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教案
教学版块(课题)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课时 40分钟
教学目标 认识1个生字,正确朗读诗词。了解诗词的作者。学习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理解诗句大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品读诗歌,体会诗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语言应用: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词。思维能力:借助字典和课本注释理解诗词中字词的意思及整首诗词的意思。借助注释理解诗意,发挥想象,说出诗句中描绘的画面。审美创造:品读诗歌,想象诗词中描写的画面,体会作者热爱自然、歌颂自然的情怀,感受自然的美好。
教学内容 认识1个生字,正确朗读诗词。了解诗词的作者。学习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理解诗句大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通过理解重点词语来体会诗人的丰富情感。
学具准备 制作教学PPT。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将学习《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二、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苏轼 (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最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有《赤壁赋》《饮湖上初晴后雨》《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在《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首诗歌中,作者描写了自己在望湖楼上饮酒时所见到的西湖山雨欲来和雨过天晴后的景色。作者先从暴雨来临前写起,其景象是天上黑云翻滚,就像浓浓的墨汁在天边翻转,远处的山巅在翻腾的乌云中依稀可辨,这个时候,如注的骤雨就已经来到。大雨裹挟着白色的雨点砸在船上,水花四溅,仿佛千万颗珍珠,从天上倾倒而下。正在人们感受暴雨的壮观场面的时候,一阵狂风席地卷来,一下子吹散了乌云和大雨。云开日出,望湖楼下水面平静如镜,空气清新,远远望去,水天一色。诗人善于渲染气氛,从阴云压近湖面、急雨骤降的壮阔,写到烟消云散,雨过天晴,用笔跌宕起伏,而又从容不迫,描写天气变化的神速,使人目不暇接,颇有戏剧性场面。尤其是“白雨跳珠乱入船”一句,最为传神。作者自己非常欣赏这首诗,他50岁时再到杭州,特意又写诗说:“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足见他对这首诗的喜爱。三、初读感知1、品读古诗,多读几遍。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 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2、检查初读效果,学习重点字词。轼题解:“六月二十七日”指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六月二 十七日。“醉书”指这是诗人酒醉时写下的作品。本诗的灵感表 现在“醉”字上,醉于酒,更醉于山水之美,进而激情澎湃,才赋成即景佳作,描绘了望湖楼的美丽雨景,绘成了一幅“西湖骤雨图”。 【望湖楼】又叫看经楼,在今浙江杭州西湖边。 【醉书】酒醉中题写此诗。【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层很黑。 【白雨】 指夏日阵雨的特殊景观,因雨点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显得白而透明。 【跳珠】滚跳的珍珠。这里形容白色的雨点像珍珠一样跳跃不定,说明雨点大,杂乱无序。 【水如天】 形容雨过天晴,湖水像天空一样清澈明净。 四、再读课文,理解诗意再读古诗,想想每句诗的意思,可以与同学合作。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诗意:黑云像打翻了的黑墨水一样,还没来得及把山给遮挡住。白花花的雨点落在湖面像跳珠一样,溅起无数水花,乱纷纷地跳进了船舱。 第一句写“云”。 向中一个“未”字,突出了天气变化之快。把乌云比作“翻黑”,形象逼真。第二句写“雨"。句中一个“跳"字,一个“乱”字,写出了暴雨之大,雨点之急。用“跳珠”形容雨点,有声有色。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诗意:忽然之间,狂风席卷大地,刹那间吹散了 满天的乌云。站在望湖楼上往下看去,西湖上水平如镜、水天一色的风光让人心旷神冶、流连忘返。第三句写“风"。句中一个“忽”字用得十分轻巧,却又突出了天色变化之快,显示了风的巨大威力。第四句写"水如天”,描绘了西湖上风停雨歇,水天一色的秀丽风光。从观察顺序来看,诗人苏轼观察的地点是先在船中,后在楼上;从写作的内容上来看,这首诗描绘了西湖上的四幅画面∶云翻、雨泻、风卷、天晴,写得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读这首诗时,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黑色的云像打翻了的墨水,还没来得及把山遮住,白亮亮的雨点就像散落的珠子一样纷纷乱跳,蹦入船中。忽然一阵卷地而来的大风把云和雨吹散了。凭栏而望,只见望湖楼下的湖面水天映照,碧波如镜。这首诗运用了对比 的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诗中“黑云翻墨”与“白雨跳珠”形成了强烈的色彩对比,给人以很强的质感。古诗大意: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明丽清新,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凝入船。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 精彩赏析:这首诗描写了夏日西湖上一场来去匆匆的暴雨。第一句写黑云翻滚,第二句写大雨倾盆,后两句写雨过天晴。大自然的变化是多么迅速,诗人的用笔又是多么神奇。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杭州西湖夏天雨前雨后的变化情景,抒力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时时处处以审美眼光看生活的博大胸襟。 五、知识拓展望湖楼: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边,位于断桥东少年宫广场西侧,傍湖而建。又名“看经楼、先得楼”。登临眺望,一湖胜景皆来眼底。宋代王安石、苏轼等人,都曾有诗咏望湖楼,或咏楼上观景的感受,其中苏轼的《望湖楼醉书》最有名,望湖楼也因此而名重天下。望湖楼青瓦屋面,朱色单檐双层歇山顶,整个建筑宏丽古雅。登楼凭栏,取山形,临碧波,借摩崖,一湖胜景皆来眼底,“天容水色绿净,楼阁镜中悬”,确为西湖名楼,让人流连忘返。六、课堂演练
作业 完成一课一练;背诵古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