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词句中蕴含化学变化的是( )
A. 木已成舟 B.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C. 百炼成钢 D. 日照香炉生紫烟
取用粉末状固体化学药品时,应使用的仪器是( )
A. 滴管 B. 研钵 C. 药匙 D. 镊子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下列对于科学探究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化学实验是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B. 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C. 科学探究是独立完成的过程,不需要合作
D. 科学探究始于问题
下列操作或做法正确的是( )
A. 没有说明药品用量时可以取任意量
B. 为了获得感性认识,可触摸药品或尝药品的味道
C. 实验用剩的药品要放回原瓶中,以免浪费药品
D. 实验完毕把仪器洗涤干净,并整理好实验桌
年月日,北京交通大学一实验室在进行垃圾渗滤液污水处理实验时发生爆炸。这次爆炸事件再次敲响实验室安全警钟。下列实验室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 )
A. 酒精灯不慎碰倒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B.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少于试管容积的
C. 如果不慎将浓酸或浓碱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干布拭去,再用大量水冲洗
D. 易燃易爆物品不能与其他物质混存,必须隔离贮存
现有仪器:试管烧杯量筒细口瓶集气瓶。其中不能在火焰上加热的是( )
A. B. C. D. 全部
年月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于敏等人“共和国勋章”。以下获得者的贡献主要涉及化学学科研究领域的是( )
A. 于敏: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和设计
B. 孙家栋: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突破
C. 袁隆平: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
D. 屠呦呦:研究并发现了青蒿素
若用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则水分子的模型可表示为( )
A. B. C. D.
课本中有一幅图片,是用铁原子排列的“原子”二字,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 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B. “原子”二字仅凭肉眼根本看不到
C. 人们已掌握控制和移动原子的技术
D. 原子是自然界中最小的粒子
当你进入实验室面对新的实验任务时,不需要考虑的问题是( )
A. 实验目的是什么,实验原理是什么
B. 合作的同伴是否为自己的好朋友
C. 实验具体方法、步骤是怎样的,实验是否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D. 实验过程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做蜡烛燃烧的实验时,下图中有关讨论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2.0分)
下列现象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
铁生锈
石蜡熔化
纸张燃烧
铜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铜绿
潮湿的衣服被晒干了
下雪后天气晴朗,冰雪融化 。
填写下列空白。
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 ,也不要 ,更不要 ,应该放入指定容器。
从细口瓶里倒取液体药品时,瓶塞要 ,标签须向着手心的原因是 。
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时一般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熄灭酒精灯时用 。
指出下列操作导致的后果。
把块状固体药品直接丢入试管底部,后果是 。
使用胶头滴管后,未经清洗就吸取别的试剂,后果是 。
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后果是 。
加热液体时,试管口朝着有人的方向,后果是 。
化学使我们的生活变得绚丽多彩,学习化学要与我们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倒开水时,要把水瓶的软木塞 填“倒放”或“正放”在桌面上,其操作与化学中取 的操作相似,看到水瓶中有热气冒出,这是水发生了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厨房里的色拉油用 填“细”或“广”,下同口瓶盛装,食盐用 下同口瓶盛装,与实验室贮存药品相似。
遇到安全事故要及时、正确处理,比如酒精灯被不慎打翻着火,应该 。
对实验剩余的药品要学会正确处理。下列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倒入水池,用水冲走
B.带回家玩
C.放入实验室指定的容器中
D.放回原瓶中,以免浪费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0分)
认真观察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镁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具有可燃性,取一段镁带,用坩埚钳夹住,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点燃,如图Ⅰ,镁带燃烧的现象是 ,则镁带燃烧发生的变化是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下同,理由是 。
如图Ⅱ中发生的变化是 ,发生化学变化时 填“一定”或“不一定”伴随物理变化。
图Ⅲ中发生的变化是 ,可见发光发热的变化 填“一定”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由此可以得出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
“学习化学,既可以帮助人们提炼出自然界原来存在的物质,还可以制造出自然界原来不存在的物质。学习化学,可以帮助人们研究新的材料、研究新的能源、研究生命现象、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和防止污染、促进农业增产、促进人体健康、指导人们生活、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等。”你同意吗谈谈你的认识,并和同学进行交流。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在点燃蜡烛时,小红发现有一根烛芯沾有食盐的蜡烛比普通蜡烛燃烧的时间长一些。请你与小红一起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提出问题】盐是否能延长蜡烛的燃烧时间
【猜想】一定量的食盐可延长蜡烛的燃烧时间。
【实验探究】实验目的:探究不同量的食盐对蜡烛燃烧时间的影响。
【实验方案】取支相同的蜡烛,在其中支的烛芯周围分别放入不同量的食盐,另支对照实验,分别测定它们的燃烧时间。
【实验结果】
食盐质量
燃烧时间分钟
燃烧稳定性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易灭 极易灭
【实验结论】从所得实验结果可初步分析出两点结论:
。
【评价与交流】
此实验方案还存在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如: 。
你认为此实验结果有什么实际应用价值 。
五、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小刚同学想完成“取水并加热至沸腾的实验”,请和他一起回答这个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他应该选用的实验仪器包括量筒、胶头滴管、 填序号。
烧杯 试管 酒精灯 铁架台 试管夹 漏斗
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先 ,然后对准药品集中加热。
加热过程中,试管口不能 ,以免 。
实验结束后,小刚发现试管炸裂,请你帮他分析一下可能的原因至少举两条
。
1.【答案】
2.【答案】
3.【答案】
4.【答案】
5.【答案】
6.【答案】
7.【答案】
8.【答案】
9.【答案】
10.【答案】
11.【答案】
12.【答案】
13.【答案】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14.【答案】放回原瓶
随意丢弃
拿出实验室
倒放
防止液体流到标签上,腐蚀标签
灯帽盖灭
15.【答案】打破试管
污染别的试剂
发生火灾
液体沸腾喷出伤人
16.【答案】倒放
液体药品 物理变化 细 广 立即用湿抹布将火盖灭
17.【答案】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化学变化; 生成新物质氧化镁
化学变化;一定
物理变化; 不一定
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
18.【答案】同意化学是一把双刃剑,学习化学,了解化学变化的原理,可以明白生活和生产中的一些化学现象,并且控制化学变化,使其向人类有利的方向发展。学习化学,既可以提炼自然界原来存在的物质,还可以制造出自然界原来并不存在的物质。学习化学,可以帮助人们研制性的材料,研究新的能源,研究生命现象、合理利用资源、防止污染和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增产、促进人体健康等。学习化学,可以帮助人们学习和进一步研究物理学、生物学、地质学等自然科学。所以学习化学对今后参加祖国建设和进一步学习起到重要作用。
19.【答案】【实验结论】
食盐可以延长蜡烛的燃烧时间
所加食盐并非越多越好,从这次实验看,加入食盐时效果最好
【评价与交流】
必须进行三次实验平均或还要观察或测定加入食盐后对烛光亮度的影响至少写出一点
可以建议蜡烛制造厂在烛芯周围放少量的食盐以延长蜡烛的燃烧时间,节约资源
20.【答案】、、
预热
对着人 液体沸腾溅出伤人
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没有预热 试管外壁有水合理即可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