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光未然词作者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1936年到延安,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黄河大合唱》共有八个乐章。诗中雄奇的想象与现实的图景交织,歌唱苦难与抗战,刻画黄河形象,反映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画面。
冼星海(1905-1945) 中国近现代著名的音乐家,创作了不朽名作《黄河大合唱》和《生产大合唱》等作品。由于他对发展我国革命音乐所作的巨大贡献,赢得了“人民音乐家”的光荣称号。 曲作者1.《黄河船夫曲》2.《黄河颂》3.《黄河之水天上来》4.《黄河对口曲》5.《黄水谣》6.《黄河怨》7.《保卫黄河》8.《怒吼吧!黄河》《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共有八个乐章,分别是: 1938年冬武汉沦陷后,光未然率领第三抗敌演出队由陕西东渡黄河赴吕梁山抗日根据地,1939年春再渡黄河至延安,两度目睹黄河的伟大气魄,亲临母亲河的惊涛骇浪,更为黄河船夫们劈风斩浪的壮观场面而感概,奋然写下长诗《黄河吟》,并在当年延安的除夕联欢会上高昂地朗诵了这部诗篇,深深感动了当时在场的青年音乐家冼星海。当光未然应冼星海之约将原诗改成了《黄河大合唱》的歌词以后,冼星海在窑洞里仅用了六天的时间,就完成了全部八个乐章的谱曲。4月13日,由第三抗敌演出队在延安陕北公学礼堂首演,大获成功。从此,这部作品传遍大江南北,对抗日战争的胜利起了巨大的推进作用。
走近黄河黄河上游景观九曲黄河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磅礴( )( )
澎湃( )( )
气魄( ) 高山之巅( )
狂澜( ) 哺育( )
浊流( ) 屏障( )páng bó pēng pàipò diānlán b?zhuó zhàng熟悉生字 你认为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语气来朗读这首诗?朗读激昂、雄健、悲壮!解读《黄河颂》1、题目《黄河颂》中,哪个是关键词?“颂” 2、本诗可以分几个部分?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 序曲-主体-尾声”三个部分
序曲 黄河伟大坚强
主体 望黄河——颂黄河
尾声 学习黄河精神
4、第二节是主体部分,主要是“颂黄河”,但并不是立即开始歌颂,在“颂”之前有一个蓄势阶段,如果在文中找出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望3、第一节为朗诵词,加在歌词前面起到什么作用?铺垫、提示、总起的作用望——劈成南北两面近镜头5、主体部分中"望"字所统领的内容?“望……劈成南北两面”是如何写的?横向纵向俯瞰两岸特写全景南北→→→→6、请同学思考“主体”部分:可以分成几部分?重点在哪里?我们可以把它们概括为什么?7、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绘黄河”部分所起的作用。表现黄河气势,为“颂黄河”蓄势。 总结:三方面歌颂了黄河黄河养育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中华民族黄河激励中华民族课文的结构第一节 朗诵词第二节 歌词民族精神 —伟大而又坚强 赞歌 ①黄河的自然、
地理特点
②赞颂黄河的贡献 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 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 黄河激励着中华民族 近镜头特写
俯瞰全景的总写
纵向描写黄河流向
黄河的动态它反复出现三次.(反复).加强抒情气势,体现文章的内容层次.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歌词中 “啊!黄河!”出现了几次?起了什么作用?为什么把黄河比作“摇篮”和“屏障”?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孕育了中华文化养育了中华民族。侧重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是
摇篮黄河是
屏障
10.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1.作者心目中的黄河象征什么?具有什么精神?
表达作者对黄河的赞美之情,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精神。象征了中华民族,具有伟大坚强的精神。以黄河为榜样,学习它的伟大和坚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保卫祖国! 有关黄河的著名诗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九曲黄河万里沙。
——刘禹锡《浪淘沙》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