S的地区的昼长也为14小时51分,故选C.
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载着三名航天员的神舟十二号飞船顺利发射升空。6小时后,飞船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与已经在轨的天宫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对接,创造了我国载人航天历史上最快载人对接记录。图2示意我国四大航天发射基地分布。据此完成下题。
9.与文昌相比,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优势是( )
A.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节省燃料 B.降水少,晴天多,发射窗口期长
C.空中及海上交通都很方便,便于运输 D.大风和扬沙天气少,利于卫星发射
10.在神舟十二号飞船自主交会对接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
A.伦敦正值夜幕沉沉 B.悉尼昼长夜短
C.北京太阳位于西南 D.上海日影最长
【解析】
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海上交通更方便;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我国西北,降水少,晴天多,发射窗口期长,风沙天气较多,B正确。
依据材料,神舟十二号飞船自主交会对接时为2021年6月17日15时22分,伦敦中时区为6月17日7时22分已经日出,A错误;南半球悉尼为冬半年,昼短夜长,B错误;北京时间15时22分,太阳位于西南方,C正确;此时上海太阳高度不是最小值,日影最长不对,D错误。
某中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坚持观测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并作详细记录。以下是6月22日观测记录,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1.12月22日,该校所在地的昼长约( )
A.9小时 B.8小时 C.7小时 D.10小时
12.当该校于北京时间6时整日出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直射赤道 B.北京市昼夜平分
C.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 D.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解析】
根据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极圈到极点出现极昼现象;另外半球相反;据此可得出同一地点太阳直射北回归线(6月22日即夏至日)的昼长等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12月22日即冬至日)的夜长,根据日出与日落的太阳高度角为0°,结合上表可6月22日的昼长(日落-日出)为20:10-5:10=15时,所以12月22日该地的夜长=15时,昼长为9小时。故选A。
根据日出、日落时间算出昼长,然后得出当地时间12时的北京时间,根据算经度差从而得出经度,再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算纬度。解题过程为:根据日出、日落时间可计算出该学校昼长为15小时,又知该学校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时时间为北京时间12:40,应位于北京西侧,与北京时间相差40分钟,那么,其经度=120°E-10°=110°E;据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得其纬度应为40°N。当该校于北京时间(经线120°E地方时)6点整日出时,根据地方时的计算公式: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经度差(东加西减),即为该校(110°E)地方时=6时-4分钟×(120°-110°)=5时20分,由此可判断该校为昼长夜短,即北半球昼长夜短,太阳直射北半球,A错误;而北京市位于北半球,此时应是昼长夜短,B错误;根据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所以此时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C正确;只有地球公转越靠近近日点(1月初),公转速度越快,此时无法确定地球公转是靠近近日点还是远离近日点,所以无法得出“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D错误。故选C。
13..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a中AB为晨昏线的一段,请将其转绘到图b中,并在图b中用斜线画出夜半球。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____。
(3)图乙的a、c、d三点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________点,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_点。
(4)此时a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d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
(5)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__。
【答案】
(1)将45°W经线与赤道的交点、135°E经线与赤道的交点、135°W经线与极圈的交点用平滑的曲线连起来,(1分)再将线的左侧用斜线画出来,(1分)如下图。
(2)(23.5°N,45°E)(3)a,d (4) 24,66°5′ (5)17
