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自由落体运动
INCLUDEPICTURE "../必备知识·梳理.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必备知识·梳理.TIF" \* MERGEFORMAT
1.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思考:在地球上不同地方,g值是如何变化的?
3.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1)速度公式:______________;
(2)位移公式:__________________;
(3)速度—位移公式: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①在空气中自由释放的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②物体在真空中一定做自由落体运动。
③自由释放的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一定做自由落体运动。
④在同一地点,轻重不同的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一样大。
⑤自由落体加速度的方向指向地心。
INCLUDEPICTURE "../能力素养·进阶.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能力素养·进阶.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基础巩固组.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基础巩固组.TIF" \* MERGEFORMAT
1.(多选)航天员在月球上,让石块和木块从同一高度同时从静止开始下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的石块先着地
B.石块和木块同时着地
C.在着地前的任一时刻,二者具有相同的速度和位移
D.二者在下落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等
2.(多选)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竖直向下的运动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
B.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竖直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C.物体只在重力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
D.当空气阻力的作用比较小、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自由下落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
3.甲球的重力是乙球的5倍,甲、乙分别从高H、2H处同时自由落下(H足够大,且忽略其对g值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时刻甲的速度比乙大
B.下落1 m时,甲、乙的速度相同
C.下落过程中甲的加速度大小是乙的5倍
D.在自由下落的全过程,两球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4.如图所示为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时设计的斜面实验。他让铜球在阻力很小的斜面上由静止滚下,利用滴水计时记录铜球运动的时间。关于伽利略的“斜面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伽利略让铜球在阻力很小的斜面上由静止滚下,用来“冲淡”重力对运动的影响,便于测量时间
B.铜球沿阻力很小的斜面由静止滚下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C.若斜面倾角一定,不同质量的铜球在斜面上运动时速度变化的快慢不同
D.伽利略测出了铜球运动的位移与时间,进而得出了速度随位移均匀增加的结论
5.一个长约1.5 m的玻璃筒,一端封闭,另一端有开关,把金属片和小羽毛放到玻璃筒里。把玻璃筒倒立过来,观察它们下落的情况。然后把玻璃筒里的空气抽出,再把玻璃筒倒立过来,再次观察它们下落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筒充满空气时,金属片和小羽毛下落一样快
B.玻璃筒充满空气时,金属片和小羽毛均做自由落体运动
C.玻璃筒抽出空气后,金属片和小羽毛下落一样快
D.玻璃筒抽出空气后,金属片比小羽毛下落快
6.屋檐定时滴出水滴,当第5滴正滴下时,第1滴刚好到达地面,而第3滴与第2滴正分别位于高1 m的窗户的上、下沿,如图所示,(g取10 m/s2)问:
(1)滴水的时间间隔是多少秒?
(2)此屋檐离地面多少米?
INCLUDEPICTURE "../素养提升组.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素养提升组.TIF" \* MERGEFORMAT
7.(多选)假设一位同学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2 kg的物体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5 s内的位移是18 m(未落地),则( )
A.该星球的重力加速度g=4 m/s2
B.物体在第5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是18 m/s
C.物体在前2 s内的位移大小是20 m
D.物体在2 s末的速度大小是20 m/s
8.(多选)甲、乙两物体分别从高10 m处和高20 m处同时由静止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乙落地速度是甲落地速度的倍
B.落地的时间乙是甲的2倍
C.下落1 s时甲的速度与乙的速度相同
D.甲、乙两物体在各自最后1 s内下落的高度相等
9.(多选)为了测出楼房的高度,让一石块从楼顶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测出下列哪个物理量就可以算出楼房的高度( )
A.石块下落到地面的总时间
B.石块落地前的瞬时速度
C.石块落地前最后一秒的位移
D.石块开始下落h高度(小于楼房高度)的时间t
10.如图所示,两位同学在教学楼上做自由落体实验,甲同学在四楼先将小球A释放,当下落距离为h时,乙同学在三楼将小球B释放,小球B释放时间t后,两球恰好同时落地,小球A、B不在同一条竖直线上,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同学释放点离地高度为+h
B.甲同学释放点离地高度为gt2++h
C.若两位同学均各上一层楼重做以上实验,两小球仍能同时落地
D.若两位同学均各下一层楼重做以上实验,小球A先落地
11.如图所示,悬挂的直杆AB长为a,在B端以下h处有一长为b的无底圆柱筒CD,若将悬线剪断,问:(g取10 m/s2,不计空气阻力)
(1)直杆下端B穿过圆柱筒的时间是多少?
(2)整个直杆AB穿过圆柱筒的时间是多少?
