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第五单元 第一章 单元综合测试(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第五单元 第一章 单元综合测试(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8-17 17:22: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 第一章  单元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在海边游泳被海蜇蜇伤后,用肥皂水进行清洗可缓解疼痛。下列有关海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蜇的身体有内、中、外三个胚层 B.海蜇蜇人的刺细胞分布在外胚层中
C.海蜇的消化腔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 D.海蜇与水螅、涡虫同属于腔肠动物
2.涡虫、绦虫等动物属于扁形动物,依据是(  )
①身体呈辐射对称   ②身体呈两侧对称   ③背腹扁平
④体表有刺细胞    ⑤有口无肛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3.下列关于腔肠动物、扁形动物与人类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珊瑚虫形成的珊瑚礁能为有些海洋动物提供栖息场所
B.大多数腔肠动物能寄生在人体内,使人患病
C.部分扁形动物靠获取人体内的养料生活
D.有的腔肠动物营养价值很高,可供人食用
4.下列动物属于营自由生活的腔肠动物的是(  )
A.血吸虫 B.涡虫
C.水母 D.猪肉绦虫
5.线形动物比腔肠动物、扁形动物都高等,主要体现在(  )
A.身体呈线形 B.两头尖
C.有口有肛门 D.雌雄合抱
6.下列四种动物中,身体柔软有贝壳的是(  )
7.下列常见的海洋动物中,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
①对虾  ②梭子蟹  ③海蜇 ④乌贼  ⑤扇贝   ⑥鲍鱼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③④⑤ D.④⑤⑥
8.2020·德州 下表中的动物与其主要特征描述相符合的是(  )
选项 动物名称 主要特征
A 涡虫 有体节
B 蛔虫 靠刚毛运动
C 水螅 身体呈辐射对称
D 蚯蚓 有外骨骼
9.2021·安徽 昆虫是有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的节肢动物。如的动物中,属于昆虫的是(  )
10.鱼不断地用口吞水,由鳃盖后缘排水,水中的氧进入鱼体内的途径是(  )
A.水→口腔→鳃→血液
B.水→鳃→血液
C.水→鼻→鳃→血液
D.水→鼻孔→口腔→血液
11.下列关于鱼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鱼的身体内部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因此属于脊椎动物
B.鱼的身体分头部、躯干部和尾部,通常左右侧扁,大多呈流线型
C.鱼用鳃呼吸,鳃的主要部分是鳃丝,鳃丝中密布毛细血管
D.鱼生活在水中,可以通过鳍的划动产生动力来游泳
12.炎热的夏天,特别是黎明时分,池塘里的鱼大量浮到水面(即“浮头”),严重时还会造成鱼群大量死亡(即“泛塘”)。这是由于(  )
A.空气缺氧 B.水中缺氧
C.缺乏饵料 D.池塘缺水
13.2021·连云港 某同学探究鲫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并作了记录。下列记录中错误的是(  )
A.具鳞片,鳞片上有黏液,可减小游泳阻力
B.靠尾部和躯干部左右摆动产生向前的动力
C.呼吸器官是鳔,鳃只起辅助呼吸的作用
D.侧线感知水流的方向、速度和测定方位
14.某同学捉到一只活青蛙,并把它放到有较多水的鱼缸中,准备精心饲养,观察青蛙的活动,可第二天青蛙就死掉了,青蛙死亡的原因是(  )
A.水温 B.饥饿
C.惊吓 D.无法呼吸
15.下列哪种动物不是鸟类(  )
A.家鸽 B.野鸭
C.褐马鸡 D.蝙蝠
16.鸟类特有的辅助呼吸的器官是 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17.下列关于动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蝗虫有外骨骼,适于在陆地干燥的环境中生活
B.家鸽胸肌不发达,适于在空中飞行生活
C.蛔虫消化器官简单,适于在人体消化道内寄生生活
D.鲫鱼通过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适于在水中生活
18.下列关于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哺乳动物牙齿分化,既提高了摄食能力,又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