【解析】
(1)据地球自转方向可知,AB是晨线,晨昏线与北极圈相切,北极圈内极昼。135°W经线平分夜半球,地方时为0点。绘制时注意,135°W经线应位于夜半球的中间,阳光应从图右侧照射。另外晨昏线与赤道总是互相平分,因此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的经度应分别为135°W经线东西各90°的位置,即135°E和45°W。
(2)结合前面分析,135°W经线是0点,所以45°E是正午12点,是太阳直射经线。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此时应为夏至日,所以直射纬度是23.5°N。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23.5°N,45°E)。
(3)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图乙的a、c、d三点中,a点纬度最高,离北回归线最远,所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a。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d点位于赤道上,自转线速度最大。
(4)a位于北极圈上,此时是极昼现象,a的昼长为24小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d点位于赤道,其正午太阳高度是66°5’。
(5)此时是6月22日,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慢。根据135°W经线平分夜半球,地方时为0点,可求出北京时间为6月22日17时。
【能力提升】
7月,小明同学从东城区出发到怀桑——延庆——门头沟旅游,收集到的相关高速公路信息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月,北京地区可见( )
A.日出正东方 B.11:00太阳在东北方向
C.日落正西方 D.14:00太阳在西南方向
2.小明若从东城出发乘长途客车经怀柔至延庆,为免受阳光长时间照射且能欣赏窗外风景。以下出发时间和座位较好的是( )
A.9:00出发,左侧靠窗 B.10:00出发,右侧靠窗
C.15:00出发,右侧靠窗 D.17:00出发,左侧靠窗
【解析】
1.7月,北京昼长夜短,太阳直射在北半球,北京日出东北方向,日落西北方向;11:00为上午且接近正午,太阳应在东南方向;14:00正午刚过,太阳在西南方向,A、B、C错误,D正确。故选D。
2.根据题干可知为7月份,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此时除极夜区外各地均东北日出西北日落。上午时段,太阳从东侧照射,且客车向东北后向西北行驶,题干要求为免受阳光长时间照射且能欣赏窗外风景,因为长途客车中途方向发生改变,应综合考虑出发时间、行车时间和太阳方位;从东城到怀柔约1个小时,从怀柔到延庆约1个小时。9时出发,从东城到怀柔坐左侧可以避免太阳久晒,但是从怀柔到延庆,太阳位于东南方向,需要晒1个小时,A项错误; 12:00靠右侧车窗出发,直接面临太阳暴晒,B项错误;下午时段,太阳从西南、西北方向照射,应当坐在右侧,D项错误;
计算可知,从东城经怀柔- 延庆到达门头沟,大约需要3个小时,15:00时出发,到达时太阳西斜,阳光不是很强烈,适合看风景拍照,C项正确。故选C。
科考队在北极圈内某地进行科考时,于北京时间6月22日16时测得了当地一天中太阳高度的最小值为10°。回答下列小题。
3.该地的纬度为( )
A.83°26′N B.80°34′N C.76°34′N D.72°34′N
4.该地位于( )
A.欧洲北部 B.亚洲西部 C.亚洲东部 D.北美北部
【解析】
3.6月22日是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该地为北极圈以内,有极昼,一天中最小太阳高度为10°,为0:00的太阳高度,此时北极圈上0:00的太阳高度0°,从而得出该地的纬度为北极圈以北10°,即76°34′N,故C项正确,ABD错误。故选C。
4.由材料可知,此时为6月22日(夏至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因此该地出现一天中最小太阳高度时,地方时应为24时,而此时北京时间为16时,说明与北京所在时区相差八个时区,每时区经度相距15°,由此可得出该地经度约为120°W,选项中符合条件的只有北美北部。故A,B,C项错误,D项正确。故选D。
某日,到开罗(东二区)旅游的小明在当地时间22:50收到同学在山东青岛拍摄后立即传来的照片(如图:青岛著名的“石老人”日出景观)。略去网络传输时间。结合图文资料,回答下列小题。
5.拍照时,北京时间可能是( )
A.6月8日4:50 B.12月8日4:50
C.6月9日16:50 D.12月9日16:50
6.小明在开罗游玩了一个星期,回到青岛后,也想在同一地点同一时刻拍摄同样景象的照片(不考虑天气状况),那么,拍摄日期可以选择在( )
A.6月15日 B.12月15日 C.7月6日 D.1月5日
【解析】
5.拍照时开罗(东二区)的当地时间为22:50,北京时间在其东侧,位于东八区,与之相差六小时,运用东加西减,北京时间为:22:50+6=28:50,即为第二天4:50,此时为青岛日出,北半球昼长夜短,为夏半年,12月为冬半年,A对,BCD错。故选A。
6.结合上题可知拍照时间为6月8日,想在同一地点同一时刻拍摄同样景象的照片就必须太阳直射点位于同一纬度,结合答案,只有7月6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和6月8日距夏至的时间大致相等,说明其太阳直射点应位于同一纬度,太阳升落及昼夜长短相同,此时才能拍摄出同样景象的照片,C对,ABD错。故选C。
下图中的MP,MQ为部分晨昏线。阴影所在的经度范围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读图,完成1~2题。
7.此时M点的地方时为( )
A.0:00 B.12:00 C.3:00 D.15:00
8.此日( )
A.北京昼长减短 B.悉尼昼长增长
C.南京可能昼长减短 D.上海物体影子增长
【解析】
