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苏教版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15页到16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过程,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圆柱的体积,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观察、猜想、操作、验证、交流和归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和数学的“运动发展”。
3.进一步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难点:圆柱与长方体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
(一)出示下面立体图形
(1)问:它们的体积各怎样计算?
根据学生的回答,在图形的下面相机出示体积计算公式。
V=abh V=a3
(2)问: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还可以怎样计算?
相机出示:
V=abh V=a3
V=sh
(3)猜猜我们今天将研究什么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圆柱的体积
(二)在类比推广中联想探究方法
1.猜想,猜一猜圆柱的体积也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来进行计算吗?为什么
2.追忆圆的面积公式及公式的推导过程。
展示
S=πr2
3.从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你能得到什么样的启示?
得出:要探究圆柱的体积,可以把圆柱转化成长方体,然后探究出它们的关系,从而计算出圆柱的体积。
(三)在猜想验证中推导计算公式
(1)实验操作,完成转化。
①切割拼合。
如图,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16 份,切开后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
②总结规律。
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32份、64份……把底面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切开后拼成的物体接近长方体。
(2)探索圆柱与所拼成的近似长方体之间的关系。
拼成长方体和圆柱体可以得出:
拼成的长方体的体积=圆柱的体积
拼成的长方体的底面积=圆柱的底面积
拼成的长方体的高=圆柱的高
拼成的长方体的长=圆柱的底面周长的一半。
拼成的长方体的宽=圆柱的底面半径
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不等于圆柱的表面积。
拼成的长方体比原来的圆柱多出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长=半径,宽=高)的面。
(3)推导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圆柱的体积和拼成的长方体的体积相等,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的高。因为长方体的体积=长方体的底面积×高,所以圆柱的体积=圆柱的底面积×高。
(4)交流其他验证方法(利用面的运动)
一个图片可以看成一个圆,很多个相同的图片摞在一起就是一个圆柱
(5)用字母表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如果用V 表示圆柱的体积,S 表示圆柱的底面积,h表示圆柱的高, 那么圆柱的体积公式可以写成:V=Sh=πr2h。
(四)展示提升
1.填表
2.计算下面各圆柱的体积。
(五)归纳小结:
1.转化的方法是我们在推导数学公式以及解决数学问题时常用的方法
2.圆柱的体积=圆柱的底面积×高 字母公式是V=Sh=πr2h
(六)作业布置
1.课本17页练习三第5,8题。
2.预习课本20页例5圆锥的体积。
板书设计:
圆柱的体积
长方体 正方体的体积 圆柱与所拼成的近似长方体之间的关系
追忆圆的面积公式及公式的推导 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在猜想验证中推导计算公式 用字母表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字母公式是V=Sh=πr2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