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太阳》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6《太阳》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18 09:10: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太阳》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教育部审定 2019 义务教育教科书
内容来源: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6课
主 题:说明文
课 时:共两课时/第一课时授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基于识字写字: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
速度。
基于阅读: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速度。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了解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基于口语交际:与人交流能尊重和理解对方。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 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做简单的发言。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基于写作: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
2.学情分析:
基于识字写字:学生能通过课前预习,运用字典主动识字,具备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区”字在书写时,笔顺容易写错。
基于阅读: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已经学会默读,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 但要读得流利、体会其表达效果还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去感悟。学生能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体会说明性文章的说明方法。
基于口语交际:学生能积极参与讨论,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交谈中懂得认真耐心倾听,并做出评价, 但是在抓住要点、表达时有条理等方面还有所欠缺。
基于口语写作:学生乐于表达,但是说明性文章的习作还是第一次遇到。
3.教材分析:
《太阳》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精读课文,重点在于学生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搜集资料,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某一事物介绍清楚,体会说明性文章的语言特点,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学生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点,感受说明性文章的语言风格。
【教学目标】
1.认识“摄、殖”等四个生字,会写“摄、氏”等9个字,会写“寸草不生、摄氏度”等9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说出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太阳以及太阳对人类的作用。
3.能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列数字、作比较等基本说明方法,体会运用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
【教学重难点】
重点:阅读说明性文章,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难点:搜集资料,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某一种事物介绍清楚。
【评价任务】
1.通过教师范读、点名学生读等方式,体会交流说明文的语言风格。
2.通过合作交流、师生问答等方式体会说明文的特点。
3.通过制作思维导图、展示分享、师生讨论学会合理分段。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单元导入 引入课题(3′) 活动一:出示单元页 介绍习作单元。 介绍说明文在生活中的运用。(食物制作流程、购票说明、物品宣传单) 如何有效阅读和写作说明性文章?(出示语文要素) 了解本单元的单元主题和语文要素
环节二 预习分享 整体感知(10′) 活动二:默读课文 再对照你的预习单看看有没有调整的地方。 活动三:展示分享预习单 生字易错的读音和书写 本课的结构框架(思维导图) 根据学生的思维导图板书本课关键性问题。说说你是怎么做出这个思维导图的。构段成篇,用一段话说一说。 自主学习生字词 把握课文的整体框架
环节三 互动共学 体会方法 (10′) 活动三:互动共学1 提问:哪些句子表明太阳离地球的距离远? 学生读相关句子 讨论交流:如何表现太阳离地球远的。 总结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 活动四:互动共学2 1.提问:哪些句子表明太阳的大? 2.学生读相关句子 3.讨论交流:如何表现太阳大的。 总结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 根据关键句子了解说明方法
环节四 小组合作 自主探究 (7′) 活动五:小组合作 1.小组讨论第三段:太阳的热 2.小老师展示分析说明方法 学会说明文的分析方法
初试身手 总结收获(10′) 活动六:初试身手 1.根据教材初试身手1,让学生尝试使用说明方法口头介绍一种事物。。 2.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总结梳理。 将说明方法进行运用。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太阳》是一篇语言平实、简洁,结构清晰的说明文,从太阳距离远、体积大、温度高的特点以及太阳与地球关系密切等方面为我们介绍了太阳。作者为了说明太阳的特点,采用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让抽象复杂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本课的教学除了要把握课文内容,还需要学生从阅读中习得方法,尝试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来介绍事物。本节课的设计主要体现了以下几点:
1.联系生活引导,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说明文。
从学生之前学习的比较熟悉的说明文引入,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说明文的广泛应用。说明文是与人们的生活联系紧密的一种问题,目的是为了认识事物,获得知识。学生对说明文的文体有所了解,但是不够全面,对于说明方法还不熟悉。
2.课前预习,自主学习。
到了五年级,生字词方面学生应该自主学习,自主掌握。引导学生自查以读错的音,易写错的字,如何写好难写的字,让其更加美观。将生字进行分类,可以根据字形结构,也可以根据造字方法,让学生有归纳总结的能力。对汉字有更加深入的研究,满足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的学习能力,加深对汉字文化的了解。
让学生对课文在预习阶段进行层次划分和思维导图的梳理,加强学生概括能力,篇章布局能力及语感的培养。促使学生阅读的同时去积极深入思考,学会批注,把阅读方法用起来。
3.小组合作与初试身手
小组合作与初试身手都是学生由学到运用的表现,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总结能力。并且是表达的重要体现。阅读与表达并重是统编版教材的显著特点。这两个活动也是落实这一目标的体现。