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青树下的小学第一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大青树下的小学第一课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17 22:40: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大青树下的小学
教学目标:
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早晨”“服装”等词。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解大青树下的小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
3.学习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介绍,内化积累的语言,感受民族团结。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体会我国各民族儿童之间的团结友爱。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链接生活,导入新课。
介绍自己所熟悉的学校生活。
二、提示课题,读题质疑。
1.在我国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那这里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呢?又有哪些不一样的景致呢?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大青树下的小学》,去一探究竟。
2.板书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出示会认生字。
坝 汉 艳 扮 扬 读 摔 跤 凤 洁
(1) 指名读,正音。
(2) 小组开火车读。
(3) 同桌互相指读,纠正。
(4) 齐读。
2.找一找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同桌合作用查字典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好奇、绚丽、坪坝、粗壮、边疆
3.游戏巩固环节。
四.再读课文,梳理内容。
1.自由、大声的朗读课文,思考:大青树下的小学里有什么?边读边把相关的词语画出来。
2.交流,出示词语。
小学生 小鸟 老师 国旗 大青树 铜钟 教师 蝴蝶 猴子
松鼠 山狸 凤尾竹
(1)齐读词语。
(2)结合图片认识事物。
(3)用句式说一说:
大青树下的小学里有 ,有 ,有 ,还有 。
2.如果把这些事物都画在一张纸上,大青树下的小学一定非常漂亮!但是怎么画才能突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丽呢?对,就是抓住所有事物的特点。
我们再去认真读读课文,想一想,这些事物都有哪些特点?可以找课文中的词语来形容,也可以用自己的词语形容。
( )的同学 ( )的老师 ( )的小鸟
( )的国旗 ( )的大青树 ( )的铜钟
( )的教师 ( )的蝴蝶 ( )的猴子
( )的山狸 ( )的凤尾竹 ( )的粉墙
3.交流学生发现的词语。
重点交流“( )的学生”,练习课文语段,发现不同时间、不同角度,形容同学们特点的词语不同。
4.抓住特点,画出心中的小学。
抓住特点,我们就可以把民族小学画得更美丽。请大家用最简单的方式画一画大青树下的小学。(选择一两个事物,抓住特点画,时间2分钟)
五、分段评议,加深感悟。
学习第一自然段。
(1)教师引导学生边看插图,边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一想:民族小学的孩子上学时的场景和我们平时的场景有什么不一样
(2)交流反馈。
预设一:上学路上的环境不同,他们从山坡、坪坝、小路上走来。
①说说山坡、小路的特点。
②看图片理解“坪坝”。
③用自己的画说说孩子们上学路上的情景。
预设二:不同民族的孩子穿戴不同、语言不同。
①图片出示各个民族的服饰,说说他们穿戴的特点。
②结合汉族,讲解生字“汉”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又”的捺画舒展写。
③出示句子,联系课文朗读体会:
“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老师讲解这么多孩子穿着各民族的服装,校园就显得更加美丽了。
④结合句子,讲解生字“服”“装”“艳”“扮”。
书写指导:
服:“月”瘦长,右边的第一笔是横折钩。
装:“壮”写扁一些;“衣”第三笔撇舒展,第六笔捺舒展。
艳:“丰”三横间距均匀,竖画起笔稍高。
扮:左窄右宽。
(3)继续阅读第一段,思考除了这些不同的地方,民族小学有没有跟我们基本相同的地方?
课件出示: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强调“扬”的读音。
(4)交流反馈。
发现相同之处:友好相处、尊敬师长、热爱祖国。
教师小结:无论是哪个民族的孩子,都是中华民族的子孙,我们都一样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自己的老师,也热爱自己的同学。
总结:这节课,同学们和民族小学的小朋友一样,学得特别认真。我们掌握了本课的部分生字、新词,也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下节课我们将跟随作者再次走进这所学校,去教室听课,到大青树下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