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生物圈中的动物 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单元练习(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章 生物圈中的动物 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单元练习(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8-17 17:05: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7章生物圈中的动物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
在一片草原中,食草昆虫吃草,食虫鸟吃食草昆虫,鹰吃食虫鸟,这些生物构成了( )
A. 食物链 B. 食物网 C. 种群 D. 生态系统
近十几年来,江南某地的青蛙被大量搬上餐桌,致使该地区的水稻产量大幅度下降。造成水稻减产的主要原因是这个生态系统中( )
A. 食物链遭到严重破坏 B. 植被受到了严重破坏
C. 环境受到严重的污染 D. 发生了严重的地质灾害
下列属于我国珍稀爬行动物的是( )
A. 大熊猫 B. 扬子鳄 C. 褐马鸡 D. 扭角羚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使生物多样性受威胁
B. 对森林乱砍滥伐, 使生物多样性受威胁
C. 生物之间的相互残杀, 使生物多样性受威胁
D. 大量引进外来物种,使生物多样性受威胁
为了保护动物的多样性,所采取的保护措施的三个层次是( )
基因
细胞
组织
物种
生态环境
A. B. C. D.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蔓延,使得人们更加意识到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保护野生动物等于保护我们自己。关于我国野生动物资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我国脊椎动物种类约占世界脊椎动物总数的13.7%
B. 我国有许多特产珍稀动物,白鳍豚就是其中一种
C. 动物资源的保护取决于人类
D. 易地保护是保护动物的最有效措施
下列例子中,哪一项不能体现动物对植物的有利影响( )
A. 日本某地遭遇罕见蝗灾,紧急请求各地支援
B. 为了提高苹果、油菜等植物的产量,在温室大棚中放养蜜蜂
C. 蚯蚓在湿润土壤中钻洞,分解枯叶、朽根等中的有机物
D. 松鼠将收获的松子贮存在地下,可以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在一个池塘里,鲫鱼能吃水草,又能吃螺蛳等小动物,草鱼吃水草, 乌鱼会吃鲫鱼、草鱼。下列能反映此池塘中的食物链的是( )
A. 乌鱼鲫鱼螺蛳 B. 水草鲫鱼乌鱼
C. 乌鱼水草草鱼 D. 水草草鱼鲫鱼
“我为花草呵护,花草向我微笑”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里的“花草”和“我”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分别是( )
A. 生产者、消费者 B. 消费者、生产者 C. 分解者、生产者 D. 生产者、生产者
黑熊喜欢吃植物的浆果、竹笋、苔藓,也吃蜂蜜、蛙、鱼等,下列有关黑熊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是杂食动物 B. 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C. 对植物的繁殖和分布产生不良影响 D. 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
呼伦贝尔大草原是我国最大的牧业基地,那里的牧民为了防止狼袭击牛羊, 曾组织了大规模的捕狼活动,但随后野兔却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和牛羊争夺牧草,加速了草场的退化,以上实例说明了( )
A. 有些动物对人的危害极大,必须大力捕杀
B. 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C. 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
D. 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下列关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正确的叙述是(  )
A. 没有动物,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就不能进行
B. 植食动物直接以植物为食,对植物的生长和繁殖非常不利
C. 在“农作物→鼠→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如果鼠的数量增多, 一段时间后, 猫头鹰的数量也会增多
D. 只有昆虫能帮助植物传粉
二、识图作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如图是某生态系统部分生物的营养关系图解。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物链,写出最短的一条是 (写一条即可)。
(2)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 ,它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制造有机物,不仅养活了自己,还养活了其他生物。植物被动物吃了,会在动物体内分解,说明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 。
(3)如果蝗虫的数量大量增加, 的数量将随之增加,使蝗虫的数量增长受到抑制,这体现了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有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三、资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
阅读以下资料,并回答问题:
资料一 中国国土辽阔,海域宽广,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加之有较古老的地质历史,孕育了极其丰富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物种,以及丰富多彩的生态组合,是全球12个“巨大多样性国家”之一。下表显示我国部分生物类群“种”数及占世界已知种数的百分比。
类群 我国已知种数 世界已知种数 占世界已知种
数的百分比
哺乳类 581 4342 13.39
鸟类 1244 8730 14.25
爬行类 376 6300 5.97
两栖类 284 4010 7.08
鱼类 3862 19056 20.3
蕨类植物 2200~2600 10000~12000 22
裸子植物 约240 850~940 26.7