B.鱼类的鳃丝中密布毛细血管,有利于在水中进行气体交换
C.昆虫的头部有口器,既可以摄取食物,又可以进行呼吸
D.软体动物大多在外套膜外生有贝壳,可以起到保护身体的作用
19.恒温动物比变温动物高等,下列不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A.恒温减少了动物对环境的依赖性 B.恒温增强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C.恒温扩大了动物的分布范围 D.恒温提高了动物的生殖能力
20.老师找到四个与动物有关的成语,其中所涉及的动物都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
A.[蛛]丝[马]迹 B.[鸡][犬]不宁
C.[鹬][蚌]相争 D.[虎]头[蛇]尾
21.2020·芜湖 下列动物结构与功能对应错误的一组是(  )
A.家鸽——气囊——气体交换
B.蚯蚓——湿润的体壁——呼吸
C.蝗虫——外骨骼——保护、防止水分散失
D.水螅——刺细胞——捕食、防御
22.下列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
A.鳙鱼、带鱼、海豚、鲸均属于鱼 B.蟾蜍、娃娃鱼、蝾螈均属于两栖动物
C.燕子、孔雀、蝙蝠均属于鸟 D.乌龟、避役、蜗牛均属于爬行动物
23.“美人鱼”的学名叫儒艮,之所以被人们称为“美人鱼”,是因为母兽给幼仔喂奶时常浮出水面,像人类哺乳的情形。你认为“美人鱼”属于(  )
    
A.鱼 B.软体动物 C.哺乳动物 D.两栖动物
24.2021·安徽 鲨鱼和鲸都生活在海洋中。下列关于它们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鳃呼吸 B.体温恒定
C.都有脊柱 D.胎生哺乳
25.下列动物的形态结构与其功能不对应的是(  )
A.鸟有气囊,在飞行时可增加气体交换的面积
B.蜥蜴的体表覆盖着角质鳞片,可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C.青蛙湿润的皮肤里密布毛细血管,可辅助肺呼吸
D.虎的牙齿有分化,可提高摄取食物和消化食物的能力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20分) 结合六种动物的特征,回答下列问题。
(1)水螅的体表有________,身体呈辐射对称。
(2)涡虫背腹扁平,身体呈__________对称,它和水螅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____。
(3)蛔虫的身体细长,呈________形,从性别上看左侧的蛔虫是________(填“雄”或“雌”)虫。
(4)沙蚕的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________组成,靠________辅助运动。
(5)河蚌的运动器官是________,其__________分泌的物质形成贝壳。
(6)将蝗虫甲的头部浸入水中,同时将蝗虫乙的胸部和腹部浸入水中,结果是(  )
A.甲先死亡 B.乙先死亡
C.同时死亡 D.不一定
27.(9分)下面是观察蚯蚓的实验,请据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
①蚯蚓的身体呈________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构成,体色为褐色,颜色较深的一侧称为________。
②图中[1]结构称为________,其特点是由几个体节构成,体节界限不明显,体节厚,颜色较浅且光滑。
③图中[2]应是蚯蚓的__________。
(2)用放大镜观察蚯蚓的腹部,可以看到体节上有小突起,这些突起称为________ ,对蚯蚓的运动起辅助作用。
(3)用手触摸蚯蚓体表,感觉蚯蚓的体表有________,其对蚯蚓的呼吸具有重要作用。
(4)观察蚯蚓的运动。将蚯蚓放到一张纸上,观察蚯蚓的运动,首先看到蚯蚓的前端先变细变长,向前伸展,随后,前端__________,并变粗变短,同时,后端变细变长,然后后端变短变粗,整体向前蠕动。
(5)蚯蚓是生态系统中的 _______者,它能把有机废物分解为无机物,供给绿色植物利用。
(6)实验完毕后我们应将蚯蚓______________ 。
28.(7分)在生物圈中,动物种类繁多,形态千差万别,它们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以下问题。
(1)夏天在海水中游泳时,常会遇到水母、海蜇等腔肠动物,它们在身体结构等方面与淡水中的水螅相似,体现在身体呈____________。
(2)雨后,有时可以见到蚯蚓爬到地面上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成语“鹬蚌相争”中的鹬、蚌两种动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分别是____________;“身体分为头胸腹,两对翅三对足,头上两根感觉须,里头是肉外是骨”描写的是________的特征。
(4)爬行动物中,我国特有的一级保护动物是________。
