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第二节 摩擦力
解读课程 学科素养
课标要点 核心素养
1.理解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 2.会判断摩擦力的有无、大小和方向,了解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 3.知道生活中增大和减小摩擦的实例,有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的知识. 1.形成初步的摩擦力概念,应用摩擦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中与摩擦力大小和方向有关的问题.(物理观念) 2.能对比较简单的摩擦力现象进行分析和推理,获得摩擦力有无和方向的结论.(科学思维) 3.能根据摩擦力探究方案,使用基本仪器获得摩擦力大小的数据,得到不同类型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或变化规律.(科学探究)
预习新知 自主学习
一、滑动摩擦力
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2.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3.大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成正比.
公式:F=μFN,μ为动摩擦因数,它的数值跟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的材料和接触面的情况有关(填“有关”或“无关”).
“相对运动”与“物体运动”不是同一概念.“相对运动”是指受力物体相对于施力物体(以施力物体为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改变;而“物体的运动”一般指物体相对地面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二、静摩擦力
1.定义: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只有相对运动的趋势,而没有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作静摩擦力.
2.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3.最大静摩擦力:静摩擦力有一个最大值Ffmax,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即将开始运动时的拉力.
4.静摩擦力的大小:两物体间实际发生的静摩擦力Ff在0与Ffmax之间,即0<Ff≤Ffmax.
所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是指假设接触面光滑时,物体将要发生的相对运动的方向.比如物体静止在粗糙斜面上,假设没有摩擦,物体将沿斜面下滑,即物体静止时相对(斜面)运动趋势的方向是沿斜面向下,则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探究知识 提升素养
知识点1 滑动摩擦力
兴趣探究
1.按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做一做:用力拉动木板,使之在桌面上滑动.
(1)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和弹簧测力计示数有什么关系?
(2)在木块上添加重物,即增大木块对木板的压力时,摩擦力如何变化?
(3)在木板上铺一块较粗糙的毛巾,摩擦力如何变化?
【答案】(1)相等 (2)增大 (3)增大
2.(1)如图所示,地面光滑,若B的速度v2大于A的速度v1,画出A、B所受滑动摩擦力的示意图.
(2)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吗?
【答案】(1)如图所示
(2)滑动摩擦力一定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但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即滑动摩擦力可能是阻力,也可能是动力.
知识归纳
1.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
(1)两物体直接接触且相互挤压(即有弹力).
(2)接触面粗糙.
(3)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
2.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无直接关系,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由公式F=μFN计算(也可以由二力平衡来求解)
(1)FN是两个相接触的物体间的压力,它不一定等于重力,FN的大小可以与重力G大小相等,也可以不等.
(2)动摩擦因数μ的大小由接触面的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决定,与FN无关.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面积无关,与物体间相对运动速度的大小无关.
考向例题
考向 对滑动摩擦力的理解
【例1】如图所示,物体A重40 N,物体B重20 N,A与B、A与地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物体B用细绳系住,当水平力F=32 N时,才能将A匀速拉出,求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解析】研究物体A的受力情况,拉力与接触面间的滑动摩擦力等大反向,F=μmBg+μ(mAg+mBg),代入数据解得μ=0.4.
【答案】0.4
方法技巧: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求解方法
(1)如果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根据二力平衡法和公式法求解滑动摩擦力大小.
(2)如果物体做非匀速直线运动,可根据公式F=μFN求解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即时巩固
1.有关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B.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两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C.物体在支持面上的滑动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也一定越大
D.接触面的动摩擦因数越大,滑动摩擦力也一定越大
【解析】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故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但不一定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故A错误,B正确;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μFN,由接触面的动摩擦因数与正压力共同决定,与物体在支持面上的滑动速度无关,故C、D错误.
【答案】B
知识点2 静摩擦力
兴趣探究
把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向右拉木块,如图所示.
当测力计的示数为1 N时,木块没有动;逐渐增大拉力到2 N时,木块仍静止;继续增大拉力到4 N时,木块恰好不移动,若再稍微增大拉力,木块开始移动,且拉力突然变小到3.8 N,此后木块匀速运动,拉力保持3.8 N不变.
