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20.5 遗传与环境
在遗传学中,生物个体的基因组成,称为该生物的基因型。如:AA、Aa、aa。
1、什么是基因型?
在遗传学中,生物个体的某一具体性状表现,称为该生物的表现型。如:有耳垂、无耳垂;双眼皮、单眼皮等。
2、什么是表现型?
复习
不同的人种
基因型不同,表现型也不同。
不同人种的肤色基因型不同。
白色人种
黑色人种
棕色人种
黄色人种
想一想
长期晒太阳的非黑色人种,肤色也会变黑。那么,阳光是引起基因型的改变,还是仅仅改变了表现型?
基因型、表现型与环境的关系
一般环境条件的变化不易使基因型发生改变;表现型则易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
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表现型
=
基因型
+
环境条件
活动
观察环境条件对生物性状表现的影响
阳光照射的幼苗 黑暗中的幼苗 时间/d 绿叶苗/株数 黄白叶苗/株数 绿叶苗/% 绿叶苗/株数 黄白叶苗/株数 绿叶苗/%
1 2 11 2 12
2 6 7 1 13
3 13 0 0 14
4 13 0 0 14
5 13 0 0 14
15.4
46.2
100
100
100
14.3
7.1
0
0
0
阳光
提示:实验对照组唯一不同是光照条件不同。
说出本实验研究中,萝卜幼苗的性状表现变化是由哪种环境因素造成的?
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光照
小麦幼苗的性状表现变化是由阳光因素造成的。
因为两对照组的变量只有阳光。
结论:小麦幼苗的叶子颜色的基因型都是一样的,颜色的表现型的差别是由环境所造成的。
例1:环境对水毛茛叶片形状的影响
喜马拉雅兔、25℃以下
喜马拉雅兔、30℃以上
例2:温度对喜马拉雅兔毛色的影响
例3:不同季节对枫叶颜色的影响
是什么造成了他们表现型的不同?
环境
回顾
亲子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性状表现存在差异的现象称为变异
变异也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
什么叫变异?
不一样的
一样地可爱
猫
生物变异与环境的关系
变异类型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凡性状的变异能在后代重复出现的现象。
1、什么是可遗传的变异?这种变异是如何产生的?
不涉及遗传物质的改变,仅仅由环境条件引起的变异。这种性状变异不遗传给后代。
2、什么是不可遗传的变异?这种变异的特点是什么?
可遗传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产生的。
可遗传变异
玉米幼苗在不同环境中的长势不同。
不可遗传变异
变异在农业中的应用
(1)1956年,我国农学家从栽培的南特16号水稻植株中,选择出自然发生的矮杆变异株,培育成矮杆南特水稻新品种。
(2)20世纪60年代,通过杂交技术使水稻的矮杆性状与高产性状重新组合,培育出一批矮杆、高产的水稻品种。
人们常常利用对人有益的可遗传变异来改良或培育新品种。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现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袁隆平,从60年代开始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经过12年的努力,成功培育出了“三系杂交稻”。1976至1987年间,他培育的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累计达到11亿亩,增产稻谷1000亿公斤。以后,他又研制出一批比现有三系杂交水稻增产5%—10%的两系品种间杂交组合。
1、父亲的血型为A型,母亲为B型,却生下 了O型的子女。
这属于_________的变异。
可遗传
2、某医生因工作关系,手臂经常受X光照射,他担心皮肤细胞中的基因发生改变并遗传给后代,你认为他担心的事可能发生吗?为什么?
答:不会发生。因为皮肤细胞的基因改变,不能通过配子传递给下一代。
随堂演练
3、有关生物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生物的变异都能遗传
B.生物的变异都对生物生存有利
C.生物的变异都对生物生存不利
D.凡性状的变异能在后代重复出现的,就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D
4、下列几种变异,哪些是可遗传变异?( )
哪些是不可遗传变异?( )
A.家兔体表的毛,有纯白色,黑色,蓝灰色等类型。
B.玉米粒有黄色,有白色,还有红色的。
C.同一品种的小麦,生长在遮荫处的比生长在阳光充
足处的杆细、穗小。
D.有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出一个白化病的儿子。
E.一对孪生兄弟,哥哥长期在野外工作 ,弟弟长期在
室内工作,结果哥哥比弟弟的脸色较黑。
F.身材高大的父母,其子女由于营养不良而个头长得
矮小。
A B D
C E F
5、俗话说“一树结果,有酸有甜”,
这说明生物体具有( ).
A.遗传性 B.应激性 C.适应性 D. 变异性
6、下列关于基因型与表现型关系的叙述中,
错误的是( )
A. 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B. 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C. 在相同生活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D. 相同生活环境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D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