(5)“带鱼”“墨鱼”“甲鱼”“鲸鱼”“鲨鱼”“鲍鱼”“娃娃鱼”名称中都有“鱼”字。其中属于鱼的是____________。如果请你把上述动物分成两类,你的分类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29.(14分)如是几种常见的动物,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将动物分为两类,图中无脊椎动物有________(填字母)。
(2)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的动物是________(填字母);从生殖方式比较C、D和E,E的特点是__________;一生中用过三种器官呼吸的动物是________(填字母)。
(3)属于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均填字母),因为它们的______________摆脱了水的限制。
答案
1.B  海蜇的身体有内、外两个胚层;海蜇蜇人的刺细胞分布在外胚层中;海蜇有口无肛门;海蜇与水螅同属于腔肠动物,涡虫属于扁形动物。
2.B 
3.B  大多数扁形动物能寄生在人体内,使人患病,而不是腔肠动物。
4.C  血吸虫、猪肉绦虫是营寄生生活的扁形动物,涡虫是营自由生活的扁形动物。
5.C
6.D  蜗牛属于软体动物,身体柔软有贝壳。
7.D  对虾和梭子蟹的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属于节肢动物。海蜇属于腔肠动物。
8.C 
9.B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胸部有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的特征都属于昆虫,据此答题。蜘蛛有四对步足,属于节肢动物的蛛形纲;蝗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足,有两对翅,属于节肢动物的昆虫;蚯蚓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蜈蚣有多对足,属于节肢动物的多足纲。
10.A  水从口流进,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中的氧渗入鳃丝的毛细血管中,而血液里的二氧化碳从毛细血管渗出排到水中,二者进行气体交换。
11.D  鱼向前游动的动力主要来自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
12.B  白天,由于池塘中的藻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使池塘水中氧含量大大增加,这时,鱼可以从水中获得足够的氧,不会出现“浮头”现象;夜晚,由于缺少阳光的照射,池塘中的藻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而且还要进行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氧气,黎明时池塘水中含氧量最小,这时,鱼为了呼吸,便浮到水面,甚至跳出水面,以便从空气中吸取氧气;因此鱼出现“浮头”现象是因为水中缺氧,这种情况严重时可导致鱼群大量死亡。
13.C  鱼适于在水中生活的特点:①鱼的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水的阻力;②体表有鳞片,鳞片上有黏液,可以减少水的阻力;③呼吸器官是鳃,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氧气;④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产生向前的动力;⑤鱼体内有侧线可以感知水流,测定方向,为鱼的感觉器官。
14.D  青蛙是成体,虽然营水陆两栖生活,但是靠肺和皮肤呼吸,在水中时间长了就会因为无法呼吸而死亡。
15.D  蝙蝠的生殖特点是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用肺呼吸;而家鸽、野鸭、褐马鸡是卵生,属于鸟类,用肺呼吸,有气囊,能储存空气,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
16.D  鸟的气囊可辅助肺呼吸。
17.B
18.C  昆虫的口器不能进行呼吸,而是依靠气管呼吸。
19.D 
20.B  恒温动物有鸟和哺乳动物。而鸡属于鸟,犬属于哺乳动物。
21.A  家鸽能够在空中飞行,飞行时需要大量的能量,家鸽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当两翼举起时,气囊张开,空气进入肺,吸进的空气一部分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一部分进入气囊;当两翼下垂时,气囊收缩,气体又一次经过肺,在肺内再次进行气体交换,这种特殊的呼吸方式叫双重呼吸。可见肺是气体交换的器官,气囊只能贮存气体,辅助呼吸。
22.B  鳙鱼、带鱼属于鱼,海豚和鲸属于哺乳动物;蝙蝠属于哺乳动物;蜗牛身体柔软,具有贝壳,属于软体动物。
