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地形图》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提高读图析图能力。
2.能够熟练地在等高线图上,读出某地的海拔高度,根据等高线地形图进行相关计算。
【学习过程】
导入:地球表面形态各异,如何在地图上准确表示不同的地形呢?等高线地形图就可以,今天我们来学习等高线地形图的相关知识。
[自主学习](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堂展示)
一.海拔与相对高度
1.海拔(绝对高度):地面某一点高出 的垂直距离。
0米表示海平面,正值表示高出海平面,负值表示低于海平面。如右图,甲的海拔为 米,乙点海拔为 米。
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另一地点的 距离。
如右图,甲乙两地相对高度是 米。
师:大家知道等高线地形图的制作过程吗?PPT播放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过程。
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PPT出示图片:山体的不同部位
1.等高线:在地图上, 相同的点的连线。
(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称为等深线)
2.等高线地形图与地形类型
1、山顶与洼地 3、鞍部:两个山头间的低凹处,
一般也是两个山脊和两个山谷
的会聚处。
山顶:闭合曲线,外 内 。
洼地:闭合曲线,外 内 。
2、山脊与山谷 4、陡崖:多条等高线会合重叠在一起。
山谷:等高线凸向 处,中间海拔 于两侧。
山脊:等高线凸向低处,中间海拔 于两侧。
学生展示以上“自主学习”内容,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总结出判断山谷、山脊的方法:凸低为高、凸高为低。
*牛刀小试*读右图,说出下图字母所在地表示的地形名称,河流的位置和大致流向。
1.A 、B 、C 、 D 。
2.河流位置 ,流向 。
总结: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的关系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总结等高线地形图的特征)
读右图,结合下列问题提示归纳等高线特征
①同一等高线上海拔有何特点?
②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有何特点?
(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③等高线疏密与坡度的陡缓之间存在什么联系?
④等高线能相交吗?
⑤完整的等高线都是闭合的曲线吗?
三、等高线地形图的特征(归纳总结)
1.同线等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海拔高度相同,且都以海平面为基准。
2.等高距全图一致:图中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
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如山顶和洼地。在一副图中等高线不闭合是因为图示范围小。
4.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所以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但在 处,等高线在图中可以显示为重合状态。
5.疏缓密 :同一副图中等高线稀疏,坡度较 ,等高线密集,坡度较 。
6. :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海拔高度不在两相邻等高线之间,而是高于高值或低于低值。
*牛刀小试*
读右图:判断M、N、A、B两地的海拔高度范围M 、N 、 A 、B ,A.B两点间的温差是 .(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 C)
【探究拓展】
读右图,思考并完成下题:
1.a处海拔范围: 2.b处海拔范围:
3.你能根据a和b的海拔高度算出它们的相对高度吗?
4.陡崖顶部的海拔范围:
5.陡崖底部的海拔范围:
6.你能根据崖顶和崖底海拔高度算出陡崖的相对高度吗?
总结归纳公式:(相对高度h,等高距d,重合的等高线条数n)
【课堂小结】(以板书的形式出现)
【板书设计】
等高线地形图
一、海拔与相对高度
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特征
三、相关计算
【课后反思】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