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
1.牛顿第一定律
INCLUDEPICTURE "../必备知识·梳理.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必备知识·梳理.TIF" \* MERGEFORMAT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思考:物体的惯性与哪些因素有关?
3.思考:运动和力的关系?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①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指的是速度的改变。
②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物体可以不受力。
③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
④物体受力越大,其惯性不一定越大。
⑤在水平面上滚动的铅球最终停下来,是由于没有外力维持铅球运动。
INCLUDEPICTURE "../能力素养·进阶.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能力素养·进阶.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基础巩固组.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基础巩固组.TIF" \* MERGEFORMAT
1.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才具有惯性
B.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其惯性也不断变化
C.惯性的大小和物体的速度有关,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
D.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2.教科书中这样表述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其中“改变这种状态”指的是改变物体的( )
A.速度 B.加速度
C.位置 D.受力
3.如图,一个劈形物体M(各面均光滑)放在固定的斜面上,上表面水平,在其上表面放一个光滑小球m。劈形物体由静止开始释放,则小球在碰到斜面前的运动轨迹是( )
A.沿斜面向下的直线
B.竖直向下的直线
C.无规则的曲线
D.抛物线
4.“复兴号”高铁在某段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假设高铁上固定着盛满水的水杯。若突然发现水杯中的水向右洒出,如图所示,则关于高铁在此种情况下的运动,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高铁匀速向左运动
B.高铁可能突然向右加速运动
C.高铁可能突然向左减速运动
D.高铁可能突然向右减速运动
5.伽利略对“运动和力的关系”和“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开创了科学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重要科学研究方法。图1、图2分别表示这两项研究中实验和逻辑推理的过程,对这两项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中完全没有摩擦阻力的斜面是实际存在的,实验可实际完成
B.图1的实验为“理想实验”,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C.图2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合理外推得出小球在斜面上做匀变速运动
D.图2中先在倾角较小的斜面上进行实验,可“冲淡”重力,使时间测量更容易
INCLUDEPICTURE "../素养提升组.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素养提升组.TIF" \* MERGEFORMAT
6.春秋时期齐国人的著作《考工记·辀(zhou)人篇》中有“劝登马力,马力既竭,辀犹能一取焉”,意思是马拉车的时候,马虽然对车不再施力了,但车还能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这一现象说明了车具有惯性,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马对车的力越大,车的惯性越大
B.车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车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D.车的惯性与质量无关
7.打水漂是人类古老的游戏之一(如图)。仅需要一块小瓦片,在手上水平放置后,用力水平抛出,瓦片擦水面飞行,瓦片不断地在水面上向前弹跳,直至下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抛出时的初速度越大,瓦片的惯性一定越大
B.飞行时所用时间越长,瓦片的惯性一定越大
C.飞出去的距离越长,瓦片的惯性一定越大
D.瓦片的质量越大,惯性一定越大
8.2021年10月16日,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三名航天员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航天员在太空中由于离开了地球,所以没有惯性
B.航天员进入核心舱需借助外力,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载人飞船加速升空的过程中,航天员对座椅的压力与其受到的支持力大小相等
D.航天员在空间站内用力F双手互拉弹簧两端时,弹簧弹力大小为2F
9.(多选)如图所示,重球系于绳DC下端,重球下再系一根同样的绳B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绳的A端缓慢增加拉力,结果CD绳先断
B.在绳的A端缓慢增加拉力,结果AB绳先断
C.在绳的A端突然猛拉,结果AB绳先断
D.在绳的A端突然猛拉,结果CD绳先断
1.牛顿第一定律
必备知识 落实 INCLUDEPICTURE "../箭头.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箭头.TIF" \* MERGEFORMAT
1.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2.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3.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4.①④
知能素养 进阶 INCLUDEPICTURE "../箭头.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箭头.TIF" \* MERGEFORMAT
1. 惯性是指物体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一切物体都有惯性,物体的惯性和物体的运动状态、受力情况无关,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选项D正确。
2.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其中“改变这种状态”指的是速度。所以A正确,B、C、D错误。
3. 由于小球处在物体M上,接触面光滑,在物体M下滑过程中,小球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外力作用,则小球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仅沿竖直方向运动,故B正确。
4. 根据图中的情景可知,只有高铁的加速度方向向左,由于惯性,水才会向右洒出,匀速运动或向右加速运动均不会出现这种现象。如果速度方向向左,加速度方向和高铁速度方向相同,高铁向左加速运动;如果速度方向向右,加速度方向和高铁速度方向相反,高铁向右减速运动。
5. 完全没有摩擦阻力的斜面是实际不存在的,故实验不可能实际完成,故A错误;图2的实验为“理想实验”,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故B错误;伽利略设想物体下落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因为当时无法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所以伽利略通过数学推导证明,如果速度与时间成正比,那么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由于当时用滴水法计算,无法记录自由落体的较短时间,伽利略设计了让小球沿阻力很小的斜面滚下,来“冲淡”重力的作用效果,而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要比它竖直下落的加速度小得多,所用时间长得多,所以容易测量。伽利略做了上百次实验,并通过抽象思维在实验结果上做了合理外推,故C错误,D正确。
6. 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是质量,与速度无关,与物体是否受力无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故A、B、D错误,C正确。
7. 惯性是物体本身具有的一种性质,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所以瓦片的质量越大,惯性一定越大,与初速度、时间、飞行距离等因素无关,故A、B、C错误,D正确。
8. 物体的惯性由物体质量决定,与物体所处的位置没有关系,A错误;航天员进入核心舱需借助外力,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B错误;载人飞船加速升空的过程中,航天员对座椅的压力与其受到的支持力互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其大小相等,C正确;航天员在空间站内用力F双手互拉弹簧两端时,根据二力平衡可知,弹簧弹力大小为F,D错误。
9. 在绳的A端缓慢增加拉力,重球受力如图所示:
使得重球在足够的时间发生了微小的位移,以致CD绳的拉力FT2逐渐增大,这个过程进行缓慢,可以认为重球始终处于平衡状态,即FT2=FT1+mg,随着FT1增大,FT2也增大,且FT2总是大于FT1,所以CD绳先被拉断,故A正确,B错误;若在A端突然猛拉,因为重球质量很大,力的作用时间极短,由于惯性,重球向下的位移极小(可以看成运动状态未来得及改变),以致CD绳的拉力几乎未增加,故AB绳先断。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