被子植物 30000 260000 10
资料二 下图为不同植物类群的一些代表植物的图片:
(1)资料一说明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多样性。
(2)在资料二所示的植物中,进化程度最高的植物是 ;有根、茎、叶器官的分化,但生殖离不开水,属于我国一级保护植物的是 。
(3)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价值是巨大的。植树造林可以涵养水源和调节气候,这是利用生物多样性中的( )
A.潜在价值
B.间接价值
C.直接价值
D.科研价值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沅水、澧水是流经湖南常德市的两大水系, 几十年前, 那里的水质清新, 物产丰富。但近年来,由于人们的过度捕捞以及水质污染等因素,使两大水系受到了比较严重的破坏,水产资源日渐枯竭。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该市石门县境内的壶瓶山, 自从20世纪80年代建立自然保护区, 进行封山管理以来, 区内动物、植物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现在的壶瓶山已成为植物的王国、动物的乐园、人间的仙境。
(1)沅水、澧水两大水系中的物种正在减少,说明两水域生态系统中生物的 正面临威胁,它主要体现在物种 的加快上。
(2)壶瓶山的生态系统与物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这主要是由于人们在那里实施了 保护措施,其中建立 是实施这种保护的重要手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草、食草昆虫、食虫鸟、鹰之间为被食与捕食的关系,所以它们共同构成了食物链。
2.【答案】A
【解析】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在稻田里的一条食物链水稻害虫青蛙中,如果大量捕杀青蛙, 破坏了食物链, 使稻田里的害虫增加, 从而造成水稻减产, 导致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3.【答案】B
【解析】大熊猫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哺乳动物之一。扬子鳄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是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褐马鸡属于鸟类, 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扭角羚属于哺乳类,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4.【答案】C
【解析】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有: 栖息地的丧失、人类的乱捕滥杀和外来物种的入侵。其中主要威胁是栖息地的丧失。所以选项中不是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是生物之间的弱肉强食。
5.【答案】D
【解析】保护动物的多样性需要在遗传物质、物种和生态环境三个层次上制定保护战略和采取保护措施。
6.【答案】D
【解析】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它保护了珍稀野生动物及其赖以生存的栖息环境。就地保护的主要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7.【答案】A
【解析】出现大量蝗虫会造成蝗灾,体现出动物对植物生活不利的一面。
8.【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食物链的特点,解题关键是熟知食物链反应了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食物链起点是生产者,沿着食物链,依次为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等。
【解答】
根据题干的叙述.该池塘中存在下列三条食物链:水草草鱼乌鱼;水草鲫鱼乌鱼;水草螺蛳鲫鱼乌鱼。
9.【答案】A
【解析】“花草”是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我”是人,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10.【答案】C
【解析】黑熊既吃植物,也吃动物,是杂食动物,也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黑熊是食物链的组成成分,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黑熊吃植物的浆果,种子会随粪便排出,从而为植物传播种子,扩大了植物的分布范围,促进了植物的繁殖。
11.【答案】D
【解析】 狼吃牛羊,也吃野兔。狼被捕杀后,野兔失去天敌的控制,数量就会迅速增多, 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这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12.【答案】C
【解析】 在生物圈中,只要具有生产者和分解者,物质循环就可以进行,动物能促进生物圈的物质循环。有些植食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促进了植物的繁殖和分布。在“农作物→鼠→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如果鼠的数量增多,猫头鹰得到的食物就会增多,猫头鹰生长和繁殖的速度加快,一段时间后,其数量也会增多。能帮助植物传粉的动物不只有昆虫,如蜂鸟、蝙蝠等也能帮助植物传粉。
13.【答案】(1)4 植物鼠蛇鹰(或“植物蝗虫食虫鸟鹰”) (2)植物 物质循环 (3)食虫鸟和蛙
【解析】 (1)图中共有4条食物链,分别是植物鼠蛇鹰;植物蝗虫蛙蛇鹰;植物蝗虫食虫鸟蛇鹰;植物蝗虫食虫鸟鹰。其中,最短的食物链是“植物鼠蛇鹰”和“植物蝗虫食虫鸟鹰”。(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等物质。二氧化碳可以被生产者利用。因此,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3)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如果蝗虫的数量大量增加,食虫鸟和蛙由于食物增多,数量将随之增加,使蝗虫的数量增长受到抑制,这体现了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有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14.【答案】 (1)物种 (2)珙桐 桫椤 (3)B
【解析】略
15.【答案】(1)多样性 灭绝速度 (2)就地 自然保护区
【解析】略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