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第三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解读课程 学科素养
课标要点 核心素养
1.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v-t图像中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的对应关系. 2.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的推导方法,感受利用极限思想解决物理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 3.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速度与位移的公式,会应用公式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 1.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函数图像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已知结论正确类比推理的能力.(科学思维) 2.探究位移与时间,速度与位移的关系.(科学探究) 3.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科学态度与责任)
预习新知 自主学习
一、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1.位移公式:x=vt.
2.位移在v-t图像中的表示: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位移在数值上等于v-t图线与对应的时间轴所包围的矩形的面积.如图所示阴影图形的面积就等于物体在t1时间内的位移.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1.位移在v-t图像中的表示: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对应着v-t图线与时间轴所包围的梯形面积.如图所示,阴影图形的面积等于物体在t1时间内的位移.
2.位移时间的关系:
x=v0t+at2
这个公式是以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导出来的,但同样适用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三、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
1.公式:v2-=2ax.
2.推导:
速度公式v=v0+at.
位移公式x=v0t+at2.
由以上两式可得:v2-=2ax.
探究知识 提升素养
知识点1 用v-t图像求位移
兴趣探究
某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初速度为v0,在t时刻的速度为v,加速度为a.完成下列填空.
(1)把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分成几个小段,如图所示.每段位移≈每段起始时刻速度×每段的时间=对应矩形的面积.故整个过程的位移≈各个小矩形的 .
(2)把运动过程分为更多的小段,如图所示,各小矩形的 可以更精确地表示物体在整个过程的位移.
(3)把整个运动过程分得非常细,如图所示,很多小矩形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梯形OABC, 就代表物体在相应时间间隔内的位移.
【答案】(1)面积之和 (2)面积之和 (3)梯形面积
知识归纳
1.位移公式的推导
v-t图线下面梯形的面积
S=(OC+AB)·OA
把面积及各条线段换成其所代表的物理量,上式变成
x=(v0+v)t ①
又因为v=v0+at ②
由①②式可得
x=v0t+at2
2.上述思路运用了“无限分割”“逐渐逼近”的思想,这就是极限思维的方法.
3.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在t时间内的位移都可以用v-t图像与t轴所包围的面积表示,这个结论也可以延伸,即:只要是v-t图像,图像与t轴所包围的面积就表示位移.
考向例题
考向 v-t图像中面积的含义
【例1】某一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求:
(1)物体距出发点的最远距离;
(2)前4 s内物体的位移;
(3)前4 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
【答案】(1)物体距出发点最远的距离
xm=v1t1=×4×3 m=6 m.
(2)前4 s内的位移
x=x1-x2=v1t1-v2t2
=×4×3 m-×2×1 m=5 m.
(3)前4 s内通过的路程
s=x1+x2=v1t1+v2t2
=×4×3 m+×2×1 m=7 m.
【答案】(1)6 m (2)5 m (3)7 m
总结升华:](1)v-t图像与t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的大小.
(2)面积在t轴以上表示位移是正值,在t轴以下表示位移是负值.
(3)物体的总位移等于各部分位移(正负面积)的代数和.
(4)物体通过的路程为t轴上、下“面积”绝对值的和.
即时巩固
1.某物体做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若初速度的大小为v0,末速度的大小为v',则在时间t1内物体的平均速度( )
A.等于 B.小于
C.大于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解析】若物体做初速度为v0、末速度为v'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平均速度为.由图中v-t图线和时间轴所围面积可知,物体做该图像所示的直线运动时,在时间t1内的位移要比物体在时间t1内做初速度为v0、末速度为v'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大,因此,该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要比相应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即,C项正确.
【答案】C
知识点2 对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x=v0t+at2的理解
兴趣探究
汽车由静止以加速度a1启动,加速行驶一段时间t1后,发现前方有障碍物,又以加速度a2紧急刹车,经过时间t2后停下来.请思考:
(1)汽车加速过程及刹车过程中,加速度的方向相同吗?
(2)根据位移公式求加速过程及减速过程中的位移,速度及加速度的正、负号如何确定?
【答案】(1)加速度方向不同,是相反的
(2)根据位移公式求位移时,一般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加速时,加速度取正值,减速时,加速度取负值.
知识归纳
1.公式的适用条件:公式x=v0t+at2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2.公式的矢量性:公式x=v0t+at2为矢量公式,其中x、v0、a都是矢量,应用时必须选取统一的正方向.一般选v0的方向为正方向.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运动情况 取值
匀加速直线运动 a与v0同向,a取正值(v0方向为正方向)
匀减速直线运动 a与v0反向,a取负值(v0方向为正方向)
位移为正值 说明位移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
位移为负值 说明位移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
3.公式的两种特殊形式
(1)当a=0时,x=v0t(匀速直线运动).
(2)当v0=0时,x=at2(由静止开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考向例题
考向 公式x=v0t+at2的理解及应用
【例2】一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大小为v0=5 m/s,加速度大小为a=0.5 m/s2,求:
(1)物体在3 s内的位移大小;
(2)物体在第3 s内的位移大小.
【解析】(1)用位移公式求解,3s内物体的位移x3=v0t3+(-a)=5×3m-×0.5×32m=12.75m.
(2)同理2s内物体的位移x2=v0t2+(-a)=5×2m-×0.5×22m=9m
因此,第3s内的位移x=x3-x2=12.75m-9m=3.75m.
【答案】(1)12.75 m (2)3.75 m
误区警示:关于x=v0t+at2的注意点
(1)利用公式x=v0t+at2计算出的物理量是位移而不是路程.
