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溶液-2022-2023学年【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单元练习(word版 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溶液-2022-2023学年【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单元练习(word版 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8-17 14:41: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溶液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
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当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不论放置多长时间,溶质也不会从溶剂中分离出来
B. 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澄清的、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 一种溶液上面部分比下面部分的浓度要小
D. 溶质和溶剂混合开始时是混合物,等溶质全部溶解后就变成纯净透明的纯净物了
某温度时,蒸干氯化钾溶液,得到氯化钾,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 B. C. D.
下列关于溶解和乳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水能溶解很多种物质 B. 洗涤剂清洗油污是乳化原理
C. 用酒精洗去衣服上的碘迹是溶解现象 D. 溶液一定是无色的
溶液对生产与生活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或做法错误的是( )
A. 夏天喝的汽水不是溶液
B. 蛋汤太咸,加水稀释后味道变淡
C. 鱼塘中放置喷水泵的作用是增加水中氧气的溶解量
D. 蔗糖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配制质量分数的溶液,作为无土栽培所需的营养液,溶解过程中的质量分数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观察图象,分析形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
A. 所用固体中含有水分
B. 量筒量水时俯视刻度线
C. 固体溶解前所用烧杯内有水
D. 配好的溶液装瓶时部分液体洒落在试剂瓶外
长期敞口放置的饱和食盐水,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发现容器底部有少量晶体出现,这说明( )
A. 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B. 溶剂质量减少,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C. 溶液中溶剂、溶质的质量均未改变 D. 溶液比原来要浓一些
某次蔗糖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不考虑水分蒸发,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A. 中溶液是饱和溶液
B. 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 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同
D. 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大于中溶液的溶质质量
将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直至有晶体析出.在此变化过程中,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与蒸发时间的变化关系可用下图表示的是( )
A. B.
C. D.
科学的学习要注意对概念的理解。下列有关“一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溶液中一定含有水
B. 溶液一定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
C. 无色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
下列有关水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硬水与软水可以用肥皂水鉴别
B. 天然淡水生产自来水需要经过沉降、过滤、杀菌消毒等净化过程
C. 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因为溶液中各种粒子保持静止不动
D. 用量筒取水配制溶液,若俯视读数,会导致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在炎热的夏天,小金从冰箱冷藏室里拿出一杯蔗糖溶液,发现杯底有少量蔗糖未溶解,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晶体消失,得到溶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时,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 室温下,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 溶液和溶液质量相等 D. 溶液和溶液溶质质量相等
为了探究影响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因素,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对比实验和,可探究水的温度对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
B. 对比实验和,可探究水的温度对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
C. 对比实验和,可探究固体溶质的颗粒大小对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
D. 对比实验和,可探究固体溶质的颗粒大小对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0分)
请根据题意,选择下列词语填空:“饱和”“不饱和”“浓”“稀”“多”“少”“一定”或“不一定”。
已知:时,水中最多溶解食盐和熟石灰的质量分别为和,现有甲、乙两只烧杯各盛水,在时,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在甲烧杯中加入食盐,充分搅拌后,得到溶液甲,则甲为 溶液。由于此溶液中溶质含量较 ,所以属于 溶液。
在乙烧杯中加入熟石灰,充分搅拌后得浑浊液体,过滤得到溶液乙,则乙为 溶液。由于此溶液中溶质含量较 ,所以属于 溶液。由实验可知,对于不同溶质来说,浓溶液 是饱和溶液,稀溶液 是不饱和溶液。
