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动物的行为 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单元强化练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章 动物的行为 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单元强化练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8-17 17:02: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6章动物的行为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32.0分)
下列不属于动物行为的是( )
A. 孔雀开屏 B. 老马识途 C. 蜜蜂采蜜 D. 小鸡长大
下列关于社群行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 B. 有的群体还有等级
C. 成员之间既分工又合作 D. 群体中的成员只是在一起生活
关于动物行为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动物行为是一个运动、变化的动态过程
B. 动物行为的产生具有一定的生理基础
C. 动物行为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
D. 动物行为是一种先天性的表现
下列属于动物先天性行为的是( )
A. 猴子骑车 B. 谈虎色变 C. 蜘蛛结网 D. 老马识途
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下列动物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 马随着音乐的节奏踏起优美的舞步 B. 乌贼遇到敌害时能迅速喷出大量墨汁
C. 失去蛋的企鹅把鹅卵石当企鹅蛋孵化 D. 刚出生的小羊碰到母羊乳头吮吸乳汁
如图所示的亲鸟哺育幼鸟的行为属于( )
A. 繁殖行为
B. 攻击行为
C. 取食行为
D. 领域行为
下列四幅图中属于动物社群行为的是( )
A. B.
C. D.
蜂巢中,蜜蜂的数量可达几千只,蜂后负责产卵、雄蜂交配、工蜂采蜜。这些行为从发生上看是先天性行为,从功能上看是社群行为,判断这两种行为的依据分别是( )
A. 与生俱来,数量多 B. 与生俱来,分工合作
C. 学习获得,数量多 D. 学习获得,分工合作
下列现象与小鼠走迷宫类似的是( )
A. 鹦鹉学舌 B. 孔雀开屏 C. 大雁南飞 D. 公鸡报晓
下列动物中学习能力最强的是( )
A. 大山雀 B. 蚯蚓 C. 黑猩猩 D. 山羊
蜜蜂告诉伙伴蜜源的距离和方向的“语言”是( )
A. 触觉 B. 声音 C. 舞蹈动作 D. 激素
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是( )
A. 观察法 B. 建立资料库 C. 观察法和实验法 D. 对照法和实验法
生物学家给大雁的足“带”上微型定位器(对大雁的生活没有影响),来研究大雁的迁徙行为,这种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属于( )
A. 实验法 B. 观察法 C. 文献法 D. 分类法
两只雄性织布鸟在繁殖季节为争夺筑巢的树枝,发生激烈的打斗,这种行为属于( )
A. 取食行为 B. 攻击行为 C. 防御行为 D. 繁殖行为
用实验法研究动物的行为,下列可采用的方式有( )实验室中
在家养的状态下
野外的自然状态下
笼子里
A. B. C. D.
下列关于在研究动物行为方面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的描述中,不符合实际的是( )
A. 法布尔研究昆虫的行为时,有时连续观察很长时间
B. 弗里施用颜色卡片进行模拟试验,证明了蜜蜂能分辨不同的颜色
C. 廷伯根善于设计实验在简单的环境背景中发现诱发动物行为的原因
D. 劳伦兹发现刚孵化出来的小野雁总是追随自己的母亲走
二、识图作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当动物和它所发现的食物之间设有障碍物时,它可能会经过若干次“尝试与错误”,学会绕道取食。
(1)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是一种 行为。
(2)学习行为是在 的基础上,通过 的作用,由 和 而获得的行为。
(3)动物的绕道取食研究反映了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 ,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 。