7.图示阴影所在的经度范围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故判断P点所在经线与M点所在经线为180°和0时;图示晨昏线与70°纬线相切,M为切点,故M点为0时或12时,两者结合判断M点为0时。
8.太阳直射点位于20°S,有可能是冬至日之前,也有可能冬至日之后,A、B、D都不正确,只有C正确。
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面两图中,左图是地球光照图(阴影表示黑夜),右图是不同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正午太阳方向示意图”。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____,该直射点的纬度与右图________(选填①②③④)相同。
(2)此日,地球公转速度较________,右图中________(选填①②③④)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
(3)该日图示A点的日出时间为________时,此时新旧日期的比例为______∶______。
(4)右图①②③④中,正午太阳高度年内变化幅度相等的是________。
【答案】
(1)(23°26′N,120°W),③
(2)慢,①②
(3)4,1,2
(4)②③④
【解析】
(1)由图可知,图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为极昼现象,因此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26′N),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图中A所在的经线是0°,根据图中经纬网可得夜半球的中央经线度数是60°E,即0时所在的经线是60°E,故12时所在的经度为120°W。故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3°26′N,120°W)。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26′N),该纬度一年中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其他时间正午太阳在该地的南侧,与右图中的③相同。
(2)根据分析,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地球接近于地球公转轨道的远日点(7月初,地球公转速度最慢),因此地球公转速度较慢。此时南半球及赤道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据图分析,①地在赤道上,②地在南回归线上,③地在北回归线上,④地在北极圈上,故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的是①②。
(3)由图可知,图中A地处于昏线上,该地所在的经度到夜半球的中央经线有60°,夜半球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24时),因此A点的地方时为20时,故A点所在的纬度夜长为8小时,故该地的日出时间为4时。0°经线的地方时为20时,180°经线的地方时为8时。故新的一天占8小时。旧的一天占16小时,因此此时新旧日期的比例为1∶2。
(4)由图可知,图中②、③、④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幅度都为为46°52′。而①点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幅度是23°26′。
试卷第4页,总12页
试卷第1页,总12页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章 地球的公转分层训练解析版
【基础过关】
1.关于地球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方向与自转方向相反 B.轨道是一个正圆
C.公转速度,1月初较慢,7月初较快 D.周期为1个恒星年
读北半球“二分二至日”时地球公转位置示意图,回答问题。
2.图中表示北半球秋分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置的是( )
A.A B.B C.C D.D
3.地球公转到________位置时离太阳最近 ( )
A.A与B之间,靠近B B.B与C之间,靠近B
C.C与D之间,靠近D D.D与A之间,靠近D
下图甲、乙表示地球公转轨道上一分点和一至点。完成下列各题。
4.当地球公转到甲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为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将向北移B.此时为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将向南移动
C.此时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为 D.此时黄赤交角变为
5.地球由甲处公转到乙处过程中,廊坊的昼夜长短变化为
A.昼夜等长,昼变长 B.昼小于夜,昼变长
C.昼大于夜,昼变短 D.昼小于夜,昼变短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用于指导人们生产生活。读二十四节气图,完成下列小题。
6.在我们地理期末考试(1月8日)的这一天,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接近的节气是( )
A.霜降 B.立冬 C.小雪 D.大雪
7.“惊蛰”节气古解为“二月节……万物出乎爬,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从惊蛰到夏至期间长沙市( )
A.昼渐长,正午杆影渐长 B.正午太阳高度降低,日地距离渐远
C.昼渐长,正午杆影渐短 D.降水量逐渐增加,太阳辐射强度逐渐减弱
