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
一、选择题
1. 在测量物体运动平均速度的实验中,不需要的实验器材是( )
A.小车 B.停表
C.弹簧测力计 D.刻度尺
2.在公路上行驶的大货车与小轿车的速度之比是3∶5,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1∶3,大货车与小轿车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
A.9∶5
B.3∶2
C.2∶3
D.5∶9
3.如图所示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说法错误的是( )
A.前20 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
B.后半程甲车的平均速度小于乙车的平均速度
C.甲、乙两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D.甲、乙两车在40 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4. 在学校运动会上,王军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起跑后,王军越跑越快,最终以12.5 s的优秀成绩获得冠军。关于王军百米赛跑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王军在前50 m一定用了6.25 s
B.王军全程的平均速度是8 m/s
C.王军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是8 m
D.王军前半程的平均速度比后半程的平均速度快
5.最新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提倡“吃动平衡,天天运动”,建议每天行走6 000步,宋老师喜欢环绕龙潭公园人工湖行走,通过手机软件测得四十分钟行走6 000步,路程约为4 km。据此估计一个健康放入成年人行走的平均速度和一步长度。下列选项中最合理的一项是( )
A.6 km/h,65 cm B.1.5 km/h,1.2 cm
C.6 km/h,20 cm D.15 km/h,0.6 cm
6.在测量物体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如果测出物体的运动时间比实际值偏大,则测量出的物体的平均速度( )
A.跟实际值相同 B.比实际值偏大
C.比实际值偏小 D.不能确定
7.一个人骑自行车前进,开始以2m/s的速度匀速走了40m,然后又以5m/s的速度匀速走了10s,则他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3m/s B.7m/s C.3.5m/s D.2.5m/s
8.小高上山的速度是1m/s,到山顶后又沿原路返回,速度是1.5m/s,则小高上下山的平均速度是( )
A.1.5m/s B.1.25m/s C.1m/s D.1.2m/s
9.如图为小明做“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过程,图中的停表(停表每格为1s)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A、B、C三点的时刻,B点是全程AC的中点,关于小车通过上、下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和平均速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
A.tAB<tBC B.tAB=tBC C.vAB>vBC D.vAB<vBC
10.小军同学用下列四种方法测定小球沿桌面滚动时的平均速度,其中你认为最好的是( )
A.先选定一段较长的路程,测定小球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B.先选定一段较短的路程,测定小球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C.先选定一段较长的时间,测定小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D.先选定一段较短的时间,测定小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二、非选择题
11.如图是苹果上抛过程中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得到的照片。从图中可以看出,苹果上升的速度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昆明地铁1、2号线,从北部汽车站直达呈贡大学城,全线设31个车站,全程约42km,列车全程行驶总时间约为70分钟,列车全程行驶的平均速度约为 km/h,坐在行驶列车上的乘客相对于车站是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13.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图象如图,在OA段的速度为V1,在BC段的速度为V2,由图象可知V1 V2(填选“大于”、“等于”、“小于”),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 m/s。
14.下图是“测量小车沿斜面向下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木板、小木块、小车、刻度尺、停表、金属片等。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刻度尺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时,应使刻度尺紧靠木板且与木板的长边保持______。
(3)在进一步探究“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滑到底端的过程速度怎样变化”的过程中:
① 木板长130cm,小车长10cm.小明将小车运动的路程平均分为两段.为了测出小车滑过斜面的上半段所用时间,应该将金属片放在距斜面顶端A点_________cm的C点位置。
② 测出小车滑过斜面上半段所用时间t1=6s,下半段所用时间t2=4s.由此可以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的过程,速度是_________的(选填“不变”、“增大”或“减小”)。
③ 在测量小车滑过下半段所用时间时,某同学将小车放在C处静止释放,同时开始计时,滑到底端计时结束。这种做法的不当之处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
(1)该实验目的是练习用________和________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2)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___________(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4)实验中测得路程s1的平均速度为v1,路程s2的平均速度为v2,路程s3的平均速度为v3。v1、v2、v3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斜面应保持________(填“很小”“较大”或“很大”)的坡度,这是为了便于测量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C
D
C
B
A
C
A
D
D
A
变小 相等时间内运动距离变短
36 运动
大于 2.5
;
平行;
(3)①70;②增大;③小车在斜面顶端滑下时,滑过C点的速度不为0。
15.
刻度尺 停表
变速
v3>v1>v2 很小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