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2022-2023学年【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单元练习(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2022-2023学年【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单元练习(word版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5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8-17 14:46: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26.0分)
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下列标志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
A. B. C. D.
学好化学,必须要熟悉物质的组成与分类。如图,“ ”和“”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两种原子,则下列各图示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我们学过了水的天然循环,下列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 水的天然循环中水分子和水分子的能量都不变
B. 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其三态变化实现的
C. 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主要是通过物理变化实现的
D. 水的天然循环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 B. C. D.
你一定很熟悉王安石的咏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从这首诗中我们可知( )
A. 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且在不断地运动着
B. 分子间有间隔,物质的热胀冷缩就是由于分子间隔的变化而造成的
C. 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D. 分子和原子都是肉眼可见的粒子
已知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如果该氧原子的质量为,则该硫原子的质量为( )
A. B. C. D. 不能确定
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硅衬底高光效氮化镓发光二极管简称技术,已广泛用于照明、显像等多个领域。氮和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氮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 B. 镓原子与镓离子的相对质量几乎相等
C. 镓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D. 一个有个电子
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对图示模型理解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 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
C. 反应中共有两种元素参与
D. 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
下列关于“决定”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决定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的是质子数
B.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
C. 决定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是质子数和中子数
D. 决定元素和原子种类的是相对原子质量
以下是某小组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或实验操作,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
A. 吴明用的量筒量取的食盐水
B. 王倩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少量液体
C. 由于未说明用量,朱林取了氯化钠溶液做实验
D. 张哲用托盘天平称取了硫酸铜晶体
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下列模型正确的是( )
A. 原子结构
B. 物质分类
C. 地壳中元素含量
D. 二氧化碳分子
如图所示生命吸管是一种获取饮用水的吸管装置,重的吸管,能够过滤水,足够供一个人一年饮用。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吸水时,水首先进入两层纺织过滤器,能够去掉较大的不溶性杂质
B. 水进入一个隔间,在这里碘会发挥作用,杀死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C. “生命吸管”还可以过滤汞等可溶性重金属
D. 最后的一个隔间充满了活性炭,它可以吸附有颜色和气味的杂质
某化学兴趣小组收集一塑料瓶氧气进行以下三步实验:敞口放置双手握在塑料瓶外壁上将塑料瓶的瓶口朝下,并运用如图甲实验装置,借助氧气传感器探头采集数据,再经数据处理软件实时绘出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乙,来探究粒子的运动。三步实验中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依次为图中的段,段和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段最能说明氧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B. 段和段相比,说明温度升高,氧分子运动加快
C. 段和段相比较,说明氧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D. 点氧气浓度最低,说明氧分子静止不动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2.0分)
掌握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请从下列常见仪器示意图中,选择适当的字母填空。
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
过滤时所用到的玻璃仪器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需要用到的仪器 。
下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回答下列问题:
该反应前后一共涉及 种分子
生成物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该反应属于 填“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 和 都不变。
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自来水厂的净水程如图:
吸附池内常用 ______ 吸附色素和异味,发生化学变化的流程是 ______ 。
某同学取自来水于试管中,加入适量 ______ ,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该自来水属于硬水。
在日常生活中,常采用 ______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下列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是 ______ 填字母序号。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B.水的蒸发
C.水的电解
D.水的净化
请列举一例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具体做法 ______ 。
如图是质子数为号元素所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请利用图表中的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失去”或“得到”电子,其离子符号为 。
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
A.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B.质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
元素周期表中每一个横行叫作一个周期,通过分析,同一周期元素之间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如: 。
A.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B.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
C.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元素周期表中每一个纵列叫作一个族,一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 。
A.和
B.和
C.和
D.和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0分)
元素组成万物,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元素周期表迎来了它周岁的生日。
人们很早就意识到物质都是由几种亘古不变的基本成分“元素”组成的。
古人曾认为水是组成物质的元素之一,在你学过的知识中能说明“水不是元素”的实验事实是 。
如图甲是两个粒子的结构模型示意图,这两个粒子是否属于同种元素你的观点及依据是 。
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制作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为预测新元素的结构和性质提供了线索,如图乙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和铝原子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填序号。
A.表中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B.铝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C.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变成
D.锗原子中质子数等于中子数
E.铝原子最外层个电子能量最高
图乙中空白处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 ,小明根据元素周期表预测该元素组成的单质用表示与铝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他的依据应是 。
图甲是改进的电解水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乙是课本中电解水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通电一段时间后,图乙中右侧玻璃管内产生气体的化学符号为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在某次电解水的实验中测得的分别与电源正、负两极相连的阳、阴两极上产生的气体的实验数据如下:
时间
阴极产生的气体体积
阳极产生的气体体积
仔细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内阴、阳两极生成的气体体积之比大于,可能的原因是 。
通电一段时间后,将图甲装置右侧的铁夹开关打开,然后在不锈钢注射器针头处点燃气体,观察到火焰呈 色,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烧杯内壁有 出现。
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
写出图甲实验装置的一条优点: 。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某兴趣小组探究分子的特性时做了以下三组实验。
实验一:已知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而氨水呈碱性,打开盛浓氨水的试剂瓶时能够闻到强烈刺激性气味。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图 图
甲同学用烧杯取约蒸馏水,向其中滴入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溶液的颜色无明显变化。
如图所示,取少量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到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
将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倒入、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烧杯,向其中加入约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两个小烧杯,烧杯置于大烧杯外如图所示。观察几分钟,烧杯、中发生的现象分别是 ,该实验中烧杯的作用是 。
实验二:乙同学将实验一进行改进如图所示后做有关分子性质的探究实验。在试管中的滤纸条上滴有无色酚酞溶液,试管口塞上一团蘸有浓氨水的棉花,试管中的现象是 ,此现象说明了 。
图 图
实验三:丙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所示,在一个玻璃杯中放入约水,向水中放入一大块糖块,在容器外壁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当糖块消失后,液面比水平线 选填“高”“低”或“相平”,这一现象说明了 ,同时还可以说明 。
1.【答案】
2.【答案】
3.【答案】
4.【答案】
5.【答案】
6.【答案】
7.【答案】
8.【答案】
9.【答案】
10.【答案】
11.【答案】
12.【答案】
13.【答案】
14.【答案】

15.【答案】
纯净物
化合反应
种类
数目

16.【答案】活性炭 投药消毒 肥皂水 煮沸 用洗菜水浇花合理即可
17.【答案】
失去

18.【答案】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不属于同种元素,这两个粒子的核内质子数不同
;;元素与铝元素位于同一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19.【答案】;水氢气氧气
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合理即可
淡蓝;水雾
氢、氧元素
废物重新利用合理即可
20.【答案】实验一: 溶液变红; 中溶液变红,中溶液不变色;对照作用
实验二:滤纸条上的、、点依次变红;分子在不断运动
实验三:低;分子间有间隔;分子在不断运动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