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陆地与海洋》学案
【学习目标】
1、世界海陆分布状况及特点、各大洲的界线。
2、世界陆地与海底地形特征简单分析。
3、能力要求:区域空间定位方法尤其是经纬网定位法的初步掌握。
【高考热点】:
1、通过经纬度判读世界各大洲、大洋及主要国家
2、海陆轮廓及海峡、运河等交通要道往往成为文综试题的切入点
【教学重点】:
1、.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及其应用经纬网判断。
2、运用等高线图,考查陆地地形、地势的特征及对气候、河流的影响
【教学难点】:
1、海陆轮廓及海峡运河等交通要道判读
【学习过程】:
【导课】ppt展示太空视角下的地球,引导学生对思考对地球的基本认识。
提问与思考:准确的说,地球是“地球”还是“水球”?
【学生回答】“水球”
【提问与思考】:既然我们地球表面积大部分地区被海洋覆盖,那为什么人们当初给地球起名时,为什么把它叫做“地球”,而不叫做“水球”呢?
【学生回答】因为人类是生活在陆地上,限于当时的条件,人们并不知道除陆地外还有广大的海洋,而且海洋的面积大于陆地,所以人们当初把它命名为“地球”。
【相关知识拓展】:人类第一个登上太空的宇航员加加林对地球的描述:“天空非常的幽暗,而地球是蓝色的,看起来一切都非常清澈。”并加以解释:蓝色是海洋的颜色,地球上的海陆分布有着其自身的特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
考点一:海陆分布及大洲大洋
PPT展示:
(1)“世界海陆分布图”和“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图”总结地球表面积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的比例。
(2)对图片进行阅读,讨论分析地球的陆地分别在东西和南北半球上的集中程度。
PPT展示:“世界地图” 以及“七大洲轮廓面积比较图”
读图并给出相应定义,区分大洲、大陆、半岛及岛屿;洋、海、海峡海湾、内海、陆间海等,同时也让学生读到了大洲大洋的分布位置关系。
【自主学习1分钟——小组合作讨论】:完成学案案例1、案例2 。
【案例1】读东西半球图,填注并填写如下内容。(3分钟)
(1)将下列七大洲的代号填写在图上:A.亚洲 B.非洲 C.南美洲 D.南极洲 E.大洋洲 F.北美洲 G.欧洲;
(2)将大洲界线填注在下列横线上:
A与F之间是 ;C与D之间是 ;G与F之间是 。
(3)将下列国家的代号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①美国 ②俄罗斯 ③土耳其 ④埃及 ⑤哈萨克斯坦。跨A和G的国家有______;跨A和B的国家有_______;跨E和F的国家有________。
(4)将下列四大洋的代号填写在图上:H.太平洋 I.印度洋 J.大西洋 K.北冰洋
【案例2】、读下面“各大洲轮廓图”,回答:(3分钟)
(1)在图中画线处填上各大洲的名称。
(2)图中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填字母、下同)____,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是____,拥有世界上海拔最高高原的大洲是____,赤道穿过中部,跨南北半球范围大致对称的大洲是____,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____、____。
(3)A大洲的临海位置:北临____洋、东临____洋、南临____洋、西临____。
(4)西侧都临太平洋、东则都临大西洋,都位于西半球的大洲是____、____。
(5)F、B大洲之间隔____海相望,A、B大洲之间被____运河与____海隔开。
【承转过渡】我们在地球上主要生活在陆地上,而我们生活的陆地,比如我们周围,有山地有高原,整个陆地表面并不像海平面那么平坦,而是有很多高低起伏。
考点二:陆地地形
展示“五种基本地形”图,结合教材完成下面表格
1、五种陆地基本地形(2分钟)
平原 高原 盆地 山地 丘陵
海拔高低 海拔较低,一般在 米以下 海拔较高,一般在 米以上 海拔无标准 海拔较高,一般在 米以上 海拔较低一般在 米以下
地表起伏特征 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 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边缘陡峻 中间低,四周高,四周有山岭环绕 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地势有起伏,坡度比较和缓
等高线示意图
地形
通过填写与讨论,利用简单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启发学生辨别五种陆地基本地形。
【承转过渡】画家要画竹子前必须做到“心中有竹”那么我们要画世界地图前也应做到“心中有图”,怎样才能做到“心中有图”呢?通过下面交给学生们的学习方法,使同学们人人学会画世界地图。
看幻灯片9“一笔画世界”请同学们试画、互评。之后结合展示的世界分层设色地形图,完成学案思考探究1和例3
思考探究1:(3分钟)(参考地图册130页)
【案例3】、读下图,回答(1)~(2)题。(3分钟)
(1)图中大陆东、西两侧濒临的大洋分别是( )
A.大西洋、太平洋B.太平洋、印度洋
C.印度洋、大西洋D.太平洋、大西洋
(2)图中表示落基山脉的是( )
A.a B.b C.c D.d
【承转过渡】:我们以上看道的陆地地形是怎么形成的?海底的地形又是怎么样的呢?
3,、海陆变迁:
(1)大陆漂移学说:由原先只有一块“泛大陆”的陆地,经过大陆漂移,形成现在的基本面貌。
(2)板块的运动:
教师:由于这部分是我
们高一时重点介绍的内容,在这里大家凭自己的记忆和理解完成下面的问题:(3分钟)
①六大板块:A: ;B:
C: ;D: ;E: F:
②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 ,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 的地带。
③两大火山、地震带: 和 。
考点三:海底地形的主要构成(3分钟)
出示如下的图片,让学生自主学习,完成下面表格思考探究2:
地形 大陆架 大陆坡 大洋底部
海沟 海岭 洋盆
特点 向海洋的延伸部分,深度不超过 米 大陆架外缘的巨大 海底狭长洼地、 大 一般位于大洋 ,绵延很长 大洋底的主体部分,面积广大
板块特点 大陆板块 大陆板块 消亡边界 生长边界 大洋板块
剖面示意
板书设计:
世界的陆地与海洋
海陆分布及大洲与大洋
陆地地形
三、海底地形
亚洲:中高周低,地形复杂,
、 面积广大
欧洲: 为主,地势低平,海拔最低
非洲:
大陆
南北美洲:
西:山地
中:平原
东:
大洋洲:西高原,中
东山地
南极洲:高原大陆,冰雪覆盖,平均海拔最高
大陆架
大陆坡
海沟
海岭
洋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