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蟋蟀的住宅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蟋蟀的住宅》是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语文阅读要素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写作要素是“进行连续观察,学写观察日记”。《蟋蟀的住宅》这篇课文是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非常好的载体。
本课文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长期观察后所整理的一篇观察笔记,读这样一篇温情又有充满童趣的文章,能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激发学生连续观察的兴趣。文章的语言生动、充满趣味,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蟋蟀在作者的笔下俨然成为了一名建筑大师,但同时作者在一些用词上也是比较严谨的,比如“半掩”、“最多”、“大多”等,品味本文语言便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表达”这一要素很好的承载点。
这篇文章还是学生很好的观察日记范文,学生可以效仿法布尔,对一种事物进行长期的观察和记录,并尝试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学习本课可以为落实本单元的习作要素奠定基础。同时,它也为第五单元观察小动物的生活习性等方面埋下伏笔。
二、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教学目标:
1.认识“宅”、“隐”等12个生字,通过找反义词、联系上下文理解“慎重”“随遇而安”等词语。
2.初读课文,知道课文围绕“蟋蟀的住宅”介绍了住宅特点和修建过程两方面内容。
3.品读描写蟋蟀住宅特点的词句,借助关键词介绍蟋蟀的住宅外部和内部。
4.对比蟋蟀住宅的真实尺寸图,体会课文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细致连续的观察。
教学重难点:
品读描写蟋蟀住宅特点的词句,体会课文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持续细致的观察。
三、教法与学法
教法:情景体验法、小组合作法
学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教学过程
板块一 整体感知,初识蟋蟀
板块二 聚焦特点,绘制海报
板块三 细致观察,美化海报
任务驱动——为蟋蟀设计住宅海报
促主动学习
学习活动一:
1.朗读课文,把生字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2.课文围绕蟋蟀的住宅讲了哪两方面的内容?
整体感知
学习字词,理解词意。
(1)出示词语,生自由读词。
第一组:倾斜 搜索 宽敞 优良
第二组:挖掘 扒土 抛出 耙扫
第三组:慎重 毫不可惜 随遇而安
(2)分组检查字词。
(由同义字构成的词语)
(都是描写蟋蟀的)
(联系上下文理解)
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它们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功夫,弃去毫不可惜。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儿一点儿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
对自己的住宅要求严格。
随遇而安: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
随意
学习字词,理解词意。
(1)出示词语,生自由读词。
第一组:倾斜 搜索 宽敞 优良
第二组:挖掘 扒土 抛出 耙扫
第三组:慎重 毫不可惜 随遇而安
(2)分组检查字词。
(3)初识蟋蟀:你读出了这是一群( )的蟋蟀。
(由同义字构成的词语)
(都是描写蟋蟀的)
(联系上下文理解)
居住在草地上的蟋蟀,差不多和蝉一样有名。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
1
3
4
5
6
蟋蟀住宅特点
2
7
8
9
住宅修建过程
选一选:哪个是蟋蟀的住宅?
蟋蟀的住宅
学习活动二:住宅特点我来探
(1)默读第5-6自然段,想想蟋蟀的住宅具备怎样的特点,用“_______”画出相关句子。尝试把每个特点用一个词概括出来。
(2)四人小组交流分享,试着向同学介绍蟋蟀住宅的样子。
看着书中的语段,介绍蟋蟀的住宅。
直接看图,介绍蟋蟀的住宅。
通过整合信息,概括出蟋蟀住宅的特点:“排水优良、荫蔽安全、朝阳、顺着地势倾斜”等。(把正确的蟋蟀住宅图贴在黑板上,把相关特点板书在旁边)
学生介绍蟋蟀的住宅。
学习活动三:细致观察我来找
(1)快速浏览5、6段,想一想:哪些词让你感受到作者细致的观察?用” “划出。
(2)同桌交流分享。
预设学生交流:
(1)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雨,这里也会立刻干的。(蟋蟀的住宅那么小,作者还能发现隧道的“倾斜”,观察很细致。)
(2)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从“最多”一词可以感受到作者是经过多次观察,反复观察的。)
板贴:观察细致
引读5、6段,再次感受作者的细致观察。
蟋蟀的住宅
美化海报
小结:作者的细致观察远不止于此,下节课让我们走进蟋蟀是如何修建住宅的。
五、板书设计
11蟋蟀的住宅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