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下列有关动物运动和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老虎的运动方式有奔跑、行走等 B. 关节提供动物运动的动力
C. 学习行为的形成与遗传物质无关 D. 老马识途属于先天性行为
当一个人屈肘时,作为动力的是( )
A. 关节 B. 韧带 C. 肌肉 D. 骨
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 海狮表演顶球 B. 小猪吃奶
C. 鸡听到主人呼叫后赶来吃食 D. 黑猩猩叠木箱摘香蕉
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 孔雀开屏 B. 鹦鹉学舌 C. 蜘蛛结网 D. 雄蛙鸣叫
如图是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其中阴影部分表示相同点。能够填写在阴影部分的是( )
A. 生来就有 B. 随环境改变而改变
C. 受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控 D. 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诗句描述了黄蝶的什么行为( )
A. 防御行为 B. 迁徙行为 C. 生殖行为 D. 取食行为
在紧急情况下,会发生蜥蜴自断尾、金龟子假死、乌贼遇到敌害时释放“墨汁”的现象。这些属于动物的( )
A. 防御行为 B. 攻击行为 C. 繁殖行为 D. 社群行为
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繁殖行为的是( )
A. B.
C. D.
下列不属于实验法的是( )
A. 哈维发现血液循环
B. 探究响尾蛇是如何追寻它放走的猎物的
C. 用望远镜观察候鸟的迁徙
D. 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食物链中,处于第一环节的生物通常是( )
A. 绿色植物 B. 植食动物 C. 肉食动物 D. 微生物
苍耳是一种常见植物,当动物在草丛中奔跑时,身上常会沾上一些苍耳带刺的“小球”。动物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
A. 对苍耳不会产生作用 B. 有利于苍耳生长
C. 能够帮助苍耳传播种子 D. 能够帮助苍耳传粉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 生物多样性是指基因(遗传)的多样性
B.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C. 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D. 为了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应大力引进外来物种
某校生物学社团在活动中观察到以下生物,细胞内无成形细胞核的生物是( )。
A. B.
C. D.
如图酸菜是小明的最爱,为了泡制酸菜,妈妈让小明去买一些菌类,聪明的你知道小明应该买下面哪一种吗( )
A. 酵母菌 B. 乳酸菌 C. 霉菌 D. 醋酸菌
“蜂飞蝶舞”“莺飞草长”和“鹰击长空”等词语形象生动地刻画了会飞动物的运动情景。从生物学角度看动物飞行的意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可跨越空间,扩大生存范围
B. 有利于觅食、避敌和繁育后代
C. 可选择栖息地,这也是对环境的适应
D. 具备身体呈流线型、有发达的肌肉等适于飞翔的结构特点
水中生活的动物种类多、数量大,它们主要的运动方式是( )
A. 爬行 B. 游泳 C. 跳跃 D. 飞行
出于对老年人的关爱, 很多年轻人在乘坐公交车和地铁时都会主动为刚上车的老年人让座,其原因之一是因为老年人的骨( )
A. 有机物增多,弹性变大,易变形 B. 有机物增多,弹性变小,易骨折
C. 无机物增多,弹性变小,易骨折 D. 无机物增多,弹性变大,易变形
人体在运动时,关节的灵活性和牢固性非常重要。下列关于关节的结构与灵活性和牢固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关节头和关节窝一凸一凹
B. 关节头与关节窝之间有空隙,运动时容易造成脱臼
C. 关节囊由坚韧的结缔组织构成,还附有许多韧带
D. 关节面上覆盖着光滑的和有弹性的关节软骨
2019全国游泳冠军赛暨世锦赛选拔赛共产生了42枚金牌, 诞生了诸多令人振奋的佳绩。对于运动员动作的完成,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2及里面和外面的韧带使得关节灵活
B. 任何动作的完成都需要多组肌肉的配合
C. 运动员游泳胳膊向前伸时,6收缩7舒张
D. 运动时8、9分别起支点和杠杆作用
下列食物链中,书写正确的是( )
A. 草→蚱蜢→青蛙→蛇→鹰 B. 蚱蜢→草→鸟→鹰
C. 狐→鹰→食虫鸟→蚱蜢→草 D. 草→蚱蜢→食虫鸟→青蛙
下列几种动物中,不是我国特产动物的是( )
A. 扬子鳄
B. 藏羚
C. 袋鼠
D. 白鳍豚
从表中数据分析保护鸟类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 )
危害鸟类
生存的因素 偷猎 栖息地
丧失 外来物
种入侵 其他原因
对鸟类的
危害程度 20% 60% 12% 8%
A. 颁布保护鸟类的法律法规 B. 保护鸟类的栖息环境
C. 禁止引进危害鸟类的外来物种 D. 将鸟类移入动物园进行保护和管理
真菌分布非常广泛,下列有关真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蘑菇能进行光合作用 B. 某些真菌可以与藻类共生
C. 制作酸奶与酵母菌有关 D. 青霉素可以杀死真菌
