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单元强化练习(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单元强化练习(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8-17 16:55: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善于奔跑的猎豹、狮子等动物适宜生活在( )
A. 开阔的大草原上 B. 茂密的森林中 C. 沼泽地中 D. 崇山峻岭中
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里有这样一段描写:“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里描写了动物的哪些运动方式( )
A. 飞行、爬行 B. 跳跃、爬行 C. 跳跃、游泳 D. 飞行、游泳
如图是人的长骨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是骨松质,结构疏松,能承受一定压力
B. 是骨密质, 结构致密坚硬,抗压力强
C. 是骨髓,幼年时呈红色,有造血功能
D. 是骨膜,无血管,有神经、成骨细胞
模型构建是学习生物学的一种有效策略。某同学利用一些材料制作了一个骨骼肌牵动骨运动的模型, 下图中的木板代表( )
A. 骨 B. 骨骼肌 C. 关节 D. 肌腱
很多年前,英格兰有一只大山雀,在一次啄食中,无意打开了一户居民门外的奶瓶盖,并偷喝了牛奶(如图)。不久,那里的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这样偷喝牛奶的方法。从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其他大山雀的这种行为属于( )
A. 取食行为
B. 后天学习行为
C. 本能行为
D. 社群行为
白居易的诗曰“须臾十来往, 犹恐巢中饥。辛勤十来日,母瘦雏渐肥。”这描绘的是母燕的( )
A. 贮食行为 B. 繁殖行为 C. 攻击行为 D. 防御行为
同学们,你见过壁虎自动断尾以逃避敌害的情况吗 壁虎的这种行为属于( )
A. 防御行为 B. 攻击行为 C. 繁殖行为 D. 取食行为
东营观鸟协会为了研究东方白鹳在自然状态下的各种行为,在其栖息的黄河三角洲湿地安装摄像机, 记录东方白鹳的行为。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比较法 D. 调查法
2020年初,从非洲到南亚,蝗灾肆虐的消息时有报道,各方也在呼吁积极应对,并取得了一些成效。蝗虫本身存在天敌,如粉红椋鸟,它一天能吃120至180只蝗虫。根据上述材料,下列哪条食物链的书写是正确的( )
A. 阳光植物蝗虫粉红椋鸟 B. 植物蝗虫粉红椋鸟
C. 蝗虫粉红椋鸟 D. 植物蝗虫粉红椋鸟细菌
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动物摄取的有机物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素等物质。这体现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 )
A. 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 限制植物的过度生长
C. 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 D. 维持生态平衡
有4位同学对我国生物多样性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甲说: 扬子鳄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 我们可以采取就地保护的方法
B. 乙说: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可以随意利用周围的自然资源
C. 丙说:要保护生物多样性,必须禁止对一切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D. 丁说:我国地大物博,生物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用不着保护生物多样性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中国科学家在寨卡病毒的研究上又往前迈出了一步。下列对寨卡病毒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用光学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寨卡病毒
B. 寨卡病毒的细胞结构非常简单
C. 寨卡病毒的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D. 寨卡病毒寄生在人和灵长类动物的细胞里
下列各种现象中,不属于动物通讯的是( )
A. 雌蟋蟀被雄蟋蟀的唧唧声吸引
B. 鸟类衔草筑巢
C. 雄性萤火虫向雌性萤火虫发出闪烁的信号
D. 蚂蚁根据同伴留下的分泌物找到食物
如图为运动员正在进行吊环比赛,此时,他的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分别是( )
A. 收缩、舒张
B. 两者都收缩
C. 舒张、收缩
D. 两者都舒张
“狼孩”的故事为许多同学所熟悉, 失去了幼仔的母狼, 把人类的婴儿当成自己的后代来喂养,这种行为是( )
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
由遗传物质控制的行为
由环境因素控制的行为
A. B. C. D.
下列对动物行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鸡和狗都能学会绕道取食,但鸡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比狗多
B. 后天学习行为可以通过遗传获得
C. 鸭游泳的行为是长期练习的结果
D. 先天性行为出生就有, 不需要通过遗传就能获得
下列有关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小狗会做算术题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B.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通过遗传、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本能行为
C. 大猩猩堆叠起箱子取高处的食物,属于先天性行为
D. 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
在捕食食物链ABCDE中,消费者是指( )
A. A、B、C、D、E B. B、C、D、E
C. A、B D. E
飘落到岛屿上的鸟类尸体腐烂后,胃里的种子掉落出来,在土壤里发芽、生根、成长,这说明动物能够( )
A. 对植物造成危害 B. 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 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D. 维持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
下表显示某地哺乳动物和鸟类的生存受到威胁的原因及比例,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原因 哺乳动物 鸟类
偷猎 31% 20%
丧失栖息地 32% 60%
生物入侵 17% 12%
其他原因 20% 8%
A. 生物入侵可以丰富生物的多样性,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
B. 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丧失栖息地
C. 哺乳动物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
D. 该生态系统一定是草原生态系统
若细菌每30分钟分裂一次,在没有洗手的情况下,2个细菌经过2个小时的分裂后可得到的细菌数目是( )
A. 4个 B. 32个 C. 8个 D. 16个
柑橘皮上很容易长出“绿色”的霉菌,下列关于这些霉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细胞中含叶绿素 B. 用孢子繁殖
C. 营异养生活 D. 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自来水一旦被大肠杆菌污染,就有可能引发肠道传染病,甚至导致流行病,如伤寒、细菌性痢疾。因此,必须对自来水进行严格的检测,以确保饮水安全。大肠杆菌的特征有( )