(4) 对于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或不同种的动物来说,即使学习条件相同,学习的速度也会有差异,这是因为这种行为也会受到 因素的影响。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
将装有涡虫的试管的一端M用铅铂套遮住,另一端N在光下照射。结果发现,涡虫大部分时间停留在M端。用强光照射涡虫,它的反应是舒展身体;用电棒刺激涡虫,它的反应是收缩身体或转动头端。但用强光照射涡虫, 几秒后再用中等强度的电棒刺激涡虫,重复这一步骤100次,第101次只用强光照射涡虫,涡虫对光的反应也变成了收缩身体或转动头端。请你根据此实验回答问题:
(1)涡虫大部分时间停留在M端,这说明涡虫喜欢的生活环境是 。
(2)第一次用强光照射涡虫,涡虫舒展身体,涡虫对强光的这种反应是一种 行为,这种行为的发生受 控制,是由 决定的;而第101次只用强光照射涡虫,涡虫对强光的反应是一种 行为。
某生物兴趣小组完成了一项动物走迷宫的实验,得到如下结果。请你帮他们分析下列问题:
动物 甲 乙 丙
成功前的尝试次数 32 65 5
(1)从行为的获得途径看,走迷宫属于 行为。老马识途、飞鸽传书、公鸡报晓三种动物行为中,也属于此种行为的是 。
(2)若兴趣小组选用的是小鼠、壁虎、蚯蚓三种动物进行实验,那么,乙最有可能是 。壁虎是昼伏夜出的动物,从行为获得的途径看,此行为属于 行为,是由 决定的。
(3)为使动物完成走迷宫的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应该在迷宫出口处放上 ,实验前让动物处于 状态。
(4) 小鼠走迷宫时依赖于它的运动系统。运动时,运动系统中的 这一组成部分相当于“动力”。小鼠的运动器官是 。
(5)小鼠走迷宫时还需要消耗能量,小鼠运动所需要的能量是细胞的 释放的。
四、资料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根据下面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蚂蚁是营群体生活的昆虫,每个群体中有蚁后、雄蚁和工蚁,有些蚁群中还有不能生殖的兵蚁。蚁后的主要职能是产卵、繁殖后代;雄蚁的职能是与蚁后交配;工蚁的主要职能是筑巢、觅食、保护卵、喂养幼蚁;兵蚁的主要职能是专门保卫蚁巢。
材料二:庞大的蜜蜂群体中,蜂后是专职的“产卵机器”,雄蜂唯一的任务是与蜂后交配,工蜂承担建造蜂巢、采集花蜜、喂养幼虫及保卫等工作,它们之间可以通过复杂的“舞蹈”语言相互传达蜜源的方向和距离。
材料三:当香蕉被挂在高处,黑猩猩徒手拿不到时,它会尝试着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然后爬到木箱顶上去摘香蕉。
材料四: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总是给鱼池边浮到水面张口求食的金鱼喂食其捕来的昆虫,就像喂自己的雏鸟一样,一连喂了好几个星期。
(1)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可知,蚂蚁和蜜蜂都具有 行为,该行为的重要特征是: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 ,成员之间有明确的 ,有的群体中还形成 。
(2)没有信息交流,动物个体之间就无法取得联系。当工蜂发现蜜源后,会通过 告诉其他同伴蜜源的方向和离蜂房的距离;而蚂蚁之间的通讯依靠的是 。(均选填“语言”“动作”或“气味”)
(3)根据动物行为的功能,大致可以分为觅(取)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等。黑猩猩拿到香蕉的行为属于 行为,而美国红雀饲喂金鱼的行为属于 行为。
1.【答案】D
2.【答案】D
3.【答案】D
4.【答案】C
5.【答案】A
6.【答案】A
7.【答案】D
8.【答案】B
9.【答案】A
10.【答案】C
11.【答案】C
12.【答案】C
13.【答案】B
14.【答案】B
15.【答案】D
16.【答案】C
17.【答案】(1)学习/后天性 (2)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 生活经验 学习 (3)强 少 (4)环境
18.【答案】 (1)阴暗 (2)先天性 遗传因素 遗传物质 后天学习
19.【答案】 (1)学习(后天学习) 老马识途、飞鸽传书 (2)蚯蚓 先天性 遗传物质(遗传因素) (3)食物 饥饿 (4)骨骼肌(肌肉) 四肢 (5)呼吸作用
20.【答案】 (1)社会(群) 组织 分工 等级 (2)动作 气味 (3)觅(取)食 繁殖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