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其他利用
知识点 1 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
食品的保存
1.主要原理: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________或________它们的生长和繁殖。
2.具体方法及原理
保存方法 原理 举例
抑菌 脱水法 除去①________,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保存蘑菇
腌制法 咸鱼、咸蛋
杀菌 巴氏消毒法 ②________灭菌 盒装牛奶
真空包装法 破坏③________菌类的生存环境 袋装肉肠
罐藏法 ④________消毒并防止与细菌、真菌接触 玉米、水果罐头
读图,完成3~4题。
3.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食品的保存方法,下列不正确的是( )
A.将肉放入冰箱冷冻保存
B.用盐腌制腊肉保存
C.真空包装食品进行保存
D.将刚收割的稻谷堆放保存
4.各种食品保存方法的共同特点是( )
A.杀死食品中的有害微生物
B.抑制微生物在食品中的生长和繁殖
C.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或杀死食品中的微生物
D.控制食品中水分的含量
知识点 2 细菌、真菌与疾病防治
胰岛素生产车间
生产胰岛素
1.是科学家把控制合成________的基因转入__________内,对大肠杆菌进行________,使之生产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胰岛素,这种技术叫____________。
2.请举例说出真菌与疾病防治的关系:
(1)抗生素的概念:有些真菌可以产生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________的物质,这些物质称为抗生素。
(2)抗生素的应用:抗生素可以用来治疗相应的疾病,如青霉产生的________可治疗多种________性疾病,如肺炎、脑膜炎等。
(3)滥用抗生素的危害:细菌会产生抗药性,形成“__________”。
读图,完成3~4题。
3.抗生素是一种很好的消炎药,抗生素的产生与何种生物有关( )
A.细菌 B.真菌
C.病毒 D.大肠杆菌
4.抗生素的作用是治疗由________引起的疾病( )
A.细菌和真菌 B.病毒和真菌
C.病毒 D.细菌
知识点 3 细菌与清洁能源和环境保护
污水处理厂
污水处理
1.请说出图中污水处理的原理:利用一些细菌在________的条件下彻底分解________,以清除杂质。
2.请说出利用细菌做清洁能源的方法:农作物秸秆、人粪尿和禽畜粪尿中,有很多________。在________氧气的环境下,________利用这些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氢,和二氧化碳结合生成________。甲烷是一种________能源,可作为燃料用于做饭、照明、取暖等。
读图,完成3~4题。
3.沼气池里能把人粪尿、禽畜粪尿和农作物秸秆分解并产生沼气的微生物是( )
A.乳酸菌 B.枯草杆菌
C.酵母菌 D.甲烷菌
4.利用细菌来净化污水的主要原理是( )
A.细菌可分解污水中的一些有机物
B.细菌可吃掉污水中的无机物
C.细菌喜欢喝大量的水
D.利用污水来繁殖细菌
1.2020·成都 微生物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下列事例对人类不利的是( )
A.青霉菌产生青霉素
B.甲烷细菌产生沼气
C.痢疾杆菌生活在人的肠道中
D.醋酸菌用于酿醋
2.2021·襄阳 如甲、乙两个圆分别代表细菌和真菌,其中阴影部分可表示( )
A.有成形的细胞核
B.引起食物腐败
C.细胞中有叶绿体
D.制作酸奶、泡菜
3.2021·德州 下列有关生活中生物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制作酸奶和酿酒都是利用了乳酸菌的发酵作用
B.白酒酿造过程首先是酵母菌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
C.冷藏食物不易变质,是由于低温杀死了细菌等微生物
D.制作酸奶时,先将牛奶加热煮沸是为了杀死其中其他细菌
4.烟台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水果之乡,随着水果发酵技术和保鲜技术的日臻完善,烟台的水果产业也迅速发展,请分析回答:
(1)图甲是制作果酒和果醋需要的[ ]________和醋酸杆菌。
(2)图乙是酿造果酒时产酒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在分类上属于______________,其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夏天水果容易腐败,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水果保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生命观念 2021·新疆 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A.制醋利用乳酸菌发酵