(1)当测力计的示数为1 N时,木块没有动,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几个力的作用?摩擦力大小为多少?
(2)测力计的示数为2 N时,木块仍没有动,木块所受摩擦力是多少?
(3)拉力为4 N时,木块所受摩擦力为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
【答案】(1)2个力作用,分别是向右的拉力和向左的静摩擦力 1 N (2)2 N (3)静摩擦力
知识归纳
1.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
(1)两物体直接接触且相互挤压(即有弹力).
(2)接触面粗糙.
(3)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
2.静摩擦力的方向
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方向无直接关系,既可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与运动方向相反或成某一夹角.
3.静摩擦力的大小
(1)范围:0<Ff≤Ffmax.
(2)计算:物体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时,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求解.
(3)静摩擦力大小与正压力无关,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成正比.
考向例题
考向一 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例2】下列情景中,物体M所受摩擦力f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
A
B
C
D
A.物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
B.汽车停在斜坡上
C.物体贴着竖直墙面自由下落
D.瓶子被握在手中处于静止状态
【解析】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与水平面间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不受摩擦力,故A项错误;小车相对斜面有向下运动的趋势,摩擦力与重力沿斜坡的分力平衡,汽车受沿斜坡向上的摩擦力,故B项正确;小物块贴着竖直墙面自由下落,与墙壁间无弹力,与墙壁间没有摩擦力,故C项错误;瓶子相对手有向下运动的趋势,则瓶子所摩擦力方向向上,故D项错误.
【答案】B
方法技巧:静摩擦力方向的确定方法
(1)由运动趋势方向确定:若A、B间有静摩擦力作用,要判断A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方向,先判断出A相对B的运动趋势方向,然后根据A受的静摩擦力方向与A相对B的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判断.
(2)由物体的状态确定:由物体所处的状态,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第四章将要学习)确定静摩擦力方向.
即时巩固
2.某人在平直公路上骑自行车,见前方较远处红色交通信号灯亮起,他便停止蹬车,此后的一小段时间内,自行车前轮和后轮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分别为f前和f后,则 ( )
A.f前向后,f后向前 B.f前向前,f后向后
C.f前向后,f后向后 D.f前向前,f后向前
【解析】停止蹬车,自行车自行前进的过程中,前后轮所受摩擦力均为阻力,阻碍自行车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故前后轮所受摩擦力均向后,故A、B、D错误,C正确.
【答案】C
考向二 静摩擦力大小的确定
【例3】(多选)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木块靠在竖直粗糙的墙壁上,且受到水平力F的作用,二者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木块静止,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等于mg,方向是竖直向上
B.若木块静止,当F增大时,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随之增大
C.若木块静止,当F增大时,木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随之增大
D.若开始时木块静止,当撤去F,木块沿墙壁下滑时,木块受滑动摩擦力作用
【解析】木块静止时,木块受到的摩擦是静摩擦,根据二力平衡,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等于mg,方向竖直向上,故A正确;若木块静止,不管力F增大多少,受到的摩擦始终是静摩擦,始终等于重力,所以所受静摩擦力不变,故B错误;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成正比,所以F增大时,木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随之增大,C正确;当撤去F后,木块与墙壁之间没有了弹力,所以木块就不受摩擦力作用了,故D错误.
【答案】AC
题后反思:
同一接触面上摩擦力与弹力间的关系:无弹力必定无摩擦力;有摩擦力必定有弹力;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
【例4】如图所示,质量为20 k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120 N,动摩擦因数是0.5,物体的一端与一根劲度系数为4×103 N/m的轻质弹簧相连(设弹簧的形变均在弹性限度内,取g=10 m/s2),问:
(1)将弹簧拉长2 cm时,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Ff1多大?
(2)将弹簧拉长4 cm时,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Ff2多大?
(3)物体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时,弹簧形变量Δx多大?
【解析】(1)根据胡克定律F=kx,当x=2cm=0.02m时,F1=4×103×0.02N=80N
由于拉力F1小于最大静摩擦力,物体具有向右的运动趋势,此时物体受到地面的静摩擦力大小为Ff1=80N.