为研究饮水机中细菌的生存条件,有人将同一桶纯净水每隔3天,分别从冷水口和热水口接等量的饮用水,测定细菌数量,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测定时间 第1天 第4天 第7天 第10天
冷水口细菌数 34 560 935 1220
热水口细菌数 15 3 25 46
A. 若用饮水机只喝冷水,应尽快将整桶水喝完
B. 使用饮水机喝热水比喝冷水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C. 本实验只能探究时间对饮水机中细菌生存的影响
D. 冷水口接的饮用水中细菌数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多
下列关于发酵技术和食品保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酸奶制作的原理是乳酸菌利用牛奶中的蛋白质生成乳酸
B. 白酒酿造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依靠酵母菌分解谷物中的淀粉
C. 真空包装食品变质胀袋的主要原因是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
D. 保存蔬菜、水果时适当控制氧气浓度主要是为了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
每到秋天,北方的严寒气候不再适合一些鸟类生存,它们便会飞往温暖的南方。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从动物行为的类型来看,鸟类迁徙属于 行为。
(2) 鸟类在迁徙的过程中会群聚在一起,从动物行为的类型来看,这种行为属于 行为;鸟类在遇到危险后会立即躲避,这种行为属于 行为。
(3)春天来临,鸟类又会回到北方,春暖花开,小鸟忙着搭建鸟巢、产卵等。从动物行为的类型看,此时鸟类的行为属于 行为。
(4)鸟类和 (选填“同种”或“不同种”)生物个体之间才会发生攻击行为。
三、识图作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的运动系统是由 、 和 三部分组成的。
(2)一块骨骼肌由 和 两部分组成。
(3)伸肘时肱二头肌处于 状态, 处于 状态。
(4)屈肘时肱二头肌处于 状态,处于 状态。
(5)由该图可知,一块骨骼肌至少应固定在几块骨上( )
A.一块
B.两块
C.多块
D.不能确定
(6)举手、抬腿等随意动作都包括以下三个步骤,它们的正确顺序是( )
相应的骨受到牵引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骨骼肌收缩
A.
B.
C.
D.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关于米酒、酸奶的家庭制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a.制作米酒的主要步骤:蒸熟米饭并冷却加酒曲保温发酵。
(1)该酒曲中含有的主要微生物是 ,其所属生物类群是 。
(2)步骤中保温的目的是为菌种的生活提供 。
b.制作酸奶的主要步骤:鲜奶煮沸冷却加入某原味酸奶发酵保存食用。
(3)步骤的目的是 。
(4)制作酸奶用到的微生物与米酒酒曲所含主要微生物相比,其细胞结构的主要特点是没有成形的 。
(5)新鲜酸奶常用 方法保存。
(6)酸奶的发酵过程其实是某种微生物的繁殖过程,这种微生物的名称是 ,它是以 方式进行繁殖的。
五、资料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绿洲与蚂蚁
1890年,慕尼黑森林仅剩下一小块可怜的“绿洲”,树木的针叶全被松毛虫吞噬,当时“绿洲”中有六窝小蚂蚁却未被注意。70年后,一位德国生物学家解开了“绿洲”之谜:是六窝小蚂蚁保卫了“绿洲”。他发现:一窝森林小蚂蚁可达300万只,可守护方圆100平方米的“领地”,每天最多可消灭害虫十万条。蚁巢周围土壤中的微生物比其他地方多成千上万倍,促进了植物的生长,小蚂蚁还能传播植物的花粉和种子,并消灭危害植物幼芽的食根虫,于是禽鸟和小兽就有了乐园。
(1)在这片“绿洲”上,蚂蚁在此生态系统中扮演了 的角色。
(2)写出有蚂蚁参与的一条食物链: 。
(3)若捕杀这六窝蚂蚁,会导致这个“绿洲” 。
(4)文中提到,“微生物比其他地方多成千上万倍”,就“促进了植物的生长”。这里的微生物主要是指 ,它们能将土壤中的 分解成 ,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
(5)我们要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补充措施是 ,另外还要加强 。
1.【答案】A
2.【答案】C
3.【答案】B
4.【答案】B
5.【答案】C
6.【答案】A
7.【答案】A
8.【答案】D
9.【答案】C
10.【答案】A
11.【答案】C
12.【答案】B
13.【答案】A
14.【答案】B
15.【答案】D
16.【答案】B
17.【答案】C
18.【答案】B
19.【答案】B
20.【答案】A
21.【答案】C
22.【答案】B
23.【答案】B
24.【答案】C
25.【答案】C
26.【答案】(1)节律 (2)社群防御 (3)繁殖 (4)同种
27.【答案】(1) 骨 骨连结 骨骼肌 (2) 肌腹 肌腱 (3) 舒张 肱三头肌 收缩 (4) 收缩 舒张 (5) B (6) B
28.【答案】(1)酵母菌 真菌 (2)温暖环境(适宜的温度) (3)接种 (4)细胞核 (5)低温(6)乳酸菌 分裂生殖
29.【答案】(1) 消费者
(2)植物→食根虫→蚂蚁
(3)生态平衡被破坏
(4)(腐生)细菌和真菌 有机物 无机物 分解者
(5) 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 易地保护 法制教育和管理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