B.制作泡菜利用酵母菌发酵
C.牛奶用巴氏消毒法杀菌
D.果脯的制作利用脱水干燥法
6.理性思维 2021·黄冈 细菌和真菌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对细菌和真菌认识正确的是( )
A.细菌分布广泛与它靠分裂生殖和利用芽孢度过不良环境等有关
B.酵母菌、霉菌等真菌的菌体都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菌丝构成的
C.培养细菌或真菌,接种后要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高温处理
D.有些真菌可以产生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细菌和病毒的抗生素
7.社会责任 2021·潍坊 下列关于生物技术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鲜牛奶在无氧条件和适宜的温度下一定能变成酸奶
B.克隆技术的原理是遗传基因在不同生物间相互交流
C.袋装蔬菜保鲜时减少氧气浓度的首要目的是抑制微生物的繁殖
D.无土栽培可实现清洁、高效、无污染的农业生产模式
答案
【基础双练】
知识点 1
1.杀死 抑制
2.①水分 ②高温 ③需氧 ④高温
3.D 低温、盐腌、隔绝空气,都属于保存食品的方法;刚收割回来的稻谷堆放,会进行呼吸作用产生大量的热量,堆放在一起会腐败变质。
4.C
知识点 2
1.胰岛素 大肠杆菌 培养 转基因技术
2.(1)细菌
(2)青霉素 细菌
(3)超级细菌
3.B 抗生素是真菌产生的可以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
4.D 某些真菌可以产生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称为抗生素,因此抗生素是治疗由细菌引起的疾病。
知识点 3
1.有氧气 有机物
2.有机物 没有 甲烷菌 甲烷 清洁
3.D 4.A
【能力双升】
1.C 痢疾杆菌属于细菌,在人的肠道中吸收人体的营养物质,容易使人腹泻,痢疾杆菌在生长繁殖时,分泌的毒素对人体有毒害作用。
2.B 真菌有细胞核,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细菌和真菌都能引起食物腐败;细菌和真菌是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因其细胞内无叶绿体,营养方式都是异养;乳酸菌(细菌)用于制作酸奶、泡菜。
3.D 制作酸奶是利用了乳酸菌的发酵作用,而酿酒主要依靠酵母菌的发酵作用;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和霉菌,其中霉菌主要起到糖化的作用,把米中的淀粉转化成葡萄糖,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再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冷藏食物不易变质是由于低温抑制了细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而不是杀死了细菌等微生物;制作酸奶时,先将牛奶煮沸,进行高温灭菌是为了杀死其中的杂菌,防止杂菌的影响。
4.(1)A 酵母菌
(2)酵母菌的发酵,需要适宜的温度
(3)细菌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4)夏天温度适宜,细菌和真菌在水果中大量生长和繁殖 低温冷藏
5.C 制醋利用醋酸杆菌;制作泡菜利用乳酸菌;果脯的制作利用渗透保存法。
6.A 细菌分布广泛与它靠分裂生殖和利用芽孢度过不良环境等有关;酵母菌是单细胞的真菌,霉菌是多细胞的真菌;培养细菌或真菌,先进行高温灭菌,再进行接种,接种后放在温暖的地方进行恒温培养;有些真菌可以产生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细菌的抗生素,但不能杀死或抑制病毒。
7.D 鲜牛奶在无氧条件和适宜的温度下不一定能变成酸奶,如制作酸奶的过程中,鲜牛奶煮沸后没有冷却就接种,乳酸菌在高温下失去了活性;克隆技术的原理是根据细胞的全能性;根据氧对呼吸作用影响的原理,在贮存蔬菜、水果时降低氧的浓度,可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延长蔬菜的储存时间。第五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第1课时 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
知识点 1 发酵现象
演示实验:发酵现象
1.(1)请在瓶中的温开水中,加入一大勺A________和一小包B________,然后进行搅拌。
