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2.3 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 学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2.3 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 学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8-17 15:18:18

文档简介

七 年级 地理 学科导学案
学习内容 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
课程标准 在等高线的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地形类型。
学习目标 通过探究理解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等概念。通过练习能够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善于运用地图,能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陡崖等。 重点:等高线的判读;地形图的判读。难点:等高线的判读
时间分配 导课 2 分、自学 10 分、交流 15 分、展示3 分、小结 3 分、巩固 7 分
学习过程 学案(学习过程) 导案
自学新知。读教材,总结下列问题地球表面某一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 ,也叫作 。地球表面某一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称为 。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点的连线叫做 。在不同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颜色,就可以制成分层设色地形图,这样就可以直观的分映出 的起伏状况。陆地可划分为五种基本形态: 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 ,最大的高原是 ,最大的盆地是 ,最长的山脉是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探究下列问题教材338活动教材35页活动1--2教材37页活动1--3三、交流展示:各小组代表发言交流,其他小组补充四、归纳小结展示PPT,总结预习提纲部分五、课堂达标测试详见教辅19页随堂演练作业:课后提升训练 导课:复习上节内容,提出问题:地表起伏状况如何在地图上显示出来呢?补充:等高差应用:等高线图中识别地形并加以应用。以P21页综合题为例根据学生发言教师展示PPT总结补充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