病人在医院接受静脉注射或滴注时,常用到生理盐水即氯化钠注射液。如图是某药业公司生产的氯化钠注射液包装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请回答:
该注射液里的溶质是 ,溶质质量分数为 该注射液的密度为。
常温下一瓶合格的氯化钠注射液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不会出现浑浊现象的原因是 。
有一瓶注射液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液体减少为,从变至的过程中,如图能正确反映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情况的是 填字母。
依据图甲、图乙回答下列问题已知溶解度为一定温度下,水中最多溶解的溶质质量:
图甲中点表示 。点表示的 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的 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在时,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 ;时,将物质溶于水中,充分溶解,可形成 溶液;要使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且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的方法是 。
在时,将、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用“”、“”表示。
在时,将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溶剂的质量可能变小 溶液的质量可能变大
C.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溶质的质量一定不变
如图乙所示,时向小烧杯中加入适量的固体物质,若的饱和溶液中有部分溶质析出,则加入的固体可能是____________;若将的饱和溶液换为的饱和溶液,重复上述实验操作,若观察到的饱和溶液中同样有部分溶质析出,则加入的固体物质可能是____________。
在做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时,若称量过程中天平指针右偏,此时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如下操作,不会导致配制的氯化钠溶液质量分数偏小的有 。
A.称取氯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后将游码移动得到读数;
B.氯化钠固体不纯,有不溶物 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留有少量蒸馏水
D.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有水洒出 量水时仰视读数;
F.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洒落在瓶外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0分)
请你试着用溶液形成的特点来解释:在寒冷的冬天,气温到了零度,河流、淡水湖泊都结了冰,但是大海为什么不结冰?
某同学在时进行了如下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发现只有溶液下方有少量未溶解的硝酸钾固体。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若把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下同。
A.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
B.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
C.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D.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
E.该饱和溶液还可以溶解其他物质
通常情况下,在实验室用固体甲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甲溶液,需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带砝码盒、烧杯和 。
A.酒精灯 药匙
C.玻璃棒 漏斗
E.铁架台 量筒
G.胶头滴管
的硼酸溶液是实验室常备的药品,现要配制质量分数为的硼酸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如图甲是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氯化钠溶液的操作示意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操作都用到的仪器名称是 。
称量硼酸固体的质量,在图乙中标出所选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示数。
水的密度为,量取水的体积是 。
装瓶、贴标签,在图丙中填上相应的内容。
若称取的硼酸中含有杂质,则所配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氯化铵、氯化钙、氯化钠三种物质溶于水过程中的热量变化。
【药品器材】水、氯化铵、氯化钙、氯化钠;烧杯、药匙、玻璃棒、量筒、温度计等。
【实验探究】三种物质各取药匙于烧杯分别溶于水,另还有一个烧杯只加水,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并记录有关数据如下:
实验 水的体积 所加物质 测量液体温度
实验 氯化铵
实验 氯化钙
实验 氯化钠
实验 无
【数据分析】
表中为 。
比较实验与实验,可获得的结论是 。
如果要生产一种“冰袋”用于冷敷,上述三种物质中最合适的是 。
【反思评价】
经讨论认为本实验操作中存在缺陷,它是 。
A.实验操作过程没有采取较为严格的保温措施
B.加入物质的质量可能不相等
C.加入物质的种类不一样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化学实验室现有溶质质量分数的双氧水,由于实验需要,用该溶液配制成的双氧水。
求:需要取用的浓溶液的质量
需要加入的水的质量。
1.【答案】
2.【答案】
3.【答案】
4.【答案】
5.【答案】
6.【答案】
7.【答案】
8.【答案】
9.【答案】
10.【答案】
11.【答案】
12.【答案】
13.【答案】不饱和


饱和


不一定
不一定

14.【答案】氯化钠
溶液具有均一、稳定性

15.【答案】在时,和的溶解度相等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 恒温蒸发溶剂
氢氧化钠或生石灰 硝酸铵
继续添加食盐至平衡

16.【答案】物质溶于水形成溶液会使溶液的沸点和凝固点发生变化
17.【答案】


18.【答案】;烧杯

硼酸溶液;
偏小
19.【答案】【数据分析】 氯化钙溶解过程中放热
【反思评价】
20.【答案】解:设需要取用的浓溶液的质量为,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则,解得:
需要加入的水的质量为。
答:需要取用的浓溶液的质量是克
需要加入的水的质量是克。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