(2)请分析此实验的过程:
①搅拌的目的:使____________与糖充分混合。
②加入温开水的目的:给酵母菌提供生存所需要的____________和水分。
③加入糖的目的:给酵母菌的生活提供__________。
(3)请写出此实验的现象:
①瓶内的液体冒出________。②气球慢慢________。③取下气球,可以闻到________。
(4)请分析此实验的原理: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可以把葡萄糖转化为________并产生____________。
读图,完成2~3题。
2.2021·潍坊 在四个相同的装置里分别装入等量的下表所示物质,搅拌均匀后密封,在对应温度的环境中同时放置一段时间。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装置 物质 温度(℃)
① 酵母菌+葡萄糖+水 25~30
② 酵母菌+水 25~30
③ 酵母菌+葡萄糖+水 0~5
④ 酵母菌+葡萄糖+水 95~100
A.①②对照,可验证酵母菌需要的物质和能量来自葡萄糖
B.①③④对照,可验证温度对酵母菌发酵的影响
C.在某一时间段①中的酒精浓度逐渐增加
D.将③④重新置于25~30 ℃的环境中,酵母菌都能继续发酵
3.还记得制作发酵瓶的情形吗?看着瓶中液体冒出气泡、气球慢慢胀大,相信你也会感到自豪的。如所示为某同学制作的发酵瓶,请回答:
(1)酵母菌属于________(填“细菌”或“真菌”)。
(2)气球慢慢胀大,是因为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了____________。
(3)另一名同学的发酵瓶及气球都是完好的,且气球与瓶口结合紧密,但气球还是瘪的,其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
知识点 2 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
利用细菌和真菌制作的食品
1.请填出表格中有关细菌、真菌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
项目 原理 应用举例
细菌 ________ 葡萄糖乳酸 制作________、________
醋酸菌 葡萄糖+氧气醋酸 制作________
真菌 曲霉等 ______菌 淀粉葡萄糖 制作________、酱等
________ 有氧 条件 ________+ 氧气 ________+水 制作馒头、面包
____ 条件 葡萄糖________+________ 酿酒
2.请说出日常生活中所吃的面包或馒头松软多孔且无酒味的原因:制作馒头或面包时,酵母菌产生的________气体会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孔,使馒头或面包膨大和松软,而面团中所含的________则在蒸烤过程中挥发掉了。
读图,完成3~5题。
3.2021·百色 下列发酵食品中,与之发挥作用的微生物不相匹配的是( )
A.面包和酒类——酵母菌
B.酸奶和泡菜——乳酸杆菌
C.腐乳和酱油——青霉
D.米醋和果醋——醋酸杆菌
4.2020·乐山 下列食品的制作没有用到发酵原理的是( )
A.面包 B.酸奶 C.豆浆 D.泡菜
5.2021·龙江地区 大骨炖酸菜是东北人喜爱的菜肴。腌制酸菜的过程中,利用到的微生物是( )
A.醋酸菌 B.乳酸菌 C.酵母菌 D.霉菌
1.制作面包时常加入少量的酵母菌,其目的是( )
A.增加面包甜度
B.增加面包营养
C.减少面包的涩味
D.使面包松软多孔
2.发酵食品的制作离不开细菌和真菌,实质上是与菌体内的________有关( )
A.抗生素 B.多种酶 C.有机物 D.细胞核
3.2020·枣庄 我国酿酒历史源远流长,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下列有关我国酿造白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酒精发酵时需创设无氧条件
B.传统的酿酒原料是富含淀粉的谷物
C.需要利用酵母菌和醋酸杆菌两类微生物
D.一般包括制曲、糖化、发酵、蒸馏
4.如表示发面时温度对面团中二氧化碳产生量的影响。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分析此图能大致判断发面的最适温度
B.45 ℃时发面效果会明显好于30 ℃
C.60 ℃的环境中酵母菌不能存活
D.发面过程中不可能产生酒精
5.2021·滨州 某同学尝试“用鲜奶制作酸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鲜奶加热后直接进行“接种”
B.制作酸奶不需要密封
C.放在室内温暖的地方进行发酵
D.制作酸奶用的菌种是霉菌
6.理性思维 发酵食品的广泛开发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制作发酵食品的正确操作步骤依次是( )
A.灭菌、发酵、接种、密封
B.灭菌、接种、密封、发酵
C.灭菌、密封、发酵、接种
D.密封、灭菌、接种、发酵
