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1.2.3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课件(共5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1.2.3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课件(共5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8-17 17:00: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0张PPT)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日本强震引发海啸 核泄漏事故震惊世界
  2011年3月11日,当地时间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  
比地震和海啸更加令人恐慌的,是发生在福岛的一连串核泄漏事故。受强震影响,福岛第一核电站一、三、二、四号机组相继发生爆炸,释放出放射性物质,并随污水和降雨流入太平洋,在沿岸一些国家相继被检测出来。核危机阴云笼罩日本列岛乃至整个世界,其影响至今仍在被关注。
思考:
地球上所有的地方都有生物吗?
???
一、生物圈的范围
以海平面为标准
向上向下各10千米
大气圈的底部
水圈的大部
岩石圈的表面
生物圈的范围
大气圈
大气圈位于生物圈的最顶部,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
大气圈中的生物
水圈
水圈主要包括地球上的全部海洋和江河湖泊
水圈中生活的生物
大多数生物生活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中
岩石圈
岩石圈是地球表层的固体部分。它的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 ,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岩石圈中生活的生物
岩石圈也是人类的“立足点”
1.收看新闻联播时,首先可以看也球呈现绿、白、蓝三种色彩,它们分别的( )
A岩石圈、大气圈、水圈 B大气圈、岩石圈、水圈C岩石圈、水圈、大气圈 D水圈、大气圈、岩石圈
2.水圈包括地球上( )
A全部的海洋 B距海平面150米以内的水层
C全部的河流 D全部的海洋、江河和湖泊
A
D
二、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动植物特点:种类繁多。
作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
美称:“绿色水库”、“地球之肺”。
森林生态系统
动植物特点: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
作用:净化水质,蓄洪抗旱。
美称:地球之肾。
湿地生态系统
动植物特点:降雨较少,缺乏高大的植物,动植物种类虽然比森林生态系统少,但仍然非常丰富。
作用: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草原生态系统
动植物特点:水生动植物。
作用:不仅为人类提供饮用水,灌溉及工业用水,同时在调节气候等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
淡水生态系统
动植物特点:绝大多数是微小的浮游植物,动物种类很多。
作用:每年制造的氧气占地球每年产生氧气的70%。
海洋生态系统
动植物特点: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种植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
作用:主要为城市生态系统输入食物。
类型:人工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动植物特点:
人类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植物种类和数量较少。
作用:
人类的主要活动环境。
类型:人工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
河流生态系统与哪些生态系统有关联?
三、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河流(淡水)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源头
源头
沿途 形成
流 入
供水
灌溉
三、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每一个生态系统都与周围的其他生态系统相关联,这种关联表现在方方面面。
1.非生物因素
2.地域关系
3.生态系统中的生物
阳光、大气、水。
微小的生物、花粉、种子,能够随大气运动。动物的运动,人类的活动。
黄河、长江
蒲公英随风飘
鸟类迁徙
鱼类洄游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南极企鹅的悲哀
为什么从没有使用过DDT的南极地区的企鹅体内也有DDT 的存在?
南极企鹅的悲哀
造成企鹅体内DDT 的存在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空气
p·h·米勒(1899~1965)瑞士化学家 因发现并合成高效有机杀虫剂ddt,并获诺贝尔奖
DDT的发明
能杀灭蚊蝇及多种农作物的害虫。地球表面还有三分之二的保存量。
可扰乱鸟体中的钙代谢,鸟卵壳变薄、或不成卵.
进入人体可引起肝细胞破坏
美国早在五十年代末就禁用DDT,但今天哺乳妇女的奶汁中仍有DDT的成分,可见污染程度之深远。
ddt对环境的影响
毒物进入食物链后,逐级富集
ddt对环境的影响
淤泥
海鸥
小鱼
小虾
0.014ppm
0.44ppm
4.4ppm
4.4ppmx
7000
DDT的危害
对人的危害:可吸入、食入、经皮吸收,轻度中毒可出现头晕、无力、失眠、恶心、等症状。重度中毒常伴随发高烧、呕吐、上、下肢抽搐,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如溅入眼内,可使眼暂性失明;
DDT使鸟的卵壳变软,孵化时极易压碎,孵不出小鸟,使得鸟的数量减少;
DDT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持久性,用药6个月后的农田里,仍可检测到DDT的蒸发。鱼、贝类
对DDT有很强的富集作用。例如
牡蛎能将其体内的DDT含量提高
到周围海水水体中含量的7万倍。
DDT
农田生态系统
DDT
农田生态系统
河流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
人类对生物圈不良的影响
水边的白色污染
人类对生物圈不良的影响
南极地区的臭氧空洞,颜色越蓝,表示臭氧的密度越低。
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
保护环境,珍爱人和生物共有的家园!
1.自动调节能力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热带雨林 B.北方针叶林
C.温带落叶林 D.热带草原
2.在下列实例中,通过食物链而引起生态危机的是( )。
A.酸雨 B.汞、镉等有毒物质的积累和浓缩
C.温室效应 D.臭氧减少,臭氧层出现空洞
3.在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森林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 D.生物圈
4.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是( )。
A.羊 B.禾本科植物 C.狼 D.鼠
A
B
D
B
关于生物圈二号
生物圈二号全景
生物圈2号结构图
生物圈2号中的农业区
农业区外景
农业区内景
荒废的农业区
美国橄榄球员约翰艾伦发起
建于亚利桑那州图森市以北沙漠中
耗资15亿美元,历时8年
1991年9月26日美国8名科学家进驻
占地128公顷,有7种生态群落区(5个野生生物群落:热带雨林、热带草原、海洋、沼泽、沙漠和2个人工生物群落:农业区和居住区)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应有尽有(4000多物种)
1994年3月,7名科学家再次进入“生物圈二号”进行第二次实验,这种努力在1年半之后再次以失败告终。
第一次实验失败,于1993年6月被迫走出
你怎样评论生物圈Ⅱ号?
它的成败说明了什么道理?
请你来评论
生物圈2号给我们的警示
人类在茫茫宇宙中只有地球这一处家园,逃离和束手待毙都是与事无补的。地球不是实验室,我们输不起,只有善待和保护生物圈才是我们真正的出路。
1996年1月1日,哥伦比亚大学接管了“生物圈2号”。9月,由数名科学家组成的委员会对实验进行了总结,他们认为:
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人类还无法模拟出一个类似地球一样的、可供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
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我们更要珍惜和爱护我们的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