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8-17 19:38: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学习目标】
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2.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3.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生活中的噪声和物理中的噪声区别及联系。
难点:会将控制噪声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
【教学方法】
讨论法、阅读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视频播放一段优美的旋律,然后再播放一段嘈杂的噪声。优美的旋律使人心情愉快,而嘈杂的噪声使人心烦意乱。这些噪声是怎样产生的?它对人有什么危害,怎样才能有效地控制或削弱它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二、新课讲授:
噪声的来源
演示实验:教师分别用示波器展示敲响音叉时产生的声音的波形和泡沫塑料刮玻璃时产生的噪声的波形。
教师提问:它们的波形有什么不同?
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示波器的两种波形之间的区别:泡沫塑料刮玻璃时产生的波形是无规则的,音叉的波形是有规则的。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得到噪声的定义: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做噪声(这是从物理学的角度对噪声的定义)。
教师组织学生:让学生一起听一名同学讲故事,同时让另一名学生在旁边大声唱歌。
让学生谈感受:有的时候音乐声对我们来说是噪声。组内展开讨论,在老师的引导下最后达成共识:这是噪声。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这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对噪声的定义)。
让学生举出实例:你周围常有哪些噪声?你有什么感受?你能找到这些噪声的来源吗?
学生讨论,并让学生代表发言,说出身边的噪声及感受,并说出噪声的来源。
(1)交通运输噪声:各种交通工具的喇叭声、汽笛声、刹车声、排气声、机械运转声等。
(2)工业噪声:纺织厂、印刷厂、机械车间的噪声。
(3)施工噪声:筑路、盖楼、打桩等。
(4)社会生活噪声:家庭噪声,娱乐场所、商店、集贸市场里的喧哗声。
(二)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
学生自主阅读课本P43页,老师用多媒体展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
1.人们以什么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它的符号是什么?
2.人刚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是多少?
3.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是多少?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多少?
4.70 dB的噪声有什么危害?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多少分贝?
5.90 dB的噪声有什么危害?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多少分贝呢?
6.如果突然暴露在150 dB的噪声中会出现什么后果?
学生认真思考并回答问题。
1.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它的符号是dB。
2.人刚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是0 dB。
3.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是30~40 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 dB。
4.70 dB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所以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 dB。
5.长期生活在90 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所以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 dB。
6.如果突然暴露在150 dB的噪声中,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
知识拓展: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监测噪声等级的装置。
教师提示:它只起到监测噪声的等级的作用并没有减弱噪声的作用。
(三)控制噪声
1.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的三个阶段
教师让闹钟发声,然后提问:根据前边学过的知识,你能说出闹铃声从产生到引起听觉的三个阶段吗?
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内容,积极思考回答:声源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传播声音——鼓膜的振动引起听觉。
2.控制噪声的措施
演示实验:
噪声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控制噪声十分重要。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入盒中,听听声音的变化,取出后,分别用报纸、海绵等不同材料包住它,再放入盒中,听声音的变化。
小组交流讨论总结出减弱噪声的措施有哪些?
(1)防止噪声产生(在声源处减弱);(2)阻断它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防止它进入人耳(在人耳处减弱)。
教师出示甲、乙、丙三个图片,学生指出分别属于控制噪声的措施的哪一类。
甲       乙      丙
图甲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图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图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学生组内讨论:我们校园周围存在哪些噪声?有哪些有效的防治措施,并在全班展示,教师予以评价,并及时点拨。
在分析各种减弱噪声做法的事例时,一定要抓住到底是在什么地方减弱噪声,弄清“声源”“传播过程中”“人耳”这些关键词,这样才会分析好各种事例的本质。
三、课堂练习:
1.下列叙述不属于噪声的是(  )
A.音乐厅里演奏的《命运》交响曲
B.无论在什么环境下,用高音喇叭不停地播放《命运》交响曲
C.在飞机场,正在降落的喷气式飞机发出的声音
D.用金属片刮锅底的烟尘发出的响声
【答案】A
2.一般人的理想声音环境是(  )
A.喜欢在一个无声世界里
B.喜欢在30~40 dB的安静环境里
C.喜欢在80~90 dB的热闹环境里
D.就是100 dB以上的环境也不在乎
【答案】B
3.近年,全国各地掀起跳广场舞的热潮,广场舞有益身心健康,但也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为避免给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干扰,下列措施合理有效的是(  )
A.调节音响的音量,使声音的音调不要太高
B.居民关闭门窗,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C.在广场上安装噪声监测装置,以阻断噪声的传播
D.晚八点半以后停止跳广场舞,以防止噪声的产生
【答案】D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知识要点,提出疑惑,师生共同解决,达到知识的升华:
1.什么是噪声?乐音能否成为噪声?
2.噪声的单位?噪声有什么危害?
3.控制(或减弱)噪声的措施有哪些?
五、作业布置:
完成配套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一、噪声的来源
二、噪声的等级
三、噪声的危害——人对不同强度的声音的感觉
四、噪声的控制
【课后反思】
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