7.科学探究 中国自古有“酒文化”之说,酿酒原理家喻户晓。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制作米酒,该过程有如下工序:
①将酒曲粉末与糯米饭拌匀;
②将糯米饭压实后,在中间挖一个凹坑,淋上一些凉开水;
③用凉开水将糯米饭冲淋一次,冷却到30 ℃,装入清洁的容器中;
④用水将糯米浸泡一昼夜,淘洗干净;
⑤将容器盖好,用毛巾包裹起来置入温暖的地方;
⑥将糯米倒入蒸锅中煮熟。
(以上容器、毛巾等均要求消毒)
(1)请写出制作工序的先后顺序:____________(用序号表示)。
(2)将糯米饭冷却到30 ℃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所以整个过程中会出现“先来水后来酒”这一现象。请联系酵母菌的呼吸特点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酿酒的过程中,从密封的发酵罐中检测到氧气、二氧化碳和酒精三种化学物质,其浓度变化如 所示,其中表示酒精的曲线是________。
(5)有一名同学按工序制作米酒,几天后,却发现糯米饭发霉了,米酒没制成功,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答案
【基础双练】
知识点 1
1.(1)糖 酵母
(2)①酵母菌 ②适宜的温度 ③有机物
(3)①气泡 ②胀大 ③酒味
(4)酒精 二氧化碳
2.D ③④的温度过低或过高,杀死了酵母菌,再将其重新置于25~30 ℃的环境中,酵母菌也不能继续发酵。
3.(1)真菌
(2)二氧化碳
(3)温度太低
(1)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2)气球慢慢胀大,是因为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了二氧化碳。(3)另一名同学的发酵瓶及气球都是完好的,且气球与瓶口结合紧密,但气球还是瘪的,其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温度太低,因为酵母菌的生存需要适宜的温度。
知识点 2
1.(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乳酸菌 泡菜 酸奶 醋 霉 腐乳 酵母菌 葡萄糖 二氧化碳 无氧 二氧化碳 酒精
2.二氧化碳 酒精
3.C 利用曲霉发酵可做腐乳和酱油。
4.C 豆浆是用大豆加水,机械加工加热而成的,与发酵无关。
5.B 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牛奶经乳酸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风味,其营养成分与鲜奶大致相同,是一种高营养食品。泡菜也是美味的小吃,制泡菜(酸菜)也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出现一种特殊的风味,还不降低菜的品质。
【能力双升】
1.D 做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经过发酵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面包松软多孔。
2.B 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发酵主要是依靠微生物自身的酶,在适宜的条件下,将原料经过特定的代谢途径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产物的过程,在代谢中产生新物质,形成独特的风味。
3.C 在酿酒时要用到酵母菌和霉菌。
4.A 通过图示可以看出发面的最佳温度是37 ℃左右;通过图示可以看出45 ℃时放出二氧化碳的量与30 ℃时放出二氧化碳的量相同,发面效果相同;通过图示可以看出60 ℃的环境中酵母菌还能存活,但活动量很低;发面过程中如果密封,当氧气耗尽,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时,会产生酒精。
5.C 制作酸奶过程中,鲜奶加热后直接进行“接种”,会杀死乳酸菌使接种失败;制作酸奶采用的发酵条件是无氧;制酸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属于细菌。
6.B 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有重要意义,而发酵食品的制作过程一般包括灭菌、接种、密封、发酵。制作发酵食品时首先要把材料煮熟,相当于高温灭菌,以免杂菌的污染。然后进行冷却,再接种上用来发酵的菌种,用以发酵的微生物多是厌氧的,因此发酵过程要密封,以创造无氧的环境,利于微生物的发酵。
7.(1)④⑥③①②⑤
(2)为了避免酒曲中含有的酵母菌等微生物在高温下死亡
(3)酵母菌先进行有氧呼吸分解糖类产生水,后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4)Q
(5)在制作过程中常打开容器盖(或酒曲中带有杂菌,或酿酒的容器消毒不严,或工具及操作过程不干净卫生等,其他答案合理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