8.夏至这天北京(40°N,116°E)的昼长达到了一年中最大值,为14小时51分。推测冬至某地(40°S,64°W)的昼长为( )
A.9小时09分 B.12小时 C.14小时51分 D.13小时13分
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载着三名航天员的神舟十二号飞船顺利发射升空。6小时后,飞船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与已经在轨的天宫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对接,创造了我国载人航天历史上最快载人对接记录。图2示意我国四大航天发射基地分布。据此完成下题。
9.与文昌相比,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优势是( )
A.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节省燃料 B.降水少,晴天多,发射窗口期长
C.空中及海上交通都很方便,便于运输 D.大风和扬沙天气少,利于卫星发射
10.在神舟十二号飞船自主交会对接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
A.伦敦正值夜幕沉沉 B.悉尼昼长夜短
C.北京太阳位于西南 D.上海日影最长
某中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坚持观测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并作详细记录。以下是6月22日观测记录,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1.12月22日,该校所在地的昼长约( )
A.9小时 B.8小时 C.7小时 D.10小时
12.当该校于北京时间6时整日出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直射赤道 B.北京市昼夜平分
C.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 D.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13..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a中AB为晨昏线的一段,请将其转绘到图b中,并在图b中用斜线画出夜半球。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____。
(3)图乙的a、c、d三点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________点,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_点。
(4)此时a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d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
(5)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__。
【能力提升】
7月,小明同学从东城区出发到怀桑——延庆——门头沟旅游,收集到的相关高速公路信息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月,北京地区可见( )
A.日出正东方 B.11:00太阳在东北方向
C.日落正西方 D.14:00太阳在西南方向
2.小明若从东城出发乘长途客车经怀柔至延庆,为免受阳光长时间照射且能欣赏窗外风景。以下出发时间和座位较好的是( )
A.9:00出发,左侧靠窗 B.10:00出发,右侧靠窗
C.15:00出发,右侧靠窗 D.17:00出发,左侧靠窗
科考队在北极圈内某地进行科考时,于北京时间6月22日16时测得了当地一天中太阳高度的最小值为10°。回答下列小题。
3.该地的纬度为( )
A.83°26′N B.80°34′N C.76°34′N D.72°34′N
4.该地位于( )
A.欧洲北部 B.亚洲西部 C.亚洲东部 D.北美北部
某日,到开罗(东二区)旅游的小明在当地时间22:50收到同学在山东青岛拍摄后立即传来的照片(如图:青岛著名的“石老人”日出景观)。略去网络传输时间。结合图文资料,回答下列小题。
5.拍照时,北京时间可能是( )
A.6月8日4:50 B.12月8日4:50
C.6月9日16:50 D.12月9日16:50
6.小明在开罗游玩了一个星期,回到青岛后,也想在同一地点同一时刻拍摄同样景象的照片(不考虑天气状况),那么,拍摄日期可以选择在( )
A.6月15日 B.12月15日 C.7月6日 D.1月5日
下图中的MP,MQ为部分晨昏线。阴影所在的经度范围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读图,完成1~2题。
7.此时M点的地方时为( )
A.0:00 B.12:00 C.3:00 D.15:00
8.此日( )
A.北京昼长减短 B.悉尼昼长增长
C.南京可能昼长减短 D.上海物体影子增长
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面两图中,左图是地球光照图(阴影表示黑夜),右图是不同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正午太阳方向示意图”。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____,该直射点的纬度与右图________(选填①②③④)相同。
(2)此日,地球公转速度较________,右图中________(选填①②③④)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
(3)该日图示A点的日出时间为________时,此时新旧日期的比例为______∶______。
(4)右图①②③④中,正午太阳高度年内变化幅度相等的是________。
试卷第4页,总7页
试卷第1页,总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