(2)当x=4cm=0.04m时,F2=4×103×0.04N=160N,大于最大静摩擦力,物体已经运动,这时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f2=μFN=μmg=0.5×20×10N2=100N.
(3)当物体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时,物体受滑动摩擦力,摩擦力和拉力为一对平衡力,即弹簧拉力F=μmg=100N,由F=kΔx
解得Δx=m=0.025m.
【答案】(1)80 N (2)100 N (3)0.025 m
方法技巧:求解摩擦力大小的思路
(1)计算摩擦力时,应先判断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
(2)静摩擦力用平衡条件计算.
(3)滑动摩擦力用F=μFN计算或用平衡条件计算.
(4)在没有告诉最大静摩擦力的情况下,常常利用最大静摩擦力跟滑动摩擦力近似相等来分析问题.
即时巩固
3.如图所示,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推力F1、F2和摩擦力Ff的作用.已知F1=10 N,F2=2 N,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 )
A.2 N B.10 N C.8 N D.12 N
【解析】Ff方向水平向左,由平衡条件可得:F1-F2-Ff=0,可解得Ff=F1-F2=8N,故C选项正确.
【答案】C
基础性达标作业
1.关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滑动摩擦力与物体的重力成正比
B.受滑动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运动的
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D.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
【解析】滑动摩擦力与物体间的正压力成正比,选项A错误;受滑动摩擦力作用的物体可能是静止的,如木块在桌面上滑动,静止的桌面也受到滑动摩擦力,选项B错误;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但是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可能相同,选项C错误,D正确.
【答案】D
2.关于静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B.静摩擦力总是阻力
C.静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间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两个物体之间的静摩擦力总是一个定值
【解析】静摩擦力产生在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但物体可以是运动的,所以A错误;静摩擦力的作用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但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同,即静摩擦力可能是动力,所以B错误,C正确;两物体间静摩擦力的大小由平行于接触面的外力决定,因此D错误.
【答案】C
3.如图所示,用水平恒力F推放置在水平面上的物体m,物体保持静止,关于物体受力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推力大小小于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B.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与推力的方向相反
C.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可由F=μFN直接计算
D.物体所受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
【解析】因为物体保持静止,由二力平衡知,推力大小等于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与推力的方向相反,A错,B对.物体所受摩擦力不是滑动摩擦力,大小不能由F=μFN计算,C、D错.
【答案】B
4.一物块m在水平力拉动下,沿静止的水平传送带由左端匀速运动到右端,如图甲所示,这时所受摩擦力为F1;现开动机械让传送带向左匀速传动,再次将同样的物块m由传送带的左端以同样的速度匀速拉动到右端,这时所受摩擦力大小为F2,如图乙所示.则F1、F2的大小关系满足 ( )
甲
乙
A.F1=F2
B.F1<F2
C.F1>F2
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解析】两种情景下,物块与传送带之间均为滑动摩擦力,只是相对速度不同而已;由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F=μFN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相对速度的大小无关,故选A.
【答案】A
5.(多选)如图甲所示,一人用由零逐渐增大的水平力F推静止于水平地面上质量为10 kg的木箱,木箱所受的摩擦力Ff与F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取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甲
乙
A.木箱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Ffm=21 N
B.木箱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Ffm=20 N
C.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1
D.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
【解析】木箱受到的静摩擦力随推力的增大而增大,最大静摩擦力Ffm=21N,当推力F>21N后,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大小为20N,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选项A、D正确.
【答案】AD
6.如图所示,质量为2 k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板上,用原长为8 cm的轻质弹簧水平拉该物体,当其刚开始运动时,弹簧的长度为11 cm,当弹簧拉着物体匀速前进时,弹簧的长度为10.5 cm.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k=200 N/m(g取10 m/s2).求:
(1)物体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
(2)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3)物体与地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解析】(1)最大静摩擦力等于刚开始运动时弹簧的拉力,由Ffmax=F1=kx1
得Ffmax=200×0.03N=6N
(2)滑动摩擦力等于匀速运动时弹簧的拉力
由Ff=F2=kx2
得Ff=200×0.025N=5N
(3)由Ff=μFN,FN=mg
得μ==0.25.
【答案】(1)6 N (2)5 N (3)0.2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