23.C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美人鱼”的学名叫儒艮,虽然生活在水中,运动方式是游泳,但母体给幼体喂奶,因此属于哺乳动物。
24.C  鲨鱼生活在海洋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温不恒定,卵生,属于鱼类;鲸生活在海洋中,用肺呼吸,体温恒定,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鲨鱼和鲸的体内都有脊柱,都属于脊椎动物。
25.A  鸟有气囊,在飞行过程中吸气和呼气时气体都经过肺,进行气体交换,而气囊没有气体交换的作用,因此不能增加气体交换的面积;蜥蜴的体表覆盖着角质鳞片,可减少水分的蒸发;青蛙湿润的皮肤里密布毛细血管,可辅助肺呼吸;虎的牙齿有分化,可提高摄取食物和消化食物的能力。
26.(1)刺细胞
(2)两侧(左右) 有口无肛门
(3)圆柱 雌
(4)体节 疣足
(5)足 外套膜
(6)B
(1)水螅属于腔肠动物,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有刺细胞,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
(2)涡虫是扁形动物,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所以涡虫和水螅的共同特征是有口无肛门。
(3)蛔虫属于线形动物,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根据体形大小可以区分雌雄蛔虫,雌虫个体较大,雄虫个体较小,且尾部有钩。
(4)沙蚕属于环节动物,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5)河蚌属于软体动物,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河蚌的外套膜可以分泌石灰质的物质,形成贝壳。
(6)蝗虫属于昆虫,胸腹部有气门,用于呼吸。所以乙先死亡。
27.(1)①圆筒 背面 ②环带 ③后端
(2)刚毛 (3)黏液 (4)固定 (5)分解
(6)放回大自然
(1)蚯蚓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体节构成,在蚯蚓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颜色较浅的环带,可见[2]是后端。
(2)蚯蚓的腹面大多数体节上有刚毛,刚毛有协助运动的作用。因此用放大镜观察蚯蚓的腹部,发现有许多小突起,叫刚毛,它可以辅助蚯蚓的运动。
(3)用手指轻轻触摸蚯蚓体壁,你会发觉它的体表有黏液。蚯蚓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
(4)蚯蚓通过身体肌肉的伸缩和刚毛的协调进行蠕动,蚯蚓向前运动时,首先移动部位是身体的前端,当蚯蚓前进时,身体后端的刚毛钉入土内不动,这时环肌收缩,纵肌舒张,身体就向前伸,接着身体前端的刚毛钉入土内不动,这时纵肌收缩、环肌舒张,身体向前缩短而前进。收缩舒张交替进行,从而使蚯蚓向前蠕动。所以在蚯蚓的运动中身体逐渐变细变长。
(5)蚯蚓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土壤中,昼伏夜出,靠分解植物的枯叶、朽根和其他有机物来生活,把有机废物分解为无机物,返回自然环境中,供给绿色植物再利用,相当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6)我们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实验完毕后我们应将蚯蚓放回大自然。
28.(1)辐射对称
(2)维持蚯蚓的正常呼吸
(3)肺、鳃(顺序不可颠倒) 昆虫 
(4)扬子鳄 
(5)带鱼、鲨鱼 根据动物体内是否具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29.(1)A
(2)B 胎生、哺乳 C 
(3)D E 生殖和发育 
(1)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将动物分为两类。A蚯蚓的体内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而B鱼、C青蛙、D家鸽、E家兔的体内都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
(2)B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C青蛙和D家鸽都是卵生,E家兔的生殖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C青蛙的幼体即蝌蚪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3)图中属于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的是D家鸽和E家兔,原因是它们的生殖和发育完全摆脱了水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