4.自由落体运动
必备知识 落实 INCLUDEPICTURE "../箭头.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箭头.TIF" \* MERGEFORMAT
1.(1)初速度为0 (2)仅受重力
2.g值随纬度升高而增大,随高度增加而减小。
3.(1)v=gt (2)x=gt2 (3)v2=2gx
4.③④
知能素养 进阶 INCLUDEPICTURE "../箭头.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箭头.TIF" \* MERGEFORMAT
1. 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释放的物体的运动可以看作自由落体运动,快慢程度与质量无关,运动情况是一样的,同时落地,A错,B、C对;由平均速度的定义可知,D对。
2. 物体竖直向下的运动可以是加速、减速运动,也可以是匀速运动,故A错误;自由落体运动是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的运动,故C正确;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竖直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如果空气阻力的作用比较小,可以忽略不计,物体的自由下落也可以看作自由落体运动,故D正确。
3. 因为甲、乙两球同时做自由落体运动,它们的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任意时刻的速度为v=gt,所以两球下落过程中,在同一时刻速度相等,故A、C错误;根据公式v2=2gh,下落1 m时,甲、乙的速度相同,故B正确;二者高度不同,由t=可知下落时间不等,由=知平均速度不同,故D错误。
4. 自由落体运动下落很快,不易计时,伽利略让铜球沿阻力很小的斜面滚下,延长了铜球的运动时间,“冲淡”了重力的作用,故A正确;铜球沿阻力很小的斜面由静止滚下的运动不是自由落体运动,而是一般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铜球沿斜面下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于阻力很小,可忽略不计,由mg sin θ=ma可知,加速度a=g sin θ,所以斜面倾角一定,加速度与质量无关,质量不同的铜球加速度都相同,故C错误:若斜面倾角一定,加速度a=g sin θ一定,铜球沿斜面运动的位移x=at2,又v=at,可得v2=2ax,所以速度的平方与位移成正比,故D错误。
5. 玻璃筒充满空气时,有空气阻力作用,金属片和小羽毛不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也不一样快,A、B错误;玻璃筒抽出空气之后,小羽毛和金属片下落时仅受重力作用,加速度一样大,所以下落一样快,D错误,C正确。
6.【解析】 (1)设相邻两滴水的时间间隔为T,由h=gt2得,
第2滴水的位移h2=g(3T)2,
第3滴水的位移h3=g(2T)2,
已知h2-h3=1 m,联立得T=0.2 s。
(2)由h=gt2得,
屋檐离地面高h=g(4T)2=3.2 m。
答案:(1)0.2 s (2)3.2 m
7. 由题意知,该物体下落过程在第4 s末到第5 s末的位移为18 m,设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有:
Δh=g′t-g′t,且Δh=18 m,t1=5 s,t2=4 s,代入解得:g′=4 m/s2,即该星球的重力加速度为4 m/s2,故A正确;物体在第5 s内的位移为18 m,所以第5 s内的平均速度为:===18 m/s,故B正确;由于该星球的重力加速度为4 m/s2,由位移—时间公式可知物体在前2 s内的位移大小为:h1=g′t=×4 m/s2×(2 s)2=8 m,故C错误;由于该星球的重力加速度为
4 m/s2,由速度—时间公式可知物体在第2 s末的速度大小为:v=g′t3=4 m/s2
×2 s=8 m/s,故D错误。
8. 根据v=可知,落地时乙的速度是甲落地速度的倍,故A正确;根据t=,落地的时间乙是甲的倍,故B错误;根据v=gt可知,下落1 s时甲的速度与乙的速度都为10 m/s,故C正确;甲、乙两物体下落的时间不同,最后一秒的初速度不同,所以最后1 s下落的高度不相等,故D错误。
9. 根据公式h=gt2可知,测出石块下落到地面的总时间,就可以算出楼房的高度,故A正确;根据公式v2=2gh可知,测出石块落地前的瞬时速度,就可以算出楼房的高度,故B正确;设下落总时间为t,最后1秒的位移为Δh,则有gt2-g(t-1)2=Δh,可以计算出下落的总时间,再结合A选项的方法即可算出楼房的高度,故C正确;如果只知道石块开始下落h高度(小于楼房高度)的时间t,是不能测出楼房高度的,故D错误。
10. 小球A下落h所需时间为t′,则h=gt′2,解得t′=,故小球A下落到地面所需时间为tA=t′+t,下降的高度为hA=g(t′+t)2=gt2++h,故A错误,B正确;当两位同学均各上一层楼重做以上实验,相当于在以上实验的基础上,假设两位同学不动,地平面下降了一层楼。则由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可知,两球会在空中原来地平面处相遇,相遇时小球A速度大,故A先落地,故C错误;若两位同学均各下一层楼重做以上实验,相当于在以上实验的基础上,假设两位同学不动,地平面上升了一层楼,则两小球不能在空中相遇,根据自由落体规律可知小球B先落地,故D错误。
11.【解析】(1)如图所示,直杆下端B下落到C(下落h)开始进入圆柱筒,当直杆下端B下落到D(下落h+b)时穿出圆柱筒。
由x=gt 2得t=
则B下落到C点所需时间为t1=
B下落到D点所需时间t2=
则直杆下端B穿过圆柱筒的时间是
Δt1=t2-t1=-
(2)整个直杆AB穿过圆柱筒,从B下落到C点(自由下落h)起到A下落到D点(自由下落h+a+b)止。
同理可得整个直杆AB穿过圆柱筒的时间是
Δt2=-
答案:(1)-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