无成形的细胞核 无细胞壁 腐生 能通过分裂繁殖后代 单细胞结构
A. B. C. D.
面包师制作面包、馒头时,要使面包、馒头膨大松软,需要用到下列哪种生物( )
A. B. C. D.
日常生活中对微生物的应用非常普遍,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酿酒时要常开盖, 保证酵母菌的活性, 有利于酒精的形成
B. 利用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发酵形成醋酸来制作醋
C. 青霉菌产生的青霉素能杀死细菌, 因此可以对患者大量使用
D. 腌肉长时间不易腐烂,是由于盐分多会抑制细菌的生长
二、识图作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
如图是一组微生物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肆虐非洲的埃博拉病毒与图中的 (填字母)都没有细胞结构,直接由 和 构成。
(2)以上生物中能产生青霉素的是[ ] 。
(3)图中单细胞生物有 (填字母),真核生物有 (填字母)。
(4)图中可能会导致人体某部位发炎的生物是 (填字母)。
(5)在外界条件适宜的情况下,A、C两种生物的繁殖方式分别是 、 。
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读图,填出各部分名称:
, , , , 。
(2)骨骼肌有受到刺激而收缩的特性, 但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 骨。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至少两组肌肉相互 活动的。
(3)关节对运动的意义是:在运动中起 的作用。
(4)屈肘时(图甲)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伸肘时(图丙)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 。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为了研究小白鼠的学习能力,有人利用迷宫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提出问题:
小白鼠走迷宫是否属于学习行为
用彩纸作为标志是否能提高小白鼠走迷宫的能力
制订实施计划:
设计迷宫;
将小白鼠分组并编号,实验组在正确路口放置彩纸,对照组不放彩纸;
将小白鼠逐一放入起点,并记录其到达食物的时间。
把数据记入表格(单位:秒)。
组别 编号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实验组 69 43 43 12 25 17
87 49 49 58 46 41
53 39 39 15 32 14
对照组 92 32 32 38 13 19
60 41 41 37 66 33
63 19 19 13 30 12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
(1) 若要得出问题“小白鼠走迷宫是否属于学习行为 ”的结论,可将 (填“同一”或“不同”)小白鼠 (填“同一”或“不同”)次数的计时数据进行比较。
(2)说说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数据的目的是什么 。
(3)若要使实验数据更为可信,需对本实验进行改进,说出其中一点: 。
(4)有人对“小白鼠走迷宫”产生了以下几个看法:
A.小白鼠把彩纸当作“路标”,这是一种先天性行为
B.不同小白鼠通过迷宫花费的时间不同,说明遗传物质会影响学习行为
C.小白鼠的学习行为是建立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的
D.小白鼠一旦学会走迷宫,终生不会忘记该迷宫的通过路线
根据实验分析,哪些观点能够成立 (填相关字母) 。
四、资料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请运用生物多样性的知识填空:(1)我国已知的哺乳动物有581种、鸟类有1244种、裸子植物约240种这主要体现了 多样性。
(2)如图代表一定区域中不同物种的分布状况,其中物种多样性最高的是 。
(3)内蒙古北大河林场管护站司炉工倾倒燃烧剩余物残渣引起的森林火灾,导致当地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迅速减少。可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 的多样性, 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4)《中国自然观察》评估了近15年间1085个濒危物种的保护状况(如图所示)
大熊猫是状况好转的物种之一,生活在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中的小熊猫、川金丝猴、羚牛等也同时得到了保护,这种现象称为“伞护效应”,状况变差的濒危物种受到最主要的威胁, 来自生存环境的改变和丧失。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大多数濒危物种的保护状况是 。
“伞护效应”体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
1.【答案】A
2.【答案】D
3.【答案】D
4.【答案】A
5.【答案】B
6.【答案】B
7.【答案】A
8.【答案】A
9.【答案】B
10.【答案】A
11.【答案】A
12.【答案】D
13.【答案】B
14.【答案】B
15.【答案】A
16.【答案】A
17.【答案】C
18.【答案】B
19.【答案】C
20.【答案】B
21.【答案】B
22.【答案】A
23.【答案】D
24.【答案】D
25.【答案】D
26.【答案】(1)E 蛋白质外壳 内部遗传物质 (2)C 青霉 (3)A、D B、C、D (4)A (5)分裂生殖 孢子生殖
27.【答案】(1)肌腹 肱二头肌 肱骨 关节头 关节窝 (2)推开 配合 (3)支点 (4)收缩 舒张 舒张
28.【答案】(1)同一;不同
(2)为了得出问题“用彩纸作为标志是否能提高小白鼠走迷宫的能力 ”的结论
(3)增加实验的小白鼠的数目
(4)B、C
29.【答案】(1)物种 (2)B (3)生态系统 (4)变差 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