(2)物体做匀减速运动时,若以初速度v0的方向为正方向,a仅表示加速度的大小,这时的位移公式可表示为x=v0t-at2.
即时巩固
2.某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x=0.5t+t2(m),则当物体速度为3 m/s时,物体已运动的时间为 ( )
A.1.25 s B.2.5 s C.3 s D.6 s
【解析】x=v0t+at2,知v0=0.5m/s,a=2m/s2,据v=v0+at=3m/s,得t=1.25s,故选A项.
【答案】A
知识点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兴趣探究
如果你是机场跑道设计师,若已知飞机的加速度为a,起飞速度为v,则跑道的长度至少为多长?
【答案】由v=at可得飞机从开始运动到起飞所用时间
t=.所以飞机起飞所通过的位移为x=at2=
知识归纳
1.适用条件:匀变速直线运动.
2.v2-=2ax为矢量式,x、v0、a都是矢量,应用时必须选取统一的正方向,一般选初速度v0的方向为正方向.
(1)匀加速直线运动,a取正值;匀减速直线运动,a取负值.
(2)位移与正方向相同取正值;位移与正方向相反,取负值.
3.两种特殊形式
(1)当v0=0时,v2=2ax.(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当v=0时,-=2ax.(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考向例题
考向 公式v2-=2ax的理解及应用
【例3】一隧道限速108 km/h.一列火车长100 m,以144 km/h的速度行驶,驶至距隧道200 m处开始做匀减速运动,以不高于限速的速度匀速通过隧道.若隧道长500 m.求:
(1)火车做匀减速运动的最小加速度的大小;
(2)火车全部通过隧道的最短时间.
【解析】(1)火车减速过程中
v0=144km/h=40m/s,x=200m,
v=108km/h=30m/s
当车头到达隧道口速度恰为108km/h时加速度最小,设为a,由v2-=2ax
得a==-1.75m/s2.
(2)火车以108km/h的速度通过隧道,所需时间最短,火车通过隧道的位移为100m+500m=600m
由x=vt得t==20s.
【答案】(1)1.75 m/s2 (2)20 s
方法技巧:运动学里五个物理量:v0、v、a、x、t,如果缺t,用公式v2-=2ax解题会比较简便;应用此公式时,注意符号关系,必要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验证其合理性.
即时巩固
3.在某城市的一条道路上,规定车辆行驶速度不得超过30 km/h.在一次交通事故中,肇事车是一辆客车,量得这辆车紧急刹车(车轮被抱死)时留下的刹车痕迹长为7.6 m(如图),已知该客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7 m/s2.请判断该车是否超速?
【解析】规定v0的方向为正方向,则刹车时位移x=7.6m;
刹车时加速度a=-7m/s2,客车的末速度v=0.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速度的关系v2-=2ax得:0-=2×(-7)×7.6m2/s2
解得:v0=10.3m/s≈37.1km/h>30km/h,所以该客车超速
【答案】超速
基础性达标作业
1.关于公式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此公式只适用于匀加速直线运动
B.此公式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C.此公式只适用于位移为正的情况
D.此公式不可能出现a、x同时为负值的情况
【解析】公式x=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既适用于匀加速直线运动,也适用于匀减速直线运动,既适用于位移为正的情况,也适用于位移为负的情况,选项B正确,选项A、C错误;当物体做反方向上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时,a、x同时为负值,选项D错误.
【答案】B
2.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B.位移总是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C.加速度、速度、位移三者方向一致
D.加速度、速度、位移的方向并不一定都相同
【解析】根据x=v0t+at2,位移与时间的平方不是正比关系,A错误;位移可能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也可能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小,如先减速后反向加速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先增加后减小,B错误;加速度、速度、位移的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C错误,D正确.
【答案】D
3.某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的关系是x=4t+2t2,x与t的单位分别为m和s,则质点的初速度与加速度分别为 ( )
A.4 m/s与2 m/s2 B.0与4 m/s2
C.4 m/s与4 m/s2 D.4 m/s与0
【解析】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为x=v0t+at2与质点的运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x=4t+2t2相对比可以得到,物体的初速度的大小为v=4m/s,加速度的大小为a=4m/s2,故选项C正确.
【答案】C
4.某兴趣小组制作了一种简易火箭,该火箭从t=0时刻开始竖直向上发射,其运动v-t图像简化为如图所示,则在0~t2时间内,由图可知( )A.火箭在t1时刻离地面最远
B.火箭在t2时刻回到地面
C.火箭在0~t1时间内加速上升
D.火箭在t1~t2时间内加速下降
【解析】在速度时间图像中,速度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由图可知,在0~t2时间内火箭的速度一直是正值,说明火箭一直在上升,t2时刻速度为零,说明t2时刻火箭离地面最远,并没有回到地面,故AB错误;火箭在0~t1时间内加速上升,故C正确;火箭在t1~t2时间内减速上升,故D错误.
【答案】C
5.一汽车以20 m/s的速度在平直路面匀速行驶.由于前方出现危险情况,汽车必须紧急刹车.刹车时汽车加速度的大小为10 m/s2.刹车后汽车滑行的距离是 ( )
A.40 m B.20 m C.10 m D.5 m
【解析】汽车的末速度为零,由公式v2-=2ax得,x=m=20m.
【答案】B
6.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汽车,经过t=10 s,走过位移x=30 m.求:
(1)汽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汽车10 s末的速度.
【解析】(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得,x=at2,代入数据解得a==0.6m/s2.
(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得汽车10s末的速度v=at=6m/s..
【答案】 (1)0.6 m